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170200000017

第17章 慢性间质性肾炎

§§§引言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细胞浸润与纤维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相应的肾小球及血管病变轻微。其特点是疾病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疾病后期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肾功能衰竭。其原因除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感染性间质性肾炎外,再就是药物引起者。

常见病因有:

持续性或进行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发展而成。

尿路梗阻包括梗阻性肾病和反流性肾病。

肾毒性物:

药物如镇痛剂、亚硝脲类烷化剂等。

内源性代谢物质如高钙血症、低钾血症、草酸盐、尿酸和尿酸盐等。

重金属如铂、铜、铅、锂和汞等。

放射性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免疫性疾患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移植肾慢性排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

合并肿瘤或副蛋白血症如白血病、淋巴瘤、淀粉样变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囊性肾病如髓质囊肿病和多囊肾等。

其他如糖尿病、镰状细胞血红蛋白病、血管疾病、进行性肾衰、巴尔干肾病和特发性肾病等。

§§§1.有哪些症状

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多隐匿,早期无水肿、高血压等肾小球疾病的表现,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有氮质血症或尿检异常。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肾浓缩功能障碍症状,如多尿,口干烦渴,甚至肾性尿崩。

肾酸化功能不良症状,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继而产生肌软弱、骨软化、肾结石,儿童可致发育不良或肾性糖尿及氨基酸尿。

原发性肾脏疾病的症状,如肾绞痛,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糖尿病或严重的高血压。

肾乳头坏死症状,可见肉眼血尿,腰痛,尿中偶可发现坏死组织。

肾功能不全症状,少尿,浮肿,恶心呕吐,厌食,口中尿臭味,贫血,高血压等。

其他:部分患者有失钠性肾炎或失钾性肾炎表现。

§§§2.应做哪些检查

尿液检查:有少量蛋白尿,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5克,蛋白常为小分子量的肾小管性蛋白尿,尿溶菌酶和β2|微球蛋白排泄量增高。

肾功能检查:早期主要是肾小管间质功能异常,表现为浓缩能力障碍、保钠功能障碍、肾性酸中毒、肾排泄钾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不全等,晚期则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盂造影:当明显尿路梗阻时,可有肾盂积液,肾盏扩张和变钝;复杂性肾盂肾炎可发现双侧肾脏大小不等,肾外形不规则,肾盏变形。

肾B超、CT检查:对了解各种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及分期有很大帮助。

肾活检:有助于确诊或排除慢性肾小球疾病。

§§§3.如何诊断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特别是影像学资料常可提示诊断,包括相关的病因。组织学诊断仅在难以鉴别时才十分需要,且对病因诊断的价值有限。

与慢性肾炎如何鉴别

慢性肾炎常有水肿、高血压等病史和表现,而慢性间质性肾炎则无。

慢性肾炎常有大量蛋白尿且为肾小球性,有各种管型尿;而慢性间质性肾炎早期一般仅有轻度蛋白尿,且为肾小管性,尿沉渣常仅有少量白细胞。

慢性肾炎肾小球功能损害较明显,往往要到病程后期才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且发生早于氮质血症。

慢性肾炎肾盂造影无异常,而慢性间质性肾炎可能有异常。

如鉴别仍有困难,可考虑做肾活检。

§§§4.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山茱萸15克,菟丝子15克,巴戟天15克,杜仲15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肉苁蓉20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熟附子(先煎)9克,肉桂3克。

【加减】

夜尿多,小便清长,加桑螵蛸15克,益智仁15克,乌药15克;

小便量少、涩痛,淋漓不畅,加车前子(包)15克,萆薢30克,瞿麦15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或小便涩痛,淋漓不畅,遇劳而发,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太子参30克,党参30克,麦冬15克,黄芪30克,五味子6克,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菟丝子15克。

【加减】手足心热,加地骨皮15克,黄柏10克,知母12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食欲不振,舌略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黄18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9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

【加减】

卫阳不固,易汗出,重用黄芪至30克,加防风10克,浮小麦30克;

血虚重者,加阿胶(烊化)15克,紫河车15克,何首乌20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动则心悸,易汗出,面色无华或萎黄,舌淡嫩,苔薄白,脉沉细。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4

【组方】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枳实15克,黄连10克,苏叶15克,大黄10克,白豆蔻10克,人参9克,熟附子(先煎)9克,厚朴15克,黄芪20克,干姜9克,藿香15克。

【加减】

湿热痰浊蒙蔽心包而见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

浮肿,尿少者,加泽泻15克,车前子(包)15克,猪苓15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湿浊内阻型,面色无华,神情疲惫,少尿或尿多清长,或见水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腹胀,口中尿臭,严重者可见神昏谵语,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或兼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当归10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钩藤10克,党参15克,天麻15克,龙骨18克,黄芪20克,鸡血藤20克,龟板10克,阿胶(烊化)10克,炙甘草6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杏仁10克,白豆蔻10克,半夏10克,通草12克,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厚朴10克,滑石(包)12克,淡竹叶10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精神疲惫,面色无华,少尿或尿多清淡,或见水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或兼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山药3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熟地黄10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五味子10克,怀牛膝12克,肉苁蓉10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疲乏无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或见小便涩痛,淋漓不畅,遇劳累即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半夏9克,陈皮9克,旋覆花(包)9克,生大黄9克,制附子(先煎)9克,党参9克,代赭石(先煎)15克,茯苓12克,益母草12克,生姜3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怀牛膝12克,旱莲草12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桑寄生12克,山萸肉9克,丹皮9克,泽泻15克,益母草25克,生地黄10克,石韦10克,白茅根10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太子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益母草10克,车前草10克,薏苡仁10克,生地黄10克,丹参10克,菟丝子10克,续断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主治】慢性间质性肾炎。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5.有哪些单验方

甘草10克,徐长卿、青蒿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地肤子30克,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对慢性间质性肾炎皮肤瘙痒者有效。

人参6克,桂圆10枚。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慢性间质性肾炎贫血、心悸者。

苏叶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熟附子(先煎)10克,法半夏15克,黄连10克,大黄9克,丹参15克,六月雪30克,绿豆衣30克,生姜10克,砂仁6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中毒性肾病,应及时停用或脱离接触有关毒物。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可考虑透析疗法或做肾移植手术。

尽量避免促使肾功能恶化的诱因,如劳累、外感、失水、饮食不节等。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随病因及肾功能损害程度而异。病因能被彻底清除时,慢性间质性肾炎可以治愈。若已发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则多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去除病因,病因去除后,病变一般可停止发展。如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根据感染的途径和特点加以预防。药物过敏或毒物所致者,应及时停用药物及毒物;在服用有可能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期间,应定期做血、尿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