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10319500000023

第23章 Y

丫环拿钥匙——当家不主事

丫环:旧时富人家里雇用的女孩子。指虽然掌管事务,却无权作出决定。

丫头做嫁衣——做有份穿没份

丫头:婢女。指自己白辛苦一场,什么也得不到。也指东西属于别人,自己没份。

鸭背上泼水——一点不沾

比喻一点也不接近、不沾边。也形容为人廉洁。

鸭子不吃瘪谷——肚里有货

比喻肚子里有学问。

鸭子踩水——暗使劲

踩水:指鸭子浮在水面时,看不出身子在动,脚掌却在水中划动,使不沉并能前行。指做事不露声色,在暗中用力。

鸭子浮水——面上不动暗里在动

指表面上不动声色,却在暗中活动。也作“鸭子浮水——下动上不动”。

鸭子过河——不沾水

鸭子羽毛上有防水的油质层,水不会沾到羽毛上。比喻虽然历经艰险,却没受到伤害。

鸭子过河——咯咕咯(各顾各)

咯咕咯:拟声词,指鸭子过河时的叫声,谐“各顾各”。指各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鸭子过河——随大流

随大流:也说“随大溜”。指跟着多数人说话或做事。

鸭子喝水——扬扬脖

形容人扬眉吐气,快活得意。

鸭子落进滚水里——就剩了一张嘴

讽刺人没别的能耐,只有嘴巴能说会道。

鸭子上架——全靠逼

指全凭某种压力,才得以完成某项任务。

牙齿咬铁钉——逞嘴硬

指为显示力量而说话态度强硬。

牙缝里插花——嘴上漂亮

比喻耍嘴皮子,尽讲些好听的话,没有实际行动。

牙咬腮帮子——兄弟之间的事

指自家人之间发生的小摩擦。

衙门里长草——荒堂(唐)

衙门:旧时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堂:公堂,谐“唐”。形容思想、言行错误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也形容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衙门里贴告示——官样文章

指只重形式而缺乏实际内容,装点门面的空话或文字。

哑巴吃黄连——有口难分辩

指人受了委屈又无法为自己辩解。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指内心痛苦或吃亏受损失,却没法说出来。也作“哑巴吃苦瓜——有苦没法说”。

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

指内心有苦楚却没地方诉说。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指人嘴上不说,心里却非常清楚。也作“哑子吃汤圆——心里有数”、“哑巴吃扁食——心里有数儿”。扁食:方言,饺子。

哑巴吃饺子——心中记着数

指暗暗记着某些情况。

哑巴拣了银——有口算不清

指人无法说清楚事情的真相。

哑巴见面——没说的

指对人、事或物很满意,没什么缺点可指责或挑剔。

哑巴进庙门——多磕头少说话

比喻多做事,少说得罪人或不顺耳的话。

哑巴看戏——心里明白

指人嘴上没说,但心里很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哑巴找到妈妈——没话说

指事情做得让人很满意,无可挑剔。

哑巴知了——没人粘(沾)

粘(zhān):捕捉知了的一种方法,用一端蘸有黏性物的长竿子将知了从树上粘下来,谐“沾”。不会叫的蝉,没人注意。比喻人受冷落,无人理睬。

哑子吃黄连——苦在心头

指把痛苦藏在心里,不向人诉说。

哑子掘着藏金——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掘:挖。指遇到了意外的喜事,高兴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也作“哑巴拾个金元宝——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活”、“哑巴挖到了窖藏——说不出的快活”。窖藏:埋藏在地窖里的财物。

yɑn

烟囱里伸手——把人往黑处领

指把人引向歧途或怂恿人做坏事。

烟囱上长青草——揭不开锅

形容人极度贫困,断了炊。

烟火头掉进衣裳口袋里——烧起包来

烟火头:未熄灭的烟头。烧包:本指烧着了衣裳口袋,转指人有了钱、得了势就得意忘形。形容人一旦有钱或得势就忘乎所以。

严嵩做寿——照单全收

严嵩:明朝有名的大贪官。做寿:过生日。单:礼单。比喻将钱财全部没收或据为己有。

盐店掌柜吃冰棒——咸(贤)凉(良)人

掌柜:对商店老板的称呼。咸:谐“贤”。凉:谐“良”。指贤惠善良的人。

盐店掌柜的——咸(闲)人

掌柜的:掌柜。咸:谐“闲”。指不做事或无事可做的人。

盐堆里爬出来的——咸(闲)话不少

咸:谐“闲”。指与正题无关的话或牢骚话太多。

盐卤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见“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阎(盐)家媳妇儿——咸(贤)嫂

