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1063300000011

第11章 察言观色,赢得领导的信任(6)

第一,你的领导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不同类型的领导,你应该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比如,如果你与一个只愿把握大局的领导沟通一大堆细枝末节的问题,那么领导很快就会厌烦。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认为你为完成工作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而你的领导却对你的工作漠不关心,其实这样想你就错了。一位只愿把握大局的领导可能只注重结果,他会认为你该把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处理好。如果你通过沟通掌握了领导的个性,彼此的合作就会愉快得多,今后的沟通也会顺畅得多。

第二,领导的目标是什么?通过沟通,你要清楚地知道你的领导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并且积极地协助他来实现目标。了解领导的目标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工作的发展方向,这样你就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你的领导达到他的目标。如果你知道领导的目标并帮助他完成目标,领导就会视你为自己人,那么当他升迁时,你也会跟着得到提拔和重用。

第三,领导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实际上,只有少数的幸运儿会被领导寄予期望。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关注细节的人,你可以把你想象得到的所有领导对你的期望简要地写下来,然后送给领导,让他确认。但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对细节感到厌烦的人,你最好就你在部门中的作用和责任同领导非正式地聊几次。不过,事后你要把聊的内容记下来,并确保你在协助自己的领导完成他的目标。

5.如果你在无意中得罪了领导,要通过沟通来解决

即使你已经掌握了领导的个性,但在工作中还是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导致你在无意中得罪了自己的领导。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还是要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

第一,找个适当的机会与领导沟通。如果要消除你与领导之间的误会,需要你自己主动伸出“橄榄枝”。如果是你的原因造成误会,得罪了领导,就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诚恳地向领导作解释,表明自己会吸取教训,希望继续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栽培;如果是领导本身的原因导致他误会了你,在适当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比较婉转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与领导沟通一下,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这样既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又可以让领导有一个体面的机会下台。

第二,利用一些轻松的场合来化解矛盾。你不妨找一些气氛比较轻松的场合,比如聚餐、集体活动等场合,主动向领导问好、敬酒,表达你对他的尊重,领导自然会心中有数,淡化对你的不满。当然,如果你是在无意中得罪了领导,修复彼此之间的关系,关键还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把领导理想化,领导也是一个与你一样的普通人,同样承担着各种压力,有他自己的烦恼。你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领导,这样你和领导之间自然会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

十一、掌握与领导交谈的艺术

与领导交谈,要时刻保持着警惕。中国有句古话,“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职场中同样如此。领导的地位高,在讲话时免不了有一种优越心理,如果你跟领导交谈时也率性而为,只顾着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管领导的感受,就是无视他的权威,就是不尊重他,就是不给他面子。有些城府深的领导当时并不会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但是过后随便找个借口,就会让你“生不如死”。

1.不要当众指出领导的错误

有的职场人士,往往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时刻不忘表现自己的个性。当领导讲错话时,就挺身而出,打断领导的讲话,指出领导的错误,并洋洋自得地给予纠正;或者自己有更先进的观点和更好的创意,就迫不及待地打断领导,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创意。这种行为在领导看来就是对其威信的挑战,即便当时他没有发作,日后也会借机报复。可以说,如果你当众指出领导的错误,就相当于给自己未来的职场之路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朱烨大学毕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终于如愿进了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按照公司规定,新员工要参加为期3个月的入职培训,主要是了解公司文化、熟悉公司规章制度等。

有一天,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亲自来授课,点名时一疏忽,将一个人的姓名念错了。这个人是与朱烨同住一间集体宿舍,姓名比较生僻,经常被读错,自己也习以为常了,所以就含糊地应了一声。

人力资源经理正想继续点名,朱烨却突然大声说道:“错了,错了!念错了!”人力资源经理愣住了。朱烨纠正完毕,除了人力资源经理,在座的员工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从此,人力资源经理就记住了朱烨,他在寻找一个报复的机会。3个月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分配岗位时,别人都被分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岗位上,朱烨却被人力资源经理“用心”安排到公司的网络维护员岗位上,这与他的心理预期相差太远。

朱烨找到人力资源经理要求换岗,人力资源经理的答复是:对公司来讲,每个岗位都是重要的。朱烨这时才明白,自己已经把人力资源经理给得罪了。

2.不要贸然提出与领导不同的意见

领导制定的方案与决策,往往着眼于单位的整体利益,而下属所看到的,往往是局限于一隅的利益。如果在正式的场合贸然提出与领导不同的意见,领导就会认为你在挑战他的权威,质疑他的决策能力。如果你坚持己见,据理力争,就很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让他认为你是个不顾大局,只会自我表现的员工。

王宇光是一家贸易公司市场部的统计员,工作前在一所名牌大学读营销专业。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公众场合炫耀自己的学识。有一次,市场总监召开销售人员会议,部署下一步的市场营销工作。王宇光列席参加会议。市场总监让王宇光参加会议的目的,是让他了解前期市场的销售数据,为自己的统计工作提供支持。没想到市场总监宣读完一份销售方案后,让大家发表意见,王宇光却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王宇光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侃侃而谈,指出了方案的不可执行性。而除了王宇光,别人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只是说了一些表决心的话,比如一定好好执行销售方案,力争创造更大的业绩,等等。

几个星期后,市场总监找到王宇光,让他到一个业绩差的外地办事处工作。王宇光曾私下管去那个地方工作叫“发配”,没想到自己却被“发配”了。况且,按照销售方案,那个外地办事处很可能要被撤销。为什么还要派自己去呢?王宇光向市场总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市场总监说:“你有很强的营销能力,在统计岗位上根本发挥不出来,派你去,是让你改变那里的局面。相信你会取得好的业绩的。”

