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169600000028

第28章 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精神肌源性头痛、普通头痛、单纯头痛等,是最常见的头痛。主要由精神紧张及颅周肌肉张力持久增高引起。

如何分类

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与颅周肌肉疾患有关的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与颅周肌肉疾患无关的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慢性紧张性头痛:

与颅周肌肉疾患有关的慢性紧张性头痛。

与颅周肌肉疾患无关的慢性紧张性头痛。

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紧张性头痛。

有哪些症状

头痛为非搏动性,常为双侧或整个头部弥漫性压紧痛,患者申诉为箍紧感或压迫、沉重感,枕区疼痛可向颈项及肩胛区放射。头痛轻到中度,可影响日常活动但并不阻止患者的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也并不加重头痛,患者一般状况好,无呕吐。

应做哪些检查

血钾在正常高限,血流变检查示血流缓慢、血黏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下值增大等改变。5.羟色胺、缓激肽可增多。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陈皮12克,茯苓12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栀子12克,菊花12克,黄芩12克,法半夏9克,天麻10克,钩藤15~30克。

【加减】

胸闷者,加瓜蒌30克;

睡眠不宁者,加炒枣仁15克,远志9克,夜交藤15克;

热甚者,加黄连6克;

头痛偏甚,伴有血压增高者,加龙骨30克,牡蛎30克,石决明(先煎)12克,夏枯草12克;

伴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语言蹇涩者,加石菖蒲9克,远志9克。

【主治】紧张性头痛,痛势绵绵,头重如裹,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不能集中、烦躁,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方2

【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5克,茯苓30克,白术12克,薄荷(后下)10克,苏叶12克,香附12克,白芷12克,川芎15克,茺蔚子30克,甘草10克。

【加减】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

血瘀甚者,加丹参、红花;

肝肾不足者,加女贞子、枸杞子;

阴虚烦躁者,加黑豆、阿胶;

肝阳上亢者,加代赭石、龙骨、牡蛎;

风寒阻络者,加何首乌、熟附子;

痰湿重者,加胆南星、石菖蒲;

肝胆郁热者,加丹皮、栀子。

【主治】紧张性头痛,症见头痛,头昏,或头重如裹,绵绵不已,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胸闷欲呕,舌淡,苔白,脉弦细。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

方3

【组方】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藁本6克,川芎6克,郁金6克,黄芩10克,知母15克,白芍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川牛膝15克,甘草6克。

【加减】

肝阳偏盛者,加龙胆草10克,石决明(先煎)30克;

痰浊内盛者,加胆南星6克,法半夏6克,僵蚕10克;

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10克,炒酸枣仁15克;

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15克,丹皮10克,山茱萸10克;

血虚者,加当归15克,阿胶(烊化)10克;

气虚者,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

血瘀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

【主治】紧张性头痛。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

方4

【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生地黄10克,防风10克,白芷12克,羌活10克,鸡血藤30克,细辛3~10克,钩藤30克,黄芪30克,茯苓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

【加减】

风热头痛者,加柴胡、黄芩、石膏;

痰湿头痛者,加陈皮、法半夏。

【主治】紧张性头痛,与情绪、劳累、睡眠等因素有关,反复发作,伴有恶心、呕吐,舌质暗淡,脉弦细。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方5

【组方】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白芷2.5克,天麻9克,柴胡3克,郁李仁3克,香附3克,甘草3克。

【加减】

头痛剧烈灼热者,加金银花、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

瘀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丹参;

失眠者,加珍珠母;

头晕,脉弦者,加天麻、钩藤;

腹泻者,加薏苡仁。

【主治】紧张性头痛,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无症状,头痛偏于一侧,伴有恶心呕吐,可因焦虑、忧郁伴精神紧张而致头痛,学习、精力过于集中可使头痛加重,舌暗淡,脉弦细。

【用法】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混合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钩藤30克,白芍30克,天麻10克,川芎15克,元胡15克,当归15克,葛根15克。

【加减】

血管性头痛者,加夏枯草15克,赤芍15克;