阎:谐“盐”。咸:谐“贤”。指贤良的嫂子。

阎罗王的爷爷——老鬼

阎罗王:也称阎王、阎王爷,民间称管地狱的神。比喻涉世很深、精明老练的人。也比喻老奸巨猾的人。也作“阎王爷的阿舅——老鬼”、“阎王爷的外婆——老鬼”。

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

指生意冷淡,没有顾客上门。也指遭冷遇,无人光临或光顾。也作“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

阎王殿里比武——鬼打架

形容做事没有章法,胡来。

阎王殿跑出来的——不知道死活

形容人做事不怕死。

阎王开门——净出鬼

比喻总是出现稀奇古怪的事情。

阎王老爷——要命的

民间认为掌管地狱的阎王老爷,是勾魂催命的神。指要人性命或给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人。

阎王老子下圣旨——鬼听得进去

圣旨:皇帝的命令,这里指阎王的命令。只有鬼才会听得进去阎王的命令。指某人的话没人会听得进去。

阎王爷出巡——小鬼翻了天

小鬼:阎王的差役。比喻人们趁领导不在场,就开始无拘束地说笑打闹。

阎王爷逗小鬼——开心一会儿是一会儿

指只图眼前一时的高兴和快乐。

阎王爷老婆怀胎——一肚子鬼

讽刺人心里有许多坏主意。

阎王爷说谎——骗鬼

指所说的话骗不了人。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指说的全是谎话、假话。也作“阎王爷爷出告示——净鬼话”。

眼睛搬到脑瓜顶上——目中无人

形容人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眼睛上带镜子——透亮

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眼睛长到头顶上——光看上,不看下

讽刺人只会巴结、讨好领导,而不考虑群众利益。

眼皮上打针——危险极了

指处境极危险或大祸即将临头。

眼药瓶里栽葱——独苗一枝

指家庭唯一的后代。

堰塘里漂的水草——浮得很

堰塘:即塘堰,山区的小型蓄水工程。比喻人做事浮躁,不踏实。

yɑnɡ

扬起巴掌抓风——没一点影子

指计划要做的事只是一纸空文,一点儿也没落实。也指说话没有根据。

羊群过草坡——各顾各的嘴

比喻各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

羊群里拣骆驼——挑个大的

比喻挑选影响大或重要的。

羊群里立起个骆驼——太惹眼

指人或物太显眼,太引人注意。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

讽刺某人自以为比别人能干,有本事。

羊汤肉沉在盆底儿上——十分有捞头

指可以捞到许多钱财或好处。

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

杨令公:即北宋名将杨继业,相传他有七个儿子,个个武艺高强。指人一个比一个能干。

杨柳枝上的仙水——大家洒洒

佛教故事称观世音菩萨的净瓶中有杨柳枝,枝上仙水可救苦救难。比喻好处、利益众人分享。

杨树剥皮——清光棍

指一贫如洗的单身汉。

仰脸吃炒面——呛个满脸

炒面:炒熟的面粉。比喻遭到当面拒绝或反对。

yɑo

腰带拿来围脖子——系(记)错了

系:音jì,谐“记”。指记忆有误。也作“裤带缠在脖子上——系(记)错了”。

腰里掖着一副牌——谁到跟谁来

指不分青红皂白,见谁就跟谁吵架、发火。也作“腰里掖副牌——谁说冲谁来”。

腰里长枝条——出了斜杈

杈:树的分枝。比喻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岔子或事情。

窑里的泥砖——越烧越硬

比喻人越经艰苦环境的磨炼,意志越坚强。

咬烂舌头往肚里咽——有苦无法诉

指内心有痛苦,无法向人诉说。

咬着半截舌头——吞吞吐吐

形容人有顾虑,说话含混不清或有话不敢直说。

药材店里的抹台布——甜酸苦辣样样都得沾点

比喻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幸福、痛苦等各种不同的遭遇。

药中的甘草——少它(他)不得

甘草:常用中药,根甜,有镇咳、祛痰、解毒等多种作用。它:谐“他”。指人爱管闲事,什么事都参与。也指人知识面宽,到哪里也能用得上。也作“药里的甘草——哪剂药里也有”。

