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秘的现象
1156100000030

第30章 寻找扑朔迷离的事实真相(6)

吕后采纳了张良的计策,将四人请进宫来。一次宫中举行宴会,太子亲自为这四个人斟酒,四个人年纪都已80岁以上,鹤发童颜,衣着潇洒,神姿飘逸。刘邦奇怪地问他们是什么人,四位老人走上前各报自己姓名,原来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秀和夏黄公。皇上大为吃惊地说:“我找你们好几年,你们躲开不肯出山,今日为何自动跟我在一起呢?”四人都说:“陛下您轻视士者,喜欢骂人,喜怒无常,我们义不受辱。听说太子仁慈孝顺、爱护贤士并且对我们格外尊重,天下有才之士没有不翘首以盼,想为太子效命的,所以臣等也来了。”皇上对他们说:“既然如此,烦请公等帮助太子到最终吧!”四人为皇帝祝过福就匆匆离去。皇上目送他们远去,同时无可奈何地叹息说:“翅膀已硬了,很难再动摇他了。”汉高祖刘邦始终没能另立太子。后来,汉惠帝继位,用高官厚禄慰劳张良,张良在朝,安享晚年,死后被追封为文成侯。

一代名臣到底终老何处,依然没有确定的答案。

飞将军李广为何没封侯

李广是西汉最著名的将领之一,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在汉武帝大举开疆拓土,以赐爵封侯来重奖功勋的年代,有“飞将军”美誉的汉代名将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功卓著,声名显赫,但最终却未获汉武帝封侯,这其中之奥妙令人费解。

其实李广一家都是悲剧式的人物,李广因不堪忍受大将军卫青的排挤和刀笔小吏的侮辱,愤而自杀。他的儿子李敢怨卫青排挤其父,一时义愤击伤卫青,后被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射杀。李广的孙子李陵英勇善战,最后弹尽粮绝,投降了匈奴,背上了千古骂名。

那么飞将军李广到底为什么未能封侯呢?

司马迁认为李广未能封侯有几个原因:1.李广虽然武艺高强,遇事有急智,却缺少统帅大部队和指挥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这从他的带兵风格中可以看出来。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形,也不安排打更巡逻,以至于屡次遇险。2.李广擅长防守而短于进攻。这从他的战绩可以看出来。在文、景时代和武帝初期的防御性阶段,李广颇有建树;而到了战略大反攻的时候,李广反而不行了。3.李广的个人品性高洁,为官场所排挤。司马迁是这样评价李广的:“我所看到的李将军,不善言辞,老实厚道像一个乡下人,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不善言辞,在官场上就是不会吹拍,不会拍,意味着上司不会喜欢你;不会吹,意味着你不会夸大战果;品性高洁,意味着你不会占他人之功为己有;爱兵如子,意味着你不会拿部下当炮灰。4.汉朝的封赏制度有问题。杀死敌人、斩下头颅,有功,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封侯。防守边关,使百姓安居乐业,却没有功劳,不能封侯,李广偏偏是爱民如子,爱兵如子的人!

除了同时代人司马迁的叙述外,后世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宋朝人氏何去非以为:李广未得封侯,是因其“治军不严”所致。他认为“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而广每至败阻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所谓“治军不严”就是指李广作战不讲军阵、指挥不行文书而言。

后世还有很多人认为,李广不得封侯,与汉武帝对其持有偏见,和大将军对李广实施压制有关。唐代王勃在其《滕王阁序》一文中叙述历史上众多名将高才之坎坷境遇时,曾写下“李广难封”之句。王勃将李广的不封,归咎于汉武帝因李广数次征战失利,便对其持有偏见,认为李广命运不佳,总是出师不利。在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汉武帝竟指使大将军卫青不让李广争首功。当时刚好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丢掉了侯爵之位,卫青想让公孙敖立功。于是卫青改变计划,让李广迂回绕远,从水草缺少的东路进攻;让好友公孙敖出任前锋,替代了李广,使李广无法指挥作战。

司马迁说,李广一生为保卫汉朝边境和匈奴人作战,匈奴人害怕他却又敬重他,李广最后不是死在匈奴人手里,而是死于自己人的排挤。总之,飞将军李广生前未能受封,最后还被逼得愤然自刎,千百年来让后人久久不能释怀。

司马迁为什么遭受腐刑

司马迁愤而著《史记》流传千古。而才华横溢的他被皇帝处以腐刑,其原因何在呢?

