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记丛书:法布尔
10497900000001

第1章 兴趣初现

在爷爷家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是古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的圣莱翁镇,他是家中的长子,在他五六岁时,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法布尔被送到他的祖父家抚养。

他的祖父住在圣莱翁附近的马拉瓦,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坐落在一处高原上,有一片贫瘠的大理石岩山,祖父的屋子孤独地立在岩山旁,附近偶尔还会有狼群出没,那是一个非常寂寞的地方。

在这被人遗忘的偏僻乡下,地势低洼处软软的,上面还经常浮着一层朦胧闪着暗光的水珠。因为土地过于松软,人们一脚踩下去时,常常感觉好像会陷下去一样。不过,这片洼地上长满了茂密的牧草,这些牧草是牛的好饲料,而牛是这里的人们的主要财产。

一到夏天,牧草铺满了山坡,牛羊日夜不停地在啃啮,牧羊人为了防止狼群的侵犯,就在周围竖起临时栅栏,等到这处的草吃完,就撤去栅栏,赶着羊群移往别处。

栅栏的中央通常有一座茅草搭成的牧羊小屋,小屋下面有车轮,可以随时移动。小屋边经常有两只脖子上带着钢钉项圈的牧羊犬来回巡逻,以防附近森林里的野狼偷袭羊群。

法布尔的祖父家有一间专门饲养家畜的小屋,屋里经常积满了牛粪,厚度几乎深达膝盖,积久发酵后就是很好的肥料。这间小屋里饲养着好几种动物,法布尔小时候时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景象:刚离开母体的小羊一蹦一蹦地试图站立,鹅在旁边叫个不停,一群鸡刨着地上的泥土专心致志地寻找虫蚁,母猪在一边喂食小猪。

这个地区气候非常炎热,农业不太发达。春天来临时,农人便在长满金雀儿草的高原上放火烧山,以草木灰作为肥料。靠着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这些贫瘠的土壤还能够栽种一些燕麦、马铃薯之类的农作物。相对肥沃的土地上,则会种植一些麻类植物,它们成熟后用来纺纱织布,这是包括法布尔的祖母在内的当地妇人的主要工作。

祖父很会饲养牛羊,但对其他事则一窍不通。他是个很严肃的人,法布尔直到长大后还记得祖父不苟言笑的面容。法布尔后来回忆说:“他从不修剪头发,长发蓬松地披在肩上,平日懒得整理,偶尔用手指当梳子往后一拢,头上戴一顶三角形帽子,穿一条到膝盖处的短裤,木底靴子的前端塞满了草,走起路来总是发出不太顺耳的声音。”

法布尔的祖母是个虔诚的教徒,经常戴着一顶当地妇女常戴的特别有趣的帽子,那是用一块很大的黑呢绒布做成的圆筒、平直形的帽子,很深,帽顶装饰着约六个金币大小的饰物,两侧有两条黑缎带垂下来,可绕过脸颊系在颔下,使这顶外形优雅但不太稳固的帽子不至于因走动而掉落下来。祖母的生活很单一,她每天考虑的主要是一些家庭琐事,比如如何保存食品、织麻布、挤牛奶、做干酪、洗衣、照顾小孩、准备三餐等。她经常在左边腰带上插一根纺粗麻用的纺织杆,右手拿着另一根杆,时时用茶油润湿右拇指,巧妙地一边转动纺车的轮轴,一边还好像不知疲劳似的注意着其他家事。

法布尔长大后回忆起儿时冬天夜晚与家人们团聚的情景时,对祖母的印象总是特别清晰而鲜明。据他回忆:

每当晚餐时间一到,大人、小孩就在长桌边围成一圈,坐在一条条四脚长短不齐的长凳上。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碗和一把汤匙,桌子的尽端放着一个几乎和马车轮一般大的黑麦面包,用一块刚洗过还带有麻香的干净麻布包着。祖父用他自己专用的刀子,按照每人所需的分量,切下黑麦面包,然后分给大家。每个人将面包撕碎,放进碗里。

