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述五种
11252700000001

第1章 梁漱溟小传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1893年生于北京。1911年毕业于北京顺天高等学堂,翌年,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京津支部,于支部主办之天津《民国报》任编辑及外勤记者。

1917年,任司法部秘书,同年以《究元决疑论》一文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所赏识,被邀往北京大学任教,至1924年止。1921年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一举成名。1924年辞北大教职,至山东办曹州中学高中部及重华书院。1925年因时局变化返北京,从事私人讲学。1927年,任广州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翌年,于广东开办乡治讲习所,宣讲乡治。1929年,至北京、江苏、河北、山西等地考察乡村工作,旋参与梁仲华、彭禹庭等人所筹办之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务主任,并接办《村治月刊》。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村治学院结束,梁仲华等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联系,于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梁仲华任院长,梁漱溟任研究部主任,后任院长,从事乡村建设工作,至抗战爆发后停止。抗战期间,历任国防最高会议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1940年底,参与发起创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于1941年赴港创办民盟机关刊物《光明报》,任社长。香港沦陷后,转赴广西,撰写《中国文化要义》一书。1946年,任民盟秘书长,参与国共两党和谈。1948年,脱离民盟。

1949年后,历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1988年6月,病逝北京。

毕生致力于东西文化问题之探讨与乡村建设工作,计著有《社会主义粹言》、《印度哲学概论》、《唯识述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究元决疑论》、《漱溟卅前文录》、《漱溟卅后文录》、《村治之理论与实施》(合著)、《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自述》、《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朝话》、《如何抗敌》、《漱溟最近文录》、《梁漱溟教育论文集》、《李闻案调查报告书》(与周新民合著)、《我的自学小史》、《梁漱溟先生近年言论集》、《中国文化要义》、《人生与人心》、《东方学术概观》、《勉仁斋读书录》,编有《村学乡学须知》、《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合编)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