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的规划我做主
10122900000013

第13章 用实践提升自身能力

学习知识,积极实践,提高能力,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在实践中运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知识若不与实际相联系,那么,我们即使学习了再多的知识,也是毫无用处的。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不但能锻炼中学生的能力,还能促进中学生的成长。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个高深境界。

用实践检验知识

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更重要。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早就说过,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很多时候,在人才的评价上面有一种“唯学历”的现象:有的单位规定,有博士学位的才能评正教授;有的地方靠大学文凭可以工人转干部;提拔领导也要挂靠到某一级的学历上,致使许多人想出各种办法忙于搞学历。于是出了许多的“博士”“硕士”,可是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可怜。无形中“博士”“硕士”被贬值了,感觉人人都有的学位里面掺着“水分”。

其实自己的能耐就是最好的“文凭”。能耐,包括学校学的知识,这是能;还有在实践中磨炼出的才能,这是耐。从能到耐,从知识到才能,中间还有一段距离。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学而不行,可无忧与?”学习而无实践,能没有忧患吗?中国的传统是非常注重“身体力行”的,即亲身体验,努力去做。也就是强调,一个人在实践中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社会既看你的学历,也看你的经历,两者同样重要。

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学了些什么,能否把学到的东西用于为人类和社会谋福利的事业上。

所以,中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遇到问题,自己亲自动手解决,你将受益匪浅。

知识的积累不仅指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还包括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一个人的才气、创造。往往与他的见识、阅历成正比。

生于西北、长于西北的作家贾平凹,接受了江南的水光山色的陶冶、才子灵性的启迪,使他胸怀阔大,笔底潮生。他在《我往东去,得大自在》一文中说:“不到江南,我向往江南,走了江南,我更热爱我们的西北,西北历史的辉煌和现今的艰苦,给了我生命和气质,我从事文学,这么从黄河到长江,明白了我们的不足,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可见,生活环境的多变、视野的开阔,最能引发联想,唤起灵思,最有利于杂交创优。

真正的社会生活,远比书本上的原则、定理丰富得多,复杂得多。书本把具体的、活生生的东西抽象掉了,给你一个理想的模式,而实际生活中,你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搅得你不得安宁的、令人头痛的难题。因此,想要求得真知必须将书本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

要重视实践,积极投身实践。靠想当然或凭猜想处理问题,倒不如亲身去试一试、闯一闯。

有一个故事,虽然有些奇特,但却讲了一个道理。

有一年,美国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一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人们都不相信。哈利见到这则广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他还是揣着一美元,按报纸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刊登广告的主人——一位高贵的少妇。少妇将哈利带到车库,向他介绍了要卖的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哈利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肯定是坏车。”主人让他试着开了一圈,车子完好正常。他又怀疑是赃物,少妇给他看了车的驾照。于是,哈利付了一美元,购得了轿车。当他开车要离开时,终于探得了事情的原委。少妇告诉他:“这是我丈夫的遗物。他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我,只有这辆轿车,是属于他那个情妇的。但他在遗嘱里把这辆车的拍卖权交给了我,所卖款项交给他的情妇——于是,我决定卖掉它,一美元即可。”

哈利高兴地开着车子回家了。路上,遇到了好友汤姆。汤姆好奇地问这辆车子的来历。哈利如实相告,汤姆一下了瘫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这则广告了。”

人生感悟

这一故事确实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有些事你若不去经历,也许一辈子都不能了解个中奥妙。有些看来十分离奇的事,只要你敢于实践,就有可能创造别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可见,任何知识的获得,万不能忽视亲身实践这个环节。

书本上的知识固然很重妥,但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因为,实践是运用知识、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中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锻炼。

运用知识是一种智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也是要人们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情况。丰富的经验也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资本,特别是中学生,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的经验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已认识到,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如果有知识不知应用,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没有一点益处。有时还可能有害。

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它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的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要想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应苦读与爱好、兴趣、职业有关的“有字之书”,同时还应该领悟生活中的“无字之书”。

