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10319500000006

第6章 D

搭起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讽刺人本事不大,但装腔作势,派头不小。

打不着天鹅抓大雁——拣好欺的欺

比喻专门欺侮老实人。

打柴的下山——担薪(心)

薪:柴火,木柴,谐“心”。指有顾虑,放心不下。

打灯笼串亲戚——明来的

指公开做某事。

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

指内心的隐痛无法向人诉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打掉牛角做墨斗——正合心意

墨斗:木匠打直线用的工具,旧时一般用牛角做成。指正好符合某些人的心意。

打翻了五味瓶——苦辣酸甜咸都有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各种感受全涌上心头。也作“扳倒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全有”。

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堵嘴

比喻对人软硬兼施,使人不敢说出真话,也不敢反抗。

打个哈欠八级风——口气不小

形容人说话的口气很大。

打个喷嚏洗把脸——过分讲究

嘲讽人过于讲究,拘泥礼节。

打谷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就练大了

比喻早就经过风浪,见过世面。

打鼓不打面——旁敲侧击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故意绕弯子,从侧面曲折地表达。

打横切莲藕——多心

多心:本指莲藕横切面有许多孔(空心),转指乱起疑心。指对人或事乱生疑心。

打家雀喂小猫——积一家损一家

家雀(qiǎo):方言,麻雀。积:积德。指为一家做好事,却伤害了另一家的利益。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死:本指死亡,转指达到极点。指没有事实根据,强行给人加上罪名。

打开天窗——说亮话

天窗:为了采光,在房顶上安装的像窗子的装置。指把事情直截了当地说清楚。也作“打开板壁——讲亮话”、“打开窗户——说亮话”。

打破脑袋拿扇子扇——豁出去了

依中医传统疗法,跌打损伤后应避风。指不顾严重后果而采取行动。

打破砂锅——璺(问)到底

璺(wèn):沙罐等陶器上的裂纹,谐“问”。到底:本指砂罐性脆,一打破裂纹就会通到底,转指到尽头。指对事情的底细追根问底。也作“打烂砂锅——纹(问)到底”、“打破砂缸——纹(问)到底”。

打墙的板子——翻上下

打墙的板子:筑土墙用的板子。筑土墙时,先在两块板中间填土夯实,上面再固定两块板,继续填土夯实;之后把第一次用的两块板抽出再做,如此反复,使土墙逐渐增高。比喻世事或命运变化无常。

打碎的砂锅——锔不起来

锔(jū):使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比喻情况或局面很糟糕,无法挽回。

打铁的拆炉——散火(伙)

火:谐“伙”。指团体、组织等解散。

打铁掉地下——白搭一火

铁匠铺中烧红的锻件掉在地上,得重新放入炉内再烧一次。指白干了一次。

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黄羊:一种野生羊。外快:额外收入。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很大好处。

打着鸭子上架——不行

指强迫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

打只兔子喂鹰——好处给了恶人

比喻便宜了坏人。也比喻好人吃了亏。

大白菜倒了秧——打根上坏

倒秧:植物幼苗从根部腐烂而枯萎。比喻人从小就变坏了。

大爆仗掉进河里——没响(想)

见“炮仗跌进河里——没响(想)”。

大虫养孩子——下虎(吓唬)

大虫:老虎俗名。养、下:生育。下虎:谐“吓唬”。使人害怕的意思。

大葱的皮——一层管一层

比喻层层负责。也作“花生壳,大蒜皮——一层管一层”。

大吊车吊灯草——不值一提

认为没有价值和意义。

大肚汉过独木桥——挺(铤)而走险

挺:谐“铤”。指由于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举动。

大粪车儿——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形容人品行不好,走到哪里都惹人厌恶。

大粪车子翻个——亮亮你那臭底子

讥讽别人过去有不光彩的事。

大粪池里练游泳——真是不怕屎(死)

屎:谐“死”。指敢于冒险。含有讽刺意味。

大粪坑里一条蛇——又毒又臭

形容人手段狠毒,品质恶劣,令人讨厌。

大风里吹牛角——两头受气

指多方面受到抱怨和责怪。

大风天吃炒面——没法张口

炒面:炒熟的面粉。指有所请求,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说出口。也作“刮大风吃炒面——张不开嘴”。

