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教育全书
11216100000003

第3章 天赋和环境,哪个更重要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重要

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出生的时候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特别是孩子早期所处的环境),有的孩子成了天才,有的孩子成了普通人。其实,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将来也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

有人认为我的教育观点和爱尔维修的观点一致,其实这是对我极大的误解。爱尔维修的观点有其片面性,他仅强调了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孩子在天赋上的差异。我在卡尔出生之前,就认识到孩子的天赋是有一定差异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作品《爱弥儿》中讲过一个故事:两只小狗由同一只母狗所生,它们在同样的地方接受相同的训练,长大后,其中一只狗很聪明,而另一只狗却很笨拙,可见,它们的天赋是有差异的。

另一个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讲过一个故事:有两匹相同的小马,分别交给不同的人饲养,其中一匹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农民的饲养下,还没有长大就要每天驮很重的东西,变成了一匹普通的马;而另一匹在一个专业驯马人的饲养下,变成了一匹良驹。

上面的两个小故事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天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则是次要的;后者认为后天的环境更加重要,天赋则无足轻重。

从教育观点的继承关系来看,裴斯泰洛齐显然继承了爱尔维修的观点。大多数父母都赞同卢梭的观点,对裴斯泰洛齐的观点则少有人问津。

就我个人来说,我虽然倾向于裴斯泰洛齐的观点,但并不完全赞同,仍有自己的看法。

孩子的天赋存在差异,有的天赋高,有的天赋低。假设一个天才的天赋为100的话,那么普通孩子的天赋可能只有50,低能的孩子可能在10以下。

可见,孩子在接受相同教育的前提下,天赋就成为他命运好坏的决定因素。但现实情况是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很不完善,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最多只能发挥天赋的一半,假如天赋为80的话,只能发挥出40。

那种能将天赋发挥到80~90的教育是很少的,如果天赋为50的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就会比天赋为80的孩子优秀;如果对天赋分别为50和80的孩子进行相同的教育,后者肯定会优于前者。不过,天赋很高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的天赋都在50左右。如果你想生出天赋较高的孩子,可以参考我前面介绍的方法。

老卡尔·威特智语

人刚出生的时候是差不多的,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将来也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

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是培养天才的基础

儿童教育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向来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过早地教育儿童会损害孩子的健康;还有人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从七八岁开始,后者在各种观点中占据主流,被人们广泛接受。我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从孩子智力萌芽的那一刻开始。

由于受到主流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我的观点置之不理,很少有人会运用我的教育理论去培养孩子。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卡尔在出生时先天不足,甚至有点儿痴呆,在经过我的教育之后,他在很多方面都比普通儿童优秀。但仍有很多父母认为,卡尔是个天生的神童,并不是培养的结果。对此,我实在无话可说。

在教育卡尔的问题上,我坚持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用自己的方法让孩子不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卡尔既然先天不足,我就想办法尽量发挥他的潜力。在我看来,这种教育在孩子的智力萌芽时就开始了。

早期教育为什么能够造就天才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从儿童的潜力说起。通过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发现,人天生具有一种隐藏在体内的特殊能力。形象点儿说,如果一棵树在正常条件下能够长到30米,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的可能性。同样,如果一个孩子在理想的状态下能力达到100分,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具有100分的潜能。

其实,人的内心都潜藏着这种天赋,只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他就能够成为天才。

但这毕竟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实现起来有很大难度。理论上说,树有长到30米的潜力,但真要长到那么高却很难,一般来说,树能长到15米就不错了。如果生长环境恶劣的话,生长情况会更糟;如果用心呵护的话,它也许能够长到18~21米,甚至可能长得更高。同样,如果一个能力100分的孩子没有得到精心的教育,长大后最多也就是一个能力为30分的人,显然,他只发挥了自己潜力的1/3;如果这个孩子经过精心的教育,他的能力应该能达到70分,甚至90分,即他能够发挥自己潜力的七成,甚至九成。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能让孩子的潜力发挥到十成。只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孩子的这种潜力,就能为他长大后做出一番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没有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以发挥出他的潜力,所以,世界上的天才寥寥无几。

