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诡异心理学
10429700000005

第5章 穿越前世今生——记忆时光旅行部

追忆似水年华

梦神机:“带你了解的第一个部门是记忆时光旅行部。这个部门的服务,是目前我们公司所有产品中最受顾客欢迎的,订单已经排到10个月之后了。”

杨来:“这么火?这里是做什么的?”

梦神机:“简单点说,就是让你穿越记忆的时光隧道,回到过去。”

杨来:“真的?其实我也很想回到过去,回到鲜衣怒马的少年时代……”

梦神机:“你还年轻,现在遇上点困难算什么?以后困难的日子还多着呢。”

杨来:“……”

梦神机:“我们这个产品的主要目标人群,不是你这种初出茅庐的人,而是真正‘出走半生’之人。因为到了这个程度,逝去的青春岁月才更值得回味。”

杨来:“我可以体验一下吗?”

“当然。”说着,梦神机将杨来带到一面墙前,这面墙上都是一排排大抽屉,他拉开了其中一个,“来,躺进去。”杨来迈腿跨了进去:“老梦,我怎么有种躺进停尸间冰柜的感觉。”“本来就是啊。”说完梦神机将抽屉用力合上了。

此时躺在“冰尸柜”中的杨来吓得一身是汗,奋力挣扎,但是随着脸上出现的两道红光上下交叉扫描了一圈后,不一会儿,一股薄烟从柜子底部冒了出来,他逐渐放弃抵抗,瞳孔涣散,眼神开始迷离……

“是儿时爸爸工作的那个锯木厂……新鲜的锯末味道。那会儿爸爸还没有得病,身体还是那么强壮。我在一旁玩锯木,爸爸在一旁看着我笑……爸爸用木头又给我做了几个小动物……下班了,爸爸骑车带我回家。我坐在车杠上,依靠在他怀里……新鲜的锯末的味道,好满足!好幸福……爸爸还活着……”

一段轻快的音乐响起,打断了杨来的体验。“冰尸柜”弹了出来,杨来从里面坐起来,满脸泪水。

梦神机:“感觉怎么样?”

杨来:“非常真实!我像是再一次回到从前。现在情绪有点调整不过来。这是什么装置?”

梦神机:“这叫‘记忆体验舱’,是我们公司特别发明的,用来‘穿越时空’的。”

杨来:“你们是怎么办到的?”

梦神机:“好奇吗?”

杨来:“特别好奇!”

梦神机:“我们用到的原理是‘普鲁斯特现象’。如果你是个文学爱好者,应该会熟悉这个名字。”

杨来:“是写《追忆似水年华》的那个普鲁斯特吗?”

梦神机:“没错,正是那个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而我们说的‘普鲁斯特现象’便出自于他那本著名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杨来:“太有意思了,给我说说。”

梦神机:“看过这本小说的人都应该对其中的一幕有印象:书中的主人公在情感方面遇到了问题。在一个冬日,他来到母亲家中,神情沮丧。母亲给他倒了一杯茶,拿了一块贝壳形的被称作“小玛德莱娜”的松糕。问题就出在这块松糕上。书中原文是这样写的——

天色阴沉,看上去第二天也放不了晴。我心情压抑,随手掰了一块小玛德莱娜浸在茶里,下意识地舀起一小匙茶送到嘴边。可就在这一匙混有点心屑的热茶碰到上颚的一瞬间,我冷不丁打了个颤,注意到自己身上正在发生奇异的变化。我感受到一种美妙的愉悦感,它无依无傍,倏然而至,其中的缘由让人无法参透。

“这位主人公,试图搞清楚这突如其来的快感来自何处,不过他一时没有找到答案。他觉得应该是与茶水和小点心的味道有关。他嘬了一口,接着又是一口,但是第三口的时候,感觉反倒不如之前了。那种感觉就像他体内的什么东西被唤醒,而他却没有捕捉到。