大风天里的油灯——吹了

指事情不成功。

大佛殿里的罗汉——一肚子泥

罗汉:庙里的罗汉塑像。讽刺人仪表堂堂,却只是个花架子,没有真才实学。

大哥不说二哥——彼此彼此

指大家都是一样的。

大公鸡闹嗓子——别啼(提)了

啼:谐“提”。指因为厌恶或痛苦而不想再说。

大公鸡啄蚌儿——不知从哪里下口

比喻遇到难题,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解决。

大姑娘吃饭——细嚼慢咽

指行动过分缓慢、谨慎而周密。

大姑娘的辫子——甩后边去了

指置之脑后,不放在心上。

大姑娘赶嫁妆——算日子

指计算时间。

大姑娘临上轿穿耳朵眼——来不及

穿耳朵眼:为佩戴耳环等饰物在耳垂上扎孔。指事到临头才急忙准备,已经赶不上了。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旧时结婚,新娘要坐轿子。指初次经历某事。也作“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大闺女出嫁——头一遭”。

大牯牛的口水——太长

牯(ɡǔ)牛:公牛。形容人说话或写文章废话太多。

大海里撑篙子——点不到底

指不知底细或找不到答案。

大海里的浮萍——漂到哪儿算哪儿

浮萍:一种水草,浮生于水面。形容人生活很不安定,四处漂泊流浪。

大海里的几条小鱼——翻不起什么浪

形容势力小,不会引起多大的乱子。

大海里的水——到哪哪咸(嫌)

咸:谐“嫌”。指极不受人欢迎。

大海里的鱼——经过风浪

指受过磨炼或挫折,见过世面。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汤里来:指豆腐是豆子加水磨成豆浆后,再加入石膏或盐卤凝固而成。比喻人或物从哪里来,再返回到哪里去。也形容人四处劳苦奔波。

大寒吃雪条——凉了心

大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月20日或21日。雪条:方言,冰棍儿。指灰心或失望,失去信心。

大河里的水向东流——没法儿挽回

指大势已去,不可逆转。

大河里的小漩涡——早晚要随上大流

指迟早要跟大多数人一样的。

大河里翻船——浪催的

浪:本指波浪,转指行为放纵。比喻恶果都是由行为放荡而造成的。

大河里撒纸钱——连个响也听不见

比喻得不到回报。

大红缎子上绣花——亮刷刷的

亮:本指光彩,转指心胸、思想等开朗。形容办事光明磊落,受人敬佩。

大胡子买刀片——须(需)要

须:谐“需”。指要求得到。

大花脸的胡子——假的

大花脸:京剧中的角色,勾脸谱,戴胡子。指不真实。

大酱拌咸菜——盐(严)重了

盐:谐“严”。形容影响大,情势急,程度深。

大脚穿小鞋——前(钱)紧

前:谐“钱”。指贫穷,家中钱少或缺钱。

大街上耍剃头刀子——算哪出戏

比喻人举止轻浮,当众胡闹乱来。

大镜子当供盘用——明摆着

供盘:盛放供品的盘子。指事情很明显地摆在眼前。

大老爷下轿——步(不)行

步:谐“不”。表示否定、拒绝、不赞同的意思。

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

形容大声叫喊、斥骂,一副摆威风、吓唬人的样子。

大理石压咸菜缸——大材小用

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大路旁的青草——死里求生

指脱险。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比喻退居一旁。

大轮船出国——外航(行)

