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学十八篇
1171200000095

第95章 经学(36)

太史公云:“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此谓丘明述传,本以说经。故桓谭《新论》(《太平御览》引)云:“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裹相持而成。”焉得谓是《晏子》、《吕览》之比!盖左氏之旨,在采集事实,以考同异,明义法,不以训故为事,本与其余释经之传不同。《春秋》不须训故,即《公》、《毂》亦不重训故也。

《春秋》经十二公,何人所题(三体石经今存文公篇题)?哀公经又何人所题?是当属左丘无疑。《汉志》:“《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此因《公》、《毂》合闵于庄,而《左氏》则庄、闵各卷,故《公》、《毂》十一,而《古经》十二也。闵公历年不久,篇卷短少,故合之于庄。乃何休则以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以凿乎?

《汉志》:“《春秋古经》十二篇,《左氏传》三十卷”,是经、传别行。杜元凯作注,始合经传而释之。昔马融作《周官传》,就经为注。康成注《易》以十翼合之于经。皆所以便讽籀耳。《论衡?案书篇》云:“《春秋左氏传》者,盖出孔壁中。”而《汉志》称孔壁所得止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说文序》云:“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张苍所献者,是否经传合编,则不可知。今《左氏》经文已经后师用《公》、《毂》校改,观三体石经与今本不同可知也。《儒林传》称贾谊为《左氏传训故》,是《左氏传》先恭王坏壁而出,《说文序》云张苍献之,是也。

唐赵匡云:“丘明者,盖夫子以前贤人,如史佚、迟任之流,而刘歆以为《春秋左氏传》是丘明所为耳。”案昔人所以致疑于左氏者,以《左传》称鲁悼公之谥。鲁悼之卒,后于获麟五十年。又称赵襄子之谥,赵襄之卒,更在其后四年。如左氏与孔子同时,不至如此老寿。然考仲尼弟子,老寿者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子夏少孔子四十岁,《六国表》称魏文侯十八年受经子夏,时子夏一百一岁矣。至文侯二十五年,子夏一百有八,《魏世家》犹有受经艺之文。假令左氏之年与子夏相若,所举谥号在鲁元初年,其时不过八十余年,未为笃老也。

又《吕览?长利篇》载南宫括与鲁缪公论辛宽语,缪公之卒,上距元公之初五十余年,南宫得见缪公,则何疑于左氏之不逮元公也。刘向《别录》称“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钞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钞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案《吕氏春秋?当染篇》、《史记》列传皆称吴起学于曾子(《檀弓》亦称曾申为曾子),《说苑?建本篇》称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则起受《左氏春秋》于曾申可信(起死在鲁缪公二十七年,去获麟已百岁)。

《十二诸侯年表》云:“铎椒为楚威王传(威王元年去获麟一百四十二年),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微”者,具体而微之谓,即“钞撮”是也。《左传》全文十七万字,合经文则十九万字,简编之繁重如此,观览不易,传布亦难矣。《汉志》云:“《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抑亦未尽之论。恐《左氏》之不显,正为简编繁重之故,此铎椒所以作《钞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