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食神到女神:气血好的女人不会老
11215100000001

第1章 女神修炼:脾不虚 胃不寒 血不亏才美丽

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也是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使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早衰,诱发疾病。饮食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将营养物质传输给脾,脾再将营养物质化生为气血,为生命提供养料。

养好后天之本,做个幸福女人

脾胃和,气血顺

脾胃的第一功能是运化食物,第二功能是升降。脾主升清,是指脾的运动是以升为特征,脾将气血精微等营养物质向上输送给心、肺,通过“心主血脉”和“肺朝百脉”的生理功能,将气血输送至全身。胃主通降,就是指胃肠将消化后的食糜传输给小肠,经小肠的泌别清浊后,将糟粕传给大肠的功能。如果脾不好好往上运送气血精微,反而从下流失了,就会出现气血不足、身体虚弱的现象。如果胃气不下降,则食物传化出现障碍就会使胃气滞留于胃中,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口臭等胃气上逆的现象,或者出现胃脘胀满疼痛、便秘的现象。

脾的第三个功能是为血液运行提供约束力和控制力,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中医称为脾主统血。如果脾虚弱,统血无权,容易导致出血,如皮下瘀血,口、鼻、牙出血,吐血,内脏易出血。

女人养脾胃,不做黄脸婆

饮食由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胃受纳饮食后,分泌胃液将食物进行消化,形成食糜和水谷精微。胃将食糜传给小肠,小肠将食糜中的营养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传给大肠,排出体外。胃将水谷精微传输给脾,经过脾的运化作用生成人体所需的气血和水液,以灌溉五脏,营养全身。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才能使饮食化为气血和水液。故脾胃被合称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女人脾胃好,气色就好,自然会变得漂亮。

相反,如果脾胃出了问题,不能好好地消化食物、化生气血,人体就会出现元气虚衰、气血亏虚的现象。人吃了等于白吃,各个身体脏器也就吃不饱,当然不能好好地运作。所以,我们常见有些人饭吃得不少,仍然面黄肌瘦,天天发蔫,没有精神,这就是脾胃生理功能弱的体现。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天天嚷嚷难受,你问她哪里难受,她也说不清楚,说按哪儿,哪儿就疼,有头晕、恶心、便秘的症状,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没劲工作,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毛病。我问她是不是减肥不吃饭,她说吃,一天吃一顿,清水煮白菜。我给她开方子,一天三顿饭,该吃什么吃什么。她照此方法吃,一段时间后,什么毛病都没有了,她此前的症状就是因为饥饿导致的。

很多女性常有眼圈乌黑、脸色蜡黄、头昏脑涨等症状,年纪轻轻便成为“黄脸婆”。不过,如果及时改变,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个女人都能和“黄脸婆”说再见。

除了尽量不熬夜,消除心理负担,保持心情愉快之外,用均衡的营养保护好自己的脾胃更是给自己“好脸色”的一个好方法。

养好脾胃才是秀发出众的秘密

头发是女人的第二张脸,能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是每个女人的骄傲。

因此,很多女人在护理秀发上花费大把的精力,不是洗、剪、吹,就是烫、染、漂,做造型,变颜色,挖空心思让自己的秀发更出众。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女人未老而头发先白,或者头发枯焦稀疏,甚至大量脱发。实际上,这是身体气血不足的一种外在表现。

“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离不开气血的滋养。头发是由身体内多余的气血濡养而成。体内气血充盈,头发就会浓密茂盛;如果身体气血不足,都不足以濡养五脏六腑,就更不可能濡养头发了。因为气血不足,供给头发的营养不够,所以头发才会焦黄稀疏,发梢分叉、脱落、变白。

头发的荣枯最能直接反映五脏气血的盛衰,尤其与肝肾的关系最大。这是因为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而且有赖于血液的濡养。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脏是血库,气血充足,才能给头发提供充分的营养。所以,只有肾脏和肝脏健康,头发才健康。头发干枯、脱发、早白,都和肝肾不足有关。细究起来,肝中的精血与肾中的精气无不是靠脾胃化生五谷之精气而来。治病要治本,因此想要拥有乌黑光泽的头发,就要补养气血。要补养气血,就要从调理好脾胃做起,因为脾胃才是气血充足的根本。

想要秀发出众,女人应从外养和内调两个方面护理头发。一头浓密的头发经过烫弯、拉直,又焗又漂又染,确实变化万千,但这些美丽是对头发的直接损伤,各种摩丝、啫喱、焗油膏、染发膏更是头发的克星。所以,除了必要修饰外,在外养方面,尽量少对秀发进行“百般折磨”,以减少外因的伤害。外养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选择一把大小适中的黄杨木梳每天梳理头发若干遍,对头皮进行保健按摩。黄杨木属药材木,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用黄杨木梳经常梳头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经常梳头,能疏通血脉,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同时能保持头发光润乌黑,且牢固发根,还能防止脱发。

