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揭开难解的重重谜团
10121200000022

第22章 玛雅建筑艺术

在玛雅艺术中,建筑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玛雅建筑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比较注重外部的装饰;建筑通常位于高高的台基之上,讲究空间感;对内部的实用性比较忽视,很少有窗户,室内比较昏暗等。

另一方面,玛雅建筑又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建筑各有其独特之处。西部玛雅建筑强调建筑的空间性,通常是高耸陡峭,令人望而生畏。比如在帕伦克,有一个名为“宫殿”的建筑群,在宫殿西南部的庭院中高耸着一座长方形的塔楼,塔楼高20米,共有3层,内部是陡峭的楼梯。在蒂卡尔,峭拔的金字塔神庙和高耸的屋顶矗立于密密的丛林之中,自然景色与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北部的尤卡坦半岛地区,玛雅的建筑艺术则达到了它的顶峰。现在尤卡坦半岛保存了最完整的玛雅城市和建筑艺术,是研究玛雅艺术的重要依据。

尤卡坦地区的早期建筑风格经常是大量的建筑群聚在一个地区,显得比较零乱。如兹比尔查吞的建筑物散布在大约50平方千米的地区内,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偶像神庙”。在东部的府巴城内,金字塔神庙、石碑等建筑零星地散布在4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在尤卡坦半岛兴盛时期,其建筑风格也逐渐趋于风格化、定型化。考古学家在尤卡坦半岛南部的里奥贝克地区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玛雅建筑样式,它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玛雅建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考古学家称之为“里奥贝克样式”。里奥贝克样式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但发展到后来,中部和北部地区也受到这一样式的影响,而在某些建筑的局部显示出这一风格。这一建筑样式主要体现在设计重点和装饰手法上。

在索普海尔,有一座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庙。这座神庙由三座陡峭的金字塔相连而成,三者在平面上看呈“品”字形,基座的平台上有12间房间。基座的正面是宽阔的台阶,台阶中央各有三个巨大而抽象的雨神面具浮雕,加上神庙上的雨神面具,一共有六个,风格统一,与奇钦贝的雨神面具一样,采用抽象的直线构成,雨神的嘴、眼睛都是由方形构成,耳朵、胡须、牙齿则都概括成回形纹、长方形、椭圆形。其他部分的装饰都比较简单,笔划清晰,结构合理,使沉重的建筑主体显得较为轻快。霍柯布的建筑装饰则倾向于精致,繁缛,代表了里奥贝克样式的晚期形态。建筑表面是由大大小小的曲回纹、菱形纹装饰而成的巨大的面具构成,精致的装饰使建筑物的表面平面化,缺乏突兀的起伏和明暗变化。墙面的受光比粗犷的装饰风格显得更均匀,但失去了雄浑感和力度感。

从以上几处建筑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里奥贝克建筑样式的基本特点。首先,里奥贝克建筑的立面喜欢以巨人的雨神面具作为装饰物,如以咆哮的大嘴构成神庙的门,并且还有凸出的耳朵、鼻子和眼睛,上面绘有繁杂的装饰性条形。其次,建筑结构简单清晰,设计以装饰目的为主,不太注重实用性,比较抽象,同时又显示出高超的结构感和雄浑的气魄。第三,建筑材料通常是将树胶与灰泥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类似水泥的材料,然后根据需要浇铸成不同模型的砖块,再组装到建筑上去,构成巨大但抽象的程式化图案或面具。

珀克样式的出现则标志着尤卡坦地区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珀克样式主要流行于乌斯马尔、拉巴纳、卡巴霍、斯拉帕克、萨依尔等地,后来又扩展到东部的奇钦·伊察和南部地区,流行范围之广令人吃惊。

珀克建筑样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庄严恢宏的气势。它已经基本形成了建筑群组织的格式,建筑造型以横向长方形为主,不再是高耸陡峭的了,风格上也趋于平缓。

在装饰上,珀克建筑摆脱了里奥贝克建筑的粗犷的线条,更加简法清晰、含蓄庄重,表现出过度的节制和冷静。比如在立面装饰上,中楣以下的部分是以朴素的方砖构成的平面,除了正方形的门以外,没有任何装饰,给人以庄严、稳重、宁静之感。可以说在所有的玛雅建筑中,没有哪一种建筑能像珀克式建筑那样恢宏了。建筑的水平线宽广而舒展,没有任何装饰的长方形门与平展的墙面稳重大方,节制而有规律的横楣装饰纹则是庄严的建筑中的点睛之笔。珀克建筑不再像西部建筑那样高耸陡峭,令人高不可攀,它是世俗的、庄严的,同时又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珀克建筑样式最杰出的代表是乌斯马尔城的建筑,特别是修女院,更是珀克样式的典范。与乌斯马尔毗邻的一些城市也具有珀克建筑的风格。比如尤卡坦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的卡巴霍,有著名的库兹波普宫,它就是珀克样式的典型代表。此外,萨伊尔城的大宫殿、拉巴纳古城巍峨壮丽的凯旋门等也都继承了珀克样式的几何化装饰和简法朴素的传统,并有所发展,融合了当地的一些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总的说来,玛雅人在建筑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所创造的绚烂多彩的建筑样式、装饰技巧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