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1063400000006

第6章 工作态度正确,细节精神自然形成(3)

2003年4月27日,青岛港新码头灯火通明,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在一艘名为“地中海阿莱西亚”的轮船上,开始了向世界装卸纪录的冲击。晚上8时20分,320米长的巨轮边,8台桥吊一字排开,几乎同时,船上8个集装箱被桥吊轻轻抓起放上拖车,拖车载着集装箱在码头上穿梭奔跑。4月28日凌晨2时47分,经过6个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创下了每小时单机70.3个自然箱和单船339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5个月后,他率领桥吊队又把每小时单船339个自然箱这一世界纪录提高到每小时单船381个自然箱。

在单位里,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职责,每个员工都不应该因为上司不在或者没有人监督,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上司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果你常常趁上司不在时开小差,经常为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寻找借口,总是将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其他同事,总是认为别人比自己干得少……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员工,不但上司想开除你,你自己也会丧失信心。因为放弃责任,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职场生活。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无论一个人在什么公司工作,都不应该只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老板。”你应该用上司的标准去开展工作。当你看到物品破损或者生产浪费时,你是袖手旁观,还是像上司一样去竭力阻止?当你看到同事在工作中因为遭遇挫折而心情抑郁时,你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还是像上司一样主动地去鼓励他?当你看到市场正一点一点地被竞争对手占领时,你是漠不关心,还是像上司一样积极地寻找对策?上司与下属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上司把单位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单位的事情做上司的事情。

日本著名企业家井植薰曾说:“一般的员工,我仅要求他们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考虑工作就可以了。对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的大门,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如果一个员工只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念头,那么他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否则,他就应该自觉地在上班时尽职尽责地工作,在上班之外的时间里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当你准备承担责任的时候,你就领先于大多数同事了。可能没有同事会帮助你,甚至可能真的因为问题严重而让你一个人承担全部最坏的结果,可是如果你选择逃避责任,虽然你一时不会失去这份工作,但长此以往,谁肯和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共事呢?日复一日,如果你每次都是如此逃避,直到众人都无视你的存在,那么你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那些凡事不愿意多承担责任的员工只有两条出路:要么一辈子在原地踏步,要么被别人踩在脚下,永无出头之日。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哪个人可以保证自己不犯一点错误。既然错误无法避免,那么可怕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错上加错,不敢承担责任。

王强和张军新到一家速递公司,是一对工作搭档。他们工作一直都很认真努力,老板也对他们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王强和张军负责把一件邮件送到码头。这件邮件很贵重,是一个古董,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到了码头王强把邮件递给张军的时候,张军却没接住,邮件掉在了地上,古董碎了。

老板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老板,这不是我的错。是王强不小心弄坏的。”张军趁着王强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办公室对老板说。

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张军,我知道了。”

随后,老板把王强叫到了办公室。“王强,到底怎么回事?”

王强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他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王强和张军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老板把王强和张军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你们俩递接古董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王强留下继续工作,而张军你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

勇于承担责任,是职场中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主动承担责任的下属,比那些寻找各种理由的下属,往往更受上司的器重和信赖。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关键就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它,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它。如果你能以正确的态度勇于承担责任,错误不仅不会成为你发展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成长的助推器。否则的话,你就会自食恶果。

李伟军在一家工厂任技术员。经过几年的锻炼,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被提拔为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的生产技术工作。

有一次,车间的生产线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质量也受到了影响。他看过之后,便立即断言是原料配比不合适。但调整之后,情况仍不见好转。此时,另一位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问题的症结并不是原料配比不合适,而在于设备本身存在一些小问题。对此,李伟军从内心里觉得那位技术人员的看法很合理。但是,他觉得自己是负责车间生产技术的领导,如今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为了逃避责任,李伟军一方面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布置专人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整。但是由于贻误了时机,问题最终还是爆发了,给工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于是,李伟军在羞愧之中辞职了。

四、自动自发,全力以赴

自动自发、全力以赴是细节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自动自发意味着不用上司交待,就能全力以赴地完成工作。自动自发的职场人士总是在工作中付出自己所有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秉持细节精神自动自发地工作。当你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时,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那些成功的职场人士,与凡事得过且过的职场人士相比,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自动自发地做事,积极主动地工作,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可惜有不少职场人士都工作在茫然中,他们每天茫然地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上班、下班……他们从不思考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想象,这样的职场人士,他们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做好每一件小事、关注每一个细节。

有些职场人士认为,单位是领导的,自己只是替领导工作,自己的工作表现再好,再有能力,得到好处的还是领导。事实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抱有这种想法的职场人士,每天心里都不平衡,当然也就不会主动工作,而是按部就班,缺乏活力。更有甚者,有的职场人士趁领导不在的时候,上网聊天,干私活,或者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这些做法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断送自己的前程。

