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10319500000017

第17章 Q

qi

七个婆婆拉家常——说三道四

指乱加评论。

七个人睡两头——颠三倒四

形容神志不清。也形容说话、做事没有条理。

七个铜钱对半分——不三不四

形容不成样子,不正派。

七斤半的苦瓜——没见过这号种

指没见过这样坏的人。

七钱银子二分铜的银圆——假也假不了多少

银圆: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重量为七钱二分。指一个银圆掺入二分铜,假的成分不算多。比喻事情即使有假,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七岁做和尚,八岁做道士——玩鬼出身

指惯于与坏人打交道。

七月半的蚊子——直往肉里叮(盯)

农历七月中旬的蚊子叮咬人很厉害。叮:谐“盯”。形容目不转睛地盯着人看。

七月半进庙——拜神撞着鬼了

七月半:指农历七月十五,旧俗称为鬼节。比喻做事的时机没选好,本想求人帮忙却碰到了坏事的人。

七月半烧纸钱——哄鬼

纸钱:冥钞。比喻人所说、所做全是骗人的。

七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指农历七月的天气像小孩子的情绪一样,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七字两点——斗(抖)出弯来了

“七”字左上角加两点,就成了“斗”字下面加个弯钩。斗:谐“抖”。讽刺人因有钱有地位而得意洋洋。

骑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见“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唱本:记录曲艺或戏曲唱词的小本子。指事情的成败如何,还得看以后的发展和变化。也作“骑着毛驴看账本——走着瞧”、“骑驴看皇历——走着瞧”、“骑驴看《三国》——走着瞧”。

骑马不带鞭子——猛拍马屁

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竭力地阿谀奉承。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比喻人因做事不慎或高兴过了头而泄露了秘密。

骑马逛草原——没完

草原辽阔无边,骑马游逛没个尽头。指事情没有了结。

骑瞎马拼命跑——听天由命

指自己对事情的发展变化无法把握,只好听从命运安排。

骑在老虎背上——身不由己

指受人挟制,由不得自己做主。

骑着二踢脚上天——连升三级

二踢脚:一种双响爆竹。比喻人的地位突然升高了很多。

骑着老虎过海——下不来

比喻在人前受窘,感到难堪,无法摆脱窘况。

棋盘里的兵卒——只进不退

比喻勇往直前,不肯退缩。

棋盘里的老将——出不了格

比喻懂得守规矩,不会做越轨的事。

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掸子:除尘工具,多用鸡毛绑在小竹棍上做成。掸:谐“胆”。惊叹或指责人的胆子大得出奇。也作“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桅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旗杆顶上贴告示——天知道

表示难以理解,无法分辨。也指不知道。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形容人的见解、技能高超。

起重机吊竹篮——不值一提

形容事物轻微或人的水平低,不值得说起。

气枪打飞机——不知道差多少

形容差距很大。

汽车轮子放了炮——寸步难行

轮子放了炮:胎炸裂了。形容走路、行动困难。也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

qiɑ

掐掉翅膀的苍蝇——乱转乱碰

形容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掐了头的树苗——节外生枝

比喻问题之外又生出别的问题。

掐着脚指头念佛——玩邪的

掐着脚指头念佛是亵渎佛的尊严。形容人心术不正,胆大妄为。

qiɑn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长棚:旧时为饯行设宴而搭建的棚子。比喻人相聚在一起,总会有分散、离别的时候。

千里扛猪草——还不是喂(为)的它(他、她)

喂:谐“为”。它:谐“他(她)”。指不辞辛劳全是为了某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指礼物虽轻,但情义深厚。

前胸后背都是热的——就是中间没有凉(良)心

凉:谐“良”。形容人没良心,忘恩负义。

qiɑnɡ

强盗打官司——包输

包:担保。指肯定要输。也作“强盗打官司——场场输”。

强盗遇着贼偷——大来小往

指非法得来的大笔钱财又被坏人一点点地暗算去。

强叫老鹰学百灵——叫不出来

百灵:能发出多种鸣叫声的鸟。比喻强迫人去做不擅长的事,肯定做不好。

强扭的瓜儿——不甜

比喻勉强的事不会有圆满的结果。

墙角开口——斜(邪)门

斜:谐“邪”。形容很不正常,反常。

墙里的柱子——使劲不显身

比喻人在暗中出力或默默地支持他人,而从不出头露面。也作“墙里的柱子——暗使着劲”。

墙上挂狗皮——不像画(话)

