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轻拂黄沙之封神
10314100000784

第784章 姚安

闻俊闻言眼睛一转,十分感兴趣的看着姚安。

这个姚安是襄侯世子,太师闻仲的同门师侄,借着这层关系搭上了闻俊这条线。

在姚安父子有意推动下,两人一见如故,这些天有些如影随行的味道。

姚安四下环顾了一番,拍了拍衣袍,“算了,既然你闻世兄是个雅人,我也不敢瞎说,这话你就当我什么都没有说。”

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也不再提及此事,走入街边一家酒肆。

酒宴过后众人尽欢而散,****之中,街边停着一辆挂着“平南闻”符记的马车。

马车里,闻俊和姚安两人神色清醒的坐在一起。

看了一眼外面的风雨,闻俊扭头低声说道,“姚世兄,刚才人多嘴杂,我知道你不方便说,如今只有你我二人,出你之口,入我之耳,还请赐教。”

姚安冷眼瞟了他一下,“他可是镇国武安侯,咱们太师帐下堂堂大将,还是副帅,世兄你真敢动手?”

“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有何不敢?”

闻俊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恨恨的说道。

“世兄你可别勉强,我看你吧,有时候好像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有时候我觉得你真不敢乱来。”

“不要啰嗦,你有什么好主意就说,哪里那么多废话?”

“世兄你这个对头是个将军,如果你能弄掉他一只手或是一条腿,我想他肯定生不如死。”

“确实是个好办法,可是这家伙是个胆小鬼,进出总有那么多侍卫随从跟着,怎么办?”

“你我都是动脑动嘴的人,哪里还用咱们去动手,咱们有师门啊,我认识师门里一帮专门干这个的,世兄你只要真想,我把他们给你找来。”

“你找的这些人靠谱吗?”

“把那个吗字去掉,靠谱,只要世兄你把钱拍出去,什么事都妥妥的。”

“那就这么定了。”

“行,我这就去替世兄联系他们。”

平南大营。

中军大帐里,等候许久的尚天恒终于受到了单独接见。

他打量着急匆匆把自己招来的主帅闻仲,有些疑心重重,面色却没有表现出丝毫异常。

“听说俊儿又给你添麻烦了?”

“没有,刚刚在镇口碰到了,他多喝了两杯。”

尚天恒不喜欢闻仲这种处理方式,他知道闻仲一定清楚街口刚才发生的事情。

这本身就是一种纵容,也让他明白闻仲的态度。

在自己和闻俊之间,闻仲不需要选择,自己没有选择。

闻仲眼角扫了尚天恒一下,自持太师的身份,他不想多加解释。

“也罢,你不肯说就算了,我这个独子从小被我管的严,酒量不大所以酒后喜欢胡言乱语,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包涵。”

“大将军言重了。”

闻仲眉头跳了一下,随即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

他心中对尚天恒的不满又多了几分,对方显然不理会自己的示好。

尚天恒称呼自己大将军,而不是太师,摆明了只论眼下双方的隶属,并不愿意牵扯昔日的恩怨。

“嗯,我听说了,你做的不错,知恩图报,不枉我为你做了那么多。”

听着闻仲满嘴官腔,尚天恒知道刚刚自己喝止邹睿和步云逢的一幕已经传到了这里,看来闻俊身边那些帮闲的也没有闲着。

“咱们说正事,我把你找过来,可不是来讨论你们年轻人那点纠葛的,昨天半夜邓九公差人从三山关送了信报过来,喏,你看看。”

闻仲顺手从面前的案几上拿起一块绢布,递给了尚天恒。

邓九公是三山关的总兵,帝国的老牌将军,从前曾和闻仲一起四方征战多年,帝辛即位后被任命为三山关总兵,告别了四处奔波征战的辛苦。

尚天恒有些疑虑地打开绢布,心里顿时一惊。

“这消息的来源准确吗?”

看到绢布上标记着告急字样,尚天恒心中一惊。

按照惯例,信报上这种告急意味着某城某地形势危急,这让他不由得惦记起漠北自治区和落叶谷的安危。

细看之下,好在里面告急的内容与自己这一方面没有什么关系,他这才心中稍安。

信报是关于游魂关的告急,是兵马司专程抄送过来的文书。

签发者是总兵窦荣,东荒姜焕自领姜恒爵位,指挥四十万大军日夜攻打游魂关,游魂关守军伤亡惨重,岌岌可危。

对于信报中东荒的形势,两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游魂关至此上千里,窦融请求援军已经是十多天前的事情,真要等闻仲这边作出反应,早已经时过境迁。

对于文书外的含义,两人都心知肚明,闻仲和尚天恒端坐无语,彼此甚至没有对过眼神。

游魂关告急不过是借口,看来兵马司有了决断,闻仲去职已成定局。

两人都明白,这应该是二战平江镇失利的后续影响。

窗外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席卷着暴雨突如其来。

倾盆大雨像是无数条从天而降的鞭子,狠狠的抽打着屋顶和墙壁,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

此刻肯定不能告辞离去,尚天恒端坐在闻仲对面,头也不抬,只是死死的盯着那份转抄的告急信报。

闻仲扭头从大门看着外面大雨中,自己的几个亲卫冒着****在折腾什么,他猜想可能是那里有些漏雨或是失修。

不过因为雨势过大,风力也十分强劲,亲卫们在风雨中步履艰难,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甚至传来几声惊呼尖叫。

风雨飘渺,风雨飘渺,闻仲心里反复念叨这几个字,此时他的心境如同此刻的天气。

因为二战平江镇失利,闻仲不得不开始反思,重新考虑自己的平叛战略。

二战平江全军溃败,好几次危急时候,闻仲觉得自己都可能要以身殉国了。

不过幸好化险为夷安然身退,如今不少溃散的人马已经归队,闻仲决得如果自己及时调整策略,奋力反击应该还有机会。

作为行军打仗的老手,对于形势的判断和把握,闻仲有自己一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