头部神经痛者,加细辛3克,全蝎(研末冲服)3克;

偏热者,加夏枯草15克;

偏寒者,加吴茱萸10克;

外伤后头痛者,加赤芍15克。

【主治】紧张性头痛,以跳痛为主,口干口苦,性急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白术15克,蔓荆子15克,茯苓30克,生姜1片,大枣2枚,甘草5克。

【加减】

头痛有轻微麻木者,加石菖蒲15克,钩藤15克;

头痛重着,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者,加瓜蒌15克,竹茹9克;

头痛,头晕,耳鸣,脉弦,加钩藤15克,黄芩10克,柴胡12克;

面白无华,心悸不宁,脉细弱,去法半夏,加当归12克,川芎9克,鸡血藤20克,夜交藤20克。

【主治】紧张性头痛,症见双侧或整个头部弥漫性压紧痛,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天麻10克,钩藤12克,白芍12克,葛根15克,生石决明(先煎)15克,生牡蛎15克,川牛膝10克,夜交藤15克,黄芩10克,忍冬藤15克,茺蔚子9克,炒栀子10克,甘草3克。

【加减】

烦躁口苦,舌红苔黄,加龙胆草9克;

大便秘结,加大黄9克;

恶心欲吐,加竹茹12克;

腰膝酸软,加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

【主治】紧张性头痛,头项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香附9克,川芎12克,葛根12克,丹参12克,刺蒺藜12克,甘草3克。

【加减】

疼痛剧烈,加全蝎3克,僵蚕6克;

眩晕耳鸣,加天麻9克,钩藤12克;

恶心欲呕,加竹茹12克,橘红6克;

烦躁口苦,加丹皮10克,栀子10克。

【主治】紧张性头痛,头枕、颈、前额及颞部紧束感或胀痛,时轻时重,每因情绪变化而增减,忧郁或焦虑,胸胁胀满,舌淡紫,脉弦。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川芎30~40克,当归10克,蜈蚣(研末冲服)1条。

【加减】

前额痛,加白芍;

偏头痛,加防风;

丛集性、外伤后头痛,加柴胡、细辛;

颈椎和枕部痛,加葛根、羌活;

鼻渊性头痛,加辛夷、苍耳子;

更年期及精神源性头痛,加生龙骨、生牡蛎;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头痛,加天麻。

【主治】紧张性头痛,颅脑外伤后头痛,头痛型癫痫,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眼源性头痛,鼻源性头痛,颈椎病,精神源性头痛。

【用法】前2味药水煎2次对匀,蜈蚣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液冲服,每日1剂,12天为1个疗程。亦可按上述煎剂之比例制为散剂,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

方11

【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菊花6克,麦冬6克,甘草6克,细辛3克,生姜3片。

【加减】

风盛痛甚,加荆芥、木瓜、苍耳子;

痰壅、食积或前额眉棱骨痛甚,加天麻、半夏、山楂、枳实;

气血两虚伴自汗,加黄芪、党参、白芍、生地黄;

巅顶痛,加藁本、全蝎;

左偏头痛,加红花、柴胡、龙胆草、生地黄;

右偏头痛,加黄芪、葛根。

【主治】紧张性头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2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有哪些单验方

白芷75克,川芎30克,炙川乌、甘草、天麻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连服15天。

白果60克,水煎,去渣,分服,每日1剂。

牛蒡子10克,研末,用开水加少量白酒冲服,每日2~3次。

僵蚕60克,研为细末,每次冲服6克,日服2次。

白芷30克,川芎、川乌、甘草各13克。上药混匀,一半炒黄研末,一半晒干研末,再和匀,分为10份,每日服2份,另用薄荷、茶叶各3克,水煎取液,送服药末,1周为1个疗程。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苍术、升麻、陈皮各10克,炙甘草3克,荷梗5克,鲜荷叶1大张。水煎服,每日1剂。

生石决明(先煎)30克,川芎9克,白芷、细辛各4.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适时增减衣服,防止冷热刺激。避免强光和烈日照射。

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

放松思想,解除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