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169000000025

第25章 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肠道的急性炎症,多与饮食因素有关,如沙门菌属、病原性大肠杆菌、嗜盐菌、空肠弯曲菌、轮状病毒及埃可病毒等污染食物,以及理化因素如腹部受凉、食物过敏等,均可导致急性肠炎。

有哪些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多在进食后数小时突然出现,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水样便,夹杂未消化食物,一般无黏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病变累及于胃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伴有发热、头痛、周身不适、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体征:触诊腹部有压痛,脐周较明显,肠鸣音亢进。

应做哪些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的白细胞稍减少。

粪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成分,少量黏液、白细胞和红细胞。

粪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藿香12克,葛根12克,白头翁15克,苍术15克,金银花12克,火炭母15克,神曲12克,法半夏1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豆蔻10克,厚朴8克。

[主治]急性肠炎。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黄芩10克,黄连6克,槟榔10克,厚朴10克,木香(后下)10克,白芍15克,马齿苋18克。

[主治]急性肠炎,腹痛,肠鸣,腹痛即泻,泻势急迫如水注,粪便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或口苦,小便黄赤,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甘草60克,干姜45克,大枣(去核)30克,黄连15克,半夏100克,黄芩45克。

[主治]急性胃肠炎,腹泻如注,腹痛肠鸣,频频呕吐,胃脘胀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药渣,浓缩药液至500毫升,分3次服下,每日1剂。

方4

[组方]黄连5克,香薷10克,秦皮10克,白扁豆10克,六一散(包)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木香10克。

[主治]急性肠炎,腹泻如注,色黄而臭,畏寒发热,腹痛,呕吐食物及黄绿色苦水,心烦,口渴欲饮,苔白腻,脉濡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5

[组方]熟附子(先煎)9克,桂枝9克,茯苓9克,炒薏苡仁9克,扁豆9克,煨白果9克,诃子9克,焦谷芽9克,焦麦芽9克,炮姜6克,陈皮6克,炒白术12克,炒党参12克。

[主治]急性肠炎,腹泻,喜按喜温,泻后痛减,形寒肢冷。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6

[组方]酒大黄(后下)12克,枳实12克,厚朴6克,木香6克,莱菔子15克,山楂15克。

[主治]急性肠炎,原有上腹疼痛,因恣食油腻食物而疼痛加剧,面红潮热,肌肤灼热,腹满拒按。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藿香10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黄连5克,吴茱萸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紫苏10克,神曲10克,生姜3片。

[主治]急性肠炎。

[用法]水煎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山楂30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干姜12克,秦皮12克,白芍12克,阿胶(烊化)12克,黄连10克,木香10克,丹参10克,红花6克。

[主治]急性肠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有哪些单验方

鲜地锦草250克。清水洗净,用开水浸泡片刻,捣烂取汁,分4次开水冲服。

鲜马齿苋25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半小时捞去渣,再加入粳米适量煮粥,粥熟前加入适量蜜糖稍煮即可食用。

石榴皮15克。水煎后加适量红糖服用,每日2次,饭前空腹服。

穿心莲9~15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大蒜瓣2~4个,加白糖适量,捣烂,用开水冲匀,一次服下,每日2次,一二天即愈。

灶心土30克,香附15克,藿香3克,生姜2片,葱头2枚。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卧床休息,保暖,并且禁食12小时,以后逐渐进少量流食,如米汤、藕粉,或稀粥、面汤等,慢慢地恢复正常饮食。腹泻严重的可吃些烤焦的馒头片或糊米粥以收敛止泻。

腹泻严重伴脱水者,及时送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