内调方面,首先要养护好脾胃;其次多吃一些美发、乌发的食物,为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如黑芝麻、何首乌、红枣、枸杞、核桃等食物都有补五脏、健脾胃、益肝肾的功效,能防止头发干枯、过早变白和脱落。

忧思伤脾,女人三十做减法,呵护幸福女人花

经常抱怨的人体内气机紊乱,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现象,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气得吃不下饭。”这是因为脾胃的气血是往下降的,人发火的时候,会使脾胃气机往上升,以致脾胃气逆,所以饭吃不下去。有气闷在“肚子”里,如果不适度地发泄出来,就会导致气结。气机运行不畅,同样会损伤脾胃。当心情忧郁、闷闷不乐的时候,人就会一口饭也不想吃。

气血决定容颜,脾胃决定气血

脾胃气血充盈,女人才能面若桃花

对于女人来说,美丽是一生的追求。每个女人都希望拥有精致的容颜、亮丽的肌肤以及优雅的气质,从而能够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爱人、朋友,以及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为此,很多女人不惜花大把的钱去购买名牌化妆品、护肤品,结果用了之后,收效甚微,皮肤还是干燥发黄,皱纹也在日渐滋生。这让很多女人苦恼不已。其实,她们是不懂得从源头上,也就是从保养脾胃上来解决皮肤干燥发黄、容易滋生皱纹的问题。

气血充沛、脏腑生理功能正常,才能润养形体和神志。气血失常,使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失常,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容颜状况和精神面貌。

脾胃生化的气血不足或体内耗损过多,常会引起气血亏虚、瘀滞,以致皮肤缺乏气血的濡润,出现各种皮肤问题。气血亏虚,会出现脸色不好,头发枯黄、脱落,身体浮肿,精神萎靡,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的症状。气血运行不畅,皮肤代谢的废物无法顺利排出,肤色就显得暗沉,眼圈发黑,并且容易滋生斑点、痤疮,令人花容失色。所以,用涂涂抹抹的方法养颜美容,只是治标不治本。

补益气血、保持血脉的畅通,可使肌肉筋骨壮实,进而能使容颜不老、青春常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生化旺盛,把脾胃保养好了,身体的气血才能充盈,这样皮肤才能由内而外红润、水嫩,才会面若桃花。

养好脾和胃,脸上色斑不见了

很多女人一到30岁,整个身体机能就迅速下降,吃睡都不舒服,发胖,长斑。心里暗暗着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认识一个30多岁的女性,白净漂亮,但近一两年,脸上忽然就开始长斑,擦什么都不管用,越来越严重,她心理上调整不过来,就整天戴着大口罩,见人说话都不摘。后来她看了中医,中医给她开出药方——苓桂术甘汤,用于调节脾胃,同时中医还让她戒掉辛辣、冰冷食物,配合敲打脾经,按摩足三里穴。后来斑块逐渐转淡,病人出门再也不用捂着个大口罩了。她脸上长斑的原因就是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调,不能有效、迅速地把浊物排出去。通过调理脾胃、补养气血,问题就能有效地解决。

许多女性在美容护肤上花了很多的心思,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有的还事与愿违。其实,人的皮肤犹如一层近乎透明的纸,外表的美化和修饰只是一种补充。抬眼望去,一个人的容颜是否“美”,长相在其次。如果她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肤色红润、光洁,神采奕奕,她就会很“美”,这种“美”是医学上提倡的以人体气血充沛为基础的自然“美”。其中,皮肤红润、肌肉丰满、动作矫健,给人以外形上的美感;而精神愉快、思维敏捷、豁达乐观,则给人一种气质上的美感。

当心湿寒伤脾,燥热伤胃

脾属阴脏,生理特点是喜燥恶湿、喜热怕寒。脾虚不运易生湿,湿盛又极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造成“湿困脾”。常食生冷寒凉的食物,会造成脾气虚弱、脾胃虚寒的现象。因此,保养脾脏要遵从醒脾、健脾、护脾、温脾的原则。

胃属阳脏,胃的生理特点是喜润恶燥、喜凉恶热。许多人饮食无节制,常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或者熬夜都会损伤胃阴,导致胃腑热气过盛,引起恶心、积滞、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因此,保护胃腑应以清热、和胃为原则。

要保护好脾胃,在饮食方面,除了节制饮食不要过量之外,还包括定时吃饭、细嚼慢咽、不偏食、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喝较多的水。

粥是健脾好帮手,用莲子、白扁豆与薏苡仁煮粥食用,或者银耳、百合与糯米煮粥食用,或者山药、土茯苓与炒焦的粳米煮粥食用,都有健脾祛湿、清热的效果。晚饭一小时后吃一个水果,可帮助健脾。

这里再介绍几个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1)取生蒜泥10克,用少许糖、醋拌食,不仅有醒脾开胃的功效,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

