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1168400000003

第3章 宽容是无声的教育

修行学佛之人主张发菩提之心,心胸宽广,慈悲济世救人,以行善为根本,使众生从生死苦海之中得以超脱。

唐代著名的智舜禅师一向在外云游参禅。

有一天,他在山上林间打坐,忽然看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

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智舜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猎人说:“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智舜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的积极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野鸡可见一斑啊!

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迅速回答。

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

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

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作为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分内的事,止恶是自己该尽的责任,何况你是一个禅者,一个有修行的人啊。”

如果世界上只有禅者来行善,力量就太小了,作为任何一个公民,乐善好施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呆若木鸡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是,更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一定知错明过,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以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可是禅院里所有的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肚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了冷静反省的空间,从而使其翻然醒悟,自戒自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笑对人生。然而,有时候,普度众生也需要小小的手段,一休娶妻就是一个典型故事。

众所周知,一休是聪明的化身。他是日本的著名禅师,怎么就会娶老婆了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休正在房内打坐,这时来了一位信徒,他向一休哭诉自己因为治病而债台高筑。现在债主每天都逼上门来讨债,他整日提心吊胆,半夜才敢回家。这样的日子他真不想过了,真想一死了之。一休婉言相劝,问他除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信徒摇摇头说没有,这可让一休为难了。

信徒见状,又大哭起来说:“没法活了,没法活了,只可惜苦了我女儿,一个人孤独地活在世上。”

一休听到这里,忙对他说:“你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吗?你可以为她找个女婿,让女婿来帮你还债呀!”

信徒一听这话又愣住了:“师父有所不知!我女儿才刚刚八岁,谁又会娶她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我替你还债。”一休微笑着对他说。

信徒听后,大惊失色道:“这……这,你是我的师父,怎么可能做我的女婿?何况我女儿还这么小!”

但是一休并不在意,只是挥挥手对他说:“没问题,我做你的女婿,一定能帮你还债,你就赶快回去准备此事吧!”

信徒回去后将此事告诉了邻居,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休娶妻的消息轰动了全城。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把庙门前挤得水泄不通。一休见状立刻在庙门前摆上桌椅,拿出文房四宝,舞文弄墨起来。然后又拿出《狂云集》,签名售书。《狂云集》本来就是集诗、歌、书于一体的著作,再加上一休的签名,更是锦上添花。众人见了自然争相购买,以至于竟然忘了自己是来凑热闹的了。过了不大一会儿,就积了一大箩筐钱。

一休问信徒:“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

信徒高兴得几乎要流眼泪,连连说:“够了!够了!多谢师父!多谢师父!”他一边说一边准备向一休叩头谢恩。

一休赶忙将他拉起来说道:“好了,好了,问题解决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女婿我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说罢转身离去。

人生一世,善良慈悲固然重要,但是聪明机智亦不可少,在世之人,应该把聪明的头脑用在善事上,这才是济世救人。

心如大海无边际,

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