航:谐“行”。指不精通某业务或工作。

大萝卜搬家——非拔了它不可

比喻要彻底铲除。

大麻绳穿绣花针——钻不过去

比喻不能蒙混过关。也指通不过。

大门口挂画——美名在外

指好的名声四处传播。

大门上的门神——外人

表示不是自己人。

大门外挂灯笼——给路人照明的

比喻专门为别人做好事的人。也比喻人或物只是一个摆设,专让外人看的。

大米干饭——焖(闷)起来

焖:谐“闷”。指全都闭口不说话。

大拇哥卷煎饼——自吃自

大拇哥:方言,大拇指。指自己人打自己人或自己伤害自己。

大拇指比粗腿——差一大截

指相差甚远。

大拇指挖耳朵——有劲儿使不上

指有办法也用不上,有本事也无法施展。

大年初一拜年——你好我也好

指保持一团和气,谁也不得罪。

大年初一吃饺子——都一样

指无差别,都一样。

大年初一吃饺子——想到一块儿了

指大家的想法一致。

大年初一打平伙——穷鬼们都聚到一块儿里

打平伙:众人在一起吃喝,费用均摊。指穷人都聚集在一起。

大年初一翻日历——头一回

即第一次。

大年初一看挂历——日子长着呢

指来日方长。

大年初一捉个兔子——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

比喻有无某人或某物,都不会影响事情的进展。也作“腊月三十逮只兔子——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年三十逮个兔子——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

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有期了

皇历:也作“黄历”,即历书。指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大炮上刺刀——远近都能对付

指各种情况都能应付。

大热天抱火炉——又焦躁又难熬

形容人心中烦躁、着急,难以忍受。

大热天掉到了冰窖里——浑身都凉了

形容人一下子就感到灰心、失望。

大舌头读报——含糊其词

指态度不鲜明。

大师傅打蛋——各个击破

大师傅:厨师。泛指分化对手,逐个收拾、击败。

大树林里一片叶——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指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大树上挂个口袋——装风(疯)

风:谐“疯”。假装痴呆。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龙王:神话传说中在水中统领水族、掌管兴风降雨的神。指不认识自己人,或自己人之间发生冲突,产生误会。

大田里的苗苗——得雨露早

比喻环境好,能较早地获得有利于成长的各种优惠条件。

大腿上把脉——瞎搞

把脉:也叫“号脉”,即诊脉,中医诊病的一种方法,把手指按在病人手腕部的动脉上来诊断病情。斥责人做事没章法,乱来。

大腿上搓麻绳——一手一脚

指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不拖泥带水。

大腿贴邮票——走人

指人离开或走开。

大虾米炒鸡爪爪——连抽筋带弯腰

形容人痛苦、难受、奋力挣扎的样子。

大锨刨黄连——挖苦

黄连:中药名,味很苦。指用尖刻的语言讽刺讥笑。

大象的屁股——推不动

形容人松懈懒惰,使工作难以展开。

大雄宝殿着了火——慌了神

大雄宝殿:寺庙中供奉佛祖的殿堂。指惊慌失措。

大衣柜不安把手——抠门

形容人小气、吝啬。

大姨妈扎鞋底——越扯越长

指话越说越多。也指越说越离题。

大雨天上房——找漏洞

指寻找不足之处或隐患。

大禹治水——不顾家

大禹:古代部落首领,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指对家庭生活不照料。

大闸蟹乘飞机——悬空八只脚

比喻虚无缥缈,不着边际。

大轴的马达——一个心眼转

指死心眼,只往一处想。

大轴子裹小轴子——画(话)里有画(话)

轴子:指画轴,装裱后带轴子的画。画:谐“话”。指话语中暗含着别的意思。

dɑi

大夫摆手——没治了

大夫:医生。比喻情况糟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大夫开棺材铺——死活都要钱

比喻贪心不足。也作“郎中开棺材店——死活都要钱”。

带刺的铁丝——难缠

形容难对付,不好办。

带泥的萝卜——洗一段,吃一段

比喻走一步,看一步。

戴草帽亲嘴——差远了

形容双方的条件、本领或要求等差距太大。也指与目标要求相差太远。也作“戴草帽亲嘴——隔得太远”、“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

戴斗笠打伞——多此一举

斗笠:用竹篾、油纸等制成的宽边帽状雨具。指做多余的、不必要做的事情。

戴木头眼镜——看不透

指对人或事物的真实用意看不明白。

戴上捂眼的老驴——转开了磨

捂眼:遮盖拉磨牲口双眼的布块。形容人心情烦躁不安,急得团团转。

戴着木头眼镜——只看一寸远

形容目光短浅,缺乏长远打算。

戴着乌纱帽弹棉花——有弓(功)之臣

乌纱帽: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弓:旧法弹棉花用的弓形工具,谐“功”。指有功劳的人。常含谐谑意味。也作“戴着纱帽弹棉花——有弓(功)之臣”。

