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朱自清经典
10437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朱自清先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成长于江苏扬州;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不知你是否凝想过:一个人的名、字、号会不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千丝万缕的影响?佩弦,即把绷紧的弦佩在身上。先生用这来激励自己警惕缺点和错误,及时改正。他多么自爱,也永在自省,不容半点污秽沾染自己,仿佛淤泥中缓缓绽放的一盏清荷,又在浊世中落尽红衣,捧出了一蓬真挚的莲心。

他的思想如清荷般纯真

先生的思想性格受到家学渊源和士大夫家庭氛围的熏陶,整饬、温和,庄重、矜持。叶圣陶曾这样评价:“精神世界的自然和谐、个性气质的恬淡平易、人格建树的稳定完美。”他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变化、深入的思考而呈现出三个阶段,但无论怎么变,“纯真”是永不变的。早年,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追求个人的独立,不喜欢参加政治活动,只想安心作好自己的诗,写好自己的文章。但他仍密切关注着社会,《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被哥嫂以七毛钱卖掉的五岁小女孩、《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向他投去傲慢一瞥的白种小男孩等等,都曾引起他对社会、民族的深切思考。他就这样被历史潮流渐渐地带出了“象牙塔”,来到了他的“十字街头”。

他力行“刹那主义”,这是他在致俞伯平的三封信(1922-1923)中初步提出,在浙江春晖中学演讲《刹那》(1925)时全面阐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刹那主义”不是“虚无主义”“颓废主义”,而是承认生命、生活是由一个个“刹那”(段落、经历、日常生活细节)组成的,每一段经历都有独立的价值,要认真对待并度过。他的《匆匆》最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思想。其他诸如《荷塘月色》中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儿女》中的“将来的事且等将来吧。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光;孩子们还是孩子们,自然说不上高的远的,慢慢从近处小处下手便了”等也是“刹那主义”很好的注脚。可以说,从小处、近处做起,以实际工作追求生命积极意义的“刹那主义”,终身伴随并影响着他。在“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身上在“五四”运动中奔突起来的沸腾的血渐渐地凉下去,他陷入无法理解现实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渴望光明,又寻找不到出路,在这样的孤独与苦闷中,是“刹那主义”帮他走过了这段时日。

好友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使他的思想发生重大转折。他被黑暗现实教育了,被爱国民主运动推动着,从一个自由主义者成长为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他号召大家主动地走下已经开始被拆毁的象牙塔,走到十字街,走进人民群众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身患重病的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展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节操。

他的情感如清荷般潋滟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爱”是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不变的情感。

他爱社会、民族,所以控诉社会的不平等,不满中华民族受到外国的屈辱对待,他憎恶黑暗,用溢情之笔呼吁着人和民族的平等。

他爱自然,努力刻画出蕴含在每一片细小景象中的美丽。他把梅雨潭的绿想象成风姿绰约的少妇、初恋的少女、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他把月光下的荷塘描绘成可以摆脱世俗烦杂的心灵桃源;他从各个角度对秦淮河镂金错彩、细针密缕,在往事、现在的虚实中,近景、远景的描构中,静景、动景的交错中,再现了当时秦淮河美的境界;他把春的活泼、生机、力量和希望描摹得清新可人。

他爱生活,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他却将“芝麻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品味“渐渐蒸散”的甜味,“温寻已失的自己”。他在《冬天》里回忆了和父亲兄弟围坐吃“白水豆腐”、和朋友夜游月下西湖;在《扬州的夏日》《南京》中,颇有情致地写出了他在扬州和南京生活;他记下了去潭柘寺、戒坛寺途中的惊险一刻,也将普普通通的松堂刻画得情趣盎然;他回忆了自己从不爱花到爱花、赏花的变化。他用这些温情、甜味,抵抗着自己的彷徨、颓唐和痛苦。