阅读“有字之书”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的经验,并从中借鉴,避免走弯路;读“无字之书”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大画家齐白石对于徐渭、朱耷、吴昌硕等前辈的“有字之书”十分注意精研,但是他更重视“无字之书”,他的画之所以会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书画风貌,是他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开拓艺术生涯的结果。

为了能够将虾画好,齐白石对虾观察了无数遍。他看虾、画虾几十年,可直到70岁时才觉得自己赶上了古人画虾的水平。

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表现在不看“无字之书”不肯下笔作画上。他的好友老舍在某年春节时,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请他作画。

诗中有一句“芭蕉叶卷抢秋花”,齐白石因对“芭蕉叶卷”没有亲见,当时又正好是北国的严冬,无实物可进行观察,他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叶到底是从右到左的,还是从左到右的,逢人便问,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细心的观察,所以都不敢肯定是哪一个答案。

这个在别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原因使得他最后放弃了为老舍作“芭蕉叶卷”画。人们虽觉得迷惑,但他却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之所以“不能大胆敢为也”,是因为“未曾见过”。

人生感悟

知识的作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发挥出来,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要想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力量,转化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资本,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使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在实践中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读书若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毫无用处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正是为了让知识造福于自己,我们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诗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纸上或“有字之书”上的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学以致用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不学以致用,邢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要会合理利用自己的专长

对很多人来说,发现自己擅长做什么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他们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其实,不必看轻自己,要相信你的能力。大多数的人,只会羡慕别人,或者摹仿别人做的事,很少有人去认清自己的专长,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锁定目标,全力以赴,所以不能够成大事。这种人只能怪罪自己。

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坎,迈进了成功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大事的成功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境遇是自己开创的,成功是自己造就的。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你也许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或许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而成为大家羡慕的成大事者。

从很多例子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成就”要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专注和投入,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的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做了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胜任愉快。换句话说,当你在与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是“效率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一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脚踏实地是获取成功的另一法宝。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志向,有的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或者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皆为成大事者之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积累自己的个人资源,才是迈向成大事的成功之路的要素之一。

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大事的工作方法在于:该花的心血一定要投入,该有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人生充满变数,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单看他的资质,更重要的是毅力。人应该要有梦想,否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成大事者的条件是必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你可以立志做大老板,做大文学家,但绝对不要躺在那里等待。

人生感悟

相信自己的能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不二法宝,对追求人生理想的青年朋友来说,这非常重要。

不要把报酬放在第一位

一个人生活得是否有意义,并不以挣钱多少为标准,人还要有精神生活,还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要仅把报酬放在择业的第一位。

前些年,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常常是务于虚名的多,大都讲求工作体面、职业名声好。近几年来,人们开始由务虚转入务实,进而又转向追求“实惠”。所谓“实惠”,就是指个人能得到的实际好处、实际利益,也可以是指实际拿得到手的东西。于是,那些报酬比较高,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较多的职业,一时间便成了许多人追逐的目标。

中学生为了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好一点,希望将来能够获得一个报酬高一些的工作,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从情理上来讲,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如前所述,不同的职业,在报酬高低上有差别,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目前存在的现实情况。每一个面临职业选择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职业、行业,都需要有人去干,假如人们都以报酬的高低作为择业的唯一依据,那势必有许多职业无人问津。比如说出租汽车司机,无论是在工作环境、条件、报酬和实际利益上,都较公共汽车司机优越。但是,人们毕竟不能都去开出租车,不然,公共汽车由谁来开呢?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英国戏剧学家萧伯纳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这正和没有创造财富就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如果人们过于追求职业报酬,把金钱作为择业的唯一条件,就会掉进金钱的陷阱。对金钱的追逐会使人丧失进取心,丢掉他曾在某一职业上原来具有的优势,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将在追求金钱中荡然无存。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金钱无止境地追求,往往导致人生的毁灭。

那么,中学生将来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该怎样看待“报酬”呢?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当初选择实验室助手的职业时,有人就告诉他这个工作很艰苦,危险大、报酬又少。他却回答说:从事科学工作是为了追求真理,这个工作就是报酬。在他成名后,有些资本家想雇用他,并愿意出比他在实验室工作高十倍的报酬,但他拒绝了。他还推辞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职位,谢绝了政府给他的爵士封号,并把一切额外收入拿来救济亲友,捐助慈善事业。

在那“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的世界里,法拉第不为金钱所惑,以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为目的去选择职业的高尚举动,难道不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中学生的楷模吗?