(2)取生姜丝30克,山楂20克,用少许糖、醋拌食,可醒脾助消化。

(3)取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20分钟,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食用,可护脾和胃。

(4)取红薯100克,生姜3片,加入适量蜂蜜同煮,此汤有温脾和胃的效果。

芳香之气有调养脾胃的功效,用薄荷、藿香、佩兰做成香包佩带,可醒脾、健脾。

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摩擦腹部约30次,每天按摩两三次,可以调顺脾胃、畅通经络,促进气血的化生。

常参加不同类型的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有利于脾胃的保养。

小提示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个“望”就是颜面望诊。

脸色发黄

脸色偏黄或者萎黄者多为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皮肤柔润;脾胃虚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气血生化不足,面色就苍白或者萎黄无华,这种体质属痰湿质。

脸色发白

脸色发白多是气虚、阳虚为多。若肺功能日久失常,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脸色及手掌苍白。阳气虚弱,不能温润肌肤,也会导致脸色发白。

脸色发红

脸色发红的人为阳热盛,红色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所以身体内火气盛就会表现为面色潮红。这类人的体质多为湿热质。

脸色发青

脸色青多因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瘀滞于面部。肝脏能调节血流量,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肝气瘀滞则气血失和、面色发青。这种体质多为气郁质、瘀血质。

脸色发黑

脸色暗黑多为肾虚。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正常,气血旺盛,容貌不衰。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未老先衰。这类人的体质多为阴虚质或特禀质。

女人调经养血催乳,必先补养脾胃

脾胃旺盛,经血才能畅通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月经是女子发育到成熟年龄阶段后产生的,脾胃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中气,其气主升,具有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权。脾健运,则血循常道,血旺而经调。脾气虚弱,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常道而下溢;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乃多气多血之腑,胃中水谷盛,则冲脉之血亦盛,月事以时下。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刚读大学,从小体质差,弱不禁风,经常感冒发热,还有头晕、四肢无力的感觉。一次,她因为考试劳累,血压偏低,头晕不能起床,打了几天点滴也没见效,刚好又赶上来月经,经血量不但少,而且颜色深。月经期间还伴着小腹疼痛,用手按压着会好一点儿,月经干净后小腹还是隐隐作痛。

她的这种情况就属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由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生成的气血不足,导致冲任二脉中的气血虚少、血行留滞、无力流动,所以会发生痛经。月经后气血更加匮乏,所以小腹依然疼痛不止。鉴于她这种情况,应该首先补脾胃。

四君子汤合益母草四物汤煮蛋: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芍8克,熟地15克,人参3克,炒白术10克,茯苓9克,益母草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红枣3颗,鸡蛋2个。先将鸡蛋煮熟后,剥壳待用;将诸药加水煎煮2次,药汁500毫升左右,将鸡蛋放入,中火煮至药汁剩200毫升,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5-7天。

四君子汤合益母草四物汤又称八珍汤,是中医中有名的气血双补药,方中加入的益母草是妇科调经的常用药,鸡蛋有滋阴养血的作用。本方药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痛经有非常好的疗效,能够调整因脾胃虚弱而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的症状。

其实,对于这种痛经,食疗方鲤鱼补血羹也有很好的作用。

鲤鱼补血羹的做法:取鲤鱼1条(约500克),淮山药15克,红枣4颗,桂圆肉15克,枸杞15克,黄酒100克,红糖30克。鲤鱼宰杀,清理干净,切为3段,放于大碗内,加入洗净的淮山药、枸杞、红枣、桂圆肉,再加入黄酒、红糖,以及适量水,隔水用小火蒸3个小时,即可。吃肉喝汤。每隔两天1次,连吃数次。本药膳以鲤鱼为主,再配用健脾养胃的山药、红枣,养心补血的桂圆肉,滋肾益精的枸杞,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健脾调经、养血柔肝、滋阴益气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胃胀苔腻的女性朋友不宜服食。

女性一生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里有月经的陪伴,从12岁左右月经初潮到50岁左右月经结束。如果月经规则的话,那么一生中大概会来500次月经。现代女性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快,生活无规律,外加许多白领女性过分追求身材,刻意节食,这些都会造成脾胃功能虚弱、气血不足,从而导致月经不调。

另外,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同时,嗜好烟酒也会引起月经不调。女性月经失调要承受腹痛、腰痛、头晕目眩等问题的折磨。如果不及时调养,还会对怀孕和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女性都需要学会保养脾胃,以使脾胃健运、生化有源、气血旺盛,从而使月经正常,身体健康。

脾不统血,如花女人很受伤

女子经水由血化生,而血的生长、统摄和运行,又依赖于气的作用。因此,在产生月经的机理上,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而气血的化生均源于脾胃。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统摄有力,血循常道而不外溢。若脾虚气陷,失其统摄作用,则会使月经提前、量多,甚至崩漏。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月经经常三五个月来一次。小女孩也没在意,在初三的时候,有一次来月经,从3月15日来,到了4月2日竟然还没停。经血时而像血块一样,时而像流水一样。朋友两口子慌了神,连忙把女儿带到医院去打了几天止血针。经血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但还是淋漓不断。