接着,轮到祖母了。

火炉上的锅里正烧着热汤,散发出令人吞口水的咸猪肉与芜菁混合的香味。祖母用一把镀锡的勺子把汤舀出来分给大家,一勺汤倒在碗里,刚好能够盖住面包,然后再分给我们几片芜菁和咸猪肉放在面包上。桌子的另一端放着小水缸,口渴时,大家可以自由取用。

那时候,我们大家都很能吃,尤其是当祖母亲手做的白干肉上桌时,总是被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得一干二净。

通常在吃过晚饭之后,祖母都会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大同小异,但是内容都非常有趣,所以法布尔百听不厌。

祖母最常讲的是狼的故事,每当讲到狼如何凶狠残忍时,孩子们就毛骨悚然地挤成一堆。虽然害怕,但法布尔心里还是很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真正的狼。不过那时候,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他们只能在被允许的范围内玩耍,所以法布尔见到狼的机会几乎为零。

在法布尔的记忆中,祖父家是高原上唯一一户常住人家,除了牧羊人的移动小屋,他们没有固定的邻居。法布尔能够接触到的最多的生命体就是动物和植物,这也许为他日后的伟大研究埋下了契机。

多年以后,法布尔回忆那段幼年时光时,有一件事一直鲜明、清晰地映在他的脑海里,恍如发生在昨日。

那时的法布尔穿着一套粗布缝成的童装,没有鞋子,一双赤脚总是弄得脏兮兮的,腰间用条细绳绑着一方手帕,用来擦拭汗水。但法布尔并不是个细心的孩子,所以他的手帕常常遗失。祖母无奈之下只好让他用袖子代替。

有一天,法布尔背着手,仰起头面对太阳,一个念头突然闪进他的脑海。在耀眼的大太阳下,他虽然被晒得头昏脑涨,但却像被明亮的灯光所吸引的飞蛾一般,面对着阳光不断地遐想。他在想,他应该怎样感受阳光,是嘴巴尝一尝呢,还是用眼睛看一看?

这是法布尔有生以来的第一个疑问。读者们请不要发笑,当时的法布尔真的面对着太阳开始研究起来。首先,他尽可能地张开嘴,同时闭上眼睛,这时耀眼的阳光消失了;接着,他又张开眼睛,同时把嘴巴闭紧,他看到了阳光。法布尔又重复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这时候他确定了,他是用眼睛看到阳光的,而不是用嘴巴品尝阳光。当时的法布尔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发现。他当天晚上很得意地将这件事告诉大家,结果,孩子们哄堂大笑。在他们看来,这是人所皆知的自然界法则。祖母对法布尔的天真倒是报以温柔的微笑。

不久后,他又有了另一项大发现:他注意到每到傍晚时,草丛中就会有一种怪声发出,在万籁俱寂的黄昏,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柔美、有韵律,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是小鸟在巢中的鸣叫声吗?好奇心强烈的法布尔渴望寻找答案,他立刻展开了行动。

大人们警告法布尔说:“傍晚时森林中会出现吃人的狼”,但他还是想勇敢地去揭开这个秘密。

通过观察之后,他确定声音来自金雀儿草丛中,而且并不太远。他还发现只要他一发出声音,草丛中的声音就会马上消失。

法布尔连续观察了好几天,终于有一天,他蹲在草丛边,轻轻地拨开金雀儿草,看到了发声的东西,并捉住了它。那不是一只小鸟,而是一只蝗虫。法布尔把它带回去后,大家都说蝗虫可以烤来吃,不过法布尔认为与他长时间好奇等待的乐趣相比,好吃并不能让他兴奋起来。

祖父家有一片菜圃,开满了各色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每天都盛开着,就像睁着大眼睛对人微笑打招呼似的。花朵谢了之后,会结出许多果实,法布尔最喜欢的是鲜红色的樱桃,不过他似乎只是对那样明艳的颜色感兴趣,因为他并不觉得樱桃有多好吃,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到底是哪种樱桃?

