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选定嫉妒(envy)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题目,到2010年毕业后回国任教,同学、老师、同事、学生、朋友、工作面试以及聚会上遇到的陌生人问的关于嫉妒最多的两个问题常常是:一、你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嫉妒?二、人类学要怎么研究嫉妒?这难道不是心理学应该研究的吗?关于“为什么”的答案有很多,比如,我是不是特别容易嫉妒别人,所以要把自己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找到应对自己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羡慕嫉妒恨”是一个很吸引眼球的话题(虽然按照百度百科的记录,这个叠加起来产生夸大效果的短语直到2009年才真正流行起来);再比如,与之相关的“红眼病”和“仇富心态”曾经是非常流行的社会现象……而促成我研究的契机其实是2004年左右兴起的博客。在微博和微信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博客的兴起和爆发突然给了大家一个无限展示自我(尤其是生活细节)、分享人生经历的平台。那时候开始流行的一个词是“晒”,晒账单、晒收入、晒恩爱……总之是无所不晒。虽然“晒”的来源据说是英文的“share”,但是作为自媒体的“晒”除了分享之外,更多的是要晒出些“效果”,总得让围观者产生一种“哇”“真好”“真牛”“我怎么没有”以及那时候还无法直接表达的“羡慕嫉妒恨”。而没有什么可晒的,就会产生一种默默的“loser”感。这种与网络兴起所产生的“晒”经历了“开心网”“人人网”“微博”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从未停止。
这种“晒”一方面把生活中好的一面极大地突显出来(多数人晒的是自己希望被别人看到的一面,尤其是非常光鲜的一面),另一方面把背后的实际社会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效果极大地掩盖了。所以,对嫉妒研究的最初动因是挖开这层光鲜的表面,去看生活在财富迅速积累、社会差别急剧扩大的背景下普通人是如何感知、应对、面对、接受这一切越发直观的“社会不平等”(加引号是因为这个社会不平等与普遍研究意义上,比如基尼指数所表达的社会不平等意义不同,此后正文会有更为详细的论述)。或者说,去研究“围观者”,而每一个人无论是否“晒”都无法避免地成为“别人看起来很光鲜”的围观者。在这里,嫉妒最终是被当作一种对于“差别”尤其是财富差别的反应、接受和应对机制——尤其是社会机制——来研究的。而具体的研究设计,并没有继续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而是用了人类学非常传统又相对擅长的“小地方”民族志的方法。与确定研究嫉妒的社会机制角度相比,选择什么地方做田野更多的是个人选择,以及综合考虑经济资助、机缘巧合、学院安排的结果。从我个人的兴趣来看,虽然问题意识来源于网络阅读以及对城市社区的观察,但是到农村去做一年的田野却是人类学学习之初就确定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也更多地来自城市的体验,农村群体是如何面对这种不平等也容易成为研究的盲点。
第二个问题:人类学怎么研究嫉妒?这确实是进入田野以后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人类学最核心的研究方法是所谓“田野工作”,而田野工作的两大杀手锏是参与观察和访谈。但是,嫉妒要如何观察?谁会公然承认自己嫉妒别人?在进入田野至少三个月以后我还在为找不到任何跟嫉妒研究相关的材料而焦虑。首先,与高兴、悲伤、生气等多少有迹可循的情感不同,嫉妒是无法被观察到的。我每天出去找人访谈,跟房东一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去参加婚礼、观察葬礼,在小卖部、网吧参与观察,每周一次跟着新认识的朋友们在集上闲逛、买东西,偶尔也去打麻将或看人打麻将,听大家聊东家长西家短:猪肉又涨价了,矿上又出了事故,赔了多少钱……但没有任何人会说到任何跟嫉妒相关的话题。
访谈也完全行不通,在田野第一天当我鼓起勇气说要研究“羡慕”(还没敢说嫉妒)的时候,来吃饭的房东的弟弟马上说:“我就羡慕你这样有文化的!”在好几个人表示羡慕我有文化,或者“走走就来钱”(很多人以为我在乡里上班,每天在村里转转就行)之后,我再也不敢把这话题往自己身上引。等跟周围的邻居再熟一些,聊到周围的人换了新摩托车或者突然发了财,他(她)们明显有向往之心的时候,我紧跟着问“那你羡慕他(她)们吗”,被问的人往往都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羡慕”“那有什么好羡慕的”。再之后遇到那些矿上的纠纷,比如“同一块地非要高价”,看到别人拿到很多钱就去矿上讹钱时,那就常常是“别人的(话)那就是眼红,我这个不是”。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嫉妒或者眼红别人,而即使有这种情绪往往也是无意识的。比如有一次我去村里的小学访谈,在教师休息室有好几个老师,大部分人都很友好,只有一个人在听说我是博士,自己主动选择来农村生活,而且还住在农村人家里之后,他就一直冷嘲热讽、阴阳怪气,即使在我跟别的老师问问题的时候他都打断说“这些学生都没戏!”“你看我裤子都是破的”(有个明显的烧了的洞)、“你怎么会自愿住在这个破村里”,非常的莫名其妙。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县里派来支教的老师,只能每周末回家跟家里人团聚;他非常痛恨农村,从来不跟村里人有任何接触;他不想在村里当老师,但又没有选择……所以当他知道,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却自己选择来农村,而且看起来过得还不错,难免产生了“酸葡萄”心理,冷嘲热讽似乎也就说得通了。可是,我怎么证明这就是“嫉妒”呢?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我能感觉到“嫉妒”和“眼红”明明就是存在的,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就是无法把握,无法言说,无法获取材料,无法把这研究中的“不可见”变成“可见”。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切的社会背景是:财富在短期内成几何倍数增长,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急剧扩大,甚至“一夜暴富”都不再是偶然的现象。财富的发展和累积在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轨迹,同样,对于财富的理解,无论是对于他人“暴富”还是自己“暴富”都有着复杂的社会意涵,而对于这种财富观的理解,嫉妒可以提供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角。因此,本书将试图展示的就是:一、“羡慕嫉妒恨”并不是作为一个心理问题,而是在一个财富急剧增加、分配又极不均衡的快速转型社会中的表达、管理及诱发机制,同时以此为契机分析村庄财富观,尤其是与“一夜暴富”相关的财富理解;二、嫉妒研究,尤其以嫉妒研究为例的情感人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