戴着捂眼转磨——走瞎道

比喻盲目做事走弯路。

dɑn

单臂穿坎肩——留一手

比喻有所保留。

担雪填井——没有个满的日子

指人贪心不足,欲望永无满足的时候。

担着石磨赶会——负担重

指承受的压力大。

胆汁滴在眉毛上——眼前苦

指目前正处在痛苦或困难之中。

掸子没毛——光棍一条

掸子:用鸡毛或布绑成,除灰尘用。指孤身一人。

蛋壳里发面——没有大发头

比喻限于条件,没有多少发展的余地。

dɑnɡ

当风划火柴——有着有不着

当(dānɡ):面对着。着(zháo):燃烧。指事情成败难以预料。

当了皇帝想成仙——贪得无厌

指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当着矮人说矮话——揭人之短

指揭露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挡风玻璃做锅盖——明受气

指明显地受到委屈。

dɑo

刀架在心头上——忍吧

指要忍耐。

刀尖儿上翻筋斗——玩命

指冒极大风险。

刀切豆腐——两面光

见“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刀刃上打把式——好险

打把式:练武术。惊叹十分危险。

刀刃上耍把式——不是玩儿的

耍把式:练武术。指事情后果严重,不能当儿戏。

刀剜黄连木——刻苦

黄连木:一种乔木,味苦。形容很能吃苦。也形容节俭朴素。

刀子刻碑——尽说石(实)话

石:谐“实”。指说的全是实话。

捣蒜槌子——独根儿

指只生育了一个孩子。

倒翻芝麻担——难收场

指难以结束或难以收拾局面。

倒了碾子砸了磨盘——石(实)对石(实)

石:谐“实”。形容说话做事实在,毫不掺假。

倒了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形容懒得出奇。

倒瓤的冬瓜——一肚子坏水

倒瓤(dǎoránɡ):瓜果的瓤肉变质、腐烂。形容人狡诈,一肚子坏主意。

倒吊腊鸡——嘴油

倒:dào。指说话油腔滑调。

倒啃甘蔗——越来越甜

指日子越过越幸福。也作“倒吃甘蔗——节节甜”。

倒骑毛驴——老往后看

比喻不向前看,把注意力集中在往事中。

倒下地的水——舀不起来

比喻说出的话没法收回,做出的事情无法补救。

倒在地上的水银——无孔不入

比喻有空子就钻,不放过每一个机会。

道士进庙——走错了门

道士:道教徒。庙:供奉佛像的寺院。指找错了地方。

道士念梵文——不务正经

道士:道教徒。梵文:此处指用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写成的佛经。正经:本读zhènɡjīnɡ,指真正合乎本教教义的经文,转读zhènɡjinɡ,指正当的事。指责人不做自己分内的正经事儿。

道士舞剑——装神弄鬼

比喻故意把事情弄得神秘莫测。

稻草包黄鳝——溜之乎也

黄鳝:也叫鳝鱼,身体像蛇而无鳞,很滑。之乎也: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起加重语气的作用。指人悄悄地溜走。

稻草人跌跤——腰杆子不硬

比喻软弱无力。有时也指没有靠山。

稻草人救火——白送了性命

比喻毫无意义地去送死。

稻田里的稗草——你算哪棵苗

稗(bài)草:长在稻田里的野草,外形很像稻。斥责别人地位低下,算不了什么。

denɡ

灯草打鼓——不响

灯草:即灯芯草,茎的中心部分为白色,质地轻软,可做油灯的灯芯。指人不说话,没有了声音。

灯草飞上天——轻飘飘

形容十分得意、忘乎所以的样子。

灯草胳膊麻秸腿——骨瘦如柴

麻秸(jiē):去了皮的麻秆儿,很细。形容人瘦得皮包骨头。

灯草拐杖——扶不起人

指自身力量有限,帮助不了别人。

灯草拐杖——做不了拄(主)