“于是他停下来,尝试放松心情,先想了想别的事情,再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做了最后一次努力。这次,他骤然感到周身一颤,觉得脑海里有样东西在晃动、在隆起,就像在很深的水下有某件东西起了锚,缓缓升起……是小玛德莱娜松糕!是这块松糕的味道将他带回了贡布雷的童年时代。

‘在贡布雷,每逢星期天,我到姨妈屋里去给她道早安时,她总会掰一块玛德莱娜蛋糕,在红茶里浸一浸,然后递给我。’

“多年以后,小玛德莱娜松糕的味道,再次让他看见了姨妈房子后面的那座小屋,看见了小镇和广场,想起了他帮大人跑腿时经过的街道,想起了他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小道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梦神机:“普鲁斯特现象,即为唤起过往回忆的嗅觉能力。”

杨来:“新鲜的锯末味道!我明白了,是新鲜的锯末味道让我回到了过去,往事历历在目,活灵活现。但是,普鲁斯特笔下的主人公是在‘品尝’茶点,而非‘闻嗅’茶点,这该怎么解释呢?”

梦神机:“我们的味觉只能感受到甜、酸、苦、咸这四种味道,其他的味道都掺杂了嗅觉。总的来说,我们的味觉跟嗅觉相通。所以主人公品尝茶点时,不可避免会闻到它的味道。”

杨来:“为什么场景再现的时候,当时的感觉也重现了呢?”

梦神机:“气味能唤起的不仅仅是往事或图像,还有当时的情绪或情感。气味所唤起的记忆大部分都是快乐的,偶尔也有痛苦的,但它从来不是中性的。有的顾客出舱后悲伤得难以自持,说被一种无法承受的力量唤醒他儿时所有的痛苦记忆。那时他的父亲破产,负债累累,被迫将他遗弃在阴冷潮湿的仓库里,而那里也是个瓶子制造厂。他在记忆体验舱里闻到了粘贴在瓶子上的商标的糨糊味道。”

杨来:“这点我领教过了。”

梦神机:“还有一位女顾客,想把她在体验舱里闻到的气味‘装起来’带回去。因为她从小在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地方长大,后来迁居到了潮湿多雨的城市。从那时起,她就时时刻刻思念昔日的灿烂阳光,以及和煦清新的空气,还有那一望无垠的迷人景色和满眼明亮艳丽的色彩。她在记忆体验舱中闻到了干燥的风吹过青草的味道,还有被阳光曝晒过的被子上的香味。”

杨来:“嗅觉的作用似乎以绝对优势凌驾于其他感觉(视觉和听觉)之上?比如,仅仅是看到一堆锯末,可能不会让我的情绪产生如此大的波动。嗅觉为什么这么厉害?”

梦神机:“嗅觉其实不是一个反应特别迅速的器官——我们首先要区分气味是好闻还是难闻,然后才花一些时间来辨别这是什么气味。但嗅觉却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它跟海马体‘关系很好’——嗅觉信号从到达到被储存于海马体,这之间的路途很短,而且没有任何旁路,算是走了VIP通道。”

杨来:“海马体是谁?”

梦神机:“海马体是人类大脑中储存记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

杨来:“你继续。”

梦神机:“走VIP通道的好处是,不用被无关人等杂扰。这里尤其指不与负责掌控语言的大脑部位接触。所以嗅觉可以说是一种‘沉默的感觉’。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描述我们所见的一个橙子:圆的、橙色的、直径7.6厘米左右、皮上有些小坑。而我们闻到的橙子气味,却只能描述成是一个橙子的气味。因为不受语言等繁杂冗多的信息杂扰,让气味在记忆中留下了相当顽固的痕迹。我们记忆里储存了大量的东西,增加任何新的内容都会对以前储存的东西产生干扰,但这种干扰对于气味的影响要小得多。正因如此,新的气味的记忆,对于以前气味的记忆没有任何影响。一旦记住了某种气味,其痕迹就会在记忆里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持续终生。”

