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怀念一把刀子(中篇小说)
11383000000002

第2章

离开这个干部,吴猎还不死心。看见挂了政府机关牌子的楼房,就走了进去。看大门拦住了他,问他找谁?他说不出找谁,只好说找工作。看门的有点不信,看他的目光有些怀疑,要看他的证件。他没有证件,只有毕业证。看门的看了他的毕业证,又打量了他一下,有点信了。告诉他,找工作不能到这里找,这里上班的,全是领导。要想进到这里工作,可没有那么容易。吴猎说,我不想当官,只想当公务员。看门的说,公务员就是官,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看来你真是刚出校门,啥都不知道啊?看门的劝吴猎如果真想找工作,就去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是干什么的,吴猎当然知道。吴猎所以没有去人才市场,是吴猎觉得他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去人才市场招人的单位多半是些公司和企业,多半都是民营和私营的。到这些单位做事,在吴猎看来根本算不得工作。有点像给过去给地主干活的长工,也许能混一口饭吃,但却不会再有一点尊严。人才市场说好听点是给大家创造就业机会,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做买卖,用来交易的商品不是一般的东西,而是人。所以说,从一开始,吴猎就没有想到要去人才市场去找工作。

公务员不想了,至少这会儿不想了。当不成公务员,并没有让吴猎丧气。尽管知道西部找工作要容易些,但还是做了比较困难的准备。早就想好了,当不了公务员,就去当记者。买了一份报纸,是份晨报。买报以前,问了卖报的,哪份报纸看的人多,卖报的人说,晨报。看的人多,发行量大,需要干活的人就多。翻开报纸,看到一个通告,说招收记者。按照报上说的地址,吴猎去了。负责这个事的是个副社长。叼了个烟,那样子不像办报的,像是开饭店的。同样先看了毕业证和相关手续。看完了以后,副社长说,你不符合条件。吴猎说,怎么不符合了?副社长说,你不是新闻专业的。吴猎说,我会写文章。副社长说,当记者,不能光会写文章。吴猎说,那还要干什么?副社长说,你真想当记者?吴猎说,当然。副社长说,这样吧,我们可以试用你一下。吴猎说,好啊,我愿意让你们试,你说,怎么试?副社长说,一个月内,发展50个订户。吴猎说,这么当记者有什么关系?副社长说,这是考察你的能力。吴猎说,就试这个?副社长说,还有呢!吴猎说,还有什么?副社长说,还要拉广告。吴猎说,拉多少?副社长说,50万块钱。吴猎说,工资多少?副社长说,试用期没有工资。吴猎说,那就是白干了?副社长说,当然不白干,完成任务了,可以拿提成。拿提成好,可以拿到几千块。吴猎说,要是完不成任务呢。副社长说,笑了笑,把烟灭了,耸耸肩膀说,那就没办法了。吴猎说,我想当记者,不想当推销员和广告业务员。副社长说,你不是学新闻的,你只能先干这个。吴猎说,让我想想。副社长说,行,小伙子,想好了来找我。

走出报社大门,吴猎回头看了一下,他想不管今后他遇到什么情况,他都决不会再进这个大门了。这是个很大的城市,有许多家报纸,用不着在一棵树上把自己吊死。接下来几天里,又去了几家报社。另外几家报社,看了他的毕业证,也说他不是学新闻的,不好办。说就是学新闻的,都不一定能安排,因为编制有限。不过,虽然没有像那个副社长说的那么露骨,但也暗示,如果他想去发行报纸和拉广告,可以考虑把他留下,但一样没有保底工资,只能是拿提成。干得多拿得多,不干,什么都没有。

想当记者,这么难当,让吴猎有些意外。不过,这么一折腾,不知为什么,吴猎就有点不想再当记者了。吴猎决定去当老师。

了解一下,这个城市有近100个中学。100个中学,找一个教书的位置,应该不是个难事。确实不难,不管走进那个学校,问人家缺不缺不老师,都说缺。再问,我想来教书行不行。人家一看文凭,一看毕业的学校,马上说,欢迎。可再往下说,人家为难了。老师归教委管,学校自己当不了家。要想来当教师,得去教委办手续。

去了教委。教委负责的人一看文凭,说不是学师范的,不行。说这些年,师资不缺了,一般来说,不是学师范的不要。吴猎说,那不一般的情况呢。教委说,如果你真想当老师,也有个办法,可以去县乡,比较起来,那里还缺老师。吴猎说,我想在城里教书。教委说,你刚毕业,下甚层去锻炼一下,不是坏事,你知道吗,每年都有大学生志愿者,去边疆偏远的农村支教。吴猎嘴上没说,心里想,我可没有那么伟大。到西部,除了乌鲁木齐,别的地方决不去,这是底线。这个底线不能破,破了,就太丢人了。看出吴猎的失望,教委一个女同志,有些同情他,对他说,你去民办中学试试,兴许行。

民办中学,也就是私立中学。到这样的中学当老师,吴猎没想过,可到了这个份上,摸摸包里的的钱,吴猎有点慌了。想到找工作会有困难,但这么困难,还是让他没有料到。不管怎么说,得赶紧找个工作,再不找到工作,怕是吃和住都成问题了。这么一想,吴猎不犹豫了,决定找私立中学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