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170200000003

第3章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引言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等症状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急剧恶化,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的总称。本病预后差,病死率较高,5年存活率约25%。引起急进性肾炎的疾病如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前驱有链球菌感染史或有前驱的胃肠道、呼吸道感染表现。

继发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Ⅱ型)、膜性肾病、IgA肾病。

伴发于感染性疾病: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内脏化脓性病灶引起的慢性败血症及肾小球肾炎。

伴发多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弥漫性血管炎如坏死性肉芽肿、过敏性血管炎,混合性凝球蛋白血症等。

§§§1.有哪些症状

多为急骤起病,类似急性肾炎,也可隐匿起病,突然出现肾功能不全及水、钠潴留的表现。多数患者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少数患者则以关节痛、肌痛、腰痛为前驱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常为肉眼血尿且反复发作)、大量蛋白尿、尿中有红细胞管型,多数患者早期血压正常或仅有轻、中度升高,后期随水、钠潴留而加重。病程进展迅速,病情持续发展,致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可在数周或数月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终末期。

另外也有起病隐匿,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肾功能快速持续进行性损害,待自我感觉有临床症状到医院检查时,各项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已进入尿毒症晚期的病例。

§§§2.应做哪些检查

尿液检查:可见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持续升高。

免疫学检查: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肾炎)患者抗基底膜抗体常阳性,可达95%。Ⅱ型(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疾病早期补体C3下降。Ⅲ型(未发现或微量免疫沉积物型肾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率可达80%。

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肾脏B超等检查,半数以上患者早期呈双侧肾脏明显增大。

肾活检:大新月体形成,并侵及肾小囊50%以上,受累肾小球达50%~100%。

§§§3.如何诊断

目前较公认的诊断标准是:

发病3个月以内肾功能急剧恶化。

少尿或无尿。

肾实质受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血尿。

既往无肾脏病病史。

肾脏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

肾活检显示50%以上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因此,在有条件单位对诊断有困难者,应尽早争取做肾活组织检查,以期早期明确诊断,估计病情及指导治疗。

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急性肾小管坏死:在急性少尿或无尿性尿毒症临床表现与急进性肾炎相似,但急性肾小管坏死有以下特点:

常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如中毒、休克、挤压伤、异型输血等。

病变主要在肾小管,故尿少而且尿比重低于1.010,尿钠常超过20~30毫摩尔/升。

可见特征性的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

急性间质性肾炎:本病伴血尿时出现的肾功能不全易与急进性肾炎混淆。发热、皮疹、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过敏表现,尿沉渣中大量嗜酸性白细胞的存在常支持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型:急性肾炎有个别情况下亦可出现新月体,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但本病仍有急性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化验所见,而且肾功能损害有可能自愈。鉴别困难时及早肾穿刺进行病理诊断。

§§§4.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麻黄9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2克,板蓝根20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5克,茯苓皮30克,白茅根30克,车前子(包)15克,益母草30克。

【加减】

热毒偏盛,加五味消毒饮: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5克;

尿血明显,加小蓟30克,茜草15克,荠菜30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眼睑或全身浮肿,发热,咽痛,或皮疹,腰痛,小便短赤或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葶苈子15克,大黄10克,防己15克,椒目10克,大腹皮15克,桑白皮15克,茯苓皮20克,益母草30克,车前子(包)15克,白茅根30克,丹参15克。

【加减】

恶心呕吐,加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

偏热者,加黄连10克,黄芩10克,栀子15克;

神昏谵语,加服安宫牛黄丸。

【主治】急进性肾炎,全身浮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少尿或无尿,偏于热者见口苦口黏、恶心、尿血,或大便秘结,或大便黏滞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熟地黄15克,女贞子15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钩藤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茯苓15克,赤芍10克,益母草30克,猪苓15克,白茅根30克。

【加减】

大便秘结,加大黄10克,槐花30克;

恶心呕吐,加黄连10克,苏叶15克,姜半夏15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身倦乏力,浮肿,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口干饮水不多,或口中尿味,尿黄赤或尿血,少尿或无尿,大便干,舌暗红少津,脉弦细。

【用法】上药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4

【组方】熟附子(先煎)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3片,防己15克,黄芪20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车前子(包)15克,猪苓15克。

【加减】

恶心呕吐,口中尿味,大便秘结,加大黄(后下)6~12克,人参(另煎)6克,干姜6克,甘草6克;

