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合江亭
1007400000014

第14章

她正准备出去,突然从床上传来一个女孩儿的声音:“谁啊?”点点就像被雷劈了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有些发蒙。床上的人又问,“睿睿,你不上班啊?”点点的呼吸急促起来,本能的反应让她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儿,她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啪”地把卧室的灯打开,狠狠地看着床上的人,眼里喷着怒火。

床上的那人掀开毛巾被,揉着眼睛,惶惑地看着点点:“你是谁啊?”点点用力拉开窗帘:“我是谁你去问李黎睿。”阳光照射进来,躺在床上的女孩儿用手背挡住光线:“你干吗啊?”那女孩儿披散着头发,手胡乱地在床上抓着,什么也没抓到,最后拿起了放在床头柜上的李黎睿的睡衣,匆忙地穿在身上。穿上衣服之后,女孩儿也好像镇静了一些,死死盯着点点,轻蔑中透出杀气地说:“你不要乱来,我也不是好惹的。”

震惊,亦突兀,那突如其来的又熟悉的羞辱再次降临,逼迫点点退回到原处。

连争吵和直视的力气都丧失了,点点转身奔出卧室,拿起自己的手提包冲出了李黎睿的公寓。

坐在小区的花园里,点点的眼泪顷刻就出来了。

清冷的风吹拂着她的脸,也吹拂着她的记忆,那风扫荡记忆的碎片,她强忍内心的艰辛在风中捡拾,拼成完整的记忆。

背叛和龌龊让她清醒了许多。清晰当地震来临,李黎睿第一个想到的是她的感动,是她对李黎睿的错觉,以为那就是真爱,最终他是没有定力的。但点点要以洁身自好清洁这龌龊,打扫一条通往幸福的净径。

冷静下来的点点,终是心有不甘的想要个究竟,一边抹泪一边打电话给李黎睿:“房间里那个女孩子是谁?”

完全没有想到点点今天会到自己的公寓的李黎睿,他以为点点在和他妈妈遭遇以后都不会来了,所以很是惊惶地答道:“那是……是我堂妹,她昨晚借住在我那里的。”

点点大声说:“你撒谎。”

把花园里遛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那几个人疑惑不解地看着点点。点点背过身去,“李黎睿,你撒谎都不会。”

点点狠狠地把电话挂掉,气冲冲地走出小区。

李黎睿不停地打点点的手机,点点就是不接。最后,点点干脆关了手机。

茫然地走在街上,孤独、无助以及屈辱的感觉充斥着她的身心。夏日的阳光凶猛,似一条热辣辣的皮鞭抽打着她的脸,生痛。她想不明白,李黎睿为什么会背叛自己?

点点竭力掩饰着伤心回到家,但她煞白的脸色让郭蓉觉察到她出了事。

点点说:“我去李黎睿的公寓……他找了另外一个女的。”

滴滴的嘴巴张得很大,郭蓉定格在那里,似信非信,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很久,滴滴骂出了一句:“不要脸!”

点点说:“他早就说同居,幸好我没答应。早发现他花心也好,总比结婚后发现再离婚好。”

郭蓉道:“经历一下失恋也好,经历了才晓得珍惜得来的真感情。”

这些道理点点都懂,就闭上眼睛:“我现在想睡觉。”要滴滴到药店帮她买一点安眠药,她想好好睡一觉。

滴滴坐在那儿没动。

点点说:“你放心,我不会自杀的,就是想睡觉。现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也许睡一觉就好了。”

吃了药,点点昏天黑地地睡了一天多,醒来还是晕乎乎的。

想起李黎睿对自己的背叛,只能叹息和惋惜,好像连恨的力气都没有了。起床,梳洗之后,没有食欲,打开电脑查看邮件。这两天没开手机,不知道设计公司找她没有。信箱里面有五封邮件,有两个邮件是约她面试的,其他三封都是设计公司催促她马上和张先生联系的。

打开手机,李黎睿的短信铺天盖地传来,她看都没看全部删掉了,马上给张先生打电话。

张先生很着急地说:“哎呀,怎么这个时候才给我打电话啊?你简历上说你会德语?”

