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斗鹌鹑]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见了的珍奇,不消的咱说。则这鱼鳞甲鲜,滋味别。这鱼不宜那水煮油煎,则是那薄批细切。
[紫花儿序]俺则待稍关打节,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赊。则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活计全别。俺则是一撒网一蓑衣一箬笠,先图些打捏[7]。只问那肯买的哥哥,照顾俺也些些。
[金蕉叶]相公你若是报一声着人远接,怕不的船儿上有五十座笙歌摆设。你为公事来到这些,不知你怎生做兀的关节?[调笑令]若是贱妾,晚来些,相公船儿上黑齁齁[8]的熟睡歇,则你那金牌势剑身傍列。见官人远离一射,索用甚从人拦当者,俺只待拖狗皮的拷断他腰截。
[鬼三台]不是我夸贞烈,世不曾和个人儿热。我丑则丑刁决古<忄敝>,不由我见官人便心邪,我也立不的志节。官人你救黎民为人须为彻,拿滥官杀人须见血。我呵只为你这眼去眉来,使不着我那冰清玉洁。
[圣药王]珠冠儿怎戴者,霞帔儿怎挂者,这三檐伞怎向顶门遮。唤侍妾,簇捧者。我从来打鱼船上扭的那身子儿别,替你稳坐七香车。
[秃厮儿]那厮也忒懵懂玉山低趄,着鬼祟醉眼乜斜,我将这金牌虎符都袖褪[9]者。唤相公,早醒些,快迭。
[络丝娘]我且回身将杨衙内深深的拜谢,您娘向急飐飐[10]船儿上去也。到家对儿夫尽分说,那一番周折。
[收尾]从今不受人磨灭,稳情取好夫妻百年喜悦。俺这里美孜孜在芙蓉帐笑春风,只他那冷清清杨柳岸伴残月。
[马鞍儿]想着想着跌脚儿叫。想着想着我难熬。酩子里愁肠酩子里[11]焦。又不敢着傍人知道,则把他这好香烧,好香烧,咒的他热肉儿跳。
《望江亭》是一部著名的喜剧,第三折的内容是描写谭记儿化装渔妇,来到杨衙内泊舟的望江亭,赚走了势剑、金牌和朝廷文书。杨衙内酒醒之后,只能急得跳脚了。
《望江亭》现存臧晋叔《元曲选》和顾曲斋《古杂剧》两种刊本。这里据《元曲选》本摘录第三折全套曲文。由正旦饰谭记儿主唱。根据剧情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斗鹌鹑]和[紫花儿序]是谭记儿上场时的独唱。这时,冲突还没有正面展开。在这种场合,戏曲中常用节奏比较徐缓的唱段描述人物所处的境况和心绪。这正是中秋佳节,万家团聚,贵人们浅斟低唱的良宵。杨衙内孤守江滨,其落寞寂寥,自然是不消说了。年轻美貌的谭记儿携来金色鲤鱼,“鳞甲鲜,滋味别”,无疑是非常诱人的钓饵。[斗鹌鹑]轻描淡写,点染环境气氛,将观众渐渐引到戏里,甚为得体。“薄批细切”即把鱼切成薄片,是做生鱼片的切法,也就是所谓“切鲙”了。[紫花儿序]接着叙说这鱼是给杨衙内做见面礼,用以打通关节的,千万不要碰上那舍得花钱的商人们先来赊买。它不比店铺案板上的摆列,那可是不一样的。这里以“一撒网一蓑衣一箬笠”打鱼的形象,唤起观众(读者)的想象,形容鱼尾的鲜美,别致而平易,富有诗意。最后两句:“只问那肯买的哥哥,照顾俺也些些”,暗指此行目的,活泼自然。看来,谭记儿乔装改扮,冒险来到这里,心情并不紧张,而是相当轻松的。这说明她事先早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从[金蕉叶]到[圣药王]四曲是谭记儿与杨衙内见面以后的唱词。杨衙内说,他是专为杀白士中而来,因怕走漏消息,故不要官府迎接。谭记儿顺着他的口气,假意奉承他此来是为民除害,只要自己开口,少不得有“五十座笙歌摆设”迎接;并试探他为这桩“公事”做了怎样的谋划:“不知你怎生做兀的关节?”“兀的”意为怎的、什么样的;“关节”在这里有计谋、机关的意思。杨衙内说:“小娘子早是来的早,若来的迟呵,小官歇息了。”谭记儿接唱[调笑令],还是接着他的话茬,吹嘘他身为钦差大臣,身边排列势剑金牌,威风凛凛,谁见了都要离得远远的(“远离一射”意为远离一箭之地),根本用不着从人们拦挡,否则就像拖死狗那样打断他的腰杆子(“腰截”,即腰节)。这些话,在志得意满、飞扬跋扈的杨衙内听来,自然是非常入耳的。欲取先予,显示了谭记儿聪明老练的性格特点。当杨衙内提出要娶她作“第二房夫人”时,谭记儿假意应允,唱[鬼三台],表白自己虽然秉性贞烈,倔强执拗(“我丑则丑刁决古<忄敝>”,这里的“丑”字是脾气不好的意思),但是,见了你杨衙内却不能不动心,再也使不得那冰清玉洁了。[圣药王]曲更进一步,仿佛杨衙内的迎亲仪仗已经摆在面前,只等成亲了:“珠冠儿怎戴者,霞帔儿怎挂者,这三檐伞怎向顶门遮。”叠用三个加强语气的问句,接唱“唤侍妾,簇捧者”,重押三个“者”字,节奏轻快紧凑,着意渲染谭记儿似乎受宠若惊、欢欣雀跃的情态,并以肯定的“替你稳坐七香车”结束全曲。这生动地刻画了谭记儿聪颖机变的艺术形象,可以看到贪花恋酒的杨衙内是怎样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动作性很强,是非常精彩的戏剧语言。曲中的“珠冠儿”指缀有珠宝的帽子,“霞帔儿”是绣有花色的长背心,都是贵妇用的衣饰,“三檐伞”和“七香车”也是官僚贵族才能使用的器物。