偶尔和朋友一家见面时,看到他们的女儿面色苍白,一点儿精神都没有,舌苔淡白,气短乏力,还老是出汗。

因女孩的发病缘由是脾虚气陷,冲任损伤,不能约束经血,经血非时妄行而起。我推荐朋友给女儿做一道补气摄血、固冲止血、补肾调肝的食疗方——鲍鱼丝瓜粥,加以辅助治疗。

鲍鱼丝瓜粥的做法:取鲍鱼肉60克,丝瓜120克,粳米100克,香菜末10克,葱末6克,姜丝2克。将鲍鱼清理干净,上笼蒸1小时,切丝;丝瓜洗净,切片,大米淘洗干净;锅内加适量水,放入粳米煮粥,待粥八成熟时,加入鲍鱼丝、丝瓜片、葱末、姜丝、料酒、食盐,再煮至粥熟,调入熟猪油、味精,撒上香菜末,即成。我叮嘱朋友让女儿每个月在经期前两三天开始食用,每日1次,连服1周。

中医认为,鲍鱼有清热滋阴、补虚润肺、养肝明目、止渴通淋等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症。因为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女性平时经常用鲍鱼煎汤或煮食皆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不只是青春期的女孩,女人一生很多时候会因为脾气不足而出现月经淋漓不止的问题。对于女性而言,面对经血太多的问题时,可能会去医院问诊。而面对月经量不多、十天半个月都淋漓不尽时,很多女性却未必会去找医生看个究竟。但这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女人面色苍白或萎黄,平日也没什么精神,少气懒言,胃口不好,还会经常感冒。如此一来,自然整天都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哪儿还有美感呢?因此,如果平时月经淋漓不尽,无论量多量少,都要及时寻医问药,不要视而不见,认为是小问题。

妙龄少女当心思虑伤脾,导致闭经

不少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抑郁、精神压力过大等情况出现,这种“林妹妹”式的忧郁很容易导致月经出现异常,月经不调。

忧思过度,伤及心脾。心气伤,则不能推动血行,脾损则无以化生气血,以致血虚气弱,经脉空虚,血行迟滞,而月经错后、量少,甚至闭经;情郁不畅,肝郁脾虚,木郁乘土,肝脾不和而气血逆乱,则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我的一位朋友——29岁的小颜,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这让许多人都羡慕。然而,小颜非但没有那种众星捧月的骄傲,反而整日忧心忡忡,担心业绩下滑,担心项目完不成,担心人事调动。时间一长,小颜发现每个月的月经不是往后推十天八天,就是量少。有时从来到结束就两天的时间。工作的繁忙让小颜对这件事没太在意,可是最近3个月竟然都没来月经,每次该来月经的那几天只是肚子痛,痛几天之后就不痛了。这让她有些担心,到医院做B超一检查,医生说是闭经症,子宫也有些萎缩,如果再不治疗,不但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对以后的生育也会有影响。小颜这才害怕起来。

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下,过度恐惧、悲伤,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强烈的妊娠愿望以及剧烈的思想斗争等,都会影响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导致不排卵,月经就会紊乱。研究发现,具有焦虑、内向、孤僻性格且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在不良心理刺激下容易发生闭经。

在中医里,这种闭经的原因为七情内伤所引起。七情导致的妇科疾病,以怒、思、恐影响最为严重及多见。抑郁愤怒,使人体内的气机逆乱,导致月经推后、闭经、痛经、不孕等。忧思不解,使体内的气机郁结不舒,导致闭经、痛经等。而惊恐伤肾,使气机向下,导致月经过多、崩漏等。

对于小颜这种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致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虚血失统摄而导致的闭经,可以选择中药归脾丸进行治疗。同时,在饮食上可选用健脾益气,养心宁神食疗方法来加以调理。逍遥粥和玫瑰花茶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逍遥粥的做法:取川芎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粳米20克。将川芎、柴胡、白芍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成时,调入适量冰糖,待冰糖溶化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此粥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作用。

玫瑰花茶的做法:取5克-10克玫瑰花,倒入开水,冲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气虚者另加入红枣3-5颗或西洋参9克,肾虚者可加入枸杞15克。玫瑰花气味芳香,性微温,味甘微苦,入肝、脾、胃,既能疏肝理气而解郁,又能和血散瘀而调经,有柔肝醒脾、行气活血的作用,在饮用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入冰糖或蜂蜜,以减少玫瑰花的涩味,加强功效。常喝玫瑰花茶,可以调气血,缓解痛经,缓解抑郁,调经利尿,防皱纹,防冻伤,养颜美容等。

