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胆小如鼠
110519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年第09期

栏目:中篇小说排行榜

事情在一瞬间突然发生,猝不及防。

那时候有一辆大货车行驶于前方主车道,货车满载,于上坡路段气喘吁吁,速度缓慢。我们的轿车从后边赶上,追到货车屁股后,司机小张打了方向盘,闪到左侧快车道上,加速从大货车侧后超车。时约下午四时半,天气晴朗,无风,无雾,没有炎阳晃眼,能见度极好,以小张的驾驶技术,该超车作业十拿九稳,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料意外骤然降临:有一个男子忽然从前方绿化区蹿出来,越过隔离带护栏跳进快车道,阻挡于我们的超车路线上。

我坐在助手位,与司机小张同在前排,我们俩同时看到了前方跳出来的男子,第一反应完全相同,我们一起紧张发喊:“有人!”

其时我们行驶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不是城市街道,其外围是封闭的,其路面车流穿梭无尽,除了道路维修人员,徒步路人没有机会进入,没有谁会冒着被撞成肉饼的危险横闯高速公路。当然也有例外,让我们碰上了。

后来分析,突然跳出来的男子应当来自另一侧车道。高速公路我们这一侧车辆由南向北行驶,另一侧反向,由北往南,两侧之间有隔离带,安有护栏,护栏里是绿化区,种着齐腰高的灌木。闯道男子估计是反向某一车辆的搭载人员,在高速公路旁违规下车,穿过对面车道进入隔离带,试图越过隔离带,穿过我们这一侧车道,从路边某处离开高速公路。此人要么是精神不健全的流浪人员,要么是醉汉,也可能是贪图走近路的附近居民或打工者。此人跨越护栏之前应当估摸过情况,他看到了主车道上蹒跚而行的大货车,认为距离还远,来得不会那么快,时间足够他穿越路面。他却不知道大货车后边藏着我们这辆轿车,我们正在超车,司机会加大油门,车辆会加速,高速行驶的轿车只须一眨眼时间就扑到眼前,快得人措手不及。

小张踩了刹车。我听到车底板下刹车片强烈摩擦的尖锐声响,这一段距离已经不够紧急刹车,我们的轿车眨眼间冲到男子面前。男子听到动静,扬起脸看,那是一张非常吃惊,表情异常生动的脸。他大约三十五六,穿着一件旧夹克,手上还有一个小包。突然扑上来的轿车让他感觉到危险,他显得意外,茫然失措,突然止步,站立在快车道边缘一动不动。

这时我们刚刚超过大货车,小张别无选择,只能驾车朝男子直撞过去。男子已经失去反应,没有任何闪避。就在被我们的车头撞飞之前,我们身后传出两声惊叹。

“快!快!”

除了惊叹,还有拍打声,是手掌用力拍击座椅的声响,“嘭!嘭!”两下。

是坐在后排的丁茂盛发的声。小张猛然一惊,急打方向,我们的车从闯道男子身边擦过,冲进主车道,挡在货车前。正在加速爬坡的大货车一头拱到我们车屁股后,小张猛加油门,轿车忽一下冲出去,抢了个千钧一发,在被大货车追尾撞击之前跑开。

几秒钟后我们的车停在路旁停车带上,我们身后的路面已经乱成一团。

闯道男子侥幸被我们闪过,却被另一辆轿车撞飞,从他蹿出的护栏边被撞到50米外的路面,当即化成一团血肉饼。撞他的轿车是一辆宝马,原本紧随我们这辆车,我们超车时,宝马也跟着超。我们遇到不速之客紧急刹车,后边宝马反应不及,一头撞上来,还好小张从快车道闪避到主车道,钻到大货车前头,躲过了前边的不速之客,也躲开了后头的追尾。我们闪出快车道后,宝马车飞速前拱,路边男子躲避不及,即被撞飞。宝马车撞人后紧张右闪,与右边的大货车剐蹭,而后又弹向护栏,在路面上跌撞旋转,最后停在路中间。大货车紧急停车,身后几辆车相继追尾,连环碰撞停车,那段高速公路顿时堵塞,车辆横七竖八,遍地狼藉。

我们算是绝处逢生。小张把车停在路旁,抱着方向盘不住发抖。

丁茂盛在后边问:“小张怎么搞的?刚才蒙了?”