要饭的借算盘——穷有穷打算

见“叫化子拨算盘——穷有穷打算”。

要饭花子打狗——穷张狂

讽刺人狂妄自大,言行与自身条件、身份不相称。

钥匙挂在肚肺上——活开心

指人身处困境,还能开心快乐。

ye

爷爷坟头哭妈——找错了地方

讽刺人找错了地方或认错了人。

野地烤火——一面热

指双方当事人只有一方热情、积极、主动。

野狗钻篱笆——两面受夹

指受到双方的责难或夹击。

野猫借鸡公——有借无还

鸡公:方言,公鸡。指人不讲信用,借了东西不归还。

野猫进宅——无事不来

指坏人没事不上门,突然上门准没好事。

野猫入庙拜神——看中了神台上的鸡

比喻人假装慈善,是奔着一定的目标而来的。

野猫子进宅——自有打算

指存心不良的人在登门之前就已打下坏主意。

野雀跟着孔雀飞——高攀

比喻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家境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或结亲。

野猪拱红薯——全靠一张嘴

比喻人没真本事,就会凭嘴说大话。

夜壶镶金边——值钱在嘴上

讽刺人本领不怎么样,却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也作“夜壶镶金边——嘴儿好”。

夜叫鬼门关——自己送命来

鬼门关:传说中阳世与阴间交界的关口,进了鬼门关,人就死了。指自己前来送死。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夜猫子:猫头鹰,民间认为猫头鹰进家是不祥之兆。指某人从不上门,突然来访准是凶多吉少。也作“夜猫子进宅——不偷鸡不来”、“夜猫子临宅——凶多吉少”、“夜猫子进门——不是好兆头”。

夜猫子拉小鸡——有去无回

指东西借出后再也收不回来。

夜明珠埋在地里——有宝不显

比喻对自己的才华、绝技或宝物深藏不露。

yi

一把盐撒进油锅——炸开了

比喻人群因不满、激动而乱喊乱叫,使场面气氛突然乱成一团。

一尺蝎子碰上十寸的蜈蚣——谁也不含糊谁

蝎子:节肢动物,末端有毒钩。蜈蚣:节肢动物,第一对足呈钩状,能分泌毒液。含糊:示弱。比喻对立双方势均力敌,不分高下,谁也不怕谁。

一寸的嘴用两寸的盖子——不要走漏风声

指要严守机密,不要泄漏出去。

一滴水滴进油瓶嘴——无巧不成书

书:曲艺的通称。指没有巧合就构不成离奇的故事情节。多形容巧合。

一肚子算盘珠——心里全有数

指心里非常清楚明白。

一对山羊抵架——头碰头

指面对面碰在一起。

一杆子插进龙潭里——探不出个水深浅

杆子(ɡānzi):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龙潭:指深不可测的水潭。比喻摸不清、估不透人或事物的底细。也作“一篙头插不到底——深浅估不透”。篙头: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一杆子打枣——全扒拉

杆子(gānzi):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扒拉:拨动,使东西落下。不论青枣红枣,一齐打下来。比喻不分情由或好坏,全部撤换。

一杆没星的秤——不知斤两

杆(ɡǎn):量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比喻说话做事没有分寸,不知轻重。

一个槽上的两个叫驴——拴不到一起

叫驴:公驴,好斗。比喻两人合不到一块儿。

一个槽头拴两头叫驴——有踢蹬瞧呢

比喻两个厉害的人在一起,肯定会发生争斗。

一个锅里搅勺子——碍不住盆沿碰碗沿

碍不住:免不了。比喻人在一起相处,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

一个葫芦锯的两把瓢——正好一对儿

形容两人品貌相当,非常般配。

一个教师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

教师:此处指教练武术的师傅。指各有不同的擅长的方式方法。

一个皮球踢上天——没拦没挡

形容做事没有约束和障碍。

一个人拜把子——你算老几

拜把子:异姓朋友结为兄弟。老几:排行第几。讽刺人无自知之明,过高估计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一个窝里的老鸹——唧喳不分里外

