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1165700000022

第22章 领导智慧(1)

虚怀若谷影响人

【老子说】

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第28章)

意译:甘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领导手段才能够充实,回复到"浑朴"的状态。"浑朴"破碎成为各种各样的"器物"。圣人在这些"浑朴"破碎的基础上进行领导和管理,所以最完美的领导不会出于勉强。

【解读】

虚怀若谷,是我们经常称赞人的话,意思是说他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能容纳很多意见。可是为什么说"若谷"呢?因为川谷是空的,只有空才能够盛得下,若是一个满的东西,怎么会盛得下东西呢?看来老子的话看似简单,实则内容深邃。他那句让领导者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的道理,确实引人深思。有人问,什么样的东西最好。我们经常会说,越简单越好,这不是与老子告诫领导干部们的领导手段一个道理么?老子说过要人民回归浑朴的领导状态,这才是永恒的。圣人在这种最简单浑朴的状态上领导与管理,那不是最有效么?

仿效圣人是古代读书人的愿望,那也就顺应了时势发展的规律。追溯历史,我们又看见了诸多这样的事例。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早就家喻户晓。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大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带领赵军大破齐国,并夺取了晋阳城,位居高官。当时蔺相如只不过是宦官缪贤的一个门客,地位自然与廉颇不能相比。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曾经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当强大的秦国曾经几次攻打赵国,无奈赵国廉颇英勇,多次进攻无功而返。秦国无奈,只得与赵国和好。当秦国得知赵国和氏璧的事情之后,就立刻派使者见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王于是就与大臣们商量,大家都担心若是给了秦国和氏璧,就怕它不守信用,白白被骗。若是不给,秦国就会找借口攻打赵国。左思右想,一直没有好的主意。这时宦官缪贤就说自己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担当这一重任。于是,赵王就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分析了局势说:"秦国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我一璧,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赵王问:"若是秦拿了璧不给城怎么办?"蔺相如说:"我们不答应,我们就理亏了。他若是不给城池,那么秦就理亏。我们宁可让秦理亏,我们也不能做理亏的事情。我愿意出使秦国,倘若城归赵国,那么和氏璧就留在秦国了。如果城不归赵,那么我一定会完璧归赵。"蔺相如于是就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

秦昭襄王一听说赵国的使臣来了,于是就立刻召见。蔺相如捧着和氏璧恭敬地给秦王看,秦王高兴地接过来,立刻让左右大臣看,并让左右侍从们赏玩一番,却一直不提交换城池的事情。蔺相如见状,立刻推说这块璧上有瑕疵,秦王信以为真,就让手下的人把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退到柱子旁,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送国书,愿意那十五座城换璧,可是赵国的大臣们都认为大王是在骗人。我认为普通百姓都讲信用,更何况是大国!可是,大王拿到璧之后就给姬妾赏玩,以此戏弄我。赵王一位这块璧斋戒五天,派我送这块璧是尊重大国的威望呀。如今大王的态度如此傲慢。并且在如此普通的殿堂接见我,那是明显的没有诚意呀。现在大王一定要遵守承诺拿城来换璧,如果大王强迫我,我就撞在柱子上,玉碎人亡。"说完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唯恐砸碎了璧,连忙劝阻,并表示歉意,还让人拿出地图来观看。

蔺相如知道秦王的诡计,于是就设法稳住秦王,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当初赵王斋戒五天,如今秦王也要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我才能献上。"秦王觉得理亏,只好答应。蔺相如知道秦王不会守约,于是就让人立刻把璧带上,抄小路回去了。五天后,蔺相如对秦王说:"秦国历代的君主都没有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是怕赵王被骗,于是就让人把璧送回赵国了。秦王若是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给我们赵国,那么我们立刻把璧奉上。"秦王虽然恼怒,但是终究无奈,还是用盛大的礼仪送走了蔺相如。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占领了石城,并邀请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赵王不敢去,廉颇、蔺相如都认为这样做会被人瞧不起,最终,由蔺相如陪同,廉颇率领精兵驻守边界,随时准备抵御秦兵。渑池之会上,秦王假意醉酒,要赵王鼓瑟助兴,赵王演奏之后,秦王立刻让史官载入史册。蔺相如见后,立刻走到秦王面前,拿着一个陶盆,立刻让秦王演奏。秦王不肯,蔺相如以死相逼,最后秦王不得已敲了一下陶盆,蔺相如立刻喊史官记载下来。当秦国大臣提出拿赵国的十五座城池给秦王献礼的时候,蔺相如立刻针锋相对,要拿秦都咸阳给赵国献礼。秦王一直不能压倒赵国,加上赵国边境大将廉颇严阵以待,不敢轻举妄动。

