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80后婚姻全景日记
1118000000001

第1章 序 我为什么要写婚姻日记

再精密的仪器也无法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再恩爱的情侣也无法保证婚姻同样甜蜜。不同于恋爱,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甚至关系到两个家族。如何度过漫漫未来,如何经营柴米油盐的生活,如何让雷同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这是人们探讨了几千年的话题,可惜,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80后的我们,是传统教育与现代观念冲击下的矛盾体。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缺少兄弟姐妹,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爱着,做惯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何在婚姻中与同样的另一半分享与承担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了中国的教育改革,上大学遇到了扩招,毕业遇到了房价暴涨,面对压力、面对工作,婚姻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电视、互联网带来了大量新潮时尚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可本质上,我们依然是50后、60后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烙印在我们的骨子中,婚姻怎么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平衡点?

犹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要专心读书,不可以谈恋爱。可一转眼,毕业了,婚姻马上变成了头等大事。相亲,相亲,再相亲,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催促,催促,再催促,绝大多数适婚青年都听过父母催婚的唠叨。于是很多人觉得,结婚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可是最终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的还是夫妻双方,我们真的能为别人而活吗?

结婚并不是两个人住在一起这么简单,工作、孩子、家务,每一个都是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问题;婚姻中也并不是只有两个人,同事、朋友、家人,甚至前男友(女友),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上班、回家,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诱惑、抉择、生存,更好地生存,红本子需要PK的是接连不断的难题。

用日记的方式记录新婚的一周年,是一种回顾,也是一种自勉。在雅虎连载期间,它让许多人羡慕,也让许多人自省。大家一起探讨80后的我们应该如何经营婚姻,但生活并不是数学公式,婚姻也不是工厂制造出来的模子,每个人必须用心经营,才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可以在平凡却压力重重的生活中寻找到别样的甜蜜。

最后,我还想特别感谢为我这部《80后婚姻全景日记》绘制唯美封面的画手圆子以及全程负责执行编辑工作、不厌其烦帮助修改、劳心劳力、发挥创意,为我的新书增添了诸多亮色和吸引力的特约编辑杨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