小张哆嗦着,回不了话。

“生死关头,不能胆小如鼠。”丁茂盛批评。

我拿出手机想挂电话,丁茂盛即追问:“干什么?”

“要不要报个警?”我请示。

“算了。”

我把手机收起来,不料他转念改了主意。

“小陈打吧。”

我打了110。我把发生事故路段报给接警人员,告诉他们情况相当严重,有人身亡,可能还有伤员,请赶紧前来处理。接警人员询问我是什么人?我告诉他自己是路过的,一个目击者。

“叫什么名字?”

“我姓陈。”

我把手机关上。

丁茂盛问司机小张:“缓过气没有?”

小张脱口道:“吓死了。”

他承认刚才看到男子突然从隔离带蹿出来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踩刹车是下意识动作,那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大货车就在身旁,变道闪到大货车前有如送死,太悬了,他不敢那么干,所以只能让车往行人身上撞。领导一发声,他血往上冲,一咬牙冒险闯道,居然闪了出来。

丁茂盛说:“差个0.1秒,完了。”

小张连说:“太险太险太险。”

“其实该表扬你。你是手疾眼快,我才是胆小如鼠。”丁茂盛自嘲。

事情发生的时候,丁茂盛坐在轿车后座接一个电话,那种时候通常他不会注意路面情况,也许是我和小张的失声叫唤把他惊动了,让他中断通话,跟我们一起掠过车祸,终于有惊无险,车与人毫发未损,逃出一劫。

丁茂盛问:“路边那个人怎么样了?”

小陈哆嗦:“肯定完蛋。”

“你没动到他吧?”

我回答:“小张闪过去了,是宝马撞到他。”

宝马车横停于路中,一男一女两人从车里钻出,跑到路边。男子在打电话,也许是报警。宝马伤人撞车之后已成废马,但是乘客似无大碍。

丁茂盛吩咐:“小陈给小张水,壮壮胆。”

我把手中矿泉水瓶递给小张,他一口气喝了半瓶。

丁茂盛问:“壮过胆没有?”

小张喘口气:“可以了。”

“快走。”

小张发动马达,我们迅速离开现场。由于车祸骤起,高速公路交通阻断,等待事故处理部门人员赶到,所有有关的无关的车辆此刻都被肇事车辆挡在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例外。我们抢在事故之前脱出来,蹿到现场前边,我们后边的车全给堵死,整个事故现场只有我们一辆车还开得走,从这里到下一入口,此刻只供我们一辆车通行。

丁茂盛告诉我:“小陈,给王主任挂个电话。”

我挂了王复华的手机。铃响几声,王复华接了电话,手机听筒里他的声音很低。

“小陈什么事?”他问。

我问:“主任开会?”

果然是在会议室里。王复华是市人大主任,今天下午人大常委会开例会。

“是不是丁副书记有事找我?”他问。

我回答:“是的。”

我把电话递给丁茂盛。

丁茂盛与王复华商谈一份治理流域水污染文件,该文件是市人大报送省人大的一份反馈件,因涉及丁茂盛分管的工作,王主任批示呈丁副书记审阅。上星期该文件已经交到丁茂盛手里。

“什么时候报省里?”丁茂盛在电话里问王复华。

我听不到王的回答,但是能估计到他的答复:按照规定时间,必须尽快报送。

丁茂盛说:“行,我马上赶回去处理。”

丁茂盛谈起刚刚发生的车祸,说几分钟前差点出事,一个路人被撞飞,死于非命,还好祸事未曾波及,及时逃脱。王复华吃惊,即表示关切。丁茂盛自嘲,称看来他本质上不是好人,所以逢凶化吉。

