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悍妻训夫
1150000000177

第177章 冷漠(2)

皇上一挥手道:“免礼。”便直直的越过皇后走进正殿,对于精心打扮的皇后,他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一般。

皇后不由暗暗咬牙,原本的笑容僵在脸上,她悄悄握紧的拳头,无声的对自己说道:“忍,一定要忍!”

跟在皇上身后进了正殿,皇后见皇上已经坐下,便亲自端了一杯茶奉于皇上面前,温婉的问道:“皇上,您可曾用了午膳?”

皇上皱着眉头不耐烦的说道:“不曾,先不必传膳,皇后,朕有话同你说。”皇上说着扫了一眼在殿中服侍的宫女太监嬷嬷们,皇后会意,立刻将所有的下人都遣了出去,走到皇上对面的位置坐下,轻声问道:“皇上,您有何训示?”

皇上皱眉沉声道:“你只纵着玉儿,如今纵出祸来了,黑苗的责塔王子就要到京城来向玉儿求亲了。”

皇后惊的脸色煞白,腾的跳了起来,用变调的声音叫道:“什么,向玉儿求亲?这怎么可能?”

皇上冷声道:“有什么不可能?玉儿到了年纪,还没有成亲,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皇后惊慌的扑到皇上脚边跪下,抓着皇上的手带着哭腔叫道:“皇上,万万不能让玉儿远嫁啊,那苗地瘴疫横行,玉儿怎么受了住啊!”

皇上看到皇后那惊慌无措的样子,心里没由来的生出一阵烦躁,似皇后这样稳不住的阵脚,遇点儿事情就象慌脚蟹似的,哪里还有一国之母的风范,若她是皇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她绝对不会这样!皇上不禁暗暗在心里叹息了一回。

皇后虽然心慌的什么似的,可还没忘记悄悄的察颜观色,她见皇上的脸色越发阴沉,也不敢再哭叫,只低头喃喃道:“皇上,咱们舍不得把玉儿早早嫁出去,可不是为了把她远嫁到黑苗受瘴疫之苦啊!”

皇上脸色稍缓,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皇后,起来说话。”

皇后起来坐到皇上的对面,双眼紧紧盯着皇上,紧张的问道:“皇上,您的意思是……”

皇后沉声道:“朕当然不舍得的让玉儿远嫁黑苗,朕过来就是让你在十日之内给玉儿定下亲事,玉儿这孩子性子太犟,知道此事她必然大闹,你是玉儿的亲娘,你得按住她,不可在此时再生事端。”

皇后很是为难,慕容绣玉是怎样的性情,她这个做娘的怎么会不比皇上这个当爹的更清楚。

“皇上,您知道玉儿一门心思要嫁那陆书皓……”皇后极为难的嚅嚅说了起来。

皇上一听此言顿时大怒,一拍桌子怒喝道:“都是你纵的她,自古以来婚姻之事都要听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岂是她愿意嫁谁就嫁谁的。”

皇后真是冤死了,她是惯女儿,可再惯也没什么都由着她,该立的规矩总还是立的,若说谁是纵容慕容绣玉养成那样性子的人,那人绝对不是皇后,而是皇上本人,若无皇上的百般纵容种种破格,这个女儿又岂会养成那样的性子。

虽然心里觉得冤枉,可皇后却什么都不能说,只能低头垂眸认错道:“皇上训诫的极是,臣妾知罪。”

皇上沉沉嗯了一声,也没再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他将一本小册子丢到皇后的面前道:“从这里面挑一个给玉儿做驸马,此事要快,明日早朝就把定下的人选告诉朕,朕明日便下旨赐婚。”

皇后接过小册子,忧虑重重的应了。皇上见皇后接了册子,便立刻起身道:“你仔细挑选,朕走了。”

皇后错愕的抬头看着皇上,立刻也站了起来急急道:“皇上,该传膳了您……”

皇上一摆手道:“传膳之事不必你管,你把玉儿的事情办妥要紧。”说完,皇上便头也不回的大步走了出去。

等皇后反应过来追去相送的时候,皇上已经走出正殿老远,看着皇上的背影,皇后死死的挺直脊梁,看向皇上背影的目光隐约透出几丝寒意。

一手攥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一手紧紧的攥着拳头,在殿外伺候的一众宫娥太监们见皇上不过盏茶工夫便走了,各自都屏住呼吸,生怕出气粗了些惊了皇后,让皇后拿她们做筏子。

皇后的乳娘刘嬷嬷见皇后僵直的站着,不由阵子心疼,她忙走上前用极轻柔的声音说道:“娘娘,外面日头毒,请您回屋吧。”

皇后一句话也没说,直直的转身往寝殿的方向走去。一众宫女都怯怯的看向刘嬷嬷,刘嬷嬷向她们摆了摆手,示意不必跟着,然后便迈着小碎步紧追着皇后往寝殿跑去。

刘嬷嬷追着皇后进了寝殿,将沉沉的朱漆宫门缓缓关上,然后跑到皇后身边跪下连磕了好几个头,极为心疼的说道:“娘娘,再没别人了。奴婢知道您心里苦,您别自己硬忍着,您心里有火有气,就打老奴出出气吧!”

皇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头发已经花白,容颜也已苍老的老乳娘,眼中一阵酸涩,她无力的跌坐在地上,紧紧搂着刘嬷嬷的颈子,无声的哭了起来。

刘嬷嬷见皇后连哭都不敢大声哭出来,心中更加难过,伸手抱住这个她奶大的孩子,轻拍着皇后的背,用哄小婴儿的语气低低道:“三小姐,您的委屈老奴都知道……”

抱着乳娘哭了许久,皇后才觉得心里痛快一些,她擦干泪站起来,用极低沉的语气说道:“奶娘,你起来,我们都不哭,眼泪,是这座深宫中最不值钱最没有用的东西。”

刘嬷嬷赶紧站起来,一阵紧走去了净房,不一会儿便端着一盆凉水走了出来。

“请娘娘净面。”刘嬷嬷仔细的服侍皇后净了面,又重新匀了脂粉遮住脸上哭过的痕迹,然后才轻声劝道:“娘娘,您膝下有四位小主子,凭谁也越不过您去,重华宫那位眼前瞧着是得势,可您细想想,她凭什么和您争?老奴说句僭越的话,皇上已有春秋,重华宫那位膝下不过只有一位幼年皇子,至于肚子中那个,能不能平安生下还两说,而太子和齐王可都已经成家立室了……”

皇后有些烦躁的打断刘嬷嬷道:“你说的本宫何尝不知道,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