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10493800000001

第1章 父亲·母亲·童年

海边的故乡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1878年5月27日,伊莎多拉·邓肯出生在美国的旧金山市,城市西面一望无际的大海是邓肯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景象,她对于舞蹈动作的第一个灵感,就是来自于海浪的启示。

据说在邓肯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她被放在桌上的婴儿托篮里,家人将音乐打开,只要听到乐声,她一定会马上手舞足蹈起来,这曾经是家人和朋友欢乐的来源。

邓肯幼年时,家境十分穷困。她的母亲没有能力请管家或仆人来照顾小孩,所以邓肯在上学之前一直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然的生活。这塑造了她纯真的性格,并一直保持多年。

邓肯五岁时开始上公立学校,她的母亲是一位音乐家,以教音乐为生,必须时常到学生家里去上课,因此她经常整天不在家,晚上也很晚回来。邓肯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上学有太多的改变,只是自由的时间减少了。放学后,她经常悠哉地在海边徘徊,做自己想做的事。

多年以后,邓肯回忆她的童年时,印象里总是有一些打扮得整整齐齐,被管家看得紧紧的小孩对着邓肯和她的哥哥们露出羡慕的表情。她很庆幸自己拥有一段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她很少被禁止做什么事。这对于当时的小孩子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事情。

邓肯的母亲生长在一个爱尔兰天主教的家庭里,也是一个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她却不像当时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柔顺而懦弱,她在发觉自己的丈夫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时,毅然离婚,带着四个小孩独自生活。从那时候开始,她对天主教的信仰产生动摇,她开始追随英格索的无神论调,她的孩子们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当邓肯还是一个孩子时,母亲便对她揭示了圣诞老人的神秘。后来,邓肯五六岁的时候,她的学校举行圣诞节庆祝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着:“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公公替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小邓肯严肃地站起来说:“我不相信你,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然后她走到教室的前面,对着全班同学发表她生平第一次著名的演说,她说:“我不相信这种谎言,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老师很生气,剥夺了她得到圣诞节糖果的权利,并把邓肯拉到角落罚站,邓肯依然不改口。

老师没有办法,只能把邓肯送回家。这件事对邓肯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伤害。年幼的她非常不明白自己不过是说了实话,为什么会被剥夺了糖果又遭到处罚。当她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时,她问母亲:“我做错了吗?的确没有圣诞老人,不是吗?”母亲回答说:“世界上并没有圣诞老人,也没有上帝,只有你自己的心灵能帮助你。”

邓肯成年后回忆起在公立学校的这段经历时,说:“我一直认为学校的一般教育,对儿童们并没有用处。”事实上,邓肯受到的教育完全来自于她的母亲,母亲每天晚上都会为她和哥哥们弹奏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肖邦的曲子,或是高声朗诵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的诗句,那是小邓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邓肯六岁时,学校校庆,她朗诵了一首诗,令听众震惊不已。幼年的生活一直在漂泊不定中度过,邓肯家时常因为付不出房租而不断搬家。有一次,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自述,她的自述便是不断地重复搬家和记街名。但是这样贫穷的生活却没有让邓肯觉得受到了什么伤害,相反,她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倒是对公立学校,邓肯似乎有种深恶痛绝的情感。在她的观念里,公立学校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总是很残忍地硬塞给学生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邓肯一直都在反抗着这种教育制度。

邓肯六岁时,召集了邻近六七个刚刚会走路的小孩,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学校。母亲对她的想法和行为表示支持,甚至在邓肯教这些孩子跳舞的时候,会弹钢琴为她们伴奏。不久,这个小小的舞蹈学校竟然越来越受欢迎。邻近的很多女孩都加入进来,她们的父母还付给邓肯一点学费,这便是邓肯舞蹈事业的开端。

四年后,这个舞蹈学校的人数已经相当多,邓肯开始暗示母亲希望辍学专业从事舞蹈行业。她常常把头发挽起来,谎称自己已经16岁。没过多久,寄养在祖母家的姐姐也回来加入了邓肯的这项事业。姐妹俩慢慢变得忙碌起来,不断地被要求到旧金山有钱人的家里教他们的孩子跳舞。

关于父亲

关于邓肯的父亲,我们前面提到过,他在邓肯还在襁褓之中时就和邓肯的母亲离婚了。邓肯对父亲的形象也曾有过疑问,可是姨妈告诉她:“你的父亲是一个魔鬼,他毁掉了你母亲的一生。”从此,邓肯再也没有问过关于父亲的事情。当学校里其他小朋友谈论到自己的父亲时,她只好默不出声。

邓肯七岁时,见到了她的父亲,那是个极为英俊的男子,根本不像姨妈说的魔鬼。邓肯对他并没有太多的恨意,但是母亲显然不能平和地面对他,将他赶出了家门。于是父女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散步中度过的。父亲还带邓肯去吃冰淇淋,所有的一切使得邓肯对他的印象非常好。但是家人们不肯见他,所以不久之后,他就回到洛杉矶的另一个家去了。

这之后很久,邓肯没有再见过父亲。几年后,据说父亲做生意发了财,他送给邓肯一家一栋漂亮的房子。他们终于过了好几年舒服日子,不用再搬来搬去了。

不管邓肯对父亲抱着怎样的感情,父母之间的婚姻悲剧很早就根植在她心中,并且影响了她的一生。似乎从那时开始,结婚这个可怕的字眼就像一个悲哀的标志,深深地烙在她的脑海里。