拄:谐“主”。指人软弱无能,主不了事。

灯草灰过大秤——没几两重的货

灯草灰:灯草燃烧后剩下的灰,质极轻。比喻身份卑微、无足轻重的人。

灯草栏杆——靠不住

形容人不可靠,不能相信和依赖。

灯草蘸油——一点就亮

形容人聪明,稍微指点一下就明白。

灯草织布——枉费心机

心机:本指灯芯草的芯和织布机,转指心思和计谋。指白费心思。

灯蛾扑火——惹火烧身

灯蛾:蛾子,多在夜间活动,有飞扑灯光的习性。比喻自招灾祸,自取灭亡。也作“灯蛾扑火——自取灭亡”、“灯蛾扑火——自寻死路”。

灯里缺油——干熬

指苦苦地忍受着。

灯笼壳子——外头好看里头空

比喻徒有外表,实际不行。

灯笼里点蜡烛——心里明亮

比喻心里明白。

灯笼做枕头——承不起

指难以承担重任。

灯捻子熬油——一年不如一年

比喻人的境况越来越差。

灯芯草做琴弦——不值一弹(谈)

弹:谐“谈”。指没有谈论的价值和意义。有时也用来表示谦虚和客气。

灯盏不加油——枉费芯(心)

枉费:白费。芯:灯芯,谐“心”。指白白耗费心思。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芯:谐“心”。形容怒火在胸中燃烧。

登梯子上树——攀高枝儿

比喻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登着梯子上天——没门儿

指休想,办不到。也指没有办法。

等公鸡下蛋——没指望

比喻没有希望。

凳子比桌子还高——没大没小

比喻不懂礼貌,没有规矩。

瞪着眼睛打呼噜——装睡

指假装睡着了。

di

滴水岩上的眼泪——没完没了

形容办事或说话拖沓、重复。

抵门杠做牙签——大材小用

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地窖里聊天——说瞎话

指胡说八道。

地头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比喻接连不断。

地图上量距离——咫尺万里

指距离虽近,却感到像在天边那样遥远。常用来形容很难见面。

diɑn

点灯没油——白费芯(心)

芯:谐“心”。指枉费心思。

点名不到——没出席(息)

席:谐“息”。比喻缺乏志气,没有前途。

点燃的枯柴——火气正旺

形容人非常愤怒,正在气头上。也形容势力正旺盛。

点心店的馒头——蒸(真)的

蒸:谐“真”。表示肯定、实在、的确的意思。

电灯泡上擦痒痒——磨灯(摩登)

磨灯:谐“摩登”。指时尚、时髦、新潮。

电风扇的脑袋——专吹凉风

比喻因不满意,专门说一些尖酸刻薄、不负责任的话。

电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见“秋千顶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电话里谈恋爱——两不见面

指避而不见。

电炉子接火——后来热

指双方关系逐渐亲近。

电炉子烧火——不用柴(猜)

柴:谐“猜”。表示肯定,用不着猜测。

电线杆绑邮箱——高信(兴)

信:谐“兴”。形容愉快而兴奋。

电线杆当筷子——没法下嘴

指难以开口。也指插不上话。

电线杆上安喇叭——响(想)得高

响:谐“想”。指想法脱离实际,根本办不到。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见“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电线杆上吊暖壶——高水瓶(平)