他爱一切可爱的、值得爱的人,于是便追忆他们。《背影》中,不如意的他理解了同样处于不如意中的父亲;《给亡妇》中,他一唱三叹,表达对妻子的爱,追悔自己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儿女》中,他反省教育子女的方式,责怪自己因生活的烦琐而粗暴地对待他们;《冬日》《看花》中,他回味着和朋友心意相通的交往。他痛感黑暗现实中圣洁与美好的失落与毁灭,在“爱”之国的营造中搜寻甜蜜与温馨,抚慰、滋润寂寞、荒芜的心灵。

他爱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及遗存。《罗马》《滂卑故城》中,他慨叹人类文明曾有的伟大,追索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威尼斯》《莱茵河》《荷兰》中,不仅描刻了旖旎的异域风光,更赞美人类精神的、生活的高度。

他爱中国的未来,期待着从生活细节到民族精神都有本质的改变。他把希望投注在读书人身上,在《论气节》《论雅俗共赏》《论书生的酸气》《我所见的清华精神》中,对读书人应具有的当代精神作了剖析。又在《论且顾眼前》《沉默》《说话》《很好》《论自己》《论别人》等杂文中深刻地剖析了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国民弱点,入木三分,令人警醒。《论吃饭》中,他赞扬了反饥饿、反压迫的行动;在《中国学术的大损失》中,他肯定了闻一多对民主运动和中国学术作出的贡献。他希望中国光明的未来早点到来。

他的散文早期清秀隽永,中期质朴腴厚,后期激进深邃,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他擅长从生活一点一滴中钩连起自己丰富的情感。宛如他在《荷塘月色》中所写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他的情感就像在水波中荡漾的青青荷叶,摇曳在社会、时代里。

他的语言如清荷般雅致

文章要雅致,是否必须运用古代凝练的语言,这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文言和白话之争的重要内容。朱自清积极开拓着白话文的表现领域。他着力于运用现代口语表现艺术的美和思维的严密,摒弃了纯粹的大白话和半文半白的表达,让他的散文里“贮着那一种诗意”。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为中国文学开辟了现代美文的新境界,给出了能作为典范的语言样式。

雅致的语言建立在写实的创作态度上。不写实,语言即使天花乱坠,也是空洞乏味,没有生命力的;人生的丰富的趣味,也蕴在写实中。“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他表现细端末节的千差万殊,显现对象细微的特征,用形象、凝练的语言贴切地表达,创造着个性的、活泼的、真实的文学。你看,他用“踞”形容梅雨亭;用“滴”“扑”形容扫叶楼窗外的绿;秦淮河是“腻”人的,夜是“薄薄”的,歌声是“袅娜”着到耳边的;塘中的荷叶是“挨”着的,月光是“泻”下的,青雾是“浮”起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丰富的想象是语言走向雅致的路径。你看,在他的散文里,比喻、拟人、对比、夸张、通感、烘托、虚实结合、化静为动、整散结合等手法俯拾皆是,这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绝不生硬,使得句式是灵活的,旋律是流畅的,节奏是活泼的,语言是精美的,无不附着他生命的体验。《绿》中,他用“极大的荷叶”写绿的平,用“少妇的裙幅”写绿的纹,用“初恋的少女的心”来写绿的轻柔,用“明油”等写绿的光亮、滑腻和软嫩,用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旁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的水来作比较,写梅雨潭绿得恰到好处;在《荷塘月色》中,他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形容清香,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形容和谐的光影,打通了感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新奇的阅读感受。

当然,还有平淡的语言风格,这似乎是以《背影》为标志。平淡不是雅致的敌人,而是雅致的极致:“古人作诗到平淡处,令人吟绎不尽,是陶熔气质,消尽渣滓,纯是清真蕴藉,造峰极顶事也。”(薛雪《一瓢诗话》)他树立了典范式的文质兼美、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字是日常语言用的字,声调是日常语言的声调,句法贴近老百姓的语言,却经得住语法学家的推敲。他的记人记事散文、游记以及杂文,都有这样的特点。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读完这精心挑选出来的几十篇文章,先生的形象会不会浮现在你们的脑海里?或者说,你们的眼眸里是否映着一盏在微风中摇曳的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