后来,邓肯读了很多小说,其中一部描写一个未婚母亲种种困境的作品,令她印象深刻。她深为女人遭到的不公平待遇抱屈。这是后来邓肯终其一生努力对抗婚姻制度,并且支持妇女解放的萌芽。

初恋

邓肯离开学校后,阅读的欲望开始日渐强烈。她经常去奥克兰的一家公立图书馆。

那段时期,她读遍狄更斯、莎士比亚和其他数以千计的小说。除此之外,她也读一些无聊、低级的书,她对书本向来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后来,她开始写小说,同时还编了一份报纸,自己动笔独揽社论、地方新闻和一些短篇小说的撰写。

1889年,邓肯11岁。她和姐姐的舞蹈学校已经小有名气。除了小朋友外,她们还收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学生,邓肯的姐姐教他们交际舞。在这一群学生中,有一个是药剂师,他叫维农。这是一个非常惹眼的男孩子,邓肯爱上了他。小女孩青涩的爱恋总是如此动人而惹人怜惜,邓肯那时经常故意绕好远的路,只为了能经过维农工作的药店。有时候,她也会鼓起勇气走进店里,羞涩地问:“你好吗?”夜晚,她还会从家里溜出来,只为了看看他窗子里透出来的灯光。这种单纯的暗恋持续了两年之久,直到维农宣布要和当地的一个女子结婚。邓肯很伤心,她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为他写了两年的日记上,维农结婚以后,邓肯没有再见过他。

很多年之后,邓肯在旧金山演出,有一位头发花白,但长得很好看的男士走进她的化妆室。她一眼就认出,那是维农。久未谋面的两个人开始回忆年少时的往事,邓肯终于将自己多年前的暗恋告诉他,可是维农似乎并不感到惊奇。维农也告诉邓肯一些关于他太太的事,他的太太一直都是最初娶的那位平凡的女子,许多年过去了,他们的感情似乎没有变质。这样单纯地过一辈子,想来邓肯有时候也是十分羡慕的吧。

叛逆和独立

当时,美国正是清教徒盛行的年代,他们将一些并不适合当时社会的保守陈旧的教义散布到美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利用它来控制人心,也驯服自己的心灵。在邓肯看来,清教徒的教义没有多少可取的地方,尤其是他们不断宣扬的克制和禁欲,也给他们自己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可惜他们并不觉得。

邓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反抗清教徒的压制,她不能理解和接受当时的人说:“我宁愿看女儿死掉,也不愿看到她在台上表演。”

邓肯一家搬到父亲送的房子里之后,哥哥奥古斯汀在谷仓里开设了一个剧场。他将客厅里的毛毯剪下一小块,贴在嘴上当胡子,然后模仿一些人的表演。邓肯坐在观众席上被感动得流出眼泪。他们将情绪完全融入剧中,任何事情都无法打扰到他们。

兄妹二人的小剧场逐渐扩展,在附近地区变得很有名气。后来姐姐伊丽莎白和另一个哥哥雷蒙德也加入进来。四个人开始一起表演一些喜剧。这时候,邓肯只有12岁,她的哥哥姐姐们也都是十几岁。随后,他们又到滨海地区演出,并且很受欢迎。

邓肯的幼年生活似乎是由多层次的叛逆因子所组成,她反抗社会的局囿、生活的限制,她一直期望快点长大,离开家乡到美国东部去寻找她的梦想。

同时,邓肯贫苦的幼年生活还培养了她独立的性格。当家里没有任何食物时,她经常自告奋勇地前往屠夫那里,运用技巧让他免费送一些羊肉片。有时候还会到面包师傅那里,怂恿他继续允许赊账。这些幼年时候的经验对邓肯的一生都有很大帮助,后来她便是运用这些去对付那些苛刻的经理们。

有一次,母亲的编织物被商店退还,一家人面临着身无分文的窘境。邓肯拿过装编织物的篮子,在头上系了一条母亲织的头巾,手上戴着一副她织的手套,挨家挨户去寻求买主。结果她把所有的织品都卖掉了,而且得到了比商店多两倍的报酬。

多年之后,邓肯回忆起幼年这些贫苦的生活时,觉得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她在自传中写道:“当我听到某些父亲说,他们正努力工作替孩子们存一些钱时,我真怀疑他们是否了解,如果他们如此做,将会剥夺掉他们孩子的求生能力。他们遗留越多钱给孩子,就会令小孩变得越懦弱。给孩子们最好的继承品,莫过于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依赖自己的双手过活。”

邓肯和姐姐的舞蹈班声名一天比一天大,她们自称所教的舞蹈属于一种新体系,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体系。邓肯都是随着自己奇妙的感觉,或脑中美好的形象,即兴编舞教给学生。母亲曾经把邓肯送到旧金山一位著名的芭蕾舞老师那里去习舞,然而,邓肯对那位老师的教法很不满意。她认为芭蕾舞那种把脚尖踮起来的跳舞方法不但很丑而且违反自然。邓肯毅然退出了这个舞蹈班,并且再也不曾回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