杨来:“原来是这样。”

梦神机:“刚才你只是在记忆舱体验了一小会儿,而我们正式的服务绝不仅仅只让你感受到一种气味,而是根据你的过往,设计出有层次的、结构多变的组合型气味,让你真正体验时光倒流,与已经逝去的美好、悔恨、温存、伤感……重逢。”

前世轮回的记忆

梦神机:“现在,要说记忆时光旅行部的另一个模块——前世的记忆。仅仅是回到过去已经不能够满足一些人的需求了,有顾客提出来他们更想回到前世。本着服务至上的原则,我们开发了这一模块,让人们体验前世的记忆。”

杨来:“人真的有前世的记忆吗?”

梦神机意味深长地一笑:“跟达尔文同一时期的心理学家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论题,即人的记忆有可能会遗传。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会遗传一些能帮助自己生存下来的记忆。后来这方面的研究就不了了之了。这还是在有血缘关系的层面来说。那人是否有前世的记忆呢?我认为大脑是人类记忆的藏身之所,如果肉体消亡的话,恐怕……你懂的。”

杨来:“那我们这是提供虚假服务啊?”

梦神机:“怎么能说是虚假服务呢?我们这个服务不仅不涉及造假,而且还非常高级,非常有技术含量,是公司花了很大力气研发出来的。”

杨来:“那你们是怎么做到让人有前世记忆的?”

梦神机:“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顾客本人,想体验所谓的前世记忆,得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会让你信服?”

杨来:“这个嘛……反正不能随便找一些不着边际的内容来敷衍我。”

梦神机:“这就对了,顾客又不是傻子!《红楼梦》你看过没有?”

杨来:“怎么突然提到这茬了?看过啊。”

梦神机:“《红楼梦》里有我们这项技术的核心。”

杨来:“是什么?”

梦神机:“《红楼梦》一开始,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而林黛玉见到宝玉也大吃一惊,并不是因为他一身的贵公子穿戴,而是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宝玉,觉得眼熟。的确,他们三生缘定,老早就见过了。上一辈子,在天上,宝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草,他拿灵河的水来灌溉她,她这一世是来报恩的。所以黛玉总哭,就是来还情水的。宝玉和黛玉在这一世见到对方时的感觉,就是我们技术的关键核心——似曾相识。”

杨来:“似曾相识?”

梦神机:“没错,因为前世有过瓜葛,这辈子才会似曾相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似曾相识之感是前世轮回的一部分。如何让顾客对前世记忆的体验感到满意,就是要让他们在其中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怎样让一个人体验到‘似曾相识’,这就绝对是个技术活了。可以说,接下来你将接触到非常高级的心理学知识。”

杨来:“很期待。”

梦神机:“为了人工制作出似曾相识之感,我们公司绞尽脑汁,下了血本,经过一系列深入研究,刻苦研发,终于得出了两套解决方案。第一套方案,为你引入一个全新的概念——内隐记忆。”

第一套解决方案——内隐记忆的隐秘世界

什么是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相对于外显记忆而言的,即能够影响你行为的、但并不是你故意习得的、或在当下不为你所知的记忆。或者换句话说,你可以这样理解,外显记忆是意识层面的记忆,而内隐记忆则是潜意识层面的记忆。

既然内隐记忆是在当下不为我们所知的记忆,那我们又是怎么发现它的呢?这里有一把发现它的“钥匙”,叫做“启动效应”。具体来看一个实验就知道了——

请你在5秒钟的时间内逐一看完下列词汇:

刺客 章鱼 牛油果 神秘 司法官 气候

设想你现在外出办事一个小时,然后回来继续这个实验。

首先,我向你提供一系列词汇,要求你回答有哪些词是在一小时前所看到的词汇中见过的?