小提示

饮食是人体营养的来源,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如果饮食过饱、过饥,择食偏嗜或饮食过热、过凉均可致病。过食辛辣助阳之品,可致脾胃积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过多、崩漏、赤带、胎漏、胎动不安等。经期、孕期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致脾阳受损,导致痛经、闭经、月经过少、月经延后、胎动不安、带下病等。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可致湿热、痰浊内生,导致带下病、阴疮、不孕等。饮食过少或节食减肥,可致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亏损,导致月经过少、月经延后、闭经、痛经、产后缺乳、胎萎不长、胎动不安等。

女人手脚凉,原因就是脾胃虚弱,供血不足

脾胃虚弱,头脑不清

有些女人上班中有时会出现头晕、肩颈酸痛、手臂麻木的症状,还有的会突然出现视物不清、听力减退等现象。也有许多女人发现,转头稍微猛烈时,会出现头晕的情况。仰头时间长了,也会觉得头痛、头晕甚至恶心。有时候会整天昏昏沉沉地总是想睡,情绪起伏不定,有时候沉默寡言、表情冷漠,有时候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感觉智力衰退了,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清扫房间、整理物品,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尽管洗热水澡能让人放松一天紧绷的神经和情绪,使疲劳的身心迅速得以恢复,但在洗澡的过程中许多人会两眼发黑,似乎快要虚脱了,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昏倒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因身体供血不足引起的。血,是一种在人体内流动着的液态物质,它对人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营养作用。血沿着脉管循行于全身,为人体的活动提供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下发挥功能的。《金匮钩玄》中说:“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这里指出人的鼻能嗅、眼能视、耳能听、嘴能说话、手能拿东西、脚能走路都是在血的濡润下完成的。同时,我们的皮肤、毛发也是由血来濡润的。当血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时,就会出现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偏黄或者暗沉没有光泽;口唇和指甲也经常发白,没有血色;头发枯黄、脱落、早生白发。供血严重不足的人,还会出现皱纹、脱牙、步履蹒跚等早衰症状。

血也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机体供血充足,人的精神振奋、神志清晰,对外界事物反应灵敏,容易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睡眠安稳踏实。如果供血不足,则精神萎靡、神志不清、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失眠现象。

血来源于人所摄入的食物,饮食水谷由口经过食管进入胃腑,经过胃的腐熟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消化后的食物形成两部分,一部分食糜继续传入小肠;另一部分精微物质传输给脾,脾发挥生理功能将精微物质化生为血,并将血输送至全身。故《济阴纲目》中说:“血生于脾。”脾胃健盛,饮食精微传输运化正常,化源充足,则人体血液充沛。反之,如果脾胃虚弱,胃传输给脾的精微物质不足,或者脾的运化、传输功能失调,都会造成身体供血不足,以致机体的组织器官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影响身心健康。《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指出脾胃虚弱是一切疾患的成因。

女人一生都是以血为本、以血为用,血对女人的一生弥足珍贵。如果平时不注重补血养血,更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使健康打折扣。只有气血足,女人才会有青春、美貌、健康和幸福的一生。所以说,女人爱惜自己,就要从养护脾胃、补血养血开始。

饮食养脾胃,暖胃更暖心

进食时以食物温热为好,利于养脾胃。有三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豆奶,三是热水。牛奶、豆奶可以在胃中形成一层保护膜,每天早餐喝杯牛奶,再吃东西是最好不过的。多喝水,特别是热水,不仅能帮助排出废物,还不会轻易发胖。冷饮和雪糕也要少吃一些,其他寒凉的食物,如河蟹、海蜇等也不宜多吃。蔬菜、水果类是人体不能缺乏的,一定要保证足量、营养均衡。此外,要少喝碳酸饮品,少吃黏腻、煎炸、辛辣的食品,这些食物会使胃的工作量增加许多。

饮食没有节制,包括过饥、过饱或者饮食规律失常,都会损伤胃气。吃饭以七八分饱为宜,同时吃饭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的饮食设定一个时间表,并且严格遵守。早餐和午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改,它不仅伤脾胃,也会导致供血不足。晚上吃夜宵会堆积脂肪,妨碍睡眠。餐后不宜立即工作,先休息一下,待胃里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脾才有时间化生血液,大脑才能得到充足的供血。

劳逸结合,健脾暖胃

想必许多人都曾有过思虑多了就食之无味或者吃不下去的现象。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对于忙碌不停的女性来说,脾的保养重点在于避免冥思苦想,应该劳逸结合,该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工作之外就要放松。

运动时,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能改善供血不足的现象。无论是和缓的散步、做瑜伽,还是做动感的体操、跳舞,都能让人“舒一口气”,使精神得到放松。所以,女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和运动量,使整个身心在一种协调中得到平衡和保养。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说:“营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意思是说营血调和五脏、濡润六腑,于经脉中循环运行,使人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脾胃虚弱,会使五脏六腑的气血不和、经络不通,导致血液无法正常供应。晚上是人体养护气血、清理经络中的垃圾和排毒的时间,这时候人体进入深睡眠状态后能调和气血,保证经络的流畅,可改善供血不足的现象。当你觉得情绪不好,或者特别累的时候,就好好地睡一觉,醒来以后,供血不足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女人怀孕生子都和脾胃密切相关

