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社会信息论域下的社会真相
11555100000003

第3章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题研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而上”的研究,一种是“形而下”的研究(即具体围绕着有关社会真相的现实与实践问题所作的研究)。这两种类型的研究在本书各章节中常常是相互贯通的,没有截然分割。

在“形而上”层面上,主要研究了社会真相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在本体论研究上,把社会信息范畴引入社会真相问题研究,结合对“距离”与“中介”范畴以及距离逻辑的分析,具体考察了社会真相的信息结构,即“三元(主体、中介和客体)信息变项”、“三态信息(自在信息、自为信息和再生信息)构成”与“三阶距离结构”。指出“相互作用与差异”是社会信息真相建构的动力机制,现实社会信息真相的多重组合,“三元信息变项”相互符合、一致的关系动力,决定了社会真相的生成有着多元通道,从而得出了社会真相就是适合社会实践的、关于“对象”的同构模拟,是多重中介建构的社会信息体的结论。

当今时代,最明显的特征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因此,本书关注了网络“虚拟”对认识、把握和发展社会真相所带来的变化,如“虚拟社会”真相,以“人机交互”、虚拟主体为鲜明特征的社会真相的主体创新,在网络信息传播生态中出现的强权与操纵等问题。

在认识论研究上,认为“求真”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自觉意识,也即“社会真相自觉”,它有四种基本表现:主体的价值自觉、对作为虚拟概念的“绝对真理”的辩证自觉、“澄明客体”自觉与“社会真相的标准”的自觉。

在“形而下”层面上,本书讨论了交往关系中的社会真相、文化和文化传统与发展观问题,并基于社会真相与“距离”的关系以及社会真相的距离逻辑、当代世界的融合与发展,分析了一种基于社会真相的社会共识,并说明了一种形成社会真相共识的社会信息调查方法论。

最后,也即作为本书进一步研究展望,简要分析了社会信息传播中介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还指出了社会信息传播中介研究的认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