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修与静坐
1147600000001

第1章 序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全书共分七章,每章又分若干节,共二十五节。概述了为什么要禅修静坐、禅修静坐的准备和方法、各种禅修法门,特别提到诵持密咒清净三业的具体内容。搜集材料丰富,提法新颖而不失禅的中心原则,对初习禅者确系具有启发性的作品。

佛法精深博大,佛经浩如烟海。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础,以定为中心。由定生慧,在修证阶段包括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其悟境包括性空缘起的中道智,都摄于慧中。常人的不正常心态,都是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源;而净念观心,消除无明,是亲证诸法实相最方便之法。古德赞叹修习止观的妙用,谓曰“破执著之利斧,断情见之钢刀,趣菩提之阶梯,除烦恼之妙药”,故禅修功德不可思议。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传授“二人四行”的禅法,系藉教悟宗的如来禅。六祖慧能大师开始创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明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重在顿悟,将禅大众化、生活化,成为中国禅的特点。以后的五家七派,各有宗风。如临济的棒喝交加、单刀直入;云门的简洁明快、超脱意言;沩仰的审细密切、机用圆融;法眼的法界圆融、处处是道;曹洞的五位君臣、事理无碍。宋元以后,延寿、蕅益、彻悟等祖师又提倡禅净双修,根据《楞严经》所讲“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阐扬的念佛禅,又独具殊胜的意义。

作者在书中提到:“禅修静坐可以包括气功,气功不能包括禅修”;说“禅修在开悟、解脱”,“气脉不能超越生理感觉,以此为道是错误的”;又说“只求神通和奇异功能,非是禅修目的”。把禅修和气功的差别鲜明地提出,非常精辟。生死的病根大于执我,而禅修悟证缘起性空,正是破我执,这是凡夫、外道(包括气功)所不能办到的。

曾经在社会流行一时的法轮功,作者李洪志,自命为超前绝后的教主,借佛教“法轮”之名反对佛教,兜售其“把肉体通过修炼、净化为高能物质,培养出永恒的‘元婴’、‘法身’等生命体,此生命妙用无穷,可以创造宇宙和生命”等荒谬言论。这种论调,与古印度数论派的“神我”、婆罗门教的“梵天”及“上帝创世”说等并无区别,不过是假借佛道,又杂引民间外道邪说而成大杂烩的翻版而已。而有一部分人偏偏受其蒙蔽,误入歧途,断绝慧命,岂不可悲!

释惟贤

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