食欲不振,加谷芽30克,麦芽30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腰酸腰痛,全身乏力,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尿少或无尿,食欲不振,恶心或口中尿味,面色无华,全身浮肿,苔薄白,脉虚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杏仁12克,薏苡仁20克,白豆蔻10克,厚朴10克,通草10克,滑石(包)15克,防己12克,椒目6克,大黄6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

【加减】

若水肿甚,加茯苓、猪苓、泽泻、大腹皮等;

尿血,加蒲黄、白茅根、生茜草、参三七等;

大便黏滞不爽,加槟榔、枳实;

恶心呕吐,加苏叶、姜半夏、姜竹茹等。

【主治】急进性肾炎病程中期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全身浮肿,身体困重,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尿少色赤或无尿,心烦急躁,口苦口黏,腹胀便秘,或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侧柏叶15克,马鞭草15克,大蓟30克,小蓟30克,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石韦30克。

【加减】

口干咽干喜饮,加天花粉20克,生地黄20克,生石膏30克;

大便干,加玄参20克,生地黄20克,麦冬20克,大黄9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眼睑或全身浮肿,小便短赤或尿血,腰痛,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生麻黄6克,连翘30克,赤小豆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板蓝根20克,白茅根30克,猪苓10克,车前子(包)15克。

【加减】

恶寒重者,加苏叶、荆芥;

咳嗽喘促不得平卧者,加陈皮、苏子、葶苈子;

尿血者,加丹皮、小蓟。

【主治】急进性肾炎,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恶风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6克,生大黄10克,犀角2克(水牛角30克代),生地黄3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

【加减】

尿血者,加白茅根、小蓟;

衄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旱莲草;

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

【主治】急进性肾炎,发热口干,心悸,躁动,尿血,衄血,甚则神昏谵语,尿闭,舌绛苔干,脉数。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赤小豆9克,制商陆9克,泽泻12克,椒目9克,大腹皮12克,茯苓皮12克,焦大黄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木香9克,砂仁(后下)6克,甘草6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周身浮肿,身困体乏,胸闷纳呆,脘腹胀满,热甚者大便干结,湿重者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石决明(先煎)20克,草决明30克,车前子(包)30克,白茅根30克,当归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牛膝15克,益母草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生地黄12克,枳实10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1

【组方】女贞子10克,益母草10克,旱莲草12克,大黄5克,红花5克,川芎5克,赤芍5克,当归5克,全蝎1克,地龙2克,黄芩7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2

【组方】麻黄6克,生石膏(先煎)20克,茯苓皮12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生姜皮12克,陈皮12克,蒲公英20克,金银花15克,泽泻12克,白茅根15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颜面或周身浮肿,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3

【组方】薄荷(后下)6克,桑叶12克,菊花15克,连翘15克,鲜茅根15克,鲜芦根15克,蒲公英20克,甘草6克,杏仁12克,紫花地丁12克,桔梗12克,仙鹤草15克,焦大黄6克,天葵子15克,车前子(包)15克,地榆炭12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周身浮肿,大便干,小便短少,甚则尿血,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4

【组方】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益母草15克,车前子(包)20克,厚朴12克,泽兰12克,泽泻15克,茯苓12克。

【主治】急进性肾炎,周身浮肿,身重腰痛,尿少,尿血,倦怠乏力,纳呆呕恶,面色晦暗,舌胖质暗有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5.有哪些单验方

地肤子15克,荆芥、苏叶、桑白皮、瞿麦、黄柏、车前子(包)各10克,蝉蜕10只。水煎服,每日1剂。

白茅根60克,车前草、荠菜花、蒲公英各30克。加水煎煮,浓缩至100毫升,每次50毫升,每日3次。

金银花30克,草决明30克,白茅根30克。煎汤,代茶频饮,有解毒、凉肝、利尿、止血作用。

山药30克,茯苓30克,莲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补肾健脾、固摄精微的作用。

绝对安静,卧床休息。

患感冒或链球菌感染时,应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性肾功能损害。

出现肾功能不全期间,应予高热量、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含钾量高的食物,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如果不治疗,短则数周或数月,长则1~2年内死于尿毒症。一般来说,本病的预后与纤维性新月体的数量关系极为密切。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占50%以上者预后较差,在70%以上者几乎没有康复的希望。链球菌感染所致者预后较好,存活率为66%;非链球菌感染所致者预后较差,存活率仅8.8%。在单纯性毛细血管内肾小球肾炎时,新月体占50%为预后恶劣的象征;在链球菌后肾小球肾炎时新月体占75%者仍有可能恢复。此外,以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病理特点的患者预后较差。

预防链球菌感染,或治疗期间防止合并感染,对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及病情加重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