每当季节转换时,祖父都会拿出一把大圆锹在菜圃里挖东西,法布尔看到挖出来的东西很像他经常在家中食物袋里看到的球茎物,那是马铃薯。马铃薯的紫红色花朵、大大的卡其色果实在法布尔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就这样,六岁的法布尔经常好奇地睁大眼睛,观察他能看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当白粉蝶停在甘蓝上,或小红蝶停在金雀儿草上时,他一定会好奇地查出植物名和蝴蝶的名字。

父亲的村庄

法布尔七岁时,到了上学年龄,于是回到了父亲所在的村庄。

这个家坐落在丘陵上,有一个小小的庭园,位于全村的最高处,附近只有一座耸立在高地上的古堡比它高,古堡有四座高高的塔顶,那里成了鸟类的栖息所。

从法布尔家到村里必须要经过一条陡直如悬崖的坡道,坡道两侧是村人们的庭园,一一排列而下。

法布尔家的庭园里没有一棵树,就算有棵苹果树也会被灼热的阳光烤焦的。菜圃里种着甘蓝,还有少数的芜菁和莴苣。

在阳光充足的年景,偶尔可以收获到半篮芳香的白葡萄。这是法布尔家最珍贵的奢侈品,邻居们都很羡慕。白葡萄的生长必须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法布尔家刚好位于丘陵的最高处,先天条件比较有利。

为防止孩子们从庭园摔落到下面的坡地,法布尔的父母在庭园靠近河谷的那面种了一排醋栗树。每当父母不在家时,法布尔和弟弟就会好奇地伸出上半身,穿过树篱,越过宽大的石墙,观察下面人家的庭园。

那家人家的庭园里有一排黄杨树矮墙,还种了几棵梨树。秋天的时候,满树的梨子黄澄澄的。在法布尔眼中,这庭园有如天堂般吸引人。

庭园中还有很多蜜蜂箱,蜂群在周围飞舞,像一片暗红色的雾。这些蜂箱被放在高大的榛树树荫下,而这高大榛树的枝叶刚好伸到了法布尔家的窗子外,他和弟弟对榛树上的果实很有兴趣。

法布尔曾经顺着一枝横生的枝干一点点地往树干上爬,如果不小心滑下去的话,就正好一头跌进闹哄哄的蜂群,也可能会摔断骨头。好在法布尔很小心,他慢慢地往前挪动。挪到差不多的位置时,法布尔就用一根带钩子的长棍子勾取榛果。摘了满满一口袋榛果之后,法布尔就骑在树干上,慢慢地往后退,最后成功地跳回窗里。这是多么灵巧的特技啊,仅仅为了一小袋榛果,竟勇敢地抓着摇晃的树枝,爬到树上,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

村子西面稍微倾斜的陡坡上,有一片果园,种满了李子树和苹果树。陡坡下面有条细细的小河,这条河实在太小了,从河岸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易地跳到对岸,稍微宽阔的地方放有平坦的石块作为桥梁,河水深度仅及膝盖,所以住在这一带的母亲们根本不担心她们的子女会因涉水而发生危险,这是一条清澈宁静的小河。

河水缓缓地流向下游,两岸赤杨树与杉树相对夹生,树梢细枝交错,构成了一条绿色的拱形甬道。树的根部则露出水面,圈成一个个小区域。阴影处是鱼儿们游戏的乐园。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圈圈金光闪耀的涟漪。

小河中有一些小鱼,法布尔常常趴在地上,俯视那些腮边有一抹红色的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真是美妙极了!偶尔有一片落叶随风飘过来,落在水面上,鱼儿们就被吓得四散而逃。

