书城科幻综穿之书茗的历练旅途
10073400000007

第7章 《花千骨》之亲友(4)

春去秋来,寒暑往复。

转眼之间,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小宝宝们都已经长大了。

姐妹俩已经度过了襁褓、总角、垂髻之年等阶段,成为了金钗之年的女孩(女子十二岁),再过不久她们就即将迎来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成为少女了。

自从六岁那年姐妹俩的关系有所改善之后,她们俩就好的像是一个人似的。

在其后的六年中,因为书茗的有意引导,姐妹俩已经将那些女孩子能学东西都学的差不多了。

比如:礼仪,古琴、古筝、琵琶等乐器,棋艺,书艺,画艺,茶艺,厨艺,歌艺,舞艺,武艺,女红,香料,花木园艺,玉器古董……

总之,虽说不是样样精通,却也都是略知一二,也可以说是收获满满的了。

当然,姐姐夏紫薰也不愧是传说中擅长制香,管理世间香气的仙子。学习香料的时候,一向不爱学习的她居然兴趣盎然,令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大跌眼镜了呢。

她学习起来也是天赋异禀、触类旁通,往往能够举一反三,只学了不到三个月,就让教授她们这一门学问的先生愧而辞行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姐妹二人之间的日常琐事。

最让她们高兴的是,她们的父母亲在她们七岁那年又给她们添了一对双胞胎兄弟。

这可把全家人给高兴坏了!

要知道她们的母亲书瑶可是出自名门书家,书家乃书香门第,连续十几代人都世世代代在朝为官,虽然不是什么权倾朝野的官,却是经久不衰一直活跃在朝堂之上。

书茗的外公书泽瑜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但是“人不可貌相”,这个教书先生可是先帝在位时的太傅,曾是位列三公、享正一品官位、教过当今圣上的人呐。

可是书家什么都好,就一点没法改变,那就是——子嗣不丰,世世代代一脉单传,书茗的外公也是如此,他也是独子。

要不是因为书家先祖有着一条家训:只得独女,可招婿入赘延续血脉。书家恐怕早就已经断子绝孙了。

这也是夏父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药商遗腹子,却能够取皇帝的师妹书瑶为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书茗那个早已去世的祖母、夏父的母亲,是书茗外婆幼时最亲近的闺中密友。

在丈夫去世后,因为孤儿寡母弱小无依,不堪忍受族人对夏家万贯家财的觊觎,毅然决定带着孩子到至交好友府上寻求庇护。

要不是因为这个,夏父作为一个药商之子是不可能从小在书家长大的,自然也就不可能和书茗的母亲书瑶有着青梅竹马的情谊,并顺理成章地抱得美人归了。

尽管是从小看着长大、人品能力都信得过、且行为性格都让自己赞不绝口的侄儿,可是书茗外公对这个好侄儿居然拐跑了自己的掌上明珠这件事依旧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不顺眼。

更别提他竟然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迷得神魂颠倒。就为了不让别人嘲笑他是书家赘婿,为此不惜费尽心思地为了他考虑钻家规的空子:

说什么,书家家规可招赘婿就是为了延续血脉,并没有说一定要招赘婿呀。她嫁出去也可以延续血脉的,只要孩子随她姓就可以啦!

还好那个臭小子对自家女儿也是真心真意,发誓说:今生今世只娶瑶儿为妻,只要瑶儿这一个女子不会有其他女人。婚后不管有多少儿女哪怕只有一个都是先随母姓、再随父姓……

作为一个曾经位高权重、见多识广、官至太傅,见过不少仙界人员的人来说誓言的威力不言而喻。加上娇妻爱女的央求,到底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让他对这个女婿大为改观的是:宝贝女儿婚后没多久,就出人意料的怀有身孕了!

要知道,书家人的体质那是代代相传:男子子嗣不丰、女子受孕不易,简直就是一个诅咒。往上十几代人一直是一脉单传,而且都可以说是老来得子。无论男女均是过了而立之年才得的孩子,所以从他祖父那里开始书家人都晚婚。

要不是这小子死缠烂打、夫人和瑶儿意志坚决,他还想把瑶儿多留几年呢。

没想到他宝贝女儿才出嫁三年多就有了身孕,要知道女儿才只是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比书家的历代女子提早了五六年呐!

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宝贝女儿怀的还是双胞胎,居然一下子就给他添了两个外孙,这莫不是书家积德行善破了那诅咒?

他把这个想法对自己的夫人一说,就被夫人给嘲笑了:

“你们书家的诅咒若是那么好破,那早就破了。书家积德行善又不是从我们才开始的,看看族谱家规就知道了从五百年前书家先祖就开始了,可以前那些祖先不一样是晚婚晚育吗?”