见“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电线杆子做火柴——大材小用

比喻人事安排不恰当,浪费人力资源。

电线杆做牙签——进不了口

形容食品味道不好,不好吃。

diɑo

雕花的扁担——中看不中用

比喻徒有好看的外表,而没有实际的用途。

雕塑匠不给神像叩头——知道老底

老底:底细,内情。指对人或事情的底细非常了解。

吊桶落进井里——上不得上,下不得下

比喻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地步。

吊在丝上的蜘蛛——悬空着

形容心里不踏实,牵挂着某人或某事。也比喻某事没有落实或没着落。

吊在屋檐下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比喻不甘心失败,妄图东山再起。

钓竿上挂肝肺——悬着心

比喻心里不踏实,很担心。

掉到大海里的一根针——没处抓没处捞

指希望渺茫或东西无法找到。

掉进冰窟窿里——从头到脚都凉了

比喻彻底灰心失望了。也作“掉在冰窟窿里——凉透了”。

掉进了死胡同——钻不出来了

死胡同:走不通的小巷。形容人认死理,不会转弯。

掉进油缸里的老鼠——滑头滑脑

形容人说话、做事轻浮油滑。

掉了把子的香瓜——熟透啦

把子(bàzi):方言,瓜蒂。形容彼此非常熟悉。

掉了耳朵的瓦罐——不能提

表示因厌恶或痛苦不想再说。

掉了毛的刷子——有板有眼

形容做事有条理。

掉头的蜻蜓——四下里直打转

形容焦急的样子。

掉下井的秤砣——浮(扶)不起来

浮:谐“扶”。形容人窝囊、无能,再怎么扶助也不行。

掉下泥沼——越陷越深

泥沼:烂泥坑。形容人陷入困境,越挣扎处境越糟。

掉在枯井里的牛犊——有力无处使

指受环境和条件限制,有力气也用不上,或有本事也没法施展。

掉在坛子里的老鼠——爬又爬不出,咬又没处咬

比喻陷入困境,无计可施。

掉在油桶里的鸡蛋——滑(猾)

滑:谐“猾”。形容人十分油滑、狡诈。

die

叠罗汉——人驮(托)人

叠罗汉:杂技等表演项目,人上架人,重叠成多种形式,构成多种造型。驮:用背部扛或背,谐“托”。指通过人托人说情,打通关系。

碟子里盛水——一眼看到底

指事情非常清楚,一眼就能看明白。

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扎猛子:方言,游泳时头朝下跳入水里。比喻人说话、做事不知轻重,不讲分寸。

碟子舀水——看透

指透彻地了解某人,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dinɡ

钉耙挠痒——一把硬手

比喻技术、业务精通的人。

钉子钉黄连——硬往苦里钻

指人自找苦吃。

顶风吃炒面——张不开嘴

指羞于启齿。

顶风放屁——把自己搞臭了

比喻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

顶风划船——硬撑

比喻硬着头皮坚持。

顶针箍眼多——一个也不通

顶针箍: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环形金属工具,上面有许多小坑,用来顶住针鼻使针易通过。比喻全都不懂。

顶着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指费了很大精力做事,却没好结果。也作“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钉(dìnɡ)钉子锤了手——敲不到点子上

比喻没有击中要害。也比喻不得要领。

钉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针:谐“真”。赞扬人或事物确实好。

diu

丢了斗笠——帽(冒)失

斗笠:用竹子做成,用来遮雨或遮太阳的帽子。帽:谐“冒”。形容粗心、鲁莽、莽撞。

丢了邮包——失信于人

指向别人许诺的事情没有做到。

donɡ

东北的二人转——一唱一和

比喻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多含贬义。

东街发货西街卖——不图赚钱只图快

比喻只追求速度,不讲效益。也作“杭州打货苏州卖——不图赚钱只图快”。

东吴杀人——嫁祸于曹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描述:东吴孙权杀死关羽后,为了使刘备迁怒于曹操,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指把自己的罪责转移给他人。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描述:东吴孙权为了向刘备讨回荆州,采用了都督周瑜之计,假称要把孙权之妹许配给刘备,将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逼还荆州。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将计就计,不仅使刘备成了婚,还携孙夫人逃出东吴回到荆州。指本来是假意,结果却变成了真事。

冬瓜搭柳树——乱扯一气

扯:本指拉,转指闲谈。比喻把毫不相干的事胡乱联系起来。

冬瓜皮当帽子——霉上了顶

霉:本指冬瓜皮上的白绒毛,像白色霉菌,转指倒霉。形容倒霉极了。

冬瓜敲木钟——响(想)也不响(想)

响:谐“想”。指休想的意思。也指一点儿也不思考。

冬天吃葡萄——寒酸

形容人贫穷而迂腐。

冬天穿袄,夏天吃瓜——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指根据不同场合说话或做事。也劝人面对当前环境,要适时调整或改变自己的处事态度或方法,不要一味固执己见。

