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卜子夏考论
11559400000004

第4章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改版弁言

从1998年起,文库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设立文库的初衷,“出版前言”都讲了,这是历史记录,改版后仍保留,这也表明改版并不改变初衷,而且要不断改进,做得更好。

1994年,面对学术著作出书难,由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毅然支持,文库得以顺利面世,迄1997年,已出版专著25部。1998年,当资助文库的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面临调息困难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又慨然接过接力棒,并于当年又出了改版后专著6部。5年草创,文库在史学园地立了起来,应征书稿逐年增多,质量总体在提高,读者面日益扩大,听到了肯定的声音,这些得来不易,是要诚挚感谢大家的;而需要格外关注的是,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缺点、不足和遗憾,必须认真不断加以改进。

如何改进?把这几年想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全力以赴出精品。

文库创立伊始就定下资助出版的专著,无例外要作者提供完成的书稿,由专家推荐,采取匿名审稿,经编委初审、评委终审并无记名投票通过,从制度上保证选优原则;评委们对专家推荐的书稿,是既充分尊重又认真评选,主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前后两家出版社也都希望出的是一套好书。这些证明,从主观上大家都要求出精品。从客观来说,有限的资助只能用在刀刃上;而读者对文库的要求更是在不断提高,这些也要求非出精品不可。总之,只有出精品才能永葆文库的活力。

出精品,作者提供好书稿是基础。如“出版前言”所指出的,开辟研究的新领域、采用科学的研究新方法、提出新的学术见解,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达到或基本达到这些条件的,都是好书。当然,取法乎上,希望“上不封顶”;自然,也要合格有“底”,初步设想相当于经过进一步研究、修改的优秀博士论文的水平,是合格的“底”。有了好书稿、合格的书稿,还需推荐专家和评委的慧眼,推荐和评审都要出以推进学术的公心,以公平竞争为准则。最后,还要精心做好编辑、校对、设计、印装等每一道工序,不然也会功亏一篑。

5周岁,在文库成长路上,还只是起步阶段,前面的路还长,需要的是有足够耐力的远行者。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

199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