黄昏 刺客 恐龙 神秘

这个测试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答案显而易见,是“刺客”和“神秘”。

现在,我给你提供一些有缺失的词汇,需要你把缺失的地方补上。

花 鱼气 怪。

你可能只能填其中的两个词,“章鱼”和“气候”,而对另两个稍作迟疑。如果这个实验是一大群人做,结果会显示,绝大多数人都会固定填上“章鱼”和“气候”两个词,而对另外两个词则填得天马行空、五花八门。这就是“启动效应”,事先看过的词,能够在你对其中某一个词完成填补任务时,启动你做出正确解答的能力。

实验中,我们把间隔的时间改一下,把一小时后回来继续实验,改成一个星期以后。在这两种情况下,一个星期以后对所看到词汇的有意识记忆,自然不如一个小时以后的准确。但是,在残缺词汇的填补测验中,两种情况下的启动效应是完全等同的。

有趣的是,很多参与实验的人说不记得曾看过这一词汇,但是在填词的时候,他仍然鬼使神差地填了出来。可以说,对某一测验单词而言,不管你是否记得在一开始看过,启动效应都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也可以说,启动效应暴露了另外一种尚不为人知的记忆系统的存在——内隐记忆。

梦神机:“现在回到内隐记忆这个问题上。给你讲一个小说家的故事。有一天,这位小说家自感被某种神秘力量召唤,回到了他祖辈们居住了几个世纪的地方——一座老宅。老宅已经破落。这位小说家从一间屋子漫步到另一间屋子,看到屋子有刚住过人的迹象——空瓶子、啃了一半的骨头。他离开那座大宅子时转而惊叹矗立在大门两侧的高高的塔楼,而正门上方悬挂着古代家族的石刻家徽。

“这位小说家回忆不起来自己是否在这座老宅生活过,但是眼前的场景突然让他觉得很熟悉。

“‘多少次,我们曾置身于从未见过的场景中,一种诡秘、无以名状的感觉突然来袭,会觉得那里的布景、说话的人和对象都不是全新的,甚至感觉好像我们可以预测到还没有发生的对话。’这位小说家想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跟我们对内隐记忆的研究不谋而合——‘那是不是令人困惑地漂浮在我们记忆里的幽灵的幻影呢?然后,因为与之呼应的具体事物在真实世界现身而被唤醒。’

“我们头脑中的一部分记忆不向我们正常生活中的意识开放,但是当我们遇到一个触发的点时,启动效应产生,潜意识中的记忆暴露出来,最后让我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这不是前生的记忆,而是深埋在我们潜意识暗流中的内隐记忆。”

杨来:“也就是说,我们让顾客体验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内隐记忆。对他们施加某种暗示,触发启动效应,就能让他们在意识层面见到那些被雪藏已久的潜意识记忆,自然便会生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之感。”

梦神机:“很欣慰你看懂了这个操作。我们给不了一个人前世的记忆,但可以让他们在今生与另一个自己相见,似恍若隔世,在梦里做梦。”

杨来:“内隐记忆真是个厉害的东西。但我觉得它离我们好遥远。”

梦神机:“其实它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公司之前就曾提供过一次专业咨询服务,有一个大型高科技公司的副总裁,曾咨询过我们一个问题:一个人有没有可能从过去的经验中提取某一信息,而他自己却意识不到?你仔细想这是什么?这就是内隐记忆啊。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管理者,他怎么会对这种问题感兴趣呢?