英特尔前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毕业生发表演讲时说:“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成是自己开的一样。你每天都必须和好几百万人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这样,你才不会成为某次失业统计数据里头的一分子。”

优秀的职场人士无论领导在不在,他们都会自动自发地工作。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业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工作并不是做给领导看的,工作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优秀的职场人士并非只是为自己的饭碗与薪水而工作,他们有更高的需求。把工作简单地视为换取劳动报酬的想法是低级的、短视的,有远大职业目标的人永远不会把眼睛停留在饭碗和薪水上。与此相反,他们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去做。

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姑娘到城里打工,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于是选择了餐厅服务员这个职业。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能的职业,只要招待好客人就可以了。许多人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多年,但很少有人会认真地投入,因为这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需要。

这个小姑娘恰恰相反,她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彻底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一段时间以后,她不但熟悉了常来常往的客人,而且掌握了他们的口味,只要客人光顾,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她不但赢得了客人的交口称赞,也为饭店增加了营业额--—她总是能使客人多点一至两道菜,并且在别的服务员只照顾一桌客人的时候,她却能独自招待好几桌客人。

老板逐渐认识到她的才能,准备提拔她做餐厅主管。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原来,一位准备投资餐饮业的客人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与她合伙创办一家餐饮公司,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她负责经营管理,并且郑重承诺给她25%的股份。

五、顾全大局,甘当配角

顾全大局、甘当配角是团队精神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指个人利益应以团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顾全大局、甘当配角是你身价百万的前提和基础。

提到迈克尔·乔丹,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曾是NBA最伟大的球员。而迈克尔·乔丹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全面的技术,能成为领军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他能顾全大局、甘当配角。

当很多球员想着怎样争取更多的上场时间,怎样吸引观众的目光并成为媒体的焦点时,迈克尔·乔丹却可以放下最伟大球员的光环,甘当配角去助攻,去帮助队友防守,他这种为了顾全大局而甘当配角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队友,也为队友所钦佩。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迈克尔·乔丹不顾全大局,在球场上只顾表现自己,那么芝加哥公牛队还会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队之一吗?肯定不能。迈克尔·乔丹还能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吗?肯定也不能。

顾全大局、甘当配角,从表面上看是自己遭受损失,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当配角的人同样也是赢家,因为你的谦让、你的付出,能使整个团队获得更大的成功和业绩,而团队的成功是你个人成功的保障,团队的业绩是你身价百万的前提和基础。

某公司有6名保安,当经理决定从他们当中选出一名当队长时,6个人都想当,并分别向经理自荐。其中有3个人自荐时,还捎带说了其他同事的坏话,比如某某在工作时间内闲聊,某某有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等等。由于6个人都有想当队长的强烈愿望,经理决定通过比赛的形式选拨。

首先,经理把6个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3人,让他们徒手翻越一堵3米高的墙,当然墙的那一边铺上了安全垫。如果哪一组翻越过去,哪一组就是赢家。然后,那一组的3名成员再进入下一轮决赛,最终胜出者就是队长。

毫无疑问,3米高的一堵墙,如果不借助工具就无法翻越过去,而且经理给出的时间只有3分钟。怎样才能翻过那堵墙呢?

甲队的3名队员径直来到墙根下,其中一名叫王明的小伙子迅速蹲在地上,对另外两个人说:“快,你们踩着我的肩膀爬上墙头,然后再拉我上去。”

“这……”另外两个人有点犹豫。

“还犹豫什么?快上……”王明催促着。

于是,另外两个人踩着王明的肩膀迅速爬上了墙头,然后分别伸出一只手把他拉上去,3人一齐跳到了对面的垫子上。

经理满意地点了一下头,甲组的3名队员整个翻墙过程只用了2分30秒。

再看看乙组。乙组的3名队员还在争论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大。3个人中身材最高大的张正秋大声抗议道:“什么?让我当梯子,你们踩着我的肩膀上?不行!我又不是木头,你们踩在我肩上多痛啊!再说,谁能保证你们俩上去后会伸手拉我呢?”

“你不当梯子,我也不可能。我感冒了,我身体还虚着呢!”小个子李征说。

就在3人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经理走过来说:“别争了,你们谁也不用当梯子了。”

“啊,经理。我们可以不通过这一关就直接进入下轮比赛吗?”乙组的3名队员高兴地问。

“是的,你们可以不过这一关了,因为你们已经超过了规定时间。但是,你们也用不着参加下轮比赛了。”经理说完,径直走了。

甲组之所以能顺利地进入下一轮比赛,离不开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更离不开王明甘当人梯的大局意识。假如甲组的3名队员也像乙组的3名队员那样,谁也不愿当“梯子”,那么谁也别想翻过墙头,进入下一轮比赛。

由此可见,你不可能在没有支持和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实现自己身价百万的目标,你需要领导、同事的支持,你永远不能脱离团队的支持。如果没有领导、同事的支持,没有团队的支持,你就无法实现自己身价百万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