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轻拂黄沙之封神
10314100000125

第125章 招揽

沫邑城。申府。

申公虎闭着眼睛沿着剑鞘慢慢摸索着案几上长剑的花纹,想让自己平静下来。

报仇的方式不只一种,申公虎在琢磨,在掂量。

他的心似乎看到自己剑柄上一道道痕迹,好痛,那种挥戈练剑的痛楚好像刚刚发生。

还在神宫学艺的时候自己就一直这么做。

这是他平缓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对自己非常有效的方式。

“您怎么才回来?“

适才老管家申达噙着眼泪问申公虎。

申公虎摇了摇头,申达以为自己如果在家,这一切就能避免吗?

他知道申达对申介正的感情。

叔叔死后,在自己学成下山之前,申介正是老管家申达看着长大的,关系之亲不弱父子。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护送女翟公主去南疆前线,自己可能第一时间就把那个尚天恒撕成了两半。

如今自己回来,已然尘埃落地。

自己刚刚回来,寿王宫那位令官就专程登门,说什么希望自己忘记那些不愉快,说什么寿亲王殿下对军中将领历来亲厚,总之就是想用利益让自己放弃仇恨。

他们当自己是谁?申介正就这样白白死了吗?他们又当我申公虎是谁?

他试着去驱散脑海中那张面孔。

申介正那张脸总能从各个角度浮现出来,带着一丝丝顽皮的笑。

“虎哥,我一定好好练一练,将来跟着你做一番大事业。“

申公虎突然大吼了一声。

他提着剑腾空越起,长剑出鞘,寒气迫人。

他的步伐越来越快,不时朝四周急速刺出,剑光伴随他的身影如金蛇飞舞。

申公虎并没有能独自平静太久,申达陪着微亲王的使者来到了后院。

等到散宜生三步并作两步快步上前,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冲着申公虎抱拳行礼时,申公虎正冷冷的审视着散宜生的脸。

过了片刻,申公虎抬起头,一脸平静。

“我要扫荡了那个'落叶谷',亲手宰了尚天恒。”

散宜生愣了一下,强作镇定的笑了起来。

“申将军,您的家仇微亲王殿下也听说了,他要我给您和您的家人们带来他的问候,以表达他的哀痛之情。“

“说这些没有意义,我知道你为何而来,对于我来说,这桩私怨总是要解决的,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也能让我安心。“

说罢,申公虎闭上眼睛又沿着剑鞘开始慢慢摸索着长剑上的花纹。

散宜生面色略略有些尴尬,不过情绪一闪而过,转眼间又是面带微笑。

“那我就把你的意思带回去给殿下。“

散宜生的心情格外不爽。

他出身于帝国最尊贵显赫的七大家族,散宜家族。

也是散宜家族的未来接班人。

如果不是自己刚刚投靠了微亲王,申家这种小户人家他是不会看在眼中的。

可是微亲王有命,自己就不得不违背本性的跑这一趟。

当然申公虎有他傲人的本钱。

申公虎在深山里的神宫里生活已足足有十八年,据说,他最初只是个护殿的武士,继而成为神宫的护法,最后才终于有机会下山报效帝国。

破云戈是他的成名兵器,据说有近百斤,一丈多长,也是帝国军中近来最富盛名的一件兵器。

虽然散宜生不喜欢申公虎这种风格,寒门微贱出身的人就是这么赤裸裸的追求利益,讨价还价。

至少散宜生自己不会这样做。

散宜生马不停蹄地赶回微王宫复命,抵达微王宫正殿的时候,子启和子衍正在等着他回来。

散宜生的描述讲得十分写实,没有带任何个人感情和任何情绪。

申公虎凶暴的恶名在沫邑城十分响亮,子衍原本主张不要去理会他,然而子启却坚持要招揽他。

这是个充满风险的决定。

最近两年,在很多大事面前,军方都与子受保持一致,倘若没有支余从中斡旋,恐怕子启现在还根本无法插手军务,更不要说试图赢得军方的支持和拥戴。

子启十分清楚,没有军方的支持和拥戴,自己恐怕永远不可能接过父亲的重担。

如果能得到申公虎这样一个军中享有盛誉的猛将投效,赢得一些军方将领的支持,他提的这个条件又算得了什么?

几乎是不假思索,子启转头看着子衍。

“二弟啊,是时候检验一下那些家伙了,让他们去把那个荒谷荡平了。“

看到子启一脸决然的样子,子衍有些气不忿。

看来子启为了招揽申公虎,连他们两人的一点私货都不放过。

子启口里的那些家伙,是两人按照帝国的法律畜养的私兵,简单说就是打着庄丁名义的私人武装。

按照帝国太祖令规定,贵族是有权畜养私人武装的,只是未经许可,这样的武装力量是不能进入城内。

两人在城外的山庄,按照帝国正规军的架势打造了一支四千人的私军:威严营。

这是一支不弱于正规军实力的私军。

子衍爱好军事,子启索性將威严营的指挥权全权托付给他。

最终子衍没有扭过子启,确定了对落叶谷发起清除式的扫荡。

首丘,东华殿。

距离第一次与沫邑代表团会谈的三日之后。

“我城斥候发现来报,游魂关帝国军队有增兵迹象,镇东城的军队超过十万在泽北大平原以西集结,还有部队在陆续调动。我判断,麦收之后,帝国军队必将大举进犯我东荒!”

姜楚是最先忍耐不住发言的!

他虽然不是总领西方镇守,却是直面玄狄兵锋的第一站,其牟城城守。

姜楚不知道的是这次幽魂关的部队调集和镇东城军队的佯动都是在执行代表团带去的军令。

这有可能是子受最后一次作为镇东城总督、征东大将军发布的命令。

作为姜家早已分出去的旁支,姜楚在姜国乃至东荒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其牟城既是东荒西部屏障,更是姜楚的大本营,也是姜楚这一支家族世代经营的根本所在。

这些年东荒和帝国虽然时战时和,但是,在和平时,姜楚的家族坐拥泽北大平原里的良田千里,享有出产无数。

战争时,又不仅可以免除各项赋税,还能得到东荒全境的支持和补贴!

这就是虽然屡经战乱,姜楚的家族却从来不愿意舍弃其牟城的原因。

更何况,每次和帝国的战争总是旷日持久,大批军马的驻扎,间接还繁荣了其牟城的经济,连花街唱曲的小娘子们都知道,帝国军队一打过来,所有生意都要好上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