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众人恭敬、名利双收时,没必要心生傲
慢,因为这个会过去的;穷困潦倒、山穷水尽
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个也会过去的。
1. 永远快乐的保险你买了吗
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
无论是什么样的聚合,最后都会面临分离,这就是无常的规律。
如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暂时的因缘,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各分东西。诚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我读过一本叫《哈佛心理课》的书,里面讲了一位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九年的杰教授,他后来离开学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神情悲伤。于是,教授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IBM 公司的总裁汤玛士·华生,原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一次他旧病复发,医生要求他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华生一听到这个消息,当下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我怎么会有时间呢? IBM 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决,没有我的话……’
‘我们出去走走吧!’医生没有和他多说,亲自开车邀他出去逛逛。
不久,他们就来到近郊的一处墓地,只见医生指着一个个坟墓说:‘你我总有一天要永远地躺在这儿。没有了你,你目前的工作还是有人接着做。少了谁,地球都照样转。你死后,公司仍然还会照常运作,不会就此关门大吉。’
华生沉默不语。第二天,这位在美国商场上炙手可热的总裁,就向董事会递了辞呈,并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又过着云游四海的生活。
而 IBM 也没因此而倒下,至今依然是举世闻名的大公司。”
杰教授讲了这个故事后,所有的学生也都释然了。
可见,无常一旦降临到头上,谁离了谁都可以活,此时没必要悲悲戚戚,坦然接受、勇敢面对才是正途。
其实,无常时刻与我们形影不离,每个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甚至哪怕自己再不愿死亡,死亡也迟早会来临。到了那时,就算是最珍爱的身体,也要万般不舍地留在人间,唯有自己一人随业力而前往后世。对于这一点,只不过有些学唯物论的人持一种逃避的态度,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这样想而已。
他们总觉得学佛是在逃避,实际上,不承认后世,对下辈子没有任何打算,才真正是一种逃避。你这一世只有短暂几十年,死了以后多少万年、多少世的快乐和痛苦,都取决于这一生的业力。如此重要的事情,你能轻易忽略吗?
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要关心后世。然而,现在的大多数人对此没有任何概念,包括一些学佛的人,也把佛教看成是获得今生快乐的捷径、给心理带来安乐的手段,至于最关键的解脱大事,或者生生世世的快乐和痛苦,自己从来也没有考虑过。有时候看这个世间,就像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大疏》中所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发疯了,国王最初是清醒的,但众人看到他与众不同,纷纷指责他是疯子。结果国王也不得不喝下毒水,跟他们一样变成了疯子。
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学佛其实并不消极,也不落后。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前世后世都的的确确存在。既然它是肯定存在的,我们又岂能没有一个长远打算?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
当然,没有这种信仰的人,不想这些也情有可原。可有些人自称已皈依佛门多年,甚至是大乘佛教徒,对此都根本不考虑的话,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死”就退避三舍,给他一讲后世有轮回、地狱,他马上就捂着耳朵:“不要讲!不要讲!我害怕,还是快乐点好,我不愿意听这些。”此举无疑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也由此可见,佛教信仰若想深入到每个人的见解中,确实还存在一段距离。
文殊菩萨咒轮
常佩带文殊菩萨咒轮,可增长智慧,辩才无碍,记忆力坚固。此咒轮安于宅中,得大富贵、儿女聪明、灾祸消灭、神鬼护持。
现在很多人特别忙碌,脚下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假如方向错了,速度越快,越会南辕北辙,与期望的结果越来越远。
2. 什么都想要
会累死你
对生活的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手机、穿戴、住处、车子,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如此一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快乐建立在洋房轿车、功名利禄上,每天为此而忙碌地奔波,可到头来,快乐的人又有几个呢?
曾有一则西方寓言说:
有个国王过着锦衣玉食、挥金如土的日子,天下至极的宝物、美色都归他所有,但他仍然不快乐。
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于是派人找来了御医。
御医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你必须在全国找到一个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这样你就快乐了。”
国王马上派大臣分头去找,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大臣却向国王禀报说,没办法拿回那件能给他带来快乐的衬衫。
国王非常不高兴:“怎么会这样?我是一国之君,为什么连一件衬衫都得不到?”
