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10757100000004

第4章 作者自序

本书(原名《明辩思维者词典》)起源于哈丽特·霍尔医生对我前一本书《非自然行为:明辨思维、怀疑论、被揭露的科学!》(Unnatural Acts:Critical Thinking, Skepticism, and Science Exposed!)的评论和建议。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指导原则,即明辨思维并非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能力。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明辩思维者,坚持明辨思维还意味着违背人类的天性。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使人类这一物种拥有令人赞叹不已的大脑,具有自我意识、记忆、面部辨认等几千个不同寻常的神奇功能。但与此同时,进化过程也促使我们必须迅速思考,这样才能在人类长达十万年的进化史中适应周围的环境,使物种得以生存下来。现代生活中,快速思考有时仍然十分必要,但更多时候我们却应该放慢节奏。因为有的时候与其依赖本能和天性去思考问题,不如花一点时间先做研究、认真思考、广泛讨论,然后再做出判断。

《非自然行为》是明辨思维的导论,重点关注明辨思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些困难通常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称为偏误、谬误和错觉。我在《非自然行为》的最后一章推荐读者制订学习计划,理解书中所列的59种情感、认知和感知上的偏误、谬误及错觉。哈丽特·霍尔认为,如果我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仅提供一张术语清单是远远不够的,这么做也很令读者失望。她认为我应该详细解释书中提到的所有相关术语。于是,我为清单所列的每一种偏误和谬误都写了一段简短的介绍文字。为什么是59这个数字呢?好吧,我总不能无限制地一直写下去吧!

《非自然行为》出版发行以后,我决定将原有的简介段落扩展成完整的文章,并定于每周一在博客上发布一条妨碍我们进行明辨思维及做出良好判断的谬误、偏误术语,计划用59周时间完成这个连载项目。我将该博客命名为“能够提高思维能力的非自然行为”(Unnatural Acts That Can Improve Your Thinking)。连载结束以后,我对所有文章重新改写和润色了一遍,然后按字母顺序排列,《明辨思维者词典》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在《非自然行为》中解释过明辨思维能力为什么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因为人类进化史的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我们进行“明辨思维”。这一词汇的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有人将其直译为“批判性思维”,但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并非批评和批判。不论是批评还是批判,这些都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我们所说的这种思维方式是自觉、自省的,会认真考虑各种可能性,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做才对”,而不是“如何做才不会错”。明辨思维不是一种自然行为;因为我们的自然思维方式是凭本能和直觉进行的,通常会受自己无法察觉的情感和欲望所驱动。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眨眼之间:不用思考的思考能力》(Blink: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中表示,本能或快速判断与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做出的判断一样有价值。我将《非自然行为》一书视为针对《眨眼之间》的一剂解药,认为虽然按本能行事在很多情况下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遇到重大问题我们还是需要用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去收集、分析和评估数据,只有通过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提高作出公正、准确判断的几率。遵照人类的天性行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有些情况下非自然的明辨思维更能让我们拥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