“都说好人死得快。”丁茂盛说。

他们在电话里哈哈。

通话结束前,丁茂盛再次提到那份文件:“我让小陈带上,晚上给你。”

这话并不真实,丁茂盛提到的文件已经处理完毕。两天前,丁茂盛离开市区下基层调研,行前处理急办事项,包括这份流域治理文件。该件经丁茂盛阅读完毕,在文件呈报单上签名表示同意,并由我按办文程序交给市委机要室。那天是周五,接下来是双休日,这份文件肯定将于明天也就是周一上午送抵王复华手中。

为什么丁茂盛如此提及,似乎已经忘记他自己的签字?旁人不好理解,我却心里明白,此刻该领导想的根本不是某份文件,他只是借以未雨绸缪,为我们刚刚遭遇的车祸设防,当我和小张还在为突然历险和逃脱后怕时,他已经在考虑后事。近来我们这位领导刻意保持低调,极其谨慎小心,很不希望自己因为一起车祸被沸沸扬扬,车祸发生后他不想让我直接报警,就是怕被牵扯上,引起外界注意。但是事已至此,不太可能置身其外,他得考虑万一车祸引发注意,他必须有所准备。这起意外车祸中的肇事者并非我们,不需要本车哪一个人去承担事故责任,但是毕竟我们坐在冲向濒死者的第一辆车上,是现场最初最直接最完整过程的目击者,丁茂盛必须为自己匆匆离开现场,没有留下来配合警方调查提供一个合理解释。他的说法就是电话里提到的这份重要文件,该文件有时限要求,他必须迅速赶回市里处理。

此刻我们匆匆赶回市区确有重要事项,这件事确实有其时限,必须在当晚完成,却非处理文件,是吃晚饭。今晚有一顿“重要晚餐”,做东的正是市人大主任王复华。王复华为该晚餐安排了一只“穿山乙”,要对丁茂盛“表示表示”。除此之外,市区并无其他重要事项留待丁副书记处置。

作为丁茂盛的秘书,我负责他的日程安排,今晚这顿饭之确定过程我非常清楚。该“重要晚餐”原本不在丁茂盛的调研日程里,是今天早晨才临时决定的。当时我们在下榻的开发区招待所食堂用早餐,王复华给丁茂盛打电话商谈,我就在丁茂盛身边,听到他们谈及“穿山乙”等等事项。丁茂盛在电话中答应参加晚餐,却又声称自己“胆小如鼠”,建议晚餐不要用“穿山乙”,因为那是化名,真名是穿山甲,列于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只怕吃了有麻烦。王主任表态,甲乙不论,允许丁茂盛点几个不麻烦的动物。丁茂盛即回答:“可以煮一锅凤毛麟角。”

当然是开玩笑。就实而论,王复华的“穿山乙”还是可以吃的,丁茂盛的凤毛麟角却是另一回事,那东西没地方找,哪怕找到了也没法煮着吃。

由于决定赶回市区吃晚饭,下午的调研日程临时调整,丁茂盛只去了南湾电厂,在那家大型电力企业调研考察,了解情况,呆到四点来钟即告辞,踏上返回市区的归途。不料一上高速就遭遇车祸,还好有惊无险,没有祸及“重要晚餐”。

我们匆匆离开,轿车刚刚驶出车祸现场,丁茂盛的手机铃响。

他接了电话:“是我。”

我从他口气里听出情况,断定是刚才车祸发生之际丁茂盛接听的那个电话,因车祸突然中断,现在继续。不需要丁茂盛说太多话,凭着只言片语,我就知道给他打电话的人是詹彩云,本市第二中学一位年轻女教师。詹彩云这个电话肯定不是好事,很紧急,涉及一个老人,这老人可能快不行了。

果然,只听丁茂盛问:“病危通知怎么说?”

