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虚拟社会管理
1177700000017

第17章 网络舆情的应对之道:科学管控,正本清源

从以上两节的论述中可以看到,随着网络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渗透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对社会现实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必然反映在网络舆论中:一方面,网络的出现为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宣泄通道和化解途径;但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客观上也确实对矛盾的激化起到了“催化剂、放大镜和助推器”的作用,有的甚至直接成为各种谣言和不稳定因素的策源地。这种现实矛盾和网上矛盾相互交织、“网络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网络化”的趋势给维护社会稳定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测和预警

从上一节所述的几起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网上舆情一定加强监测预警工作,要力争做到及时发现、准确研判,才能为后续的舆情处理应对工作赢得主动。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对网上舆情管理高度重视,国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都建立了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其重要职责就是对网上舆情特别是对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舆情事件进行监测、提供预警信息并协助处理。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站,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光靠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监测舆情,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根据网络的特点,完善现有的机制,提高舆情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一是发挥专业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做好重要舆情信息的监测、预警工作。这里所说的专业人员既包括网络文化队伍,也应包括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应包括党委、政府主管主办的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都应有发现舆情及时报告的义务。加强监测并不是漫无边际地搜寻。在互联网上,尽管各类论坛、各种跟帖等浩如烟海,防不胜防,但网民的从众心理很强,网站都希望自己发布的信息和观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最大的注意。包括主流新闻媒体主办的网站论坛和诸如天涯、凯迪等一些境内影响力较大的主要社区论坛以及新浪微博等微博客网站,都是很有规模和影响的信息集散地和观点集散地,如果加强对这些论坛网站的监测工作,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苗头。同时,网络管理人员还应该熟练使用各种搜索工具,开发和使用专门的搜索软件,通过各种敏感词收集舆情信息。二是建立收集平台,充分利用网民的力量收集舆情。网络管理部门在管理辖区网站的同时,应该寓管理于服务,主动协调主要网站,为网民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主动了解民情民意,并利用这些平台,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满足网民的诉求愿望。这一收集平台,本身也可能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

二、重视权威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强网上舆情的引导工作

近年来,在“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等案例的网上舆情处理过程中已经暴露出政府的网上舆情引导工作存在不足之处,政府有关部门在网上舆情的主动引导、设置议题等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政府完全被网上负面舆论和各类谣言牵着鼻子走,不得不被动应对、疲于奔命。因此,各级政府如何利用好手中的媒体资源,加强对网上舆情的应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虽然互联网传播主体泛化分散,人人都有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信息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接纳。传统主流媒体拥有的权威性和品牌优势,无疑使主流媒体新闻网站被大部分人重视并接纳。利用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品牌优势,在办好传统主流媒体网站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在政策、经济上积极扶植一批国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取信于民的主流新闻网站,掌握网站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

由于网络舆论形成非常迅速,作为舆论引导者,在网上舆情形成后主流新闻网站应及时作出反馈,提供最新新闻事实,采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集纳网络媒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和超文本链接,深化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纷至沓来的意见,网络新闻媒体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主题或话题,把网民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形成积极稳定的舆论气候,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示,接受引导。

三、转变政府职能,化解各类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各类网络负面舆论产生发展的根源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攻坚阶段,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社会阶层分化组合、各种利益诉求交织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原有的均衡状态被彻底打破。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凸显,对政府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总结近年来发生的引起网上强烈关注的群体性事件和各类涉及政府的负面舆情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官员对于如何化解社会矛盾、解民忧消民怨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对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的高发并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一些地方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导致干群关系恶化、各种矛盾激化,埋下了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因此,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才是从根本上消除各类网络负面舆论高发态势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