人生感悟

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有没有意义,绝不仅仅是看他在物质上得到了多少享受,而要看他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及贡献的大小。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当人们投入到职场中,开始一种崭新生活的时候,工作、事业就成了人们一切活动的中心。如果想在工作、事业上有所成就,首先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

事业心,就是指人们想成就某一事业的雄心。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任何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所必不可少的。世界上一切为人类幸福事业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无不是在它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向光辉顶点的。

事业心来自于人们对某种事业的热爱。当人们对本职工作、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强烈的爱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宝贵的生命。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为了弄清天上的雷电是怎么回事而触电身亡:“炸药大王”——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几次死里逃生:居里夫人因致力于放射性元素“镭”的研究,终因受到过量辐射的侵害死于恶性贫血。如果没有对事业执着的热爱,不要说为事业献身,就是想在工作中小有成绩,也是很难想象的。

大概所有的中学生都羡慕那些成就显赫的人才,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人才,首先就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高尔基说:“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人才,就其本质来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那么,谁要想成为令人翘首的天才,就请他先去爱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吧。

英国作家约翰·克里开始写作时,文章无人爱看,曾收到过743张退稿条——堪称世界退稿最高纪录。面对这难以忍受的折磨,他不气馁、不灰心,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继续顽强地工作,最后终于成了英国文坛的巨擘。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说过:“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时机,奋勇前进。”从吴老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老一辈的革命家有着多么强烈的事业心。每一个不甘寂寞、不愿将来碌碌无为、欲在事业上干出一番成绩的中学生,一定要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去开拓自己伟大的事业。

人生感悟

强烈的事业心,可以给人以执着追求的勇气、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并且使人们不为痛告、艰险和失败所屈服。

辩证地看待职业流动

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专一好,还是流动好?需要辩证地看。

如果长期从事一项自己并无擅长又无兴趣的职业,不仅无益于个人的成长,也无益于事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选择自己擅长并有兴趣的职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个人和事业的双赢选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职业流动也遵循着这一规律。科学、合理的职业流动有益于个人的成长,有利于事业的成功,而盲目的职业流动却会使你一事无成。

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职业流动中度过的,从毕业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到“解甲归田”“告老还乡”,很少有自始至终地从事同一种职业的。

例如,作为一名运动员,他可以竞赛数年,却不能竞赛一辈子。随着年岁的增长,体力的下降,工作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或做教练,或改做其他比较适合于自己的工作。舞蹈演员也是一样,很少终生以跳舞表演为业的。对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来说,职业流动有其必然性。

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也常常需要职业流动。就我国情况而言,目前的劳动、人事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大材小用、甚至有才不用等种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积压和浪费。这是职业或说是人才流动的客观因素。

另一方面,在选择职业时,许多人往往不能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以及兴趣和爱好有充足的认识或全面的把握,待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或者能力与工作不相适应,或者在本职工作中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有些人起初是爱本职工作的,但因表现平平,兴趣渐渐转移,终于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做出了比较大的成绩。这是职业流动的主观因素。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希望通过职业流动来寻找一种更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就是说,从业人员的稳定是相对的,而部分人员的合理流动则是必然的。

一个人的工作一成不变未必是件好事。人们长期蹲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如果不见什么起色,这时,换换环境,寻找一个更适宜于自己驰骋的地方,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有益于事业的发展,也有益于个人的成长。

目前,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最重要的手段,职业评价实际上也还存在着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无条件的职业流动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如果人们都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重新去选择职业,那么,必然会造成职业分工上的紊乱,并且危害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人生感悟

在职业流动中,必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去开拓事业、发展事业,充分发挥出个人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