脾胃健康,方能有子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健康,方能使气血生化。对于女人来说,血是根本,尤其经、带、胎、产、乳都是以血为支撑,以气为用。气血和经水的生化都要取决于脾胃的运化。而气血和经水正是妊娠的根本,血是经水的主要成分,因为有足够的血液下归到血海,滋养冲脉和任脉,血海充盈,满而充溢,所以月经之后,方能受孕成功,方能有子。

有关脾胃对气血的重要性,古代医学家早有著述。以《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论述较为详细:“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以灌溉一身……妇人则上为乳汁,下归血海而为经脉。”沈尧封也曾说:“求子全赖气血充足,衰虚即无子。”

有一对结婚多年未育的夫妻四处求医问药,妻子平时身体倦怠,精神不振,平素也没什么食欲,月经间隔时间长,每次量也较少。于是中医让她先从脾胃开始调理。这让夫妻俩非常惊讶。他们认为,现在的问题是不孕,可为什么要从脾胃入手呢?

原因很明显,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先固本,方能顾及其他。

脾主运化,统摄浑身血液,是气血的根源。脾使血液在脉络内正常运行,不让其溢出脉外。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才有了来源,那么气统摄血液的功能才能正常。血液能正常循环,女性的生理功能方能正常发挥。如果脾亏损,不能正常运转,那么气血的来源便会受损,血海枯竭了,自然月经间隔时间长、量少,严重者甚至于闭经。经血都没有了,自然就谈不上受孕了。

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多气、多血的所在,受孕必须依靠胃所化生的气血,也就是所谓的“谷气盛则血海满”。只有当胃的功能正常,气血充足,血海满溢的时候,脾胃才能一起为女人的受孕生养提供物质基础。

这位妻子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无法成孕,于是忧思过甚,损耗太多气力,所以伤了脾气。脾气不足,自然胞脉失却濡养,譬如土地贫瘠干涸,怎么能期望它结出丰美的果实呢?要想结出果实,首先不是要授粉固果,因为这时候根基不牢,即便结了果实,很可能在未成熟之前就会掉落。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先培育浇灌土地,土壤富饶之后,万物方能繁盛。

《妇人规·经脉类》里对这种情况也有说明:“然调经之法,但欲得其和平,在察其脉证耳……然虚者极多,实者极少,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脾胃得健,化源丰盛,血自能充盈,达到不补其血而血自能充之妙。《普济方·卷十》曰:“治妇人月经不调,每行数日不止,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少味,累年无子。”若是气血不调,不能下达胎宫,自然无法受精。这种脾肾阳虚、火不温土、脾虚失运、生化不足的症状可致月经不调。带下日久而致不孕的患者,通过温肾培脾,使脾气得以振兴,中土可容,这样月经规律,白带正常,方能受孕。

若脾胃气虚,腰脐之气闭,则难以受孕,即便受孕,随着精卵结合,胚胎长大,也易于出现小产现象。因为脾胃失去生化的能力,也不能运化水谷的精微,所以自然没有津液来灌溉胞胎,胞胎之中没有温暖的气血来养护胚胎。即便受孕,因为带脉无力,胚胎也会脱落。所以,女人即便能够怀孕,也很容易流产。

妈妈补好后天之本,孩子才会强壮

女人在身体最佳状态的时候怀孕,才有可能生下健康的宝宝。因为对于宝宝来说,要在妈妈的子宫里待上10个月,那么这个“房子”一定要舒适、干净、温暖、营养充分。这样生出的孩子才会身强体壮、脾气温和、天性乐观。如果妈妈气血不足,这个“房子”则会寒冷潮湿,宝宝在里面得不到脏腑气血的濡养,出生之后,也会体弱多病、脾气暴躁。

对于女人来说,养好脾胃是强壮孩子先天的必要条件。脾胃是气血的原料采集站,脾胃失调虚弱了,会导致人体气血虚弱。而对于孕前的女人来说,脾胃的调理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大人的营养跟得上,孩子的体质才会好。

对于计划要孩子的夫妻来说,从备孕的那天起,就应该加强营养,多吃一些青菜、水果、肉类和豆制品,以保证孕育所需的充足营养。

孕前的食物种类要多、要全面,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最好。多吃鱼虾、山药等有补脾胃、益肝肾、调先天之气作用的食物。切记不吃或者少吃刺激性食物。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在怀孕早期,孕妇易出现气血虚弱的情况,而恶心、呕吐也会导致脾胃不和,容易伤气血,更易引起妊娠贫血。孕妇贫血,轻者无明显症状,或只有皮肤、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稍苍白;重者可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以及口腔炎、舌炎等症状。妊娠贫血会对孕妇造成很大的影响,如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概率高于正常孕妇,抵抗力比正常孕妇低,分娩后会阴、腹部刀口容易感染或不愈合;产后子宫恢复较慢,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最严重的可造成心脏衰竭。除此之外,孕妇出现妊娠贫血,还会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发育,如宫内生长迟缓、胎儿容易早产或分娩时体重过轻;引起婴儿贫血,出生后发育较差、智力低下、行动迟缓。

