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混在历史的穿越者
10322400000061

第61章 造点厕纸

来到药园后,陆山看到药园是按照他的建议建了一圈的栅栏,把整个药园圈了起来,可以减少一些动物的入侵,赵哲给他指出了已经种上药材的地块,陆山看了后点了点头,药园已经做好了规划,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同时种植不同的药材。

看完了药园后,又询问了平时的医疗状况,得知大多都是一些摔伤,碰伤之类的皮外伤,只有几例是腹泻和风寒入侵,在吃了几次草之后也都完全康复了。

询问这些病例的证状都记下来了没有,赵哲表示全都记下来了。

陆山点了点头后说道,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以后这里人会慢慢多起来,到时候我准备让你们开馆收徒,让更多的人学会医术。

赵哲有些激动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正当陆山在庄园里面视察的时候,陆山看到慈姑正在让人向灶房搬运秸秆,萌生了一个造纸的想法,本着想做就的想法,陆山决定尝试一下。

陆山所知道的造纸就是把植物中的纤维通过浸泡和煮制给分离出来,然后定形和烘干。

既然就有流程,陆山先是让人挖了两个池塘,蓄满水,然后向里面倒入秸秆,直到整个池塘里都漂满了秸秆。接下来陆山在咸阳定做了一口青铜大锅,由于对外观没有要求,只注重功能,所以只用十几天日间就铸造好了,用马车把大锅运回庄园。

准备工作基本都做好了,陆山就准备开始正式的试验,架起青铜大锅,倒水,然后把在池塘里里泡了十几天的秸秆捞出来放到锅里面加火开始煮,并各锅里加入一些石灰,然后让人在一边不断的搅拌,煮制了一段时间之后,在搅拌时能感觉到水的粘度有些增加了,看到这种情况,陆山就命人把火停了,但是继续搅拌,直到水冷却下来。

火熄了一段时间后,水冷却了下来,陆山先是把锅里的秸秆和杂质都捞出来,然后倒入另一个小新挖的小池子里加水进行漂洗,终于,在一番努力之下终于能看到水面浮起一层纸绒,陆山赶紧拿来用丝绸做成的抄帘开始尝试,几次之后,成功摊出一张完整的湿纸。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烘干以后,陆山从烘干用的石台上把干燥的纸给揭了下来,拿在手里查看着,制造出来的纸张十分的粗糙,颜色是黄色并有些偏褐色,根据纸张的纹理来判断,这种纸是不能用来写毛笔字的,因为容易吸墨,如果想要造出能写字的纸,需要更多次的试验和更精细复杂的过程。

陆山考虑了一会之后就决定不再进一步细化了,因为即使现在他造出了更好用的纸张,现在各国战乱,根本没有一个推广纸张的良好平台,再加上纸张没有木简容易保存,所以很可能一推出来就会夭折掉,即使秦始皇一统了六国,但是这个王朝却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接下来又是很长时间的动乱,再加上项羽那个瘪犊子进了咸阳后纵兵抢掠,焚毁房屋,再好的设备也都要完蛋。

所以陆山想的是把造纸的方法留给自己的儿女,那个时候不出意料刘邦已经当了皇帝,并开始休养生息,那个时候才是推出纸张的最好时机,只要自己的儿女能献上造纸之法,一场富贵肯定是跑不掉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样的纸已经完全满足了他的需要,因为在造纸之前他就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最低的要求,只要能用于在五谷轮回之所做那不可描述之事,他就很满足了。

看着手中的纸张,试过了它的硬度和延展度后,知道已经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已经成功的试制出了纸张,接下来的就是正式开始生产,既然没有打算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他决定只生产两个人的用量。

陆山重新调整设计了制造流程,浸泡用的池塘不用改,他准备另建一间用来煮制纸浆的房屋,房屋分为两间,一间用来煮浆,陆山把灶台的烟道改造设计了一下,直接让烟道穿过一间屋子,用灶台产生的热量进行烘干纸张,两间房屋使用不同的入口,这样也增加了一定的保密性。

陆山把奴隶分成不同的工种,负责浸泡秸秆的浸泡工,煮制纸浆的煮制工,运输秸秆和纸浆的运输工,最后的抄纸和烘干则由陆山新自完成,由于需求量不大,制造一次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所以只需要隔上一段时间制上一次即可。

在把造纸的方法和流程用汉字记录到木简上并保存起来后,陆山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自己的古代生活水平总算是小小的前进了一步。

有过这次的造纸经历之后,陆山觉得既然短期内买不到大批的奴隶开垦荒地,他就有了许多的时间,似乎是该提高一下生活的质量了。

由于目前居住的木屋由于建造的时间仓促,所以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来居住,陆山决定建一座两层的小楼。

既然打算建房,就不能再像这座木屋一样,首先就要把地基给打好,而打地基首先用到的就是砖和水泥,砖很容易,贵族建造房屋打地基用的都是烧制的砖,当然了烧制方法也只有工匠自己知道,是不外传的。

这倒难不倒他,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如何去烧砖,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水泥,以他的能力,只能用土法造水泥,而制造土法造水泥有两个难点,一个就是各种材料的比例,再一个就是需要铁矿矿渣,混合比例可以自己调试,铁矿矿渣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由于盐和铁都是由国家掌握的,为了造房子去弄铁矿矿渣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而且现在保密的措施很差劲,弄出水泥来不是什么好事,肯定会被用到防御工事上,这样一来增加了战争的难度,把这段本来就漫长的战争年代再拉长个十几年,估计等不到楚汉战争,七国就自己把自己给耗残了,经过一番考虑之后,陆山决定放弃了制造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