“原来,他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的诉讼案是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样一个观点是否成立:记忆可以在一个人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流露出来吗?我们都知道,这是可以的。

“他们的诉讼案是什么呢?原来,这家公司有一名电子工程师,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参与了公司绝密技术的研发。但这位工程师因为太有才了,所以被另一家竞争对手公司看上,以高价挖了过去。这家公司就把竞争对手公司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因为有内隐记忆的存在,这位工程师不管他自己(在意识上)如何恪守誓言,不会泄露本公司的商业技术机密,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在新公司的工作内容,与之前的工作内容如出一辙,肯定会有无数的‘启动效应’发生。

“法院宣判的结果是,判定原告公司获胜,这名电子工程师不允许参与新公司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

第二套解决方案——左右脑的交接班失误

有一名心理学家,回忆起他多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时,他的一位挚友的爱人在分娩过程中不幸去世。由于两家相交甚好,他便自告奋勇帮着料理后事。在举行葬礼的前一天晚上,心理学家彻夜失眠,如他在后来的记述中写道,他的思想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异样亢奋的状态”。由于悲痛、精疲力竭和饥饿(场面一片混乱,葬礼期间没有食物供应),那种怪异的亢奋状态更是严重到无以复加。

在葬礼仪式上,他在棺木旁足足站了4个小时,一点儿都没有休息,他感觉自己随时会昏倒。当哀乐奏毕,进入最后一个步骤,遗体进行火化。死者的丈夫突然悲痛难抑,哀嚎不止。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本来已经陷入了一种麻痹状态的心理学家一下子惊醒。在那一瞬间,他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真实的印象,就是在以往的某个场合也曾见过这样的一幕,听过同样的痛哭,甚至周围人跟他讲过同样的话。

事后,他觉得这次的奇特经历,完全符合他关于大脑运作的理论。什么理论呢?就是实际上,我们的头骨里有两个脑子(左右脑),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器官,就像我们有两只眼睛一样。左右脑各自引导着独立的意识生活,各有其思想、知觉和情感。许多人因为疾病、损伤导致大脑的整个半边丧失功能,但是人还是原来那个人,这说明左右脑中的任何一个都能维持我们的心智。

这个人大脑中的一个半球已经萎缩到正常尺寸的一半,而完整无缺的那一半,经证实足以让人过正常的生活。

因为有两个半球,所以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让一个半球工作,另一个半球休息。只有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才让两个半球同时工作。

心理学家认为,这可以解释葬礼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就在似曾相识之感发生的一刹那,只有一个脑半球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当时出现了一个相对模糊的感觉图像。而接下来,由于意想不到的悲痛哭喊,第二个半球也被发动起来,同一幕场景突然生成一幅异常清晰的图像。他的意识把这个图像解释为现在,而把几乎一模一样的模糊图像解释为不确定的过去。所谓似曾相识,其实就是大脑两个半球对同一事物认识的时间差。

梦神机:“我们要想顾客体验到似曾相识之感,只需要暂时让他们的一个大脑半球处于休眠状态,然后再开启,就能制造出这种效果。”

杨来:“那怎样才能让顾客的一个大脑半球处于休眠状态呢?”

梦神机:“半脑睡眠模式听说过吗?”

杨来:“没听过。”

梦神机:“多数人以为,睡眠和觉醒是相互独立和矛盾的两个状态,其实不然,它们搁在一起并不冲突。人们早就知道水生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睡觉时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控制睁开眼一侧的大脑实际没有入睡,仍处于觉醒状态。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其实也具有这种半脑睡眠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动物是进化的产物。睡眠过程中警惕性下降,会让动物付出沉重的代价,为减少因为睡眠导致的危险,动物进化出了半睡半醒的能力——一侧大脑半球处于睡眠状态,而另一侧保持觉醒状态。这对远古时代野外生存的人类来说是基本的生存能力。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顾客的大脑一半工作一半休眠的话,这个操作要在他们的睡眠当中进行。换句话说,要让他们在梦里体验前世的记忆。”

杨来:“真的是又复杂又有趣啊!老梦,我能不能也体验一把前世记忆这种梦幻的感觉?”

梦神机:“不行!”

杨来:“为什么?”

梦神机:“怕你还得哭!”

杨来:“这……”

梦神机:“前世记忆体验太费时间了。我们马上要赶往下一个部门。”

杨来:“接下来我们去哪儿?”

梦神机:“一个非常经典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