点点撒谎说自己病了,所以没开机,至于德语,她明白告诉对方那只是她的第二外语,毕业之后没怎么用,没有太大把握。张先生说:“那你马上到公司来,老板的德国朋友要看看爱情斑马线,并想了解一下合江亭的来历。”点点有些犹豫:“德语我平时很少用,不太有把握做好。”张先生应道:“来了再说!”

点点平时都是素颜朝天,现在,她脸色青白的,嘴唇没有一点血色,这样见外宾肯定不行,就拉开抽屉拿出粉底往脸上擦了些,又刷了睫毛膏,再涂上口红。一番打扮后,让她看起来精神多了,就拿起手提包准备离家的时候有人敲门,点点开门,马上“砰”地又关上门转身回到自己的屋里。

外面的人用力敲门,又大声说:“点点,你误会了。你听我解释!”

郭蓉去把门打开,见门口站着的是神色仓皇的李黎睿。

拿起包,点点不愿意看李黎睿一眼:“还有什么可解释的?她就在你的床上。”

“点点,我错了,真的错了,你原谅我吧!”

“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原谅,但是你的背叛我不能原谅。”走到门外的点点转过身,看着李黎睿,“我要去工作了,没时间听你解释。”

点点走了,李黎睿神情沮丧地站在那里。

“现在你们这些娃儿些啊,太随便了。”郭蓉走到李黎睿身边,“你怎么这么花心?”

羞惭的李黎睿低下头。

“你到底喜不喜欢我们点点?”郭蓉劈头盖脸问李黎睿。

“喜欢。我都喜欢她好多年了!可是现在这个样子,点点不肯原谅我。”

“你咋个这么乱来呢?两个人谈恋爱,要专一、要忠诚。”

“阿姨,我错了。”李黎睿也很后悔。

“你不要给我承认错误,你对点点认错去。”

“我没有机会了。”李黎睿一时没了主张。

“你要深刻检讨自己的错误。检讨之后,这个机会我来安排。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对待我们点点。”郭蓉宽容地说。

李黎睿赶紧指天发誓:“我会记住这次教训的,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珍惜点点的。”

3.情意

苏易用英语夹杂生疏的德语和那对德国夫妇聊着,那对夫妇听得一头雾水,只是礼貌地微笑。他明白,对方没有听懂他的介绍,心里很是着急。这时他看到公司门口一个身影一闪,猜测是公司最近新聘请的翻译到了,听张先生说了是叫林点点的女孩子,于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张先生把点点带进了办公室,对苏易说:“这是林点点,兼职的翻译。”

苏易要点点坐下:“我基本不会德语,你来了就好了。辛苦你了!”

点点这时才明白,这个“高尚”就是这家设计公司的老板。看到苏易温和的目光,点点心里笃定了很多,但爱情背叛带给她的伤害远比近距离见到“高尚”的喜悦更为强烈。按捺住自己的伤心,点点先用德语问候了那对夫妇。

那对夫妇笑着点头,自我介绍丈夫叫迪特里希,妻子叫克莱尔,都是六十岁的老人了,结婚已有四十年。在美国,他们听苏易的朋友说起,成都有个和杭州断桥一样有名的爱情圣地合江亭,还有爱情斑马线。看了照片后,夫妇俩十分感兴趣。这次到中国旅行本来并没有到成都的打算,但去过杭州后,他们突然十分想亲眼看看合江亭和爱情斑马线,亲历一下中国新人们在此举办的婚礼仪式。为此,他们两天前就到了成都。

点点指了指办公室窗户外面,告诉他们合江亭就在那里。

在迪特里希夫妇站在窗前向外眺望时,点点问苏易:“您明白他们说的吗?”苏易摇头,微笑着说:“只是听明白了少许。”点点就将刚才迪特里希夫妇所说的话简单地作了复述。苏易问点点:“你可以给他们做讲解吗?”

点点说,试试吧,应该可以的。然后,她对迪特里希夫妇说:“我们一起下去看看吧!”

