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11557800000003

第3章 弁言

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社会现实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引发人们产生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社会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引发变革现实的社会活动,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建构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必须关切社会理想、研究社会理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理想,促进社会理想在社会现实中的实现。

同时,社会稳定又有自身的基本理念和特殊要求,对此加以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无疑对维护社会稳定、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上编在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形态做出独特解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以“天下为公”为特色的中国历代社会理想学说,同时勾画了西方历史上以“共产”为特征的社会理想学说,重点评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在西方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以中西合璧为特征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理想学说及其实践做了简要回顾,揭示了只有继承和凝聚中外历史上各种社会理想学说的普遍愿景,记取和避免其中不切实际的空想教训,才能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不同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其实践,其中既有基本的可以通约的合理的价值追求值得总结继承,也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失误、教训值得反思镜鉴,它们凝聚为从事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本书下编聚焦于此,探讨了社会管理的根本依据——“二重人性”论,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社会稳定的危机意识——“革命”反思,社会稳定的体制保障——“民主”与“仁政”,社会稳定的大政方针——“德治”与“法治”,社会稳定的层级管理——“任能”与“吏治”,社会稳定的价值追求——“人权”、“自由”、“平等”、“公正”。“人权”是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写明的。“自由”、“平等”、“公正”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奋斗追求的价值理想。过去我们的理论界曾经有些讳莫如深,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此做了系统、集中的直面探讨,或许可提供一孔之见、一得之明,欢迎读者指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