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10319500000021

第21章 W

娃娃过年玩鞭炮——又爱又怕

形容人心情复杂,对某人某物既喜爱不肯撒手,又害怕因此带来祸害。也作“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

娃娃学走路——一步一步来

比喻做事有计划、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

娃娃鱼上树——横看竖看都不是人

娃娃鱼:大鲵的俗称,两栖动物,叫声像婴儿。指人的品行差。

瓦刀劈砖——干脆

形容说话、办事直截了当。

wɑi

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

指想法、看法有错误。

歪锅配偏灶——一套配一套

指双方都有缺陷或毛病,正好搭配成一对。

歪着枕头睡觉——想偏了心

指人打错了主意。

歪嘴吹灯——斜(邪)了气

斜:谐“邪”。邪:不正常。指事情奇怪、反常。

歪嘴吹喇叭——一股斜(邪)气

斜:谐“邪”。指坏习气或坏风气。也作“歪嘴和尚吹喇叭——一股斜气儿”。

歪嘴和尚——念不出正经

比喻人说话不严肃,用言语戏弄或嘲笑人。

歪嘴骡卖了驴价钱——吃了嘴上亏

见“豁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倒霉吃亏全在嘴上”。

外行打铁——乱锤(吹)

锤:谐“吹”。指人任意夸口,胡吹一通。

外婆打孩子——吓唬吓唬

指不动真格的,只是装样子吓唬人。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舅:谐“旧”。指仍按老规矩办事。也指人或物还是原来的样子。

外甥戴孝——没舅(救)

舅:谐“救”。指已无法挽回败局。

外乡人过河——不知深浅

指对某一事物不了解,不知底细。

wɑn

玩喇叭的——尽会吹

比喻只会吹牛、说大话。

玩戏法的下跪——没有办法了

玩戏法的人手法巧妙主意多,一旦下跪,即是戏法变尽,真是没有办法了。指办法确实用尽了。

挽着胡须过河——牵须(谦虚)过渡(度)

牵须:谐“谦虚”。渡:谐“度”。形容人过分谦虚。也作“拽着胡子过河——牵须(谦虚)过渡(度)”。

碗边的苍蝇——混饭吃

比喻混日子。

wɑnɡ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王八:乌龟或鳖的俗称。形容人的主意坚定,决不改变。也作“乌龟吃秤砣——铁了心”。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形容抱头鼠窜、狼狈不堪的样子。

王八打把式——翻了

打把式:练武术,泛指翻滚身子。指人翻了脸。

王八的屁股——龟腚(规定)

龟:俗称王八。腚:屁股。龟腚:谐“规定”。指对某一事物作出的决定。

王八掉眼泪——鳖(别)伤心

鳖:俗称王八,谐“别”。指不要悲伤。

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箭:古代兵器,箭尾附有羽毛。龟:谐“归”。形容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王八敬神——假作正经

讽刺人假充好人,装出一副正派的样子。

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对眼:合乎自己的眼光,满意。王八的眼睛与绿豆相似。讽刺品行不端的人彼此情投意合。

王八笑乌龟——彼此彼此

指大家都一样,谁也别指责谁。

王八咬指头——死不放口

指人咬紧牙关不开口说话。

王八钻泥——踪影不露

指人退缩而不敢露面。

王八钻坛子——鳖(憋)在洞里

鳖:谐“憋”。指人被堵或被围困,无法逃脱。

王八钻灶坑——憋气带窝火

灶坑:炉灶里存放炉灰的坑。指人心里有怨气或怒火没处发泄。也作“乌龟钻灶坑——憋气又窝火”。

王府门首磕了头——不吃这井里水了

磕头:这里指大户人家的仆人被辞退或赶出家门时在门首行礼告别,表示不再回来。比喻断绝关系,不再往来或不再从事某项事务了。

王妈妈卖了磨——推不得了

推不得了:本指卖掉磨就不能推了,此指推托、推卸不了。指事情、责任等推卸不掉。

王麻子的剪刀——真钢(刚)

王麻子:北京制售剪刀的老字号,所制剪刀质量极佳,用好钢做材料。钢:谐“刚”。形容人确实是刚强不屈。

王母娘娘的厕所——没你的粪(份)

王母娘娘: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传说中地位很高的女神。粪:谐“份”。指没有你的一份(东西)。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聚精会神