小河的对岸种着一排树干呈圆筒状、滑溜溜的、笔直的杨树,枝叶茂密,白天望过去也是黑黝黝一片。一些羽毛刚长丰满的小乌鸦一边衔着脱落的羽毛,一边快乐地飞来飞去。地面上长满了一层地毯般柔软滑腻的苔藓。有时候,柔软的苔藓中还会有稀稀落落的野菌。

法布尔第一次看到这些野菌的时候,觉得非常新奇而有意思。他观察了很久,发现野菌有钟形的、烛台形的、杯状的、圆长如人头形的、漏斗状而中凹的、半球形的,样子奇奇怪怪,没有一朵相同。他还发现在这些野菌中,有一种菌,只要轻轻一捏,就可以挤出牛奶状乳白色的液汁;而另一种菌轻轻一捏就会立刻变成绿色;还有一种菌,轻轻碰触它的时候,它会完全散开,露出里面蠕动着的小虫。

这些野菌对法布尔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只要一有空就过来采集野菌。不过他从没有把它们带回家,因为大人们告诉他,这些野菌是有毒的。所以它们并不会受到欢迎,大人们看见它们肯定是直接扔掉。法布尔不明白,这么可爱的植物为什么得不到人们的喜爱。当然,法布尔并不是不相信大人们关于野菌有毒的说法,他谨慎地采集它们,从不曾将它们放在嘴里尝过。

后来,法布尔到杨树林玩的次数渐渐多了,他开始把见到的野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伞状,在伞底有许多放射状纹路的小菌;第二类是伞面遍布着许多肉眼几乎看不出的小孔,像海绵般的怪菌;第三类像猫的舌头,表面上长着许多疣状物,摸起来沙沙的。由此可见,法布尔从小就有把看到的东西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的习惯,这为他之后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现小鸟巢

法布尔小时候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现在我们来讲一下他第一次发现小鸟巢的故事。

有一天,法布尔在家里很无聊,就到附近一座陌生的山丘上去玩,他希望自己能一口气爬上山顶。

山顶上长了一排树,刮风的时候,它们会摇晃得仿佛要被连根拔起似的。法布尔曾不止一次地从家中窗户望见这排树在暴风雨中摇晃,也曾看到它们在暴风雪中拼命挣扎的情形。他想去看看这些可怜的树在山丘上做什么。

让幼小的法布尔有些费解的是,这些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静静地耸立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刮风下雪时为什么就完全不同了呢?当它们平静安宁地立在原地时,法布尔觉得非常愉快;相反暴风雪时,法布尔的心也随着它们的摇晃而不安起来。

他把这些树当成自己的朋友,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探望它们一下。

他爬上丘陵斜坡,看见一片被绵羊啃过的短草。由于没有高大的树丛,他不必担心衣服会被割破,也无须担心有绊脚的石头,只要顺着这片草地一直往上爬,就一定可以到达山丘顶上。

话虽如此,但是想要从这片又陡又宽的坡地爬上丘顶,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法布尔太弱小了,他偶尔抬头向上望,丘顶的树还离得那么远,只好不断鼓励自己振作精神,不屈不挠地往上爬!爬!爬!

这时,他看见脚边一座大屏风般的岩石缝中飞出一只漂亮的小鸟。法布尔感到很奇怪,什么鸟会躲在这里呢?他停下来仔细观察,终于在石缝边发现一个用羽毛和野草做成的小鸟巢。这是法布尔生平第一次看见鸟巢,他好奇地挪开遮挡物,看到有六个鸟蛋整齐地躺在巢里,蛋壳的颜色有如澄蓝的天空,美丽极了。法布尔兴奋地伏在草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些鸟蛋。

正当他看着这些鸟蛋时,它们的妈妈就在不远处的一块岩石上,对这位不速之客不停地鸣叫、跳跃、飞来飞去,好像很担心的样子。像法布尔这个年龄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叫慈悲心呢?只是好玩成性,根本没有把鸟妈妈的悲鸣放在眼里。

