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这样说
10189200000003

第3章 理想篇

【导读】

理想为人生指明了方向。人有了理想,生命才会有价值。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地位之隆与影响之大,罕有其匹。孔子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又何以具有无与伦比之崇高地位?除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而成就的学问事业与德性境界外,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孔子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虽万死而犹未悔!

孔子心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他孜孜以求的是天下大同、和谐安康的理想社会,希望人们讲信修睦,互相友爱。为此,他十分关注人心与社会人生,主张从调适自我、完善人格出发,以和睦家庭、均衡社会、平治天下。他提倡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倡言忠恕之道,追求尽善尽美,构建了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学说。

圣人,并不是让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也非供奉起来的雕像。圣人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人格,是既仁且智的完美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象征。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注释】

学:学说。指思想主张,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

而:假如,如果。

时:时代,社会,现世。

习:应用,实践。

说:通“悦”。喜悦、高兴。

有朋:即“朋友”。这里所谓的“朋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其所指应当是志同道合的人。

君子:一般指有学问、有地位、有修养的人。

【译文】

如果我的学说被社会普遍接受,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它,那不是很令人感到喜悦吗?即使不是这样,有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没采用,也没有人理解,而自己不恼怒,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

这是《论语》开篇中的第一句话,诠释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体现出《论语》编者对孔子境遇及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孔子对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希望伸展自己的治世情怀。虽然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与重用,但他依然怀抱理想,关注社会,体现出高尚的君子品格。

孔子临终前的一天,他一大早起来,背着手,拖着手杖,悠闲地在门口漫步排遣,口里唱道:“泰山大概要坍塌了!栋梁大概要折坏了!哲人大概要病逝了!”唱完进屋,对着门坐着。他的弟子子贡听见,快步走进去见孔子。孔子叹息着说:“圣明的君王不出现,那么天下谁能尊崇我的学说呢?”

孔子生前最后留下的话意味深长。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他以泰山、梁木、哲人自喻,感叹无道的现实,感慨自己的学说未能行世,这也映照出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用自己的学说拯救世道人心,实现和谐天下的抱负!

(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孔子家语·礼运》

【注释】

大道:指夏、商、周三代“圣王”时期治理天下的准则。

选贤与能:选举贤能的人。

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和睦相处。

【译文】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人们所公有的。选举贤能的人为政,人与人之间讲求诚信,和睦相处。

【解读】

本句是对孔子社会理想的概述。

孔子的“大同”理想是对为政者提出的要求,本质上则是对社会成员的人心教化。他认为,全体民众应心系天下,以宽广的胸怀对待现实世界,以天下人的利益为重。他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过得安逸,朋友之间都能相互信任,少年人都能胸怀大志。

这样的社会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也是儒家的一贯追求,并不时在具体生活片段中得以展现。有一次,孔子与弟子子路、子贡、颜回等人到鲁国北部游览,登上农山山顶。孔子让他们几个人畅谈志向。子路、子贡等人分别从文武两方面谈论自己的理想。颜回则讲道:希望能辅佐贤明的君主,布施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教化,用礼乐教导民众,让百姓不用去修建城墙,无须越过护城河去打仗,将刀枪剑戟熔铸成农具,在原野湖畔放牧牛马,夫妇没有分别的思念苦痛,天下永远没有战争的灾难。孔子非常严肃地说:“真是美好的德行啊!”这何尝不是孔子所渴望的呢?

在子路问孔子会如何选择时,孔子更是对颜回赞赏有加:“不耗费钱财,不危害百姓,不用说太多的话,这样来治理国家,只有颜回能做得到。”

实现“大同”,是孔子的理想和抱负,哪怕是到了晚年他也没放弃。一次,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谈论志向,弟子们各抒己见,只有曾皙的回答得到孔子的认同。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孔子一句长叹:“吾与点也!”道出了他对祥和之景的无限向往。

[链接]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对孔子崇仰备至,努力追随,竭精体悟、理解、力行孔子学说,视孔子如父。作为孔门高足,颜回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堪称千古典范。

(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注释】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家。

以:用。

北辰:北极星。

所:处所、位置。

共(gǒng):同“拱”,拱卫,环绕。

【译文】

凭着自身的道德修养管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众星都环绕着它转动。

【解读】

孔子认为,政治的本质就是正己以正人,修己以治人,舍此无他。因而,为官行政的灵魂和根本在于加强道德修养。他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主张的极端重要性,以德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而其它星辰都环绕着它。这表明德政的威力在于能够征服人心,凝聚力量。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阐述德政的重要意义,他说:“以行政手段来治理国家,使用刑罚来统一百姓,百姓由于惧怕可以暂时不犯罪过,但却不知道廉耻;如果以德来治理国家,使用礼制来统一百姓,百姓不但知道廉耻,而且会人心归服。”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张“德治”的孔子,并不否定刑罚的作用。孔子考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所谓“德主刑辅”,即是说,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一种德治观,他更多地是在强调为政者的个人修养。但是,他并不主张废弃刑罚,而是提出“宽猛相济”,比如孔子就十分赞同郑国通过刑罚来惩治盗贼。

(四)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注释】

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解读】

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关注的是社会治乱问题,有其自成体系的思想。其中,“仁”的思想最为重要,是孔子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整个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都是以“仁”为核心而展开的。

“仁”字在战国时的写法为从身从心,上下结构,表示应反省自身,但“仁”的实现却是仁爱外推的动态过程。自身具有仁爱之心,然后孝亲,再将这一仁心外推至他人乃至自然万物。可见,“仁”应当理解为一个多层次的动态过程。

儒家提倡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儒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当我们把内心深处的爱从自己的亲人向外扩充、推广,爱心弥漫开来,让爱充满世界,洋溢全球,人类将会减少多少对抗和冲突啊!

