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10254400000006

第6章 教授的责任

导读

在这篇文章中,梅贻琦谈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日后成为了梅贻琦最著名的言论,也是近百年来,对大学最经典的评判之一。

今天是本校本学年开始上课的一天,新旧教授及新旧同学到校不久。今天藉行开学礼的机会,使师生们大家聚会见面,同时各同学可以领略各位教授的教言,这是我们最可欢欣的事。本校在过去一年间,正值国难临头、风云紧急的时期,但国势虽如此危急,本校校务、功课各方面,均尚能照常进行,未因时局关系,而致稍有停滞,此诚值得我们庆幸自慰的。至于本学年未来之一年中,能否仍照这样安安静静的读书,此时自不可知,此后惟有大家在校一天,各人本其职务上应当做的事,努力尽其责任而已。现在藉此聚会,要与诸君略谈几点。因为清华就表面上看去,见其学者来校教书之日众,建筑设备之渐增,似乎大有蒸蒸日上之概。但考诸实际,亦自有其困难,及其危机之存在:一、本校经费,向来稳固,大家从未虑到有何意外之发生。不意今春政府因财政竭蹶,停付英美庚款一年,本校经费来源,即为美国退还庚款之一部。今停付一年,见诸实行,本校立即蒙受影响。当此事发生后,经本人向政府商榷的结果,在此一年间,借给本校维持费国币一百万元。惟因所入不敷所出,即有种种困难发生,只得将可节减者设法节减;可延缓者暂行延缓。其他仍须按照计划渐次进行,总期必要举办、不可或缓者,不使感受影响。现有唯一之希望,只求满一年后,庚款照常支付,本校始可赖以维持进展。如果不然,则大家殊难抱乐观。因本校经费,维持美退庚款拨充,不另受政府资助,已如上言。每月庚款收入项下,除支付学校经费及留美经费外,其尤关紧要者,即此后本校基金之积存,端赖以后数年中之美国退款之余款拨充。倘一年以后庚款再有问题,则基金成立困难,而学校根本动摇,所谓危机即在此。二、即本校今年收录新生之多,为历年所未有。各地学校或受时局影响,或缘特殊原因,使一般青年求学问题发生困难。故今年投考本校者,亦较前激增。本校尽力之所及,特别增加名额,俾多于外间同学一求学机会。现在新同学,竟占全体学生三分之一,其中因素因习惯之不同,以及所受训习之各异,在团体中难免有参差不齐之处,希望新旧两方面融合起来,共同保持清华以往的良好的学风。我们也相信清华也有很多应行改良之处,我们亦要设法纠正,其固有之优点,大家亦要爱护保持,一方面要靠旧同学随时检点,来作榜样,同时还希望新同学大家多多注意自勉。三、本校一年以来,有些新的发展。例如法学院法律学系之增设,工程学科之扩充。此外若已进行之各项建筑,不久皆可完成,在外观上看来,总算不错。再加上园内生活之安适,读书研究之便利,大可闭起园门,埋首用功,不必再问外事。但大家不要因自己环境之舒适,而忘怀园外的情形。在中国今日状况之下,除安心读书外,还要时时注意到国家的危难。吾们如果要像欧洲中世纪僧院的办法,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我们要纾难救国,不必专以开会宣传为已尽其责。宣传效果之如何,是大家所共知的。我们应该从事实上研究怎样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国家做种种建设的事业。这样才可以把学问做活了。我们的学生将来才成社会上真有用的人才。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本校得有请好教授之机会,故能多聘好教授来校。这是我们非常可幸的事。从前我曾改易《四书》中两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吾还是这样想,因为吾认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以后谈话机会甚多,余不多说。现在即介绍去年休假出国、新近回校的各位教授讲演游历各国之感想,以增加我们进取的精神,并请各位新聘教授赐以教言……

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