画:谐“话”。指人的言行不合情理或坏得没法形容。也作“狗皮上南墙——太不像画(话)”、“墙上挂草荐——不像画(话)”。草荐:铺床用的草垫子。

墙上挂帘子——没门儿

指事情根本办不到或行不通。

墙头上的喇叭——里外叫得响

形容人很能干,名气很大。

墙头上跑马——转身难

比喻陷入困境,想回头另寻出路已很困难。

墙头上行路——直来直去

比喻事情很顺利,不会发生意外。

qiɑo

跷脚追兔子——越追越远

跷(qiāo)脚:跛子。指双方能力或速度差距很大,越追相差越远。

敲不响的木鼓——心太实(直)

实:谐“直”。比喻人秉性直爽。

敲锅盖卖烧饼——好大的牌子

比喻虚张声势,空有其名。

敲锣找孩子——丢人打家伙

丢人:本指丢了孩子,此指丢了脸面。打家伙:本指打锣,此指使更多的人知道。比喻丢脸面的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

敲着空米缸唱戏——穷开心

形容人随意逗乐。

荞麦地里的乌龟——能往哪跑

荞麦:旱地农作物,密植。比喻陷入困境,无法逃脱。

荞麦地里种萝卜——搭配得当

比喻双方取长补短,配合正合适。

荞麦地里抓乌龟——十拿九稳

形容做事很有把握。

荞麦面的肉包子——皮黑一兜肉

形容人或事物外表虽不好看,但内里却很实在。

荞麦面见风——越来越硬

做熟后的荞面食品经风会变得越来越硬。形容人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或越来越坚决。

荞麦皮打糨糊——一点不粘

粘:谐“沾”。比喻人本事差或事情办不成。也作“荞麦皮打糨子——不粘”。糨子:糨糊。

qie

切菜刀剃头——太悬乎

悬乎:危险,不牢靠。形容事情太危险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切糕换粽子——全是一路货

切糕:原料和粽子一样,都由糯米和枣做成,只是做法不同。讽刺某些人同属一个类型的坏人。

怯木匠——只会一锯(句)

怯:胆小。锯:谐“句”。指人拙嘴笨舌,不善言辞,见面只会说一句话。

挈着杠子走巷子——不会转弯

挈:举,提。比喻人固执己见,遇事不肯变通。

qin

秦椒炒豆腐——外面辣,里面软

秦椒:产于秦地(陕西)的一种辣椒,味特辣。形容人外表严厉,内心温和。

秦琼的马——膘在内里

秦琼:字叔宝,唐初大将,他骑的黄骠马看似很瘦,却有一身内膘,实属宝马。比喻人或物外表不出众,内在素质却很好。

秦叔宝的黄骠马——来头儿不小

《隋唐演义》第六至八回描述:秦叔宝旅居潞州客店,因无力付房、饭钱,要卖坐骑黄骠马,此马虽饿得瘦弱不堪,却有一番不寻常的来历,乃“金龙飞下九天来”。比喻人或物的来历、背景非同寻常。

qinɡ

青菜煮萝卜——一青(清)二白

青:谐“清”。形容事情非常清楚、明白。也形容人的行为清白,没有污点。也作“青菜、豆腐——一青(清)二白”。

青草地里放老驴——个个饱

比喻放手让人随意拿,每人都有满意的收获。

青石板上雕花——硬功夫

指过硬的本领。

青石板上摔王八——硬碰硬

形容对立双方的态度都很强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青蛙唱歌——呱呱叫

形容极好。

青蛙跳井——扑咚(不懂)

扑咚:拟声词,青蛙跳入水中时发出的声音,谐“不懂”。指对人或事不了解或不理解。

青蛙支桌子——硬撑

形容人勉强承担重负。

清晨吃晌饭——早呢

晌饭:中午饭。指时间还早得很,或离事情发生还有一段时间。

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

指事情很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也比喻人表里如一,一看就知是什么样的人。也作“清水里的石头——一眼见到底”。

清水河里捞鱼儿——看得一清二楚

形容人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

杂面:用各种豆类杂粮面做成的面条。比喻一方做的事情,另一方心里很清楚。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蜻蜓常把尾巴弯到自己的嘴边,看起来像在咬自己的尾巴。指自己消费自己掏钱。