妊娠贫血是孕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因为孕妇所吸收的养料,是母子二人营养的来源,既要补给自己,又要“哺”给胎儿。人们总说母亲哺育了儿女,其实母亲对儿女的哺育从孕期就已经开始了。孕妇出现妊娠贫血最大的原因往往是饮食不当。建议在怀孕时期多吃一些益气养血的食物。补血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鸡蛋、乌鸡、动物血、乌贼、牡蛎肉、带鱼、鳝鱼、黑米、红枣、红豆、桑葚、粳米、糯米、山药、胡萝卜、黄豆、黑豆、豌豆、香菇、豇豆、土豆、茄子、羊肉、牛肉、鸡肉、葡萄、草莓、苹果、樱桃、莲子、栗子、枸杞、牛奶、豆腐等。

除了这些益气养血的食物外,平时孕妇也要营养均衡,别挑食。要记住的是:你现在吃的不是供给你一个人,还有你肚里的宝宝。只有营养全面,你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保养好脾胃,哺育好宝宝

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就是最完美的食物。母乳中脂肪、蛋白质、水和糖的比例堪称完美,能够满足宝宝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并且容易消化吸收。然而,现如今母乳喂养虽然被大力推崇,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够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很多妈妈生下小宝宝后发现,宝宝嗷嗷待哺,自己却“滴乳全无”。究其原因,大多数都与脾胃虚弱有关。

清代阎纯玺《胎产心法》中说:“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旺则乳足。”宋代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也说:“女人乳汁,乃气血所化。若元气虚弱,则乳汁短少。”意思是说,乳汁也是由人体的气血生成的,有赖于冲、任二脉的滋养。妈妈的乳汁是否充足与脾胃气血强健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乳汁生化的源泉就不足,乳汁就会很少,甚至一点儿都没有。俗话说“养生食为先”。对于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导致的缺乳,可以多进食补气、补血、通乳的食物,如乌鸡汤、海带汤、鲫鱼汤、排骨汤、肉汤和菜汤,这些都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下面推荐两款补气、养血、催乳的药膳。

黄芪通草猪蹄汤:取黄芪15克,通草10克,水煎汤,另炖烂猪蹄2只。取猪蹄肉汤与药液同服,或食肉饮汤,每日适量佐餐,连服5-7天,即可使乳汁足够宝宝食用,从而解决新妈妈产后乳汁不足的问题,让宝宝健康成长。

四物炖鸡汤:母鸡一只约800克,当归10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黄12克,料酒、盐各适量。将母鸡宰杀干净,切块或整只都可。将4种药物放入砂锅内和鸡一起炖煮1小时至鸡肉熟烂,放入盐和料酒调味,再煮10分钟即可。

此汤具有养血、调血、补血之功效,非常适合产后身体虚弱、四肢无力、乳汁不足的女性食用。四物炖鸡汤对于肝气郁结而致的乳汁分泌不畅问题也有很好的效果。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后,由于缺乏思想准备,面对嗷嗷待哺的宝宝,一是缺乏经验,二是身体虚弱,力不从心,心情就会变得忧郁,进而演变成产后抑郁症。

另外,产后催乳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后2-3天乳腺便开始分泌宝贵的初乳,这时应让宝宝坚持反复吮吸,即使看似没奶,反复吮吸后初乳也会通了。宝宝吸吮得越早,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乳汁就产生得越早、越多,一般在产后第3天,乳腺开始大量分泌乳汁。如果这时产妇的乳汁很少甚至全无,乳房松软,无胀感,则可以食用黄芪通草猪蹄汤进行催乳。

治疗缺乳在于“三分治疗,七分调养”。正确、合理地通过生活、饮食、精神等方面的调理,对缺乳的情况改善非常重要。

小提示

四种幸“孕”食物

(1)山药:补益脾胃,不仅对孕前有益,而且对孕后也有益,可以用来养胎,每天50克-200克即可。

(2)核桃:孕前和孕中多吃核桃,可补肾益血、补充脑力。

(3)鲍鱼:是历代中医认为最适合补阴的食品,属于清补类食物,能滋阴润燥。

(4)乌鸡:适合孕前和孕中煲汤食用,可补养气血。

都是脾湿惹的祸,苗条女变成“水桶腰”

女人肥胖多因脾胃运化失常

肥胖是现代女性的天敌,每位女性都想拥有完美身材,但不是每位女性都拥有完美身材。很多人认为身材是体质所限,有的人减肥,哪怕是天天吃黄瓜、菠菜之类,依然不见体重往下掉,也有的人成日大吃大喝,也不见体重增长。