冬天穿单裤——冷暖自己知

指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冬天戴皮帽——不冻(动)脑筋

冻:谐“动”。比喻懒于思考。

冬天的大葱——叶黄根枯心不死

比喻不甘心失败,始终不放弃某种愿望或念头。也作“房檐上的大葱——叶黄根枯心不死”、“腊月的葱——叶黄根枯不死心”。

冬天的手套——包手(保守)

包手:谐“保守”。指思想守旧,不求改进。

冬天的笋子——出不了头

指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指没有结束的时候。

冬天的知了——一声不吭

指口里不发出一点声音。

冬天喝冷水——寒心

形容灰心失望。也形容恐惧、害怕。

冬天坐椅子——冷板凳

比喻清闲、冷落而不重要的位置。

董永遇上七仙女——白捞到个好媳妇儿

董永:黄梅戏《天仙配》里的人物,家贫如洗,给财主当长工,回家途中碰上下凡的七仙女,结为夫妇。指毫不费精力和财力,就娶到个称心如意的妻子。

懂三又懂五——就是不懂四(事)

四:谐“事”。埋怨人不明事理、不通人情世故。

冻豆腐——难拌(办)

拌:谐“办”。指事情不好办,问题难解决。也作“冻豆腐——拌(办)不成”、“冻豆腐——不好拌(办)”。

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大风浪

比喻人见过大世面。

洞箫当笛子——横吹

洞箫:竹制管乐器,有六孔,竖着吹,简称箫。笛子:竹制管乐器,横着吹。讽刺人乱吹牛说大话。

dou

兜里的钱,锅里的肉——跑不了

指难以逃脱。

兜了豆子寻锅——准备着炒(吵)

炒:谐“吵”。比喻摆出架势,寻衅闹事。

斗大的馒头——没处下锅

指没法安排。

斗大的线球——难缠

形容不好对付。

斗笠出烟——帽(冒)火

帽:谐“冒”。指发火、生气。

斗笠烂边——顶好

形容特别好。表示赞美。也作“草帽烂边——顶好”。

斗笠烂尖——顶坏

形容特别坏。表示厌恶。

斗败的公鸡——再也神气不起来

指一遭受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豆腐挡刀——不自量力

形容狂妄自大。

豆腐掉到灰堆里——洗不净

指难以解释清事情真相,或无法洗刷冤情、耻辱、污点等。

豆腐掉到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

比喻人刁钻,不好对付。也形容问题棘手,很难解决或无法处理。也作“豆腐掉到灰堆里——没法子收拾”。

豆腐堆里一块铁——算他最硬

指比较下来,态度最强硬。

豆腐坊的石磨——道道多

道道:本指石磨上的条形凹槽,转指办法、点子。形容点子多、办法多。

豆腐坊丢了石磨——没得推了

指无法推辞。

豆腐里寻骨头——找麻烦

指故意挑毛病。

豆腐卤做菜——那还用盐(言)

盐:谐“言”。豆腐卤本身是咸的,不用再加盐。即那还用得着说。表示同意对方所说的话。

豆腐脑摔在地上——糊涂

豆腐脑:一种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凝结成半固体状。形容头脑不清楚、不明白。

豆腐渣包饺子——捏不到一块

比喻难以在一起相处。

豆腐渣捏的——不经打

比喻人身体瘦弱或力量薄弱,经受不起打击。

豆腐渣贴门联——粘不到一起

比喻双方难以合作共事。

豆腐渣贴门神——两不粘(沾)边

门神:旧时民俗,春节时贴在门上的神像,人们以为可驱邪辟鬼。豆腐渣无黏性,既不粘“门神”,又不粘门。粘:谐“沾”。指彼此间是两码事,双方根本没关系。

豆腐渣下水——散了

指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分开了。也指松开。

豆浆里的油条——软了

比喻人因心虚而变得胆怯。

豆芽菜充拐棍使——太嫩了点

比喻幼稚或不成熟。

豆芽儿炒虾米——弯子不少

形容人有心计,点子多。

豆油滴在水碗里——和不起来

油、水难以混合。指双方没法和解。

豆子掉在地上——滚吧

斥骂人,叫人走开。

窦建德和李逵打起来——谁跟谁都分不开

窦建德:隋朝人。李逵:《水浒传》中的人物,生活在北宋末年。二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朝代,相隔约500年左右,不可能相逢争斗。分不开:分不清楚。讥讽人把互不相干的人或事混为一谈。

