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1562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城市发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它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存在,又是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大系统。城市发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形成,以及研究方法等,都是本章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城市发展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发展学是一门全新的城市理论学科,是以城市发展及其运行为对象,研究城市的产生演变过程和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把城市放在人类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然生态变化以及地区、国家乃至经济全球化的动态过程中去分析、认识和研究,是探寻城市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城乡融合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科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充分表达和释放着人类的创新理念及创造力。既是一个经济社会实体,又是人类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研究城市发展问题,仅靠单一的学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融会多学科的精华。既要探索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客观规律,又要深入研究社会科学的内在规律。城市发展问题离不开城市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规划学、文化学、历史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的共同探索。

城市发展学是城市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城市学是各门城市科学的理论基础、牵头学科,城市发展学是分支学科。它们研究对象的明显特征有二:一是研究和揭示城市发展本质的规律性,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战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避免泛泛空论,把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

城市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持续过程,因此,城市发展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丰富和成熟、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新问题、新经验,经过大量的系统的综合性研究,并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结起来,《城市发展学》是一部认识城市、总结城市发展历史经验、探索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论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基础理论和城市应用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政府制定城市规划目标,推进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发展和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城市科学方兴未艾,城市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城市就是发展世界,世界未来的命运同城市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尤其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发展、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正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关注城乡的发展,就是关注城乡的命运,关注广大城乡群体的生存,也是关注国家的兴衰。因此,必须重视对城市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目前中国尚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城市发展学专著,本书试图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参与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二、城市发展学的学科性质

城市发展学是一门主要以城市科学、经济科学、建筑科学为基础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从其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它与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以及城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联系,是融会众多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的前沿性边缘学科。

城市发展学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涉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涵盖面极广。尤其是发展到现代城市阶段,城市的聚集性质和带动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城市在地球表面上星罗棋布,城市群、城市圈(带)日趋形成,城市发展对国家、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来说,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城市自身的快速发展及基础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在区域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不断上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城市、都市连绵区将成为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脊梁,以至对全球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城市发展学研究的主题,既有社会的,又有自然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突出的重点是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发展、文化发展和空间发展。结合城市的实情,预测城市发展的趋势。有学者称,城市发展学是研究在特定地域条件下城市分工演进、人口变化和空间增长规律的科学,既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城市发展学与相邻近的学科具有巨大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它们各有分工,研究成果又相互吸收和借鉴,而且均将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城市科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三、城市发展学研究的内容

城市发展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城市发展学又必须有自身特定领域,不可能包罗万象。

城市发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当是以城市发展为主线,研究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对策。其中包括:城市科学发展观,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与空间结构,城市文化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社会生态发展以及实现城市现代化过程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具体来说,着重是研究并揭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城市起源及其发展动力。城市发展必须从城市起源开始研究。对于城市起源,中外学者存在着不同见解,因此,一是要从争论中探索比较接近考古实践的理论分析;二是要明确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内涵,并明确区别城市与乡村的鲜明特征;三是要探索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基本要素和成长机制,阐明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主要发展阶段。

2.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运行规律。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宏观的基础性理论有城市科学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城市现代化理论、城市空间结构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微观方面有城市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城镇布局、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财政金融、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因此需要很好地把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从而揭示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发展。因此,需要着重研究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农业与城市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发展、第三产业与城市发展、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城市产业聚集与结构升级规律及其演变趋势。

4.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发展战略涉及的问题都是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带有方向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因而,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规划的制定对城市定位、目标模式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规模、速度以及绩效的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因此,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确定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目标、步骤,是城市发展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5.认识城市本质。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又是人类文明的生存地,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载体。城市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文化,以人为核心的综合结构。“城市是人创造的,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叙说的故事是人的故事、人的历史,表现的是人的情感、人的魅力。城市的一切是为了人,离开了人,城市就是一座空幻的迷梦”。人创造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城市社会空间,包括人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创造空间及享受空间。城市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城市的进步和发展,一定要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研究,谋求社会稳定和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

6.城市的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城市的土地利用与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与演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要深化探索研究城市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管理模式。

7.城市发展专题研究。城市是一个大系统,有许多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部门,因此,许多带有专题性的发展问题需要认真展开研究。譬如教育、科技、卫生以及文化体育建设等,都包含在城市发展体系之中。尤其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攸关城市发展全局的一些专门性问题会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地加以探讨。

8.城市政府革命与管理创新。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探索现代化城市政府深层次的革命与管理创新。例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限制权力,防止腐败,强化职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等等。最终建立起文明、民主、富强、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第二节城市发展学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城市发展学的研究目的

建立城市发展学的主要目的是:回顾城市发展历程,总结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城市的今天,探索城市的发展未来;推动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美好、宜居、和谐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采取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学术研究范式,促进城市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全面发展。其具体任务是:

1.研究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历史地、大跨度地考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城市发展规律。为确定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城市化的基本理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为城市化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研究城市空间地理结构,分析资源条件,确定城市适度规模,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设计提供基本理论指导。

4.研究城市基本设施构成和交通发展战略,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现状、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以促使城市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效益良好。

5.研究城市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理论,明确城市环境指标体系和要求,提出城市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6.研究城市文化发展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塑造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现代文明素质。

7.研究现代城市管理,确立城市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分析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功能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管理原则、方法和措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依法治市。

8.研究现代城市政府理论,确定政府职能、公共管理目标和体制。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政府治理模式、发展目标和途径,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政府和法治型、善治型政府。

二、城市发展学的研究意义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头等重大问题,也是城市的根本问题。城市的一切问题,既是在发展中产生,又是在发展中求得解决。城市发展学是城市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学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学。因为城市学的本质所在就是研究城市方方面面发展的学问。当然,相对而言,城市学的研究范围应当更加广泛和深入,其内涵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城市发展学的形成和建立,应当说是为城市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从当今世界城市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来看,迫切需要有科学的城市发展理论为指导。城市发展学将承担这个重任,实践也呼唤这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尤其在目前中国快速城市化、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城市发展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一系列城市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讨和回答。例如,怎样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如何合理发展;怎样把城市发展和国家发展、地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如何选择与制定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如何确定城市规模、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如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新兴、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如何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说明和论证。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及其科学的辩证方法与现代西方城市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理论的有关内容,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开创中国的城市发展学。

总之,城市发展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运用上,对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城市发展学这门学科的体系,目前还属于开拓建立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更多的学者持续而深入地研究下去,任重而道远,本书仅是一个粗浅的开端。

三、城市发展学的研究方法

城市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有机体。它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综合的多功能大系统。城市发展学是一个多门类交叉的学科,因此,其研究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样性,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特殊要求和方式。本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实质上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它要求一切从城市实际出发,以正确的城市科学理论为指导,历史地辩证地系统分析城市不断运动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城市系统的运行规律。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结构与功能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已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结论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发展演变的趋势,调查总结实践中的新问题。运用大量丰富的实例和统计资料,借助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和图表,对各种现象、关系进行表述分析并作严谨的逻辑判断与推理。

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二者不可偏废,不能片面地采用某种一方法,而摒弃另一种方法。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各种情况,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