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求学集
1178300000063

第63章 与领导干部谈方法(4)

(三)关于中庸处事

做人要低调,做事呢?我这里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要学习一点中庸之道。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我主要从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的角度说点想法。辩证法有一个规律叫对立统一规律。按理说,这个规律是既讲对立(斗争)又讲统一(和谐)的。我们在战争年代强调对立、斗争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解放以后还强调对立、斗争则是没有道理的;把共产党的哲学归结为斗争哲学就更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犯“左”的错误,从思想根源上说就在这里。现在我们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而要发展就必须讲统一、讲和谐。因为不和谐就不能发展。科学发展就更是离不开和谐。构建和谐是我们的目标,但要实现和谐就要讲究方法。实现和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庸”。中庸,典出《论语》,古人多有论述。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德也”。简单说,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平平常常,因为平常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就不用变来变去。再简单点说,就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别看这个中庸平常而简单,但在古人看来却是极高明的道理,叫做“极高明而道中庸”。当然,要真做好了也真不容易。古人对中庸的表达有几种方式:一是甲而乙。如“直而温”(正直而温和)、“宽而栗”(宽容而严肃)等。二是甲而不乙。如“方而不割”(有棱有角而不剌手)、“辩而不争”(弄清是非而不伤和气)、“乐而不淫”(快乐而不过分)、“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致伤身体)、“光而不耀”(明亮而不刺眼)、“大方无隅”(真正的方是看不出棱角的)、“和而不同”等。三是不甲不乙。如“不温不火”(温度适当)、“不即不离”(距离适当)、“不卑不亢”(态度适当)、“无欲无恶”(既不过分欢喜也不过分嫌弃)等。四是亦甲亦乙。如“亦方亦圆”(内方外圆)、“亦柔亦刚”(刚柔相济)、“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又红又专”(红专结合)等。这里,既有我们提高构建和谐的能力所需要的个人修养的思维模式,也有我们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采取的一些方式方法,颇有启发。当然,运用到实际当中要灵活。如与人合作要讲双赢、互利;调度人力资源要讲搭配恰当、结构合理;解决矛盾调解纠纷要讲各得其所、息事宁人;带好团体要讲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不是挫伤积极性。这些方法都与中庸思想有一定关系。

附录:关于中庸的一些资料。《虞书·皋陶谟》载:“亦行有九德,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忧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古哉!”转引自刘俊坤:《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老子·第58章》载:“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刘俊坤:《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页。王蒙解释:“方正而不生硬,廉洁而不尖锐,耿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论语》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刘俊坤:《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222页。《左传》载:“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刘俊坤:《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页。此外,夏丐尊先生也有一些说法,如“不新不旧”、“不丰不俭”、“不为己甚”、“不可太信,不可不信”、“法无可恕,情有可原”等。刘俊坤:《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241页。

五、如何提高领导方法

这个问题,也就是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问题。一个执政党有提高执政能力问题,一个企业有增强核心竞争能力问题,一个领导干部当然就有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问题。而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是与他的领导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一)加强学习

学习,是一个领导干部永恒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学习的时代。我们的古人就非常注意学习。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学而时习之”。荀子专门写了《劝学篇》,韩愈也有同类作品。马克思主义导师们也非常注重学习。列宁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专门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学习,可以说是一切方法和能力之本。那么,怎么学习呢?一是要向书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是学习的捷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冯伦说:读书是与伟人交流。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从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方法问题的角度,可读的书就很多。比如,《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毛周刘邓陈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还有现代人写的大量的关于领导方法、领导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书,都可以选择几本来读。其实,就提高自己的领导方法来说,核心问题是学习哲学、读些哲学方面的书,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也包括关于哲学史的书籍,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就是一部篇幅不大又很好读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一切方法的母亲学科。学好了哲学,不但可以用好方法,而且可以自己总结经验创造新的方法。二是向别人学习。古人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讲,我们应该时时处处注意向别人学习,向一切本事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哪怕是在某一点上比自己强。不断地把别人的本领学到自己手里,自己的本领就可以慢慢地增大起来,这是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举个例子。有个同志去外地挂职,问他挂的什么职,他不好意思,说安排得不好,意思是官小了。我说:挂职的关键并不在于当什么官,而在于周围遇到什么人,这个期间碰到什么事。如果身边有个高人,你又能够认真品味,那你的收获肯定很大。当然如果这期间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你就多一个处理重大事情的经历,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三是向实践学习。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个办法。他认为,我们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在干中学。叫做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了就要干,干也就是学。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二是要善于总结自己实践中的经验。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不多讲了。只说说要重视总结反面经验也即教训的问题。总结经验,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或部分失败的教训。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教训的意义比经验的意义更大更重要。有人说,经验不说跑不了,教训不说不得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恩格斯说过,没有什么比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来得更快了。毛泽东也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都是讲通过实践总结自己的经验特别是教训的经典语言,也是我们走向更大成功的法宝。据说,美国军队非常重视总结打败仗的经验也就是教训。前线刚刚发生的败仗,不论是战役层面的还是战术层面的,几十个小时之内,战例就传到西点军校的课堂上了(据金一南将军[国防大学教授,《苦难与辉煌》的作者]的文章)。为什么这么注重研究败仗,就是为了打胜仗。我们也是,注重总结失败(不一定是完全失败,也可以是局部的部分的失败)的教训,就是为了把我们后来的事情做成功、做得更好。总之,方法的提高首先是从善于学习中得来的。

(二)加强锻炼

这里讲的加强锻炼,意思是说,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不是当上领导了,水平就自然提高了,或者就完事大吉不求进步了,而是需要时时处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而且必须是自觉地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能力水平才能有比较快的提高。怎么就叫自觉地锻炼呢?其实,我们天天都在生活中、在工作中,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但是,虽然天天在锻炼,有没有自觉性,效果却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种自觉的人,一天天在过日子,甚至是混日子,很少想事情、想问题,既谈不到经验也谈不到教训,也就不会有大的快的进步和提高。而有这种自觉的人,会经常地注意到工作中的问题,经常地去想这个工作为什么会做得比较好,有什么经验;去想那个工作为什么会做得比较差,有什么教训。这样日积月累,他就会逐渐地攒起许多经验、许多办法、许多智慧。那他的进步和提高肯定是会很快的,就会比较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这里,所谓锻炼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自觉、二是思考、三是积累。带有很大自觉性地去工作、去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积攒起来,不断地在积累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我以为,这就是加强对自己的锻炼。当然,如果有机会去挂职,有机会参加个进修班、研讨班之类,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所以,方法的提高也是从日常的自觉锻炼和积累中得来的。

(三)加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