司马迁自幼酷爱祖国的文化,十岁能背诵古文,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到各地考察风俗,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初仕郎中,汉元封三年,继任父职为太史令。天汉二年,正当他施展才华,全身心地投入撰写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之时,却被汉武帝投入监狱,并处以腐刑,蒙受了奇耻大辱。那么,其受腐刑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认为,当时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抗击匈奴,同时又派李陵率五千步兵,接应李广利。当李陵率兵深入匈奴之地后,却遇上匈奴的主力,尽管李陵带领将士奋力抗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而降。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十分恼火,满朝文武官员趋炎附势,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但是,司马迁却站出来替李陵辩解,这就冒犯了汉武帝的龙颜,由此被投入监狱,受了腐刑。

对于这个传统的说法历来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沮贰师”,即诋毁汉武帝的宠臣二师将军李广利;“诬上”,司马迁极力为李陵的失败投降辩解,显然是归咎于汉武帝。因为汉武帝给李陵的兵力太少,且又都是步兵。当李陵陷于困境时,又无得力的将领去接应,从而导致孤军无援,兵败而降;“为李陵游说”,即为李陵投降变节开脱罪责,甚至说好话。

还有学者认为,司马迁受腐刑还有汉武帝难以说出口的原因,这就是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司马迁的《史记》,有许多进步的方面,如肯定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同情在汉王朝残暴统治下爆发的农民起义,不为汉朝统治者歌功颂德。而且,司马迁撰写《史记》,具有“不虚美,不隐恶”,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敢于揭露当时君主将相的种种隐私等,这些都是汉武帝以及他所宠信的将相所不能容忍的。卫宏《汉书旧仪注》也说:“司马迁作《史记·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因此,李陵事件,只是汉武帝对司马迁进行迫害的一个借口而已。

还有的学者认为,司马迁受腐刑,是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事事独断的结果。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命丞相13人,御史大夫18人,这些丞相和御史大夫,或曲意逢迎,或恭谨保位,无人敢于犯颜直谏。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本意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利益,减少人们对朝廷调兵不当的指责。可是在盛怒之下的武帝,根本不体察司马迁的苦心,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将他下狱治罪,处以腐刑。另外,司马迁受腐刑与汉武帝的变态性格有关。汉武帝晚年,乖张暴戾,听不得一点儿不顺耳的话,动辄就对大臣加罪。所以,武帝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行为不加宽容,也就不奇怪了。

李白与酒的生前死后

“李白斗酒诗百篇”,众所周知李白爱喝酒,并因此得到“诗仙”的称谓,想不到他的死也和酒有关。

历史记载李白是病死。李白族叔、当涂令李阳冰《草堂集序》曰:“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说:“君名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古代文献所谓“疾亟”、“赋临终歌而卒”、“以疾终”,都明白地告诉人们,李白是病卒的。

但一些学者根据各方面搜集的资料,认为李白的死和喝酒有很大关系。他爱喝酒是尽人皆知的,他的《将进酒》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叙赠江阳宰陆调》有“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赠刘都史》有“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训岑勋见寻就元丹邱对酒相待以诗见招》有“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月下独酌四首》之三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这样,有的人自然将李白的死因与醉酒致命联系起来。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

学者郭沫若提出另一种看法,他从“腐胁疾”得到启发,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61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归。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当是脓胸症。一年后,李白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恶化,使胸壁穿孔,由“腐胁疾”致命,最终死于当涂。

还有一种说法把李白死因归为“水中捉月”,这便产生了富有浪漫气息的“溺死说”。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此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曰:“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持此观点,宋朝陈善《扪虱新话》记:“坡(苏东坡)又尝赠潘谷诗云:‘一朝人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可见,李白醉入水中捉月溺死的说法流传广泛。

也许李白的死真的与醉酒有关,那么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溺死的呢?清代人王琦云:“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抑小说多妄而诗人好奇,姑假以发新意耶?”也就是说,两种可能性都难以排除。或许“诗仙”李白就是在酒中拂袖而去的。

建文帝下落追踪

建文帝的下落问题堪称明朝的奇案,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建文帝在位仅仅4年,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后建文帝下落就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之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4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从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即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还有“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银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汇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只带了9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8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僧人怎么知道他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自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明史·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于是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又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的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事件,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察也无鬼门、御沟等逃生之路。而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阴谋。不过,朱棣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也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实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开的历史之谜。

明朝“红丸案”的种种悬疑

红丸案是明末三大案之一。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朱翊钧卒,八月,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为明光宗。据史料记载,泰昌帝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即他没有疾病的迹象。然而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他就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那么泰昌帝到底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这么快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