孔子的这一精神为后儒所继承。后世的儒生文士,往往喜欢流连于山水之间,所向往的就是这一境界。相传北宋大儒周敦颐住所前的杂草从来不除,别人以为他懒散,他却说这正是物我两忘、天人一体的境界。另一位大儒程颢也受此影响,他的窗前有茂盛的青草覆盖了台阶,有人劝他把这些草除去,程颢却不同意,他说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能够常常看见万物生命的意趣;他还置办了一个盆子似的小池,养了几尾小鱼,常常观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是为了看万物自得其乐的意趣。”程颢看到草便知道生命的趣味,看到鱼就知道自得其乐的意趣,这岂是一般世俗之人的见识可与之同日而语的吗?二人的这些做法,所体现的正是儒家仁爱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注释】

欲:想做。

勿:不要。

施:施加。

【译文】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

【解读】

孔子主张行仁。要实现“仁爱”,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培养自己的爱心,然后推而广之,广泛地友爱众人,最终达到天地之爱的境界。孔子“仁”的思想中包含了“推己及人”的道德要求,而“推己及人”又是实现仁道的基本路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推己及人”的基本要求,就是把自己内在的爱推及于爱众人,尽量地去理解别人,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它所阐明的是一种道德精神,是一种道德底线。它要求在承认每个人都有欲望的前提下,强调要尊重他人的欲望和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欲望,不能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他人身上,还不能忽视他人的正常欲望,也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应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想有所成就,也应帮助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通达,也应帮助别人通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这两方面合在一起,称为“忠恕之道”,就是儒家实行“仁”的方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也都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其来历颇为当地人所称道。相传清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有一天接到一封家书,说家里正准备扩建院宅,却因地皮问题而与毗邻而居的吴家产生了矛盾。信中隐约有要求张英用名位官威来压服吴家的意思。张英看完信后,沉思再三,急就了一首诗作为回复:“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见信后,深明其义,马上主动把将要砌建的院墙让后三尺。吴家的人知道情况后,愧疚之余,也立即把正想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从此,在张吴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巷。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然而,这其中有许多的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恕,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去接受,别人不肯做的事也许你自己同样也不愿意做。如果都能这么想,那世界上就会多一份和谐,少一份冲突。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非孔子所特有。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在东西方其他文明形态中都有类似表述,只是孔子的表述更为严谨、简洁、明了。比如,印度史诗《摩诃婆多罗》:“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想望渴求的事,也该希望别人得到——这就是全部的律法,留心遵行吧。”基督教《圣经·马太福音》:“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就得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摩西律法和先知教训的真义。”

(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论语·八佾》

【注释】

韶:舜时的乐曲名。

美、善:美指声音言,善指内容言。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尧禅让而来,故孔子认为尽善。

【译文】

孔子谈到《韶》乐,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解读】

“尽善尽美”是孔子对艺术目标的追求。“善”是指道德而言,“美”是指艺术而言,“尽善尽美”实际上是德与艺的统一。《韶》之所以尽善又尽美,是由于《韶》是舜乐。舜禅让,以天下为公,行的是仁义之道,是孔子所尊崇的道德楷模。舜已把仁的精神渗透到《韶》中去,孔子认为其既具有乐之美,又具有德之善,是善和美的统一,是尽善尽美。

与此相对的则是孔子对《武》的评价。《武》为周武之乐,舜、武皆被儒家尊奉为圣王,故《武》与《韶》一样均为“尽美”。但由于武王之位是由伐纣灭商而来的,毕竟是以臣犯君,于君臣之礼有悖,故孔子称《武》乐未为“尽善”。从这里我们更能看出孔子“尽善尽美”的追求。

中国古代所谓“乐”,既包括声乐、器乐,也包括舞蹈,还有歌词,即所谓诗。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音乐有六种,《韶》便是其中之一。齐国演奏《韶》的水平很高,孔子听了,觉得是极大的享受,竟然达到了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的地步。

孔子对于音乐的痴迷,其艺术境界之高蹈,非常人所能企及也。孔子对音乐十分热爱也十分重视,根本原因在于:乐与德有着深厚的关系,艺术之陶冶对于道德境界之提升具有巨大的功效。

[链接]舜: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贤明帝王,名重华,国号“有虞”。舜以孝著称,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链接]禅让: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将权位让给别人的一种制度,被认为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理想形式。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实行禅让的是帝尧,他把权位让给了舜。