詹彩云“哇”一下,在电话里痛哭失声。

我没能直接听到她的哭泣声,是从丁茂盛的反应中听出情况。丁茂盛在本地可称大人物,很少有谁能够在他的电话里哭泣,詹彩云是极少的例外。

“不要哭,好好说。”丁茂盛道。

对方依旧哭泣不止,上气不接下气,哽咽中说话断断续续。

丁茂盛安慰詹彩云,说医院的病危通知有一定弹性范围,有的病人接连拿到几张,最后还是活了过来。所以不要慌,医生还在尽力。

“晚上我去。”他说,“有特殊情况马上给我打电话。”

他跟詹彩云约了时间,确定晚间九点左右到医院。此刻他还在返回市区途中,返回后还有事情要处理,因此会拖点时间。

丁茂盛关了手机。

当晚领导除了出席王复华主任的晚餐之外,似无其他安排。他告诉詹彩云九点左右去医院,应当是给晚餐安排出足够时间,也给自己留有一点余地,表现出他无所不至的谨慎。丁茂盛与詹彩云电话相约时,还不知道有一片火焰已经在熊熊燃烧,该火海之重要性无可比拟,其他事项都无以匹敌。

消息在我们离开车祸现场,前行大约20公里之后忽然传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董书友给丁茂盛挂电话,报称南湾电厂后山突然起火。丁茂盛一听不禁发笑。

“让它去烧。”丁茂盛说。

“是真的!”

“我知道是真的。”

董书友在电话里叫唤。他没开玩笑,火确实烧起来了!

一小时前,丁茂盛恰巧就在南湾电厂调研考察。当时董书友等开发区领导与厂方管理人员陪同他参观厂区,他们一直到了厂区后部,那里有一座山,当地人称后山。丁茂盛站在山脚往山上看,对身边陪同人员提了个问题。

“这里要是发生火烧山,你们怎么办?”他问。

厂方人员说,厂里有一支职工消防队,备有各种应急消防设施,制定有火灾抢救预案,可以防范生产车间的意外火情。如果发生大的火灾,必须请外边消防力量支援。开发区主任董书友报称,辖区内有一个消防中队,直属市消防支队,配有消防车,一旦电厂有事,该消防中队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支援电厂灭火。这支消防队伍虽属专业,力量却相对薄弱,不太大的情况可以对付,一旦发生特大火灾,还是需要由上级调派市里以及周边各县消防力量支援。

丁茂盛指着电厂后山说:“多加小心啊。”

居然一语成谶。丁茂盛离开不到一个小时,火就在山上烧了起来。也许因为过于凑巧,董书友打电话告急之初,丁茂盛还以为是在开玩笑,所以发布重要指示:“让它去烧。”待到发觉人家不是开玩笑,电厂后山已经一片火海,他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好。

“你们报告了没有?”他问。

已经按规定报了火警,同时急报市委和市政府两办,两办正在按规定程序处置。丁茂盛是市委副书记,他不分管工业,也不管救火,本来董书友无须直接给丁茂盛报告火灾,但是不巧,这两天丁茂盛刚好到开发区视察,火灾发生前夕还在南湾电厂问起消防,董书友考虑必须把情况迅速报告给他,以免造成不测。

丁茂盛思忖片刻,在手机里对董书友说:“我马上回电厂。”

轿车从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下车,掉头再进高速入口,反向往回。十几分钟后我们回到车祸现场,交警还在处理后事,高速公路南往北方向车道依旧封闭,大量车辆滞留,车龙延绵七八公里之长,等待通行。还好北往南方向通行没有受阻,我们得以从另一侧面旁观车祸现场,重温事件发生时的惊心动魄。

死者还一动不动躺在公路中间,头上盖着一件外套。

司机小张抱着方向盘,情不自禁还会发抖。

丁茂盛问我:“小陈,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我答不出来。此刻接踵而至的都不是好事。

丁茂盛说:“算我们运气好。老鼠虽然小心,终究逃不过猫爪。”

我和小张屏息静气,没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