大臣回答:“那个特别快乐的人是个穷光蛋,他从来都是光着膀子的,连一件衬衫都没有……”
可见,快乐真的很简单,对生活的要求越少,就会越快乐。
现在的社会,人们对生活的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手机、穿戴、住处、车子,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如此一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
生活的轻松快乐,要从充实内心做起,而不是盲目地攀比、追求。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该放就放,才会快乐一生。
3. 感谢无常
让我们少受折磨
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静止的,全部都在运动变化,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无常”。
正因为无常,我们的快乐不可能永远,它可以随时变成痛苦。
如《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凡是无常的法,就一定会坏灭;只要会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快乐。
从前,有个公主美丽动人,父王十分疼爱她。她要什么,父王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下大雨,王宫院子中的积水溅起许多水泡。公主见了非常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我要用那水泡穿成花鬘,装饰头发。”
国王说:“这是不可能的。”
公主就撒起娇来,说得不到便要自杀。国王吓坏了,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命令他们给公主制作水泡花鬘。
很多年轻的工匠对此无计可施,特别苦恼。
这时,一个老工匠说自己有办法。国王非常高兴,就叫公主亲自当“监工”。
老匠人对公主说:“我只会穿鬘,不太懂水泡的美丑,请公主自己挑选。选完了之后,我好给你穿成花鬘。”
公主便兴致勃勃地去选水泡。结果忙了半天,一个都没拿到。
最后,她累得筋疲力尽,一转身跑入王宫,向父王说:“水泡虽然很好看,但拿到手中一刻都留不住,我不要了!”
可见,把无常的东西,执著为常有,殚精竭虑地想得到,这无疑是一种愚痴之举。
世人的痛苦,皆源于各种错误的执著。若能懂得无常之理,对一切不会太执著,痛苦便不会那么强烈了。比如,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从前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孩子又死了。
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大发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说:“要救你的孩子并不难,只是你必须向没死过一人的家里讨一粒芥子,把这个给我,我就能救活这孩子。”
这个妇女就挨家挨户地找,但没有一家从来没有死过人,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平等。
于是对孩子的死,就没有那么放不下了。
古人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就是无常的规律,任何人均无法超越。若能通达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发生任何变化、遭受任何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
4. 三种活法最快乐
“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
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
第二个信徒说:“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
第三个信徒说:“因为我有妻子儿女。”
禅师听后,说:“你们都不会快乐的。”
三个信徒齐声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
禅师反问:“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第一个信徒说:“我认为有了金钱就会快乐。”
第二个信徒说:“有了爱情就会快乐。”
第三个信徒说:“有了名声就会快乐。”
禅师答:“有这样的想法,你们永远都不会快乐。而且,有了金钱、爱情、名声之后,烦恼还会接踵而至。”
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5. 越执著
失去越快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曾有个画家,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点,装在相框里,问一些人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什么。
其实,它的意义非常深刻:我们若执著于一点,往往会钻进死胡同,忽略周围的很多很多,全然不发现还有大片的空间。
比如,当你执著一个人时,除了他以外,本来还有许多事物可带来快乐,但如果你一直牵挂他,得不到他,就觉得失去了整个世界。如此不但会让自己痛苦,也会给对方带来烦恼。就像执著那个小黑点一样,明明旁边的白色空间那么大,哪里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却偏把自己困在一个点上,这样的结果,绝不会有幸福可言。
美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有一次在快下课时,对所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
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爱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位女士就把家人亲戚的名字全部写上,数量不够,又把邻居、朋友等都写了下来。
写完后,教授让她把不太喜欢的一个名字擦掉,她就把邻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后,教授要求她继续擦一个、再擦一个……一直擦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授还要她再擦两个名字。这时候她有点舍不得,想来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