回到赵国以后,赵王对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加称赞,封他为上卿。廉颇听后非常不满意,于是就非常不屑的说:"蔺相如有什么本事?他的职位反而比我高。我立下了赫赫战功,日后我就要比比他的功劳。"话传到里蔺相如的耳朵里之后,蔺相如就尽量避开廉颇。甚至上朝的时候,蔺相如也推脱生病。一天,蔺相如坐车上朝的时候,在路上远远望见廉颇来了,于是就让车夫绕道行走。属下愤愤不平地说:"您的功劳比他大,职位也比他高,反而要给他让路,百姓都嘲笑您担小,您的属下也不光彩呀,我们都不愿意再给您干了。"相如笑着说:"你们说,廉将军厉害还是秦王厉害?"属下都说秦王厉害。蔺相如又说:"秦王我都不怕,我又怎么会怕廉将军呢?"今天秦国之所以不敢入侵赵国,主要是因为有我们在。若是我们再不和,秦国不就趁虚而入了么?我之所以这样做,那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大局呀!"这句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仔细一想,立刻感觉到自己不对,于是光着背。反绑双手,北上荆条就去蔺相如府了。他跪在蔺相如面前,请求蔺相如责罚。蔺相如扶起廉颇,共同勉励为国家大事努力。从此之后,二人和好如初。

蔺相如虚怀若谷、顾全大局的心态,最终感动了廉颇,也感动了自己的属下,并传为千古佳话。他有勇有谋,顺应时势,处处为大局着想。当蔺相如的行径感染他人的时候,我们不禁触动心弦。蔺相如不勇么?勇,他面对秦王毫不畏惧,以死抗争。但是,他面对廉颇却是一再退让,不想因为二者的关系而使国家受到损失,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圣人之道,也恰恰暗合了老子的意境。这不是孔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固守精神,而是用简单率真、赤诚的心胸如春风化雨般感动着每一个人,这种精神面对强辱针锋相对,面对下属犹如"随风潜入夜"般润物无声。

只会依靠权力来影响他人的领导干部,远远不如还能够用自己的魅力来影响他人的干部。权力的影响只是一时,魅力的影响却可以永久。2009年去世的学者季羡林先生,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人。20世纪80年代,季羡林担任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但是在平日里,他衣着平常,经常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圆口布鞋,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旧书包,从外表看更像一个工友。一次,北京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一位新生不认识季羡林,对他说:"老师傅,麻烦你帮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入学手续。"季羡林点点头,很负责地在那里守了一个多小时。等开学典礼的时候,季羡林坐在主席台上,这位先生才大吃一惊,原来给他看行李的就是季羡林副校长。

季羡林素日里平易近人,受到北大师生的普遍敬仰。在校园里,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季羡林走着,忽然有一辆自行车停在面前,一位学生摸样的人下来问道:"您是季羡林教授吗?"季羡林点点头。学生说:"季先生,我没什么事儿,我只想当面说一句,我经配给您。"说完,登车离去。这就是一种魅力。

物壮则老,谓之非道

【老子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第30章)

意译:以"道"辅佐王者的人,不靠炫耀武力而称雄于天下。用兵这件事,不会有好结果:军队所过的地方,会遍生荆棘;大的战役之后,一定会有大灾!因此善于用兵者达到战略目的会立即罢手,而不是长久地称霸。成功了也不要得意,成功了也不要炫耀,成功了也不要骄傲,成功了要认为这是出于不得已,成功了也不要因此逞强。事物发展强大了,必然会走向衰老,因为这违背了"道",不合乎"道",必然会很快走向灭亡!

【解读】

老子反对用兵打仗,想让人民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使人民安闲自足。因为他知道,凡是军队经过的地方,民众总会受到骚扰。战争经过的地方,往往是荆棘丛生,一片荒芜,甚至发生大的灾荒。因此,人们痛恨战争。战争毁弃了人们的美丽家园,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限遗憾与抚不平的伤疤。

老子认为,尽量别发生战争,实在用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得胜了就算了,没有必要为此逞强。《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意思就是说,高明的政策就是运用计谋,再者就是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最下等的确是用攻城的手段解决。并且,孙子也说,用兵打仗的时候,车马数千,军队数万,粮食要运送千里才能到达,这样的耗费真的是不轻呀。连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都不主张用兵,而是提出了"以战止战"的思想,他的主张与老子不谋而合呀。也就是说,不论老子还是孙子,都认为:不要轻易用兵,不要轻易使用强制力和武力。