王宇光又不情愿地找到老板,他没想到老板说的话跟市场总监对他说的话一模一样,显然他们早就沟通好了。老板给高帽戴,王宇光只好同意。

同事们问王宇光公司为什么派他去那个外地办事处,王宇光还炫耀说:“让我去改变那里的局面。”同事们心中暗笑,那只不过是市场总监的借口罢了,下一步那个外地办事处就要被撤销,王宇光恐怕也要跟着被裁掉了。

果然,不久之后,那个外地办事处被撤销了,王宇光也被裁掉了。

其实王宇光如果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注意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领导并不一定喜欢搞一言堂,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提意见要分场合,分时间。王宇光如果不是在会场上与市场总监针锋相对,而是在私下里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许他的职场命运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3.与领导交谈时应该掌握的原则

与领导交谈,无论聊天还是谈论工作,都要把握好分寸,不可无所顾忌,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这样才不会给领导抓住把柄,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一,不该说的别说。所谓“不该说的”,就是说了会让领导不高兴的,比如领导的隐私、缺点等。这些东西都是领导的忌讳,你说了肯定会给自己惹麻烦。

第二,成事不说。成事不说是指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擅作评价,不要再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是在领导做出决定之前,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这是你的职责。做决策是领导的事,你要对自己的职位和存在的价值有一种清楚的认识,不要给出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建议和想法,否则受到伤害的将是你自己。比如,领导新任命了一个部门经理,你自认为对他比较了解,觉得他一定会把这个部门搞垮。这个时候你要说吗?如果你说了,难道就能改变领导的决定?如果改变了,领导的权威何在?你说了,反而会影响领导对你的看法,“这个小子,总是这么屌,就你厉害,我们都是傻瓜,等着瞧,有你好受的。”最后受害的只能是你自己。所以,说话要在事前说,而不是事情已经决定之后,更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去随意评说,引火烧身。

第三,遂事不谏。遂事不谏是指正在做的事情,你不要去劝谏。如果正在做的事情是错的,就让它错到底,最后再来总结和检讨。领导每天都会做很多决策,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但即便是错误的决策,也要比没有决策好,因为没有决策会导致单位一盘散沙。所以,在职场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基层员工明明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的,但是领导还是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基层员工这时惟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坚决地执行错误的决定,而不是去说,去评论。基层员工知道事情是错误的,难道领导就不知道吗?如果基层员工不做,损害的是领导的权威;如果基层员工去做,只是损失金钱和时间而已,通过以后的正确决策还可以得到弥补。而一旦领导的权威受到损害,那可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恢复的。

第四,资格不够别说。在同领导交谈之前,你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说的资格。所谓“资格”,就是领导是否信任你,是否听进去你的话。如果你还没赢得领导的信任,即使你的意见是正确的,领导也未必会采纳。而相同的意见,由领导信任的人提出,领导就会认为是正确的,并欣然接受。所以,在赢得领导的信任之前,你最好不要随意向领导进言。

第五,不能直言不讳。跟领导交谈,不能直言不讳,而要拐弯抹角。所谓“拐弯抹角”,就是不直率地说出你要说的话,先说别的话题,让领导感到你真正要说的话是为他好。

第六,学会搪塞之言。有时候,完全保持沉默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这时你可以说一些不痛不痒的搪塞之言,既让领导觉得很舒服,也能避免沉默的尴尬。

十二、马屁该拍还得拍

在日本,有两名大学生毕业后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提供“恭维服务”,据说生意相当火爆。看来,在职场中,对于领导,马屁该拍还得拍。

“我最看不起溜须拍马的人了。”自打进入公司,易小乔就一直对怕马屁的某些同事耿耿于怀。可不,办公室里难干的活儿都是她干的,可领导却偏偏青睐那些成天恭维自己的人。

而张先生恰好相反。作为外企中层,他正在体验被下属赞美的奇妙感觉。前些天的一次会议发言之后,他手底下的那帮小美女一下子围拢过来,对他说:“老大,你讲得太棒了!”“就是,真给咱们部门长脸。”“下回有机会教我们两招。”周先生连连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心里还是忍不住乐开了花。

或许你不喜欢拍马屁,但是你的领导可能喜欢有人拍马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变的是你。实际上,在一个单位里上班,下属拍领导的“马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职场中,你应该将“拍马屁”当做一种正常的沟通交流方式来对待。也许你的提升并不一定需要你去拍马屁,但是拍马屁会让你提升得更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职场中打拼都是在为生存而奋斗。为了多加点薪水,为了晋升得快一点,你对自己的领导说几句好听的话,这有什么错?可以说,你的领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你一生有多大出息,因为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

在职场中,下属与领导相处,很多时候就跟谈恋爱一样,双方都需要适度地“哄一哄”,而这“哄一哄”无非就是嘴巴甜一点而已。试问,包括你在内,有几个人不爱听甜言蜜语呢?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希望自己的下属整天对自己风言风语,让自己难堪吗?

如果你认为拍马屁会对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造成伤害,那只能说你的心灵太脆弱和狭隘,在本质上你是个自恋狂,而自恋狂不可能在职场中生存下去。

拍马屁之所以经常遭人非议,一方面是被妒忌,另一方面则是水平问题。如果你马屁拍得不好,拍到大腿上去了,不仅会被同事笑话,领导也不会高兴。其实,你尊重领导,对领导的指示百分之百执行,这是对的,同事们也都能理解。同事们讨厌的是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向领导献殷勤。如果你把“马屁”拍得含蓄一点,说三道四的人就会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