这时,他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决定两个星期后,等这些蛋孵出的小鸟还不会飞的时候,把它们全部带回家。不过,现在他为了纪念这次重大发现,决定先带一个美丽的蓝色鸟蛋回去给大人们看看。于是,他先抓了一把藓苔放在手掌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鸟蛋轻轻地从鸟巢中取出放在上面,如同携带一件易碎的精美瓷器。

一个人在幼年时,假如从未有过发现鸟巢的经验,他可能无法理解法布尔当时的心情。因为带着这个鸟蛋,法布尔不能再往高处攀爬了,那些树朋友只好下次再来探望了。于是,法布尔小心翼翼地走下山丘。

当他抵达平地时,正好遇见一位牧师,牧师诵读着圣经慢慢地走向教堂。法布尔赶紧把捧着鸟蛋的手藏在背后,牧师一眼就看出他放在背后的手里一定藏着什么东西。

牧师问他手里拿着什么。法布尔犹豫了一下,然后张开手掌,向他展示那枚包在苔藓中的蓝色鸟蛋。

牧师告诉法布尔这是黑喉鸲的鸟蛋,然后不断地追问他是在哪里找到的。法布尔只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说:“我并不是故意去寻找这些鸟蛋的,只是在无意间发现了它们。一共有六个,我只拿了一个,其余的我准备等它们孵化出来,长好羽毛后,再去捡拾。”

“小朋友,你不能这样做!”牧师说,“你不能把小鸟取走,鸟妈妈并没有什么过错,你不能这样对待它们,你应该立即把鸟蛋放回原处。小鸟是自然界美丽的生灵,你应该让它们自然成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再说,田野也很需要小鸟,因为它们吃掉田里的害虫,保证庄稼的健康生长。如果你想做一个好孩子,就不要再去捉小鸟了!”

法布尔答应他要做个好孩子,于是将鸟蛋送回鸟巢,然后回到了家里。

这件事给法布尔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法布尔对“黑喉鸲”这个名字也很感兴趣。后来,法布尔知道这种鸟也叫石栖鸟,它的拉丁文名字翻译成中文就是“住在岩石上的”。再后来,法布尔阅读了一些有关这种鸟的书籍,他了解到它们喜欢住在有沙砾的山丘上,用爪子翻土,找寻土中的毛虫作为主食。因为它们在找寻食物时,喜欢从这堆土翻到那堆土,所以又被叫作“翻土者”。在法布尔居住的地方,这种鸟还被称为“谷尾”,当它们在田野中飞翔时,伸展开来的翅膀就像一把散开的扇子。

养鸭子

法布尔故乡的居民们以何为生呢?

事实上,这里的居民都非常勤俭,如果家里拥有二三百亩草地,可以饲养一些绵羊。每家都在辛勤地耕作着。他们用石头砌成一道墙,将自家的耕地围起来,以防山体滑坡或严重的水土流失。一家家的田地上下整齐地排列着,形成一片美丽的梯田。

农人们常将家畜的粪便放在桶中,待它发酵后作为肥料。这里的马铃薯长得很好,马铃薯煮熟后,被放在草秆编成的篮子里,趁热进食。这是当地居民们冬季的主要食物。

如果马铃薯太多吃不完,也会被拿来喂猪。猪是当地一种很重要的家畜,也是油脂和火腿的主要原料。

另外,当地人还有一种重要的食物就是干酪和凝乳,这是用羊奶做成的。

法布尔家只有一幢小房屋和一块小庭园,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当务之急,他们必须尽快想个办法维持生活,为了这个问题,法布尔的父母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有一次,父母又在商量这个问题,法布尔就伏在桌上,装成熟睡的样子,偷听他们的谈话。

他听到母亲说:“我们来饲养鸭子怎么样?教堂的泉水边有一座制造油脂的工厂,厂主是个退役军人,非常和善,经常廉价出售制作油脂时废弃的原料,这是很适合鸭子的饲料。”父亲对这个建议很赞同。