老鸹(ɡuā):乌鸦。比喻双方关系密切,说话无所顾忌。

一根肠子通到底——有什么说什么

形容人说话坦诚、直率。

一根串儿上的蚂蚱——要蹦一齐蹦,要死一齐死

比喻彼此命运或利害相连,生死与共。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

形容一心一意。也形容专心致志。

一根棍折两半——掰了

掰:折断,破裂。指两人的感情或友谊破裂了。

一根筷子吃莲菜——挑眼儿

一根筷子吃莲菜,只能插在莲菜的眼儿中挑(tiǎo)起来吃。挑(tiǎo):转读tiāo,指挑剔。比喻故意挑毛病。也作“一根筷子吃藕——净挑眼”、“独只筷子吃莲藕——专挑眼”。

一根筷子吃面条——独挑儿

挑(tiǎo):转读tiāo。指不与人合作,自己单独一人干。也指单身一人生活。也作“一根筷子吃面条——单挑”。

一根筷子拣花生米——挑拨

指从中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一根老牛筋——蒸不熟煮不烂

形容人思想顽固,性情固执,用尽办法也开不了窍。

一根绳儿拴俩蚂蚱——飞不了你,也蹦不了我

比喻彼此命运或利益紧密相连,谁也摆脱不了谁,出了问题谁也跑不了。也作“一条绳拴着俩蚂蚱——谁也跑不了”、“一条线绳拴着的蚂蚱——谁都离不开谁”、“一根绳拴的蚂蚱——谁都想离开谁,谁也离不开谁”、“一条线拴两只蚂蚱——寸步不离”。

一根针落到水里——连个水花也激不起来

比喻得不到对方的回音。

一锅粥打翻在地——收不了场

指事情陷入尴尬局面,无法收拾。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

形容讨论的气氛很热烈。也形容人多嘴杂,说闲话的多。也作“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

一斤肉包的饺子——好大皮子

皮子:本指包饺子的面片儿,转指外表、架势。形容人脸面或架子很大。

一口吃个鞋帮——心里有底儿

比喻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底细,知道该怎么做。

一口吞个星星——想头不低

指人的想法脱离实际,把事情想得太容易了。

一口吞着个三角菱——咽不下,吐不出

三角菱:菱角的一种,有三个尖角。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

一块带肉馅的年糕——又黏又腻

形容缠住不放手,使人厌烦。

一块磨盘吊住脖子——直不起腰,抬不起头

比喻人受到连累,不能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做人。

一搂粗的木料做镰把——大材小用

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让有才能的人去做琐碎小事而浪费人才。

一马踩两子儿——必吃一个

马:中国象棋中的棋子“马”,若同时踩住对方两个棋子儿,就一定能吃掉一个。比喻一方占有双重优势,对方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受损失。

一瓢凉水泼下来——从头凉到了脚心窝

比喻人受到意外打击,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

一瓢水泼到地上——想收也收不起来

比喻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或做出的事不能再反悔。

一千只麻雀炒一盘——嘴多

指责人多嘴多舌,不该说话时乱说。

一锹掏出个井来——捅在了正经地方

比喻话说到要害之处或功夫下到关键地方。

一拳打破西洋镜——大家都有好瞧的

比喻一旦撕破情面,当事各方都会感到难堪或遭受灾难。

一条绳上拴的俩蚂蚱——要飞一块飞,要蹦一块蹦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行动一致。

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一样苦来一样甜

比喻命运相同,或因同一目标走在一起,彼此同甘苦共患难。也作“一根藤上结的瓜——苦在一起,甜在一堆”。

一头栽在羊皮袄上——不想挪窝

比喻找到非常舒适、理想的地方或位置,不再想变动。

一碗酸菜一碗醋——你不仁,我也不义

指彼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一张纸画一个鼻子——好大的脸

讽刺人自以为面子很大。也讽刺人脸皮厚,不知害羞。也作“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的脸”。

一只骆驼上的两只驼峰——谁也离不开谁

指彼此关系密切,命运相连,不能分离。

衣袖里放棒槌——直进直出

形容人说话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医生摆手——没治了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yin

阴沟里的螃蟹——见不得日月

讽刺人心术不正,心虚胆怯,所说所做不敢光明正大地摆出来。

阴沟里翻船——冤透了

指在不该输的地方栽了大跟头,太不值得。

阴天背蓑衣——越背越重

见“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

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指反正闲着没事干,找件事情做或说说话也无妨。也作“阴天管孩子——闲着的空儿”。

