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1175900000021

第21章 政党的自觉(2)

二是人民富裕,当家作主。中国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目标是让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过上更加富裕、更加有尊严的生活,是让中国人民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把“中国人民”作为最高评判者。这里的“中国人民”是中国社会13亿人的全部,不是这一部分、那一部分。社会分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态势,但社会意义上的差别不能成为政治权利差别的借口。中国社会13亿人尽管身份有不同、职业有不同、能力有不同,但在政治权利上必须是一视同仁,并且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争取当家作主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都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如果实在不可兼得的时候,必须以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群体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中国最大多数群体的权利为最重点保障的权利。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需要遮遮掩掩。

三是在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以中国为主题,以中国人民为主体,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积极借鉴一切有益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好方法;我们虚心学习一切能推进我们发展的好技术、好模式;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一切资源要素在我们共同的发展中实现他们的发展。

这些政治目标是中国社会每一个共产党人和中国民众数十年来矢志的追求与基本的共识。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要围绕这些目标而建设,中国社会的政治优势就是要服从这些目标而养成。如果不认可这些政治目标,来与我们谈政治制度的优劣、谈政治优势的好坏,无异于参辰卯酉,道不相谋。

——中国政治优势的当然选择。

当我们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目标,自然就会发现中国社会的政治优势所在了:政党宗旨的优秀、制度立场的鲜明、社会民众的认可。中国社会的政治优势当然是这些内容,也只能是这些内容。

第一,有一个拥有崇高政治纲领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把“没有自己的利益”写入政党党章,只有共产党人敢说自己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因为这一条是其他任何政党做不到也不准备这样做,也正因为这一条,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众多政党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用其纲领告诉中国社会,共产主义体现在现实的经济政治生活中就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只要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在党章中宣示的“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要求体现在执政实践中,怎么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与信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社会有近8000万没有自己的利益,甘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群体,有什么样的难题不能破解,有什么样的力量不能征服,有什么样的奇迹不会发生?

第二,有一个能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哲学研究告诉我们,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的制度有其不同的优势群体,不同的制度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关注是很不相同的。对于中国社会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工人农民的这样一个国度中,制度的设计必须让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人能掌握这一制度、能使用这一制度,会运用这一制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力。排斥最广大群众在外的、少数精英群体自娱自乐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社会不具有政治合法性,也注定得不到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中国社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得国家形成一种一元化权力结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也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它的制度逻辑究其本质上讲是有利于保证和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

第三,有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对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认同,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最大的、最根本的、最不可或缺的政治优势就是人民的认同与支持。由于中国共产党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人民群众支持它;由于中国社会是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人民群众认可它;由于中国的发展目的是要让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的新生活,所以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

什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一优势不是孤立的、不是自生的,而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对“办大事”的认同与支持。有了这认同与支持自然就有了集中力量,没有了这认同与支持再怎么喊集中力量也无济于事。至于说伴生这一模式而出现的所谓“一言堂”“清一色”“压倒一切”等等现象不仅不是什么优势,反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莫大障碍。所以,对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优势”的认知一定要谨慎,说过头了就会本末倒置,贻害无穷。

——政治优势需要呵护与涵养。

借用中国共产党的一句话,政治优势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是优势不等于现在还是优势,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中国社会的政治优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挑战固然有来自外部的,但更要害的是来自于我们内部。毕竟如果我们真的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外部的质疑也好、嫉妒也罢、乃至于所谓威胁都将化于无形。

首先,我们要真正把政党的宗旨践行于政党的执政实践中。实事求是讲,这些年来,群众对我们一些政党成员在宗旨方面讲得多做得少,空话多实事少,意见是比较大,对此我们应该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更进一步看,还有一种现象更值得我们警觉。这就是政党的宗旨信仰在一些成员、一些组织那里越来越淡漠了,有些政党成员甚至对自己曾经的誓言都有些疑惑了,有些不自信了。在这样的心态下,执政宗旨在执政实践中的体现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恩格斯曾经旗帜鲜明地讲政党理论“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中国共产党人同样需要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信仰高高宣扬,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就越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暂时没有做到并不可怕,但如果连去追求的思想都没有了、甚至都认为不必要去追求了,那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让制度的运行更加体现本来意图,杜绝制度运行中的失灵与变异。好的制度不仅体现在制度理念上,同时也体现在制度执行上。好的制度得不到真正的执行或者说被偷梁换柱、阳奉阴违,其危害更大。我们要研究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及时地把成功有效的做法发扬光大,把有缺憾不规范的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未发之初,把一些现在虽然在运行但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权利提升的做法摒弃掉,让人民代表真正能代表人民,让人民代表能真正行使代表权力,让国家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个组织心甘情愿地服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

再次,用先进的行为夯实群众的支持,用真实的理想凝聚群众的共识,用发展的事实满足群众的新期待。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大量细致而又艰巨的工作要去做,既是“自觉补课”,更是“自我证明”。

比如,现在人民群众对我们一些政党成员的行为很失望,我们无可回避。有些政党成员对于他们不符合政党宗旨的行为总是用“共产党员也是人嘛”的借口去辩护,甚至还认为政党应该有自己的利益,当这些奇谈怪论不被群众认同还感到委屈。其实群众会问,你思想不比我优秀,行为不比我先进,凭什么还要继续执政?这样的质疑实在是很严肃、也很严峻的。

又比如,我们必须向人民群众明白彻底地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让人民群众真信、真懂、真去追求。不能老是含糊其辞、言不由衷、顾左右而言他。一种理论既解决不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又回答不了群众疑惑的问题,是会让群众失望进而不信任、甚至反对的。我们在追求理论彻底方面尚任重道远,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勇气,当然更根本的还是要坦荡与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