“要我说,闺女能这么快怀孕还怀了双胞胎。是随了夏家,托了夏家的福。也不知道这夏家是积了什么福,听说他们家的人就是多子多福,一旦有孕就是多胎。那什么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那都是有的。”

“也是奇了怪了,当年家里人给姐妹们议亲的时候就不太喜欢提你们书家和他们夏家。因为你们书家一脉单传、晚婚晚育,嫁了书家的容易招惹非议。”

“他们夏家却正好相反,多子多福、多胎易孕,就是这一旦有孕母体就十分危险了,多胎哪是这么好怀的?所以大家都说如果不想家里的女儿们早逝,那就绝对不能嫁到夏家。”

书茗外公急眼了:

“那你当初还把瑶儿嫁给他,我不同意你们母女俩还死缠烂打地折磨我。瑶儿为情所困看不开,你总不能是昏了头吧!”

书茗外婆白了他一眼,面不改色地接着说:

“当年瑶儿和我说起对蓝风的爱恋,哀求我同意他俩的婚事时。我就想到了这件事,那时候我也不同意。为了打消他们的念头,我把一切都摊开了和他们说了。”

“蓝风那孩子也是个懂事的,对咱们瑶儿也是一往情深。为了让克制自己的感情,说是要去接管自家产业就走了。一走就是一年,让瑶儿足足牵肠挂肚了一整年,人都消瘦了许多……”

书茗外公也是很意外,合着这两人那么早就情投意合了?他们隐藏的那么深吗,不然他怎么就没发现呢?

老夫老妻那么多年了,书茗外公的疑惑自然是被妻子一眼看穿。她也没多说什么,接着说自己的想法:

“我看她那般憔悴,时时去安慰开解她,一次不经意间透露出蓝风的用心良苦,她才恍然大悟。”

“待到过年阖家团圆的时候,蓝风回来后,她找到蓝风以死相逼,说与其让他因为不想让她出事就放弃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此两人相忘于天涯。还不如她自绝与于他面前,让他永远记得她。”

“她都那样绝决了,蓝风又如何能舍得下?在我面前起誓:说若是两人成亲,那就不要孩了。更是下定决心若是婚后瑶儿有个三长两短,他也绝不独活。”

“后来就是瑶儿的绝食逼婚、蓝风在院子里跪求了三天三夜,这样的局面就是任我再硬的心肠也经不住啊!”

“而且我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同意他俩的婚事的,他俩摊牌之后我就让人仔仔细细地调查了所有与夏、书两家结亲的那些人。我发现书家的一脉单传不论男女从来没有例外,夏家的多子多福也是要看结亲的两人的具体情况的。蓝风他爹娘可不就是个例子,蓝风他娘身体不好,所以可不就是只怀了蓝风一个吗?”

“与其让他们两个寻死觅活的,还不如干脆就成全了他们,让他们听天由命。我就不信你们书家的一脉单传还不如蓝风他娘的身体不好使!”

“就他们那个样,当初要是不同意,他们迟早把自己折腾死。同意了还能赌一把,要是赌赢了,那就皆大欢喜。若是赌输了,他们好歹也能快快活活地过些日子。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上一遭了……”

书茗外婆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泪流满面,默默地用手上的娟帕擦拭着……

书茗外公看着妻子真情流露,缓缓将娇妻搂入怀中,双手轻拍着她的背,无言地安慰着她。

肆意地享受着丈夫的温柔,书茗外婆调整好情绪后又开始诉说自己的看法:

“也幸好我当年同意了,你看看他们如今现在不是很好吗?这证明我当年是赌对了,当年的孤注一掷还是值得的。要是我不那样做,咱们哪来的四个乖巧机灵的外孙呢?”

“我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他们两个真的是天作之合。当初和八字问婚姻的时候,那蜀山道长说他们两个真的是天作之合,我还想着会不会是道长慈悲为怀,因为心疼他们两个一往情深。破戒撒谎特意成全他们呢。”

“不过你刚刚说的也很有可能,说不定还真的是老天看在书家世世代代积德行善的份上,心疼书家。特地将他们两个安排在一起,让他们破了书家的诅咒,让书家从此不再是一脉单传了呢?”

“你看看,我们现在可不就是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日子了吗?一个女婿半个儿,蓝风那孩子孝顺的很,如今我们也是儿女双全了。再加上紫薰、书茗、紫轩、书慕四个外孙承欢膝下,这样的日子让我成仙我都不干。”

“也许吧!是啊,夫人说的正是为夫的心里话。”

书茗外公听了妻子的肺腑之言后,只顾着心疼书茗外婆当年的不易了,哪里还记得之前的话。

……

总而言之,自从两个兄弟出生以后。家里更加温馨和谐了,一家人总是有说有笑、有来有往,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在一起了。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不让姐姐夏紫薰像前世的小说和电视剧里那样重蹈覆辙、孤苦一生,书茗也是拼了。

她从宴会后就开始有意识地与摩严交好,希望可以从他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也实在是难为她了!要知道前世看小说时她就不喜欢摩严这个人物,总觉得他是个固执己见、心狠手辣的人。

虽然后来看到由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后有了一些改观,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是情有可原。可是情有可原不代表她就赞同他的行为,她还是不喜欢这个角色。

如今可好,她不但来到了花千骨中的世界,成为了紫薰上仙的妹妹,还和她最不喜欢的世尊摩严是世交。

最悲催的是,为了姐姐夏紫薰她还必须主动和摩严交好。

还好少年的摩严还不是那么令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