从写字楼出来不远就是爱情斑马线。

迪特里希夫妇走在点点和苏易中间,在踏上爱情斑马线时,苏易越过夫妇俩的肩膀,看了一眼点点。而此时,点点的目光正好也向苏易看过来,发现苏易在看自己,她赶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下。

他们漫步走到爱情斑马线的一端,点点说:“成都的每对新人结婚的那天,都会在这里下车,先走过爱情斑马线,再去那边的花园拍照。”迪特里希一边听着点点的解说,一边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点点说:“这条爱情斑马线因为地处闹市,来往的车辆很多,有新人和亲友团走过的时候经常发生交通拥塞。所以,在适宜结婚的吉利日子里,有专门的巡警在这里维持交通秩序。这些执勤的巡警穿着正式场合才会穿的西装式样警服,帅气的他们本身也成为合江亭这一婚庆福地的另一道风景线。这个现象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有个女记者来这里采访了指挥的巡警后,谈话很投机,就成了朋友。两人在互相了解彼此都是单身后,谈起了恋爱,最后喜结连理,这也成为一时的佳话。”说到这里,点点一时有些口吃,她不知道“喜结连理”这个词用德语怎么说。苏易和迪特里希夫妇都看着她,她就改口说:“两个渴望幸福的人最后走到了一起。”

满头银发的克莱尔,有一张布满皱纹但又像婴儿一样粉红的脸,她的眼睛闪了闪,抓住点点的手:“啊,真是浪漫!我可以见见他们吗?”

迪特里希摇着头,对克莱尔说:“我们不要去打搅人家的幸福生活,在心里为他们祝福就好了。”

点点翻译给苏易听,苏易要点点和克莱尔说,他很同意迪特里希的话。

他们四个人走上爱情斑马线,克莱尔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在斑马线上雀跃着,引得几个人一阵欢笑。

看着克莱尔的背影,迪特里希对点点说:“我想给她一个惊喜。”点点微笑地看着他。迪特里希神秘又有些羞涩地说:“今年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我想和克莱尔在这里穿上结婚的礼服和婚纱,走过这条通往幸福的爱情斑马线,去合江亭合影,纪念我们的爱情。”点点连连点头,一个劲地说好,还夸迪特里希是个好丈夫。随后,点点把迪特里希的意思告诉了苏易。苏易听了竟然有些激动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来给他们张罗吧,一定要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成都之行。”

花园里,清姿雅致的芙蓉花盛开在每一个角落。克莱尔挽住迪特里希,两人变换着位置自然而亲热地让苏易拍照,引来闲坐在那里的人们的围观。

沿着阶梯走上合江亭,克莱尔看到亭下府河和南河交汇的地方,有两只白色的水鸟在觅食,赶忙把手指放在嘴边,要大家不要惊扰它们。迪特里希对着克莱尔做了一个有趣的鬼脸,大家微笑着,围绕着两座相连的亭子转了一圈。迪特里希和克莱尔看着亭柱上的楹联:从唐宋以来东流阅尽江山老,揽锦华而后此处登临天地宽;唐季建名园万里征帆从此去,今时恢胜迹两江明月傍潮生。点点用德语把这副楹联的大概意思对迪特里希和克莱尔做了说明,两位老人为楹联所蕴涵的意境和气魄而发出感叹的赞赏。一行人走回到临江的一面,遥望着府南河。夏天里,空气潮湿,气温上升之后蒸发了江水,江面上水雾缥缈起来,淡淡的氤氲,让两岸看起来就像是水墨画一般。

迎着吹来的徐徐清风,点点用德语给他们讲述了合江亭的历史,“合江亭始建于一千二百年前,垒基高数尺,十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据说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宦民众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驶往东吴的万里征帆就是从这里起航。”

吃惊于合江亭的历史,迪特里希和克莱尔放眼望去,这个城市早已没有了这些痕迹,只残留在了传说和典籍之中。

一千多年漫长的合江亭历史,让点点觉得人生真是瞬间的短暂,生离死别湮没于时间长河里,似浮尘,就是飘进人的眼里,这浮尘微小得也不能让人落泪。

“唐时,合江亭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无数的舟楫停泊于此,随时扬帆驶入长江,再下东吴。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寓居成都的时候,曾在一首诗中描写了当年他所见的一番景致。”点点顿住,望向苏易,说不知这首诗怎么翻译成德语。苏易问是什么,点点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易就要点点把这首诗用汉语教会迪特里希和克莱尔。