[链接]武王克商:周武王即位后,亲自率领军队东征商王。商纣王拼凑军队仓惶出兵应战。但由于商朝下层士兵对纣早已离心,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打纣王。纣大败后逃入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注释】

志:立志,专心向往。

据:据守。

依:依倚,亲近,不违。

游:游玩,涵泳。

【译文】

要立志向道,据守住德,依倚于仁,优游于六艺。

[链接]六艺:这里说的儒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小六艺”,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科目。孔子在春秋末期创立私家讲学之后,又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之教育弟子。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数,算术与数论知识。

【解读】

孔子论述做学问的方法,意在说明一个人为学的各种历程与先后顺序。首先要立志,立志才能心存正念,避免走上歪路;以道德为根据才不会动摇志向;以仁德为依归才能继续坚持,不为物欲所迷惑;而涵泳六艺,无所遗漏,便能在不同领域中自我成长,长此以往,将不自觉地进入圣贤境界。

孔子认为求学的第一步就是立志,知识分子要有坚定的志向。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知识分子要愿意为真理而死,他说:“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受一切,敢说敢做,忍受痛苦。要是我为真理而受到迫害、遭到仇视,要是我为真理而死于职守,我这样做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我所做的不是我完全应当做的吗?”

(八)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注释】

三军:周制,大的诸侯国可以拥有上、中、下三军,或称中、左、右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匹夫:庶民,这里指个人。

【译文】

一个国家的军队尽管人多,但却可以使其丧失主帅;一个人虽寡,只要立志坚定,就很难使其放弃自己的主张。

【解读】

本句说明修身立命过程中个人立志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了;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那么就会在关键时刻经不住诱惑,或者经受不住高压,因此屈膝变节、丢掉梦想。

实际上,这句话正是对孔子自己的人生和品格的写照。读《论语》,经常被孔子那种坚毅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在春秋时期人均寿命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五十多岁的孔子可以说已经是垂垂老者,然而,为了自己的理想仍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术思想。他自我评价说:“我发愤时连吃饭都能忘了,我快乐时连忧愁都能忘了,不知道自己马上就垂垂老矣了,如此罢了。”可以从中看出孔子生活中的快乐、热情及其力行的精神。这是何等的境界!

孔子受到挫折时,仍然抱着乐观的态度。周游列国期间,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他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害怕,而是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他说:“总结传统文化的周文王死后,饱含礼乐之道的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就不会让我掌握这种文化了;如果天不灭亡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宋国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并不恐惧,相信自己一定能转危为安。弟子催促孔子快跑,孔子很镇定,认为老天把仁德降生在我身上,司马桓魋又能奈我何?陈蔡绝粮时,孔子坦然地说:“君子虽然穷困,仍然坚持。而小人穷困时则会无所不为。”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没有找任何借口躲避,而是认真面对,表现出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样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尽人事听天命,不等于认命,而是尽自己的努力做事,即使失败,也不耿耿于怀。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怨自艾,而是积极进取。认定目标后,正是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孔子最终创立了儒家学派。

孔子一生的言行正是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最好诠释。这句话成为后世读书人处于逆境、面对强横时的自励之语。

[链接]周游列国:孔子的治国理念在鲁国得不到施展,因而去职,率领学生周游其他诸侯国。他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还经历过其他一些地方。孔子于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离开鲁国,至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回到鲁国,在外凡十四年。途中,遇到过种种困难,但孔子没有为此而止步。他求见过卫、陈、楚等国君主以及其他一些当权人物,但由于自己的学说不合时宜,终未能见用。

(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注释】

有国有家者:诸侯和大夫。诸侯有国,大夫有家。

患:担心。

寡:少。

贫:贫穷。

安:安定。

【译文】

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人民少,而怕不安定。大概分配平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民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解读】

本句表达了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

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出现了家臣掌政的现象。在鲁国,国家的实际权力也落到了大夫手里。因此,鲁哀公想除掉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势力,季孙肥于是就心存隐忧,同时又担心颛臾世代为鲁附庸而帮助鲁君暗算自己,因而便有讨伐颛臾之举。

孔子生于乱世,他希望通过恢复古代的礼制而用非战争的方式来实现天下太平。因而当他得知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时,一再训斥在季孙氏手下任职的弟子冉有、子路,认为他们并没有尽到责任。

孔子重视老百姓的利益。他在充分肯定生命价值永恒的基础上,提出“富民”的主张,而“富民”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公平。孔子注意到了分配公平、社会公正问题,他明确地提出,对于国家的执政者来说,财富不足并不足以让人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公才是最大的祸患。因而,当得知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弟子冉求却又一再帮他搜刮,使之增加更多的财富时,孔子非常气愤地说道:“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这些学生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

孔子的“均平”思想影响甚为久远。到了孟子,明确提出要保证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荀子更是提到了“正义”,而他对正义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孔孟。此后的儒家也一直坚持这一理念,关注国事民瘼,关注民生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