[秃厮儿]等三支曲文是谭记儿下场前的独唱。杨衙内坠入了她精心设下的圈套,烂醉如泥,“玉山低趄”(“玉山”指身躯,“趄”是脚步不稳,这是形容酒醉的样子),“醉眼乜斜”(“乜斜”是眼睛半开半闭的神态),丑态百出。那象征权势的金牌势剑,谭记儿垂手即得。这时,她没忘记“唤相公,早醒些,快迭(快点)”,“我且回身将杨衙内深深的拜谢”。是得意,也是蔑视。淡淡两句,讥讽之态,溢于言表。谭记儿是很有幽默感的。杨衙内自称“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第二折上场诗),是无恶不作的权豪势要,也是元杂剧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对这种货色,《望江亭》更多地采取了嘲弄揶揄的态度。所以,尽管这是一场紧张的生死搏斗,却不是剑拔弩张的。对谭记儿说来,这番经历只是给他们夫妻增添了谈笑的话柄:“到家对儿夫尽分说,那一番周折。”举重若轻,胜过多少句豪言壮语。轻快舒畅,尽在不言之中。到此,谭记儿与杨衙内之间的直接冲突已经结束,一折戏也近于尾声。这就不再过多地滞泥于具体的戏剧情节,而是从人物感情的升华,摹写较为空灵宽阔的意境。最后两句:“俺这里美孜孜在芙蓉帐笑春风,只他那冷清清杨柳岸伴残月”,化用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和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名句,畅想自己夫妻的喜悦和杨衙内的懊丧,对照鲜明,谑不伤雅,含有余不尽之意。[收尾]是套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世有“诗头曲尾”之说。明末路迪《鸳鸯绦》传奇第二十出《本色》中,借剧中人物讲到:“尾声儿是百尺竿稍,须一言截断惊涛。倘是本枝末句可含包,又何须赘词相扰。”本折收尾不即不离,恰到好处,可以领略“豹尾”的写作技巧。
最后,杨衙内及其手下人合唱了一支[马鞍儿]。元杂剧向来是一人主唱,这种处理属于破例,是不常见的。下场前,饰演杨衙内的角色有句说白:“这厮每(们)扮戏那!”(顾曲斋本作:“这厮每扮南戏那!”)表明这段表演的插科打诨性质。[马鞍儿]是南戏曲牌。这种手法的运用,究竟是原作的本来面目,或是后人的创造,戏曲史家有不同的认识,还待进一步探讨。这段通俗滑稽的曲文,描绘杨衙内噬脐莫及的丑态,无疑增添了作品的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价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望江亭》也表现了关汉卿戏剧语言力求本色的特色。它不避俚俗,将常言俗语、古典诗词等丰富的语言素材融为一体,炼作曲文,真切自然,通俗易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曲中摹写戏剧动作,也颇具文采。采用[越调·斗鹌鹑]套数,则是发挥这种宫调的音乐语言“陶写冷笑”(见元人燕南芝庵《唱论》)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讽刺喜剧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风格感。善于将戏剧性、文学性和音乐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力求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吻合,正是关汉卿当行出色之处。《望江亭》一剧,京剧、川剧等剧种均有改编演出。
(颜长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