王母娘娘:传说中地位崇高的女神,《西游记》上说她曾开蟠桃会,宴请天上的神仙。精、神:本指精灵和神仙,转指注意力。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见“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传说他写字笔力入木三分。形容人的见解、议论深刻。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王小二:泛指穷苦人。形容日子越来越艰难,或状况越来越差。

王小二做买卖——尽打如意算盘

比喻做事总是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着想。

王字多一点——变了主了

“王”字上加一点变成“主”字。比喻东西转手,换了个主人。

王字少一横——有点土

“王”字少一横是“土”字。比喻有点不合潮流,不入时。

网兜包猪娃——露出了蹄爪

比喻暴露了事情的底细、内情。

网里抓鱼——没有跑

比喻将人包围后再抓,十拿九稳。

网套里的麂子——吓破了胆

麂(jǐ)子:一种小型鹿,善跳跃,生性胆怯。形容人极度害怕。

旺火热锅炒豆豆——“嘣嘣叭叭”直爆冷门

比喻接连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wei

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

路数:本指下棋的路子,转指行为的规则。指做事不符合规范和要求。

桅杆顶打响锣——鸣(名)声在外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鸣:谐“名”。指人在社会上的名气很大。

桅杆顶上挂灯笼——有明(名)的光棍儿

明:谐“名”。光棍:本指桅杆,此指识时务的人或地痞流氓。指出了名的有见识之人。也指出了名的地痞流氓。

桅杆顶上看人——把人看矮了

指小看人,看不起人。

桅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见“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卫生口罩——嘴上一套

比喻光会说些漂亮话,却没有实际行动。

未出窝的麻雀嘴朝外——挨着了就吃

嘴朝外:小麻雀嘴都朝外张着,靠大麻雀嘴对嘴地喂养。比喻有了便宜就占。

wen

温开水泡茶——慢慢来

形容行动迟缓,做事不着急。

文火炖蹄髈——慢慢来

文火:煮东西时所用的小而缓的火。指做事别着急,得一步一步地进行。

文盲看告示——满纸都是墨

形容人一个字也不认识。

文曲星照到屋子里来了——走运

文曲(qǔ)星:星名,也叫文昌星或文星,旧时传说主管文运或文才。形容好运气降临到头上。

蚊虫的本事——全靠一张嘴

指能说会道,全凭耍嘴皮。

蚊虫找蜘蛛——自投罗网

比喻自行投入绝境,找死。

蚊叮牛角——不入耳

指听不进别人的话。也指话语不中听。

蚊香双头点——两头完

指两头好处全都落空。

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见“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蚊子叮菩萨——认错人

比喻低估了对手的能力。也指没认清对方的情况,找错了对象。也作“蚊子叮佛爷——看错了人”。

蚊子放屁——小气

形容人吝啬,或气量小。

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

问的是“官”,答的是“花”。比喻所答非所问,把毫不相干的事物胡乱扯在一起。

wenɡ

瓮里烧木炭——有火没处发

见“罐子里烧炭——有火没处发”。

wo

蜗牛爬在龟背上——靠靠福

龟:长寿动物,常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指借助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

蜗牛撞大树——短眼睛

指人目光短浅,看错了人或事。

wu

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

甲:本指乌龟身上的硬壳,转指军人身上起保护作用的装备。指军人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回家务农。也指有权之人离退休后回家休养。

乌龟不笑鳖——都在泥里歇

比喻彼此情况或遭遇一样,都不好。

乌龟吃秤砣——铁了心

见“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乌龟以小鱼、虾或水草为食,吃大麦是糟蹋了粮食。比喻所用非所需,白白浪费了东西。

乌龟吃了萤火虫——心里明

萤火虫:昆虫,夜晚飞出,腹部末端能发带绿色的光。指人心里对某些事情非常清楚和明白。

乌龟垫床脚——硬撑

形容人勉强支撑着不稳定的局面。

乌龟斗王八——各有各的法

指各有各的办法或做法。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跌

乌龟爬上门槛后,跌下来翻过身才算爬过了门槛。比喻事情的成败就在此一举。

乌龟摔在石板上——碰上硬的

指遇到了难以对付的人或事。

乌龟遭牛踩一脚——痛在心里头

指遭受的挫折或痛苦只能藏在心里,不能或无法说出来。

乌龟撞石板——硬碰硬

比喻以强硬的态度对付强硬的态度,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乌龟钻入尽头巷——没路可走