银样镴枪头——好看不中用

镴(là):锡和铅的合金,色似银,质软,通称焊锡或锡。指人外表看起来很厉害,关键时刻就软下来。

yinɡ

鹰嘴鸭子爪——能吃不能拿

鹰嘴能吃,鸭爪不能捕食。讽刺人只会吃饭不会干活。

迎风吃炒面——张不开嘴

炒面:炒熟的面粉。指被别人的话噎得或呛得说不出话来。

萤火虫的屁股——亮(量)儿不大

亮:谐“量”。指数量不多,或能量、能力有限。也作“萤火虫的屁股——没有大亮(量)”。

硬弓拉朽弦——断了绷子

绷子:绷紧的弓弦。比喻一下失去了气势或泄了气。

硬核桃——油盐不进

比喻听不进别人劝导的话。

yonɡ

用房梁砍锄把——大材小用

指人事安排不恰当,浪费人力资源,让有才能的人去做琐碎的小事。

用了三代的钉耙——无齿(耻)

齿:谐“耻”。指没有羞耻心。

you

油缸里的鸡蛋——摸不住抓不牢

形容说话做事圆滑,难以被人抓住把柄。也作“油缸里的西瓜——抓不住”。

油缸里的皮球——又圆又滑

形容人八面玲珑,各方面都能敷衍讨好,不得罪人。

油锅里撒上一把盐——噼里啪啦炸开啦

形容场面气氛一下热烈起来,或众人的情绪一下变得激动起来。也作“油锅里扔把盐——立时炸了”、“油锅里溅进了几滴凉水——炸开了锅”。

油炸的麻花儿——老是扭在一起

比喻双方到一起就吵嘴、闹别扭。

油炸麻花儿——干脆

形容做事爽快利落。

油炸麻花儿——净别扭

形容做事很不顺心,或彼此意见很不一致。

有粉搽不到脸上——妆(装)人也不会妆(装)

妆:谐“装”。指人不会处事,面子上的事都做不好。

有枣无枣打一竿——试试再说

指不论事情有无结果,先尝试一下。

又当巫婆又扮鬼——两头讨好

巫婆:以装神驱鬼为业的妇女。形容人圆滑,两方面都敷衍讨好。

yu

鱼刺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比喻事情让人陷入两难境地,进退不得。

鱼篮子打水——无处不是漏洞

比喻说话、做事或规章制度等存在许多缺点、破绽或不周密之处。

俞伯牙遇上了钟子期——有了知音

俞伯牙、钟子期:春秋时人,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知音:本指懂得音律的人,转指理解别人心思的人。指有了了解自己特长的人。

榆木脑袋——不开窍

形容人头脑愚笨,反应迟钝,总想不明白或搞不清楚别人话语的意思。也作“榆木脑壳——劈不开一道缝”、“榆木疙瘩——不开窍”。

雨过天晴放干雷——虚张声势

放干雷:干打雷不下雨。指故意制造强大声势,实际不采取行动,以此迷惑对方。

雨后的春笋清明的茶——全都是尖儿

尖儿:本指春笋和新茶的叶尖儿,转指拔尖人才。指个个是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雨后的泥胎——一摊糨糊

比喻遭受挫折后萎靡不振的人。

雨后送伞——假人情

指人虚伪无诚意,需要时不来,事后却假意热情讨好人。也作“雨过送伞——空头人情”。

雨后送伞——用不着

指事后再做某事,毫无价值,也没必要。

雨后送蓑衣——不赶趟

指错过时机,再做已来不及了。

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淋雨久了会浸水,使蓑衣越来越重。形容债务或思想负担越来越重。也作“阴天背蓑衣——越背越重”。

玉米面包饺子——捏不成个儿

玉米面:玉米磨成的粉,缺乏黏性。比喻内容散乱,没有整体感。

yuɑn

圆眼儿方盖儿——弄不到一块儿

比喻双方的意见相左,说不到一起。

圆桌大的脸——没地方搁

指丢了面子或出了丑而无地自容。

yue

月光下散步——形影不离

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如影子跟随人的身体不分离。

月亮坝里耍弯刀——明砍(侃)

坝:坝子,西南地区对平地或平原的称呼。砍:谐“侃”。指公开地说,或把事情说在明处。

月亮底下打灯笼——空挂明(名)

明:谐“名”。指名不符实,空有某种名声。也作“月下提灯——空挂明(名)”。

月亮下面看自家的影子——越看越大

指人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虚名。

yun

孕妇过独木桥——挺儿(铤而)走险

挺:谐“铤”。儿:谐“而”。形容被逼得无路可走,因而冒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