一字一句,点点就像是在教牙牙学语的孩子一样,花了很长时间才教会了迪特里希和克莱尔。其中的美感,他们尚不能领略。

“唐朝,唐朝。”克莱尔惊喜道,“武则天,大明宫。”吃力地用汉语说出这些名字,又说,“李白,杜甫。”

点点补充说:“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杜甫草堂就在西门外的浣花溪畔。”

把手搭在眼眉上,迪特里希极目眺望,不见杜甫草堂,调皮地耸耸肩。

“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就是合江亭,草堂靠在水边,能看见停泊的船只,从蜀地到东吴都要从此亭登舟。而从草堂的西窗,也可以看见西岭雪山,就是岷山。”

说到岷山,点点赫然联想到贡嘎山,遥想起长睡于皑皑白雪之中的高尚。

他,高尚,一定睡得很沉。

深入骨血的爱恋,最后留下一个名字和一座雪山。

点点的目光和府南河水交集,收回目光,继续道:“唐时的合江亭,并不是孤独地立在两江交汇处,它与张仪楼、散花楼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绚丽风景线。张仪楼始建于战国晚期秦灭蜀后,相传为张仪所建。散花楼则建于隋初,两楼均在古代成都四大名楼之列。”

合江亭都不孤单于世,自己未必要孤单走完这一生?心凛,点点心底凄凄,面孔仍似水般平静。

“合江亭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交际场所,无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迎来送往、宴请宾朋,还是普通百姓携家人在城边踏青赏花、娱乐休憩,几乎都在这里进行,是唐代成都市民游乐的绝好场所。”

说到这,点点就想彼时的把盏言欢的快乐世界也许就像现时的时尚PARTY吧?想到这里,点点哑然一笑,无意地抬头看到苏易也在笑,苏易的笑在舒展中带着一丝的明朗。那笑容点点是熟悉的,高尚——只是苏易的眼角多了些许的细碎皱纹。

苏易的笑容让点点重回温暖,好像是高尚,顽童一般故意和她玩捉迷藏,现在回来找寻她。

他不是高尚,他是苏易。

“南宋诗人陆游的好朋友兼上司范成大,曾写过很多诗篇来描述合江亭一带的美丽景致。当他离开成都的时候,友人为他送行都是从合江亭开始的。由此遥想当年合江亭中,文人墨客们眺望着亭下江中点点白帆,品茶吟诗或送别友人,自是一件惬意和浪漫的事情。”点点收拾心情,投入历史,讲述离乱,“到了兵荒马乱的南宋末年,成都在蒙古军的铁蹄下变成一片废墟,合江亭也和张仪楼、散花楼的命运一般,毁于战火硝烟之中。荒草疯长的合江亭在经历了明清以后,渐渐被人们淡忘,只在两江交汇处剩下了一小块不起眼的空地。这一忘,就是七百余年。”

世间万物,终有灰飞烟灭那一天的。唯有爱情,亘古流芳。

炽热潮湿的风吹来,点点余光看到苏易的注视,气爽些许,“一九八九年成都市政府重建合江亭。双亭顶、八角十柱、琉璃瓦飞檐,旁边是仿古式房廊听涛舫,内有现代书法家赵蕴玉为合江亭作的记。四周女儿墙将合江亭紧紧抱在怀中,与合江亭连成一片的风景。如唐宋时期一般,合江亭仍然是一个供市民游乐的开放式市政公园。每到中国传统的节日,就会有市民到此,放灯祈福。一盏盏莲花状的河灯在河水中星罗棋布,随波漂浮,星星点点漂移的灯光载着市民的心愿和祝福,顺流而下,为合江亭两岸,平添几分神秘动人的气氛。五一、国庆时,可以看见很多对新人在此地拍婚纱照,非常热闹。常常走过合江亭边,就可看见新娘的婚纱飘荡,婚车穿梭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