du

独臂将军——还有一手

比喻有一些真本事。

独臂做饺子——一手包办

形容独自办理,不和别人商量、合作。

独木桥上唱戏——心宽路窄

比喻尽管乐观,但前途不看好。

独木桥上遇仇人——冤家路窄

仇人狭路相逢,无法回避。常用来指不愿相见的人偏偏遇见。

独头蒜——没瓣(伴)儿

独头蒜:指没分成瓣状的蒜头。瓣:谐“伴”。指人未成家,单身。

独眼龙相亲——一眼看中

指一下子就满意了。

独只筷子吃莲藕——专挑眼儿

见“一根筷子吃莲菜——挑眼儿”。

堵窝掏麻雀——没跑

指无处躲藏,无法逃跑。

堵着笼子抓鸡——手掐把拿

指做事把握很大。

赌徒下大注——豁出去了

指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去做某事。

肚里筑起鸽子窝——咕咕叫

形容肚子饿极了。

肚皮里撑船——内航(行)

航:谐“行”。指擅长某种工作或技艺。也指擅长某种工作或技艺的人。

肚皮里戴眼镜——看不出

指未能察觉。

肚皮里点灯——心里亮

指人心里非常明白。

肚脐眼儿插钥匙——开心

比喻高兴。

肚脐眼里藏报纸——满腹的文章

比喻知识渊博。

肚子里长瘤子——心腹之患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祸害。

肚子里没横肠——不懂得拐弯抹角

指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肚子里行船——大人大肚(度)

肚:谐“度”。夸奖人器量大,不斤斤计较。

肚子里装着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

见“怀里揣着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挠心”。

duɑn

端午节后布谷叫——过时了

布谷:杜鹃鸟,春天播种时啼叫。比喻陈旧、不时髦。

短的当棒槌,长的做房梁——各有一技之长

比喻各有各的长处和优势。

短棍打狗——难近身

指难以接近。

断把的茶壶——就剩个嘴

比喻人只会嘴上表示,没有实际行动。

断柄锄头——没把握

比喻心中没底。

断了背的椅子——靠不住

指不能相信、不能依靠。

断了线的风筝——飞不起来

比喻失去依靠,什么事也做不成。

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

指音信中断,不知行踪和去向。也作“风筝断线——不知去向”。

断了线的珍珠——提不起来

比喻事物轻微或人的水平、品格低下,不值得一提。

断尾巴蜻蜓——打着转乱撞头

打转:绕圈子。比喻无所事事,无目标到处闲逛。

断线的风筝——上不着天,下不挨地

比喻人无依无靠,四处飘零。

断线鹞子——再也不来

鹞子:纸鹞,即风筝。比喻人走了再不返回。也作“断了线的风筝——永远收不回来”、“断线风筝——眼盯不见,手抓不着”。

dui

对镜子扮鬼脸——自我丑化

比喻自己作贱自己。

对镜子伸拳头——自己吓自己

比喻自相惊扰。

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对天说话——空谈

比喻谈话毫无价值和意义,等于白说。

对着镜子骂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比喻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恭维自己

作揖:旧时的一种见面礼仪,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恭维:为讨好而赞扬。指自己夸自己。

对着香炉打嚏喷——喷(碰)了一鼻子灰

喷:谐“碰”。比喻很热心地做事,却遭到拒绝或冷遇,落得没趣。

dun

钝刀割肉——不爽快

钝:不锋利。形容人说话不干脆,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钝镰刀割麦——拉倒

拉倒:本指钝镰刀来回像拉锯一样才能把麦子割断,转指算了、结束。比喻结束、完结。

duo

多面菩萨的脸——冷热无常

多面菩萨:塑有多个不同面孔、面部表情不一的菩萨。形容人的思想、行动变化不定。

多嘴的乌鸦来报喜——充什么好鸟

斥责人冒充好人。

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一个比一个更凶

指遭遇和所面临的处境越来越差。

躲灾的遇上避难的——都是同样的命

指命运相同,都是穷苦人。

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瞧扁了

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