晴天打伞——多此一举

指某种行为是多余的、不必要做的。

晴天挂月亮——一青(清)二白

青:谐“清”。形容把事情搞个清楚、明白。

晴天送伞——空头人情

比喻虚伪的情谊。

qionɡ

穷汉掏兜——没有

指人无话可说。也指一无所有。

穷汉下饭馆——肚里空哗啦,兜里光打打

形容人极贫困,缺衣少食,身无分文。

穷叫化子当皇帝——想扁了头

形容人的想法和要求太高,脱离了实际。

穷庙里的菩萨——空许愿

许愿: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为表示诚心,许下某种酬谢。指事先答应对方将来给予的某种好处无法兑现。

穷秀才说亲——高来不成,低来不就

指选择工作或配偶时,条件好而合意的,得不到;能得到的,又认为条件差而不合意。

qiu

秋后的核桃——满仁(人)

仁:果核或果壳最里头柔软的部分,多可吃,谐“人”。指人已住满,没有空位。

秋后的黄瓜——有前劲儿没后劲儿

立秋之后,气温逐渐转低,植物生长速度也越来越慢。比喻事情开始时声势浩大,后来逐渐变小。

秋后的马蜂——无精打采

马蜂:胡蜂的通称,因秋后无花蜜可采,失去活力。形容人受挫折、打击后萎靡不振。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蚂蚱:蝗虫,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比喻坏人或恶势力已经衰败,即将死亡或垮台。也作“秋后的蚱蜢——后劲不大了”。

秋后的茄子——蔫了

蔫(niān):指花草因失去水分而萎缩。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秋后的石榴——一肚子红点子

石榴:落叶灌木,果实球形,秋后成熟,内有许多红色或粉红色的种子,可食用。比喻人常会想出许多好主意、好办法。

秋后的蚊子——横飞不了几天

比喻坏人或恶势力即将灭亡,横行不了多久。也作“秋后的蚊子——没几天嗡嗡头了”。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

蚱蜢:一种形似蝗虫的害虫。心劲:精神。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信心。

秋千顶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秋千:一种运动或游戏器械,由高大的铁架或木架、吊绳、吊板组成。形容人摆出一副傲慢自大、装腔作势的姿态。也作“电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秋天剥麻——扯皮

指推托,推诿。

秋天的高粱——红到顶头

比喻备受赏识,很受重用。

秋天的棉桃——合不拢嘴

形容因高兴而大笑的样子。

秋天的野兔子——又撒起欢儿来

撒欢儿:指动物因兴奋而连蹦带跳。秋后的野兔因田野里有充足的食物而撒欢。形容浅薄的人稍一得志,就得意忘形。

蚯蚓走路——能屈能伸

比喻在失意时能暂时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qu

蛐蟮命——有土就能活

蛐蟮: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比喻人生命力强,只要有起码的生存条件,就能顽强地生活下去。

娶媳妇儿打幡儿——热闹出了尖儿

幡儿: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用于仪仗。比喻过分地喧闹。

娶媳妇儿打幡儿——瞎凑热闹

指跟着别人一起闹着玩。也指责人胡闹一气。

娶媳妇儿打堂锣——配搭

镗(tánɡ)锣:似锣的打击乐器。指配合别人做事情,起辅助或陪衬作用。

去了暑的庄稼——没什么扎挣头了

去了暑:过了暑天。扎挣头:方言,指奋进向上的劲头。比喻人过中年后,没多大精力再去奋斗。

quɑn

拳头舂青椒——辣手

舂(chōng):捣。形容事情很难办。

拳头砸跳蚤——有劲使不上

指受条件限制,有本事也无法施展。

que

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

说法:讲解佛法。指能说话,却不能自由行动。也作“瘸和尚登宝座——能说不能行”。宝座:指佛像的座位。

瘸驴配破磨——一对儿

指臭味相投。

瘸腿驴跟马跑——一辈子赶不上

指弱的一方永远没有和强的一方平等的地位或待遇。

瘸子打猎——坐着喊

形容只是嘴上说得起劲,而不付诸行动。也作“瘸子打兔子——坐着空喊”。

瘸子担水——一步一步来

指做事不急躁,稳妥地按步骤进行。

雀蛋碰石头——白白送死

指以弱击强,白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