说到肥胖,这往往和脾胃有很大的关系。人体需要外在的食物,方可维持生存。食物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顺着肠道往下走,到达胃部。胃就像一个大袋子,将食物收纳在里面,然后通过脾的运化,将营养吸收到体内,剩下的渣滓再顺着肠道排出体外。而现在很多女人经常便秘,或者大便溏泄,体内的渣滓和毒素无法排出,长期沉积在体内,便会造成身形臃肿,不仅别人看着难受,自己也觉得浑身不舒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不能正确地将胃里的东西运送到合适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脾湿”。

脾湿带来一身肥嘟嘟的肉

我有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印象中的她面容姣好、身材窈窕,是当年一众女性朋友羡慕的对象。没想到再见面时差点儿让我认不出来。她整个人完全变形,发福臃肿,五官全都堆在一起。我们一起去郊游,走几步路她就气喘吁吁的,老觉得胸闷气短、头晕乏力,也很少喝水。她觉得我一天喝的水,比她一周喝的还多。我知道,她这就是典型的脾湿所引起的虚证,虽然身材臃肿,但身上松弛的肉全都是虚的。她自己承认,如果花上一段时间来减肥,也能减六七斤下来,但停止减肥后,体重会反弹。稍不注意,即使没有大鱼大肉地吃,也会长胖。套用俗话说,她就是“喝口凉水都长肉”的那种体质。

现代社会中,脾湿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十个人里有五六个人脾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饮食越来越精细,五谷杂粮吃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鱼大肉,或者精细加工食品。五脏所需营养不够,没能好好养脾胃。另外,现代人长期待在格子间里,运动量不够,新鲜空气呼吸不足,身体整个机能都开始退化,脾胃也是如此。脾主运化,能运化身体水湿。如果脾受到伤害,运化能力差,水湿就都堆积在体内,所以常常容易出现虚胖症状。

湿就如空气一样,极容易渗透,它也可以与别的邪气“勾搭成奸”,在人体内作祟。湿气遇寒就会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就会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变为风湿,可能就变成缠绕一生的病痛;湿气蕴藏于皮下,就形成了肥胖。

我那个朋友自己说,她也是近几年开始发福的。起初是大便不成形,而且每次大便后都觉得体内没有完全清空。排出的大便比较黏糊,每次排便之后,总要用喷头好好地冲洗马桶。

大便不成形,说明体内湿气太重,湿气黏糊糊地附着在肠道上,被肠道吸收,而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却不得不顺着肠子直接排出体外。简单说来,就是身体吸收了渣滓,而排出了营养。这样持续下去,自然体内毒素堆积,身体虚胖,并且百病丛生,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臃肿的身体是由于脾湿而导致,那么可以对着镜子,好好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一看,镜子里的舌头是不是非常肥大,舌苔很厚,并且黄中泛白腻?如果还是半信半疑,那么想想你每天早上是不是都爬不起来,明明睡了很长时间,可还是觉得昏昏沉沉的,好像头上被一块湿布给裹着,提不起劲儿来?或者是觉得身上湿乎乎的,整个人没精打采,去逛街,走了不一会儿,就哈欠连天了。这样浑身难受的感觉,就是湿气将你紧紧笼罩的感觉。

除了这些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胸闷气短、胃部满闷不舒、食欲不振、饮食减少、身体困重、下肢浮肿、神疲乏力、昏昏欲睡、小便混浊等情况,女性还会出现白带增多、尿液浊臭等症状。

祛湿减肥,才是真正地想瘦哪里瘦哪里

因为湿邪有黏腻难解的特点,所以想要去除脾湿,可不是朝夕之间就有成效的,一定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坚持不懈。平时要注意开窗通风,经常晒被子,让阳光将被子里的湿气和病毒都驱走。

少吃冰冷的食物和甜食,少吃油腻、肥厚的食物,少饮酒。其实,也不用这么担心,湿邪有两大克星,就是薏苡仁和红小豆。薏苡仁和红小豆具有极好的利水功效。

常看到很多减肥方子,说是要少吃,这样自然就不会长肉了,但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很多减肥方子里有红小豆、薏苡仁和冬瓜,这倒是正确做法。因为不论是肥胖还是水肿,这都说明体内湿气太重,导致水液无法随着气血流动,以至于都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得人体像吹了气一般迅速膨胀起来。所以,要想减肥祛湿,必须用薏苡仁、红小豆。实践也证明,薏苡仁红小豆汤对于利水去湿、减肥都有很好的功效,既解除病痛,身轻如燕,又不会伤害身体。

小提示

(1)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芡实、山药之类。

(2)脾湿的人消化功能很弱,所以宜食熟烂、温软、易于吸收的食物。油腻大荤之类食物最好少吃,寒凉食物和生的蔬菜瓜果,也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