诚然,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但是我们仔细思考老子在这一章里阐发的观点,其实他反对的是我们常用的两个字:征服--包括用武力征服,也包括用其他强制力征服。从这一点上看,老子对世人提出了一个劝告,不要做"强者",更不要恃强凌弱。打仗达到目的也就算了, 在上位者或者成功者,不要总是炫耀自己的成功,也不要骄傲。要有这样的一种心态,那就是成功了,觉得自己也是不得已。否则的话,"物壮则老",当你觉得自己最强盛的时候,你也就"老了",就要走向衰亡了。

翻开历史,因为强大,反而走向衰亡的例子可以说史不绝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德国的军力堪称当时最强大的。德国军队以令人迅雷不及掩耳式的闪电战,吞并捷克,占领波兰,然后挥师北进,迅速占领了丹麦、挪威。在法国,德军越过马其诺防线,欧洲强国法国也被灭亡,欧洲大陆上的英国军队仓皇撤回英伦三岛。从那个时候的形势看,德国大有称霸世界之势。

但是,*****不得人心的做法,在战场的西线,遇到英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无奈得选择了退却。在东线,遭到苏联人民的奋起反击抗争。仅仅六年时间,曾经横行一时的德国军队,就迎来了覆亡的命运。**头子希特勒绝望地自杀在了柏林,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主义横行一时。它全面侵略中国,侵入东南亚,攻击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中国战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不少国人悲观失望,甚至有人抛出了 "亡国论"的论调。而一些不了解国情的人,则抛出了"速胜论"的论调。毛泽东针对这两种论调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认为,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以及组织力在东方都是一流的,它虽然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但是这些力量比起反***国家的力量来说,还是比较小的,他们失道寡助,整个抗日战争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但是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言,强横一时的日本***在盟国的打击下,很快就节节败退。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宣告了日本***的败亡。

仔细研究一下,二战期间的德国、日本都是很强大的国家,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然而,它们却以自己的强大,视世界人民于不顾,妄图凭借一国之力,称霸全球。然而,最终还是没有逃出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由于"非道",所以都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那么,对于领导者来说,又有什么启示呢?在社会中,领导者掌握权力,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强者"。但是老子告诫这些握有权力的强者,不要炫耀自己的权力,不要期望通过权力的强制力来压制别人,称王称霸。要本着谦虚低调的态度,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多为在下位的民众考虑,否则当一个人"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也会做出"非道"的事儿来,最终遭遇"物壮则老"的命运。

元朝时期,著名大臣彻尔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平章政事,在福建行省任职。他到任之后,严肃法令,当地的老百姓很快就安定了。不过令人头疼的是,这里的强盗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作乱,彻尔决定平定他们。于是,他就亲自率军围剿。但是,彻尔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不能一味求胜,不能损害庄稼,更不准骚扰百姓。昂扬武威,却不攻打,白天合围山中,晚上在野外住宿。军队纪律非常严明,并且显得从容不迫。很多叛贼想来探听究竟,彻尔就好酒好肉地伺候,还趁机开导他们说:"在此之前,是因为你们不能忍受贪官污吏的骚扰,因此才被迫到这里居住。现在若是能够回去种地采桑,就是良民百姓了,我怎么还会给你们扣上谋反的罪名呢?这不是给你们的家庭带来不幸么?"说完就放他们回去了。那些强盗闻知彻尔这番话之后,就纷纷出来,再也不当强盗了。强盗头子一人逃跑之后,被他的同伙绑到军中,彻尔只杀了他一个人。

从此之后,这里方圆千里之内,再也没有匪盗的骚扰了。彻尔也可以安心地在公堂中签署文件办公了。彻尔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就在于他了解强盗们的苦衷,得知很多人当强盗是因为不得已,而不是愿意当强盗。历史上的多数起义和造反,那都是因为逼迫之下,人民铤而走险,给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民自然会明晓其中的道理。若是一味地采取骄横的围剿做法,那么就不仅很难平息这场叛乱,反而会愈演愈烈。

在现实中,有专家提出了一个概念--"一把手综合症"。所谓"一把手综合症",是指的是领导干部担任"一把手"以后,因为权力失去有效制约监督,出现了独断专行的综合症状。"一把手综合症"的最基本症状是独断专行,就是说领导干部太强势了,表现为"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一把手"在未提拔之前的为人为官都是比较谨慎的,他们之所以能当上"一把手",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工作实绩。但是到了"一把手"这个岗位上以后,由于权力大了,环境变了,如果其为人为官的准则也相应发生改变,那么就可能患上"一把手综合症"。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根据党纪国法检讨自己,另外也不妨想想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以身作则为表率

【老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