如果能尽早地通过教育开发出孩子的这种潜力,就可以造就伟大的天才。

老卡尔·威特智语

人天生具有一种潜力,如果能尽早地通过教育开发出孩子的这种潜力,就可以造就伟大的天才。

儿童天赋的递减法则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现实中,孩子接受的教育越早,其潜能的开发就越充分。如果孩子的潜能有100分,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进行适当的教育,那么他长大后就会成为具有100分潜能的天才;如果在孩子5岁时对他进行教育,即使这种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他的潜能也只能发挥到80分;如果在孩子10岁时才开始教育他,他的潜能最多只能发挥到60分。这就是儿童天赋的递减法则。

人或其他动物的潜能之所以具有这种递减的规律,是因为每种动物的潜能的生长期都是固定的,不同动物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它们潜能的生长期的长短不同。不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如果错过了潜能的生长期,就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最佳时机。

拿生活中最常见的小鸡和小狗来说,小鸡的潜能生长期大概在出生后的4天内,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它应该具备的潜能就消失了。如果小鸡在出生后的4天内,没有见到自己的妈妈,即使以后遇到了,也不会跟随它的妈妈;小鸡识别妈妈声音的潜能生长期是在出生后的8天内,如果在这段时间没有听到过妈妈的声音,它的这种潜能就会消失。小狗经常会将吃剩的食物藏到土里,这种潜能的生长期也有一定的期限,如果在这个期限内,将小狗关起来,那么小狗埋藏食物的潜能就消失了。

我们人类的天赋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有一位名叫司各特的英国伯爵,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出去航海旅行。当时,小司各特刚出生不久,不幸的是,船航行到非洲时,遭到了风暴袭击,除了他们一家三口之外,同行的其他人全部丧生。他们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司各特伯爵夫妇不久都身染疾病相继去世,只剩下小司各特一个人在小岛上生活。一群猩猩收养了奄奄一息的小司各特,后来他就跟着这群猩猩成长。

一转眼,20年过去了,小司各特已经长成身体健壮的小伙子。一天,一艘英国商船碰巧来到这个小岛,发现了正在和猩猩玩耍的小司各特,他像猩猩一样在树上荡来荡去,根本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人们将奇特的小司各特带回英国,引起了很大轰动。

小司各特完全不具备人类的语言和行为能力,为了让他返回人类社会,科学家们开始像教育小孩那样教育小司各特。他们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让小司各特勉强学会说话、自己穿衣服和用双腿走路,但小司各特身上仍然保留着一些猩猩的习性,例如,用吼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愿。

因为小司各特错过了人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他不可能具备正常人的语言能力。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儿童天赋递减法则的存在。如果孩子错过了应该接受教育的时机,年龄越大,他剩下的天赋就越少。为了防止儿童天赋的递减,我们要为孩子的潜能发挥创造条件,让孩子的潜能尽早发挥出来。

老卡尔·威特智语

儿童的天赋具有递减的规律,他接受的教育越晚,其潜能的开发就越少。为了减小儿童天赋递减规律的影响,要让孩子尽早接受教育。

3岁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我认为,为了防止孩子潜能的递减,越早教育孩子越好,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教育是最理想的。

但是,我的观点和有些教育家的观点相左,他们认为对孩子进行过早的教育是有害的,我认为他们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般来说,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大脑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认识事物的方式与其长大后认识事物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婴儿出生时并不能从众多面孔中认出自己的母亲,但长到三四个月或是更大一些,他就能“认出”自己的母亲。这种能力是他经过反复观察,并在大脑中形成了认识母亲形象的“模式”的必然结果。

0~3岁孩子的识别能力和认识事物的模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的大脑像一张白纸,具备独特的吸收能力,能够很快把握事物整体的模式,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适合采用“模式教育”的方式。由于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分辨好坏的能力,为了防止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将正确的模式灌输到孩子的大脑中。

孩子3岁之前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处事方式等都与这些因素有关。既然如此,在孩子0~3岁阶段,应该让他接触图形、音乐、语言、文字等知识,同时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孩子任重道远,经过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只是教育的开始。面对孩子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孩子出生就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既可以尽量减少孩子天赋的递减,又可以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老卡尔·威特智语

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和吸收能力都超出我们的想象,孩子3岁前接受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