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702疑问
10541200000003

第3章

我把这起事件称为“702疑问”,这是一种私人提法。

所谓“702疑问”的命名依据有两条:一是时间。事件发生于星期天深夜二时,星期天可视为一周第七日也就是人们开玩笑所称的“星期七”,深夜二时即为当天的02时,可简称为702。另一条依据是其清晰度。这个事件存在若干看上去不太清楚、让人可疑、有待解答之处,该解答与我相关。

有一件事需要在疑问解答前先行处理,这就是死者的遗体。钟昭这具尸体比较重要,在确定身份和直接死因后,应尽快办理后事,用大家熟知的说法,叫“入土为安”。钟昭的遗体于四天之后火化。按照惯例,其葬礼被称为“遗体告别仪式”,我以相关部门人士和死者生前故旧的双重身份参加了仪式。钟昭是在任县委副书记,他的葬礼规格与其身份相称,很多领导都送了花圈。告别式由该县县长主持,县委书记亲自介绍死者生平。我注意到,该生平介绍措辞谨慎,却也相当巧妙,在谈到钟昭死因时,说他是因公参加文化经贸活动,连夜赶回县城处理突发事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定性为因公,同时避开驾车肇事等敏感细节。

钟昭的父母已经过世,钟昭的岳父汪国华、妻子汪玲以及钟昭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组成了第一亲属方阵。痛失爱婿的汪国华显得很悲痛,他垂首无语,却不失风度。突然成为寡妇的汪玲则表情麻木,她没掉泪,她的手掌冰凉。钟昭的儿子茫然失措,似乎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钟昭的遗体已经火化,从物理学层面来看,这个人已经从人间消失,可算“入土”,却尚未“为安”。钟昭去世第三天,他的死讯被传播于网上,有人以“一官员离奇死亡”为题,在网络上提出质疑,追问钟昭半夜三更开警车干什么,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为什么不开车,死于同一起车祸的妙龄女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受热议的是那个密码箱,几乎所有发表议论的网民都认为里边的钱肯定是贿金,车里的官员肯定涉嫌腐败。事情已经引起上级领导关注,省里一个网络舆情部门把这件事登在简报中,省领导作了批示,要求市里认真对待,查清情况,回应质疑并反馈。

我在本市干部监督室工作,为副主任。干部监督室是组织部一个内设科室,所处理的干部监督事务与纪委有所不同,各有侧重。我们室主任由副部长兼,日常工作主要交给我管。钟昭这件事涉及几个相关部门,领导考虑需要避免外界误解,认为以我们监督室为主调查较妥当,因此我就奉命领衔解答“702疑问”。

我与钟昭是故旧,钟昭与我同龄,毕业于警校,进市公安局后干刑警,我在大学读文,毕业后通过考试进了团市委,工作中与钟昭有接触。当年有一次团委开会,本市各界青年领袖坐主席台,我和钟昭在末座旁听,两人的位子正好相邻。会议期间我们偷偷讲话,交流各自情况,钟昭拿手比划说,从我们这里一直到主席台上,直线距离不过二十来米,这段距离其实很长,有的人可以走过去,有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到。能不能走过去要看机遇,也靠努力,努力不能盲目,心里要有一张路线图。

他的话让我印象很深。

钟昭干刑警搞破案,他干的那一行挺特别,我免不了好奇,打听他们平日里如何破案。他告诉我有的案子确实错综复杂,破案过程很有意思,但是他不会一直干那个,因为他的路线图不是那么画的。

当时钟昭已经显得老成持重,他心里很明白,知道自己要些什么。有一次他问我:“知道汪玲吗?”

我说:“钟昭你得想清楚。”

汪玲后来成了钟夫人,在此前是钟昭的领导。她比钟昭大两岁,早两年当警察,在市公安局办公室干机要,兼局团委书记。汪玲为人直爽,嗓门很大,长相一般,脸很长,身子矮胖,自然条件相对困难,但是她择偶标准很高。人家有资格挑选,模样不怎么样,背景却好,她的父亲汪国华时为市委常委、秘书长,本市一大人物。

汪玲看上钟昭了,钟昭比她年纪小,他俩其实不般配,门户不对,外在形象差别也大。钟昭长得帅气,个头细长,有模有样,身上透着股聪明却又老成持重,很招女士喜欢,结果让汪玲看上了。

他告诉我汪玲的脾气挺大。且汪玲长相不尽如人意,不过说起来模样好坏没什么了不得,眼睛一闭都一样。

我问他:“要那么勉强吗?”

他笑笑说:“老弟,咱们这种人机会不多。”

于是他就成了汪玲的丈夫,汪国华的女婿。敢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勇挑重担总是会有回报,钟昭娶了汪玲之后一帆风顺,几年一个台阶,雨后春笋般节节拔高,先在市公安局提任副科长,不久派到分局当副局长,几年后调到另一个县当公安局政委,尔后不当警察了,调任县政法委书记,去省里挂一年职,回来后升为县委副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在他的路线图上奋勇前进。

这么多年来,我与钟昭不时有些接触,深入交谈却已不多,特别是钟昭本人步步高升,彼此间有了落差。我感觉钟昭有一好,当上领导,主席台一坐,念起稿子拖腔拿调,气派十足,走下台来倒不盛气凌人。钟昭对我一直比较客气,见了面他会主动笑笑,伸手握握,有时还会开玩笑,问我:“李和最近怎么样?香烟不够抽?”

我说:“不够。”

有一回钟昭到我们单位办事,在办公室里跟我聊了几句。我问他最近忙些啥,他说按照既定方针办,沿着革命道路奋勇前进。我说别太奋勇啊,只怕再过几天地球上已经无处前进,得进登月舱了。他笑笑说:“有时候静下心想想,真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这样下去还得了?”

“什么东西不得了?”我不解。

他不加解释,只开玩笑,说他深感应当学习雷锋,多做好事,助人为乐。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报纸卷,丢在我的桌上,起身告辞。他走后我把报纸卷打开,里边是一条香烟,软包中华。那一刻免不了心里特别温暖,幸福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