尽头巷:死胡同。形容人身陷绝境,无路可走。

乌龟钻灶坑——憋气又窝火

见“王八钻灶坑——憋气带窝火”。

乌鸦吃了萤火虫——肚里明

形容人心里对事情清楚和明白。

乌鸦占了凤凰枝——高攀了

比喻与地位、权势比自己高的人交友或结为亲戚。

乌鸦照镜子——鸹(刮)目相看

鸹(ɡuā):老鸹,即乌鸦,谐“刮”。比喻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待人。

乌鸦啄石灰——白嘴

指人别无其他本事,只是嘴巴能唠叨。

乌鸦啄柿子——拣软的叼

比喻挑软弱的欺侮。

污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

比喻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

屋顶上的霜——见不得太阳

见“草上的露水瓦上的霜——见不得太阳”。

屋檐滴水——落原坑

比喻仍按老一套方法来处理问题。

屋檐上的冰凌——根子在上边

见“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

无儿父母捡个雪娃娃——空喜一场

形容人把没着落、不真实的好事当真,结果白高兴一场,什么也没得到。

无头苍蝇——乱撞

比喻人做事无明确目的或条理,盲目或莽撞。

蜈蚣背蝎子——毒上加毒

形容极为毒辣。

五齿铁耙搔痒——硬手

见“二齿钩挠痒痒——是把硬手”。

五道庙的神仙——没受过大香火

五道庙:传说中最小的庙。比喻人没见过大世面。

五个指头——一把手

指单位里的第一负责人。

五个指头两边矮——三长两短

指遭遇意外灾祸。特指人的死亡。

五更天唱山歌——高兴得太早

指事情还未见分晓便盲目乐观。

五更天出门——越走越亮

比喻前途越来越光明。

五更天下海——赶潮流

比喻追随、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五黄六月臭韭菜——卖不出高价

比喻人在年龄上已失去优势,不再受到重视或欢迎。

五黄六月的韭菜——招苍蝇

比喻名声臭的人容易招惹来坏人。

五黄六月的苗子——一把青草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庄稼尚未成熟的时期。比喻青少年还处于不成熟时期。

五句话分两次讲——三言两语

形容话很少。

五台山上的蘑菇——值贵

五台山:佛教名山,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出产的蘑菇被认为有灵气,很值钱。值贵:方言,值钱,贵重。形容某物很贵重。

五月的芭蕉——粗枝大叶

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五月的苋菜——正当红

苋菜:蔬菜名,多为红叶。比喻正受欢迎、赏识或重用。

五州加一州——六(溜)州(走)

六:谐“溜”。州:谐“走”。指人偷偷地走开。

伍子胥过关——愁白了头

伍子胥:春秋时人,为报仇而离开楚国奔往吴国,传说在途中过不了昭关时一夜愁白了头。形容担忧极了。

忤逆子讲《孝经》——假装正经

忤逆子:不孝顺父母的儿子。正经:本读zhèngjīng,指儒家经传,转读zhèngjing,形容端庄正派。讽刺人假装正派人。

武大郎打虎——没长下那个拳头

武大郎: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个子矮小,秉性老实懦弱;其弟武松,武艺高强,赤手空拳打死一老虎。指人不具备做某事的基本条件。

武大郎当知县——出身不高

指出身低下。

武大郎登梯子——想高出一头

指人想装出比别人强。

武大郎开店——比他高的不要

比喻人嫉贤妒能,容不下比自己水平高、能力强的人。也作“武大郎开店——不许别人比他高一头”。

武大郎卖豆腐——人熊货软

熊:怯懦,没能力。形容人秉性懦弱,又没能力。

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武大郎个子矮,站在地上手够不着杠子,抓住杠子脚挨不着地。形容做事两头不落实,或上下都有困难。

武大郎抬大鼓——另找别人

武大郎身材太矮,没能力抬起大鼓,只好另请他人。指另请能力强或本事大的人做事。

捂着耳朵放炮——又想听响,又怕听响

比喻又想去做事,又怕冒风险。

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骗自己

语本《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指自欺欺人。

舞台上的道具——任人摆布

指任凭别人操纵、支配自己的行动。

舞台上做戏——当假不真

指言行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并非真心,不可当真。

雾里看指纹——看不出道道

比喻看不透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