当晚,法布尔做了一个和一群穿着黄色天鹅绒般衣裳的小鸭子在一起嬉戏的美梦,他把它们带到池沼,教它们游泳,然后将最柔弱的一只小鸭子放在篮子里,小心地带回家。

三个月后,法布尔梦中的小鸭子终于出现了,共有24只,两只大母鸭,其余的都是它们孵化出来的小鸭子。这两只大母鸭,黑色的一只是法布尔家本来就有的,另一只是从邻居叔母那儿借来的。

这个计划刚开始时,一切都显得非常美好顺利。天气晴朗的日子,法布尔就在大水盆里装满水,把它当作水塘,让那些可爱的小鸭子们在里面快乐地嬉戏。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鸭子们渐渐长大,水盆已经容不下它们。小小的水盆既不能和池塘相比,也没有小鸭子们最爱吃的昆虫和蝌蚪。小鸭子们当然最喜欢在长满水草的池沼中一边戏水,一边寻找食物。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住在小河旁的风车房主人既不花时间,又不费金钱就可以把鸭子养得很好。那位油脂厂的厂主也在离村庄不远的水池里养鸭,他的鸭子也长得很好。可是位于全村最高处的法布尔家,夏天时连人的饮用水尚且不够,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水让鸭子们嬉戏呢?

法布尔家石墙旁的小洞里经常有水流出,虽然水量很少,但他们仍把水流引入一个石头凿成的水缸里,用作日常用水的储备。法布尔家和邻居就用一个铜制的小瓢舀水用。通常要用一天的时间,水缸才能蓄满。

法布尔家附近倒是有一条小河,但想要把小鸭子们赶到那儿,是件十分危险的事,因为中途要经过一座村庄,村庄里那些可恶的猫说不定会把小鸭偷偷抓走。还有些淘气的狗也会将排列得很整齐的鸭群冲散,小鸭子们一旦被冲散,想再集合起来就很困难了。法布尔很怕麻烦,所以只好另外找一处不受骚扰的、幽静的地方放鸭子。

从山丘往城堡后面的小路走去,不多久,在笔直的山路上有一个大转弯,旁边有座牧场,牧场连着一片不太大的草原。沿着布满岩石的山麓走去,在靠近平地的石路边有一条小河,形成了一个小水沼。那里整天都静悄悄的,法布尔觉得这是个适合小鸭子们的地方。把小鸭子们带到这快乐的新天地就是当时幼小的法布尔每天的全部工作。

法布尔从养鸭子那天开始,内心就充满了快乐。现在,他仍然很高兴,但也有一件事给他的心笼罩了一层阴霾。那就是他必须赤脚走过那段崎岖的山路,他的脚会磨起许多又大又痛的水泡。因为家境贫寒,法布尔只有一双鞋子,而那双鞋子只有在节日或去教堂的时候才能穿,所以他必须忍着痛楚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法布尔一只手拿着长竹竿,跛着脚赶着小鸭子们向前走。它们看起来也很可怜,它们的脚掌非常柔嫩,好像忍受不住痛苦似的一路上嘎嘎地叫着。如果不是法布尔让它们时时在榕树下休息一会儿,它们可能会走不动呢。

他们好不容易到达了池沼,那真是一个美妙有趣的游乐场,水不太深,温度也适宜,中间还有一块长满水草的小沙洲。

小鸭子们见到水,毫不迟疑地立刻扑通扑通地跳下去游玩。它们张着嘴不停地啄泥,或在水中喝一大口水,然后好像享受快乐似的把水吐出,只把从水中滤下的佳肴吞下。有时游到水深处,它们会把脖子伸得长长地埋入水中,只露出一个小屁股。

它们多么幸福啊!当法布尔看到它们如此快乐时,心里也充满了喜悦,他也在池沼边玩耍起来。

突然他看到水里有一团滑溜溜、绿颜色、像一团纠结在一起的细线似的东西,那是牧羊女编织的东西吗?

