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蓝色战略(全集)
1011600000017

第17章 注释(2)

[26]钓鱼岛问题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开战的理由,但肯定不会是开战的目的,而从台湾的角度说,中日真的打起了并且使台湾被动的卷入战火对台湾当局并没有什么好处。

[27]福岛、女川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试图隐瞒事故真相,在救援中普遍存在部门间相互推诿,上下级间层层敷衍等问题,甚至出现过自卫队拒绝执行首相府下达的救灾命令,不得不由当地警察来实施救援,而最后出来组织救援的竟然是山口组(日本最大的黑帮组织),因为日本的“社团组织”(理论上说,黑帮组织在日本是合法的)有不少资本投入到了日本东电集团。

[28]1942年,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首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铀核的可控自持链式裂变反应。核反应堆是使核能以可控方式释放的装置。人们建造核裂变反应堆的目的有二:(1)把它当作一个“中子源”,利用裂变产生的大量中子以生产军用与民用同位素,或开展科学研究及实验;(2)将它当作一个“热源”,利用核反应释放的热量以供热、发电或提供动力。当然,也有将上述目的集于一体的反应堆。1954年在库尔恰托夫的主持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29]使反应堆发生的蒸汽直接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方法,就是福岛那种,只有一个回路,蒸汽一泄露放射性就出来了。

[30]反应堆产生的热量把内回路的水加热,内回路的水通过蒸汽发生器把外回路的水加热,再用外回路的水来推动涡轮机发电。

[31]跃进号货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国产万吨远洋货轮,载重量为15930吨。跃进号货轮于1958年11月27日开始建造,由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设计图纸制造。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展开首航,载着1.3万吨玉米从青岛港前往日本名古屋西港,5月1日中午,触礁沉没在苏岩礁。

[32]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暗礁在海洋划界中是不能成为依据的。

[33]中韩于1992年建交,为了方便起见,这里我们在涉及1992年之前的问题时统称南朝鲜,1992年之后的问题则称韩国。

[34]韩鲜自唐朝以来几乎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在甲午战败后被清廷丢给了日本人,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35]当时,参与到越南战争中的并非只有美军和南越伪军,事实上,中国台湾、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朝鲜乃至日本都或明或暗地参与了进来,场面并不比朝鲜战场上的18国联军小。

[36]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方参战舰艇基本都是小吨位的鱼雷艇、猎潜艇,根本没有导弹护卫舰参战一说——我国第一代导弹护卫舰是在老式火炮护卫舰基础上改装而来,且带有明显的试验性质,而改装工程恰恰是在1971年至1975年之间,西沙海战期间并没有投入实战的可能。

[37]虽然苏联最初对北越武力统一南越抱以消极的态度,但一旦战争打起来,苏联就必须大举援助北越,这除了因为苏联人不愿看到美国人独占中南半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战时不援助越共将意味着把越共彻底推到中共一边。

[38]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39]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研究中心在2011年曾公开一些秘密文件,披露朝鲜空军曾派遣87名飞行员参加越南战争,并先后击落26架美军战机,人民军空军也有不少军人牺牲在越南战场。

2000年3月,时任朝鲜外务相的白南舜在访越期间祭奠了越战时牺牲人民军官兵的墓地。同年4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通过旅居日本的“朝总联”机关报《朝鲜新报》对外报道称,1964~1970年,朝鲜向越南派遣了大约800名空军和工兵专家,其中牺牲80余人。2002年9月,朝鲜在越南设立人民军英雄烈士陵墓,陵墓就位于距河内东北60公里的地方,那里埋葬着1967年参加抗击美机空袭海防港牺牲的朝鲜战士李昌日、朴东俊等14人。2009年12月3日,参加过越战的朝鲜空军战士及烈士家属代表团还曾前往越南访问。

[40]今胡志明市旧称。

[41]1958年8月23日,依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金门,进而为未来解放台湾,发动了炮击金门战役。数万发炮弹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也封锁了金门岛国民党军队的补给,给垂死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带来了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压力。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政府宣布停止炮击金门,为未来两岸统一创造机会。

[42]除此之外,苏联试图实现的苏美共治路径,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出卖中国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苏联政府曾逼迫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对美国让步,而且还要求中国放弃自己的核计划,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所谓“苏联逼债”,其实就是指苏联以延缓债务为条件,逼迫中国放弃永久性核武器研制。同样,当时来自西方的“援助”也并非是无条件的。此外,当时中国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和西方的众多贸易包括粮食在内都是靠莫斯科代理结汇的,在中苏反目之后,显然这个渠道无法再走下去,而当中国试图以黄金储备直接向外购买粮食的时候,莫斯科又在伦敦交易市场抛售黄金打压金价……几件事放在一起,恐怕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苏联前期的对华援助是要肯定的,但是首先这些并非是无偿的,其次它们也绝不值得用国家的未来上升空间来换。如果中国当时屈从于苏联,也就注定中国未来至多也只能是一个二流国家。

[43]此次事件中,至少有30万华人死亡。当时中国政府在事先发现印尼国内政治氛围异样之后,曾组织印尼华人回国,当时众多同胞被接回国内而躲过了一劫,然而另一些人则因为台湾国民党当局的蛊惑和阻挠而选择留在了印尼,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另外要说明的是,苏哈托政权在排华事件中所杀害的绝不只是华人,当时印尼国内的共产党和左翼人士无论种族都遭到了大规模屠杀,美国的情报机构直接参与其中。

[44]20世纪80年代,日本是东亚地区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动机”。当时日本成功地完成了产业升级,进而开始通过输出次一级的产业,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建立起了日元经济圈,日本人称之为“雁形阵列”。

这个“雁形阵列”简单地说,就是美国所主导的那个“金字塔”体系的微缩版本。在这个小号的“金字塔”里,日本位于最顶层,出资金、技术以及管理层;韩国、新加坡和港台地区处于下一层,搞出口加工,接收日本输出的产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再次一级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提供人力和石油、橡胶、棕榈油这类原材料,在韩国、新加坡、港台地区开始产业升级以后,他们手中的低端制造业也被这些东南亚国家接手了。当年几乎被学者们天天提的“四小龙”“四小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同期的中国也可以看作是“雁形阵列”中的一部分,当时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煤炭、石油、原木以及各种矿石,多数都是日本人购买的。再后来,中国又接手了“雁形阵列”里的最低端产业——主要是纺织品加工,不少乡镇企业就是这样产生的。

仅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个“雁形阵列”就是日本人的“大东亚共荣圈”。连日本人自己当时都说:靠联合舰队没做到的事,如今靠商社做到了。更有趣的是,当时日本的这种经济扩张是得到美国人默许的,早在1951年签署《旧金山合约》(全称为《对日和平条约》)时,美国在免除日本赔偿义务的同时,还同意日本可以把东南亚当作自己的倾销市场与资源补给地。美国的这种做法遭到了英国人的极力抵制,而且美英关于这个问题的争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深谙国际政治的英国人非常清楚,美国人这不仅是要在东亚为资本主义阵营建立一个桥头堡,更重要的是为了制衡西欧,否则美国没有必要如此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谅”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