法布尔把它捞了起来,原来是一团青苔,他感到有什么滑溜溜、软绵绵的东西在指间钻来钻去。将这团纠结的青苔撕开后,里面钻出了几个像铅笔头大小、黑乎乎带有扁平尾巴的怪东西。原来是蝌蚪。法布尔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水中。只见这些可爱的小蝌蚪在水中绕圈子打转,乌溜溜的背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法布尔看得高兴,想伸手再去捉,它们却一下子逃开了,总是抓不到。他乐此不疲,和小蝌蚪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累了的法布尔伸着懒腰,环顾四周,他看到绿色水草的缝隙间,不断冒出一粒粒珍珠般的气泡。法布尔仔细一看,原来水草下面有一只美丽的螺旋贝,它像颗透明的豆子一样静立在水底,一动不动。他还看到一条很漂亮的毛虫,还有一条背上有一片柔软的鳃、不断在吸水的怪东西。

它们在那里做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法布尔一无所知,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看,被这种神秘的水底世界迷惑了。

小池沼的水缓缓地流向牧场边的榛树林,在树林中,法布尔又发现了一些神奇的东西,那是一只有红点的金龟子,它比樱桃核还小,但却带有一种世上最美丽的蓝色。法布尔把这只闪闪发光的金龟子装在蜗牛壳中,用树叶盖住,打算带回去慢慢研究。

他继续探寻这个神秘多彩的小世界。形成这个池沼的小溪的源头是一股很清澈的泉水,它从岩石口冒出,初时积聚在约有两三个手掌大的小洼地里,等洼地注满了,再溢出流进小溪。法布尔想到,如果在这里安装一个小水车的话,说不定会转动呢。他捡了两根细芦苇秆,做成一个十字形的架子当作水车,再用两块小石头放在两边做轴承。水车居然真的转起来了,法布尔从未如此高兴过,可惜没有人与他分享这种喜悦。很快,他就觉得无聊了,于是又尝试着去寻找新的游戏。

忽然,他想到了!或者可以用石头建一座水坝。这里遍地都是石头,法布尔津津有味忙着收集材料,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忘记了筑水坝的打算。

就在法布尔敲碎一块比较大的石头时,他发现石头的缝隙中藏着一颗六面体的结晶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种光辉就像节日时挂在教堂吊灯四周的玻璃片在烛光映照下散发出的灿烂光华一样。

那该不会是什么宝物吧?法布尔想到了国王的皇冠和王后的项链,甚至想到了之前听说的关于龙把宝藏埋在土里的故事。他一下子兴奋起来,如果龙心情好,说不定会赐给他一些金子,这样全家的生活就会好很多。

法布尔继续敲击着石头,刚才那珍奇的宝物又出现了,它就像下雨时,从古老的墙缝中爬出来的扁平蜗牛般蜷曲在那里,它的花纹像小绵羊角一样美丽。为什么石头中会有这种东西?它到底是什么?法布尔心中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怀揣着发财梦,他把小石子装满了口袋。

天色渐渐暗下来,小鸭子们也吃饱了。法布尔赶着它们往家走去,他特别高兴,甚至连脚掌起水泡的事都给忘了。

回家的路上,法布尔就像过节般快乐,他心中有一种隐隐约约、无法形容的温煦祥和的声音在低语,这声音像是在对他诉说小池沼的秘密,又像是藏在蜗牛壳中不断蠕动着的金龟子在细述岩石的秘密。闪闪发光的金粉、有棱角奇异的石头,以及绵羊角状五彩奇幻的宝石在法布尔的口袋里互相撞击着,发出动人的声响。

回到家之后,家人发现他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这些尖锐的东西已经将衣服口袋戳破了。父亲很生气,他说法布尔的宝物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命令他马上把它们丢掉。法布尔感到很难过,但还是依照父亲的吩咐把这些石头、金粉、绵羊角状的化石和那只金龟子通通丢进院中的垃圾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