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是最会买土豆的人:做只给老板结果的员工
1180000000009

第9章 不要问老板怎样买土豆,只为老板买最好的土豆(4)

一架飞机撞山失事了!成群的记者冲向深山,大家都希望能抢先报道失事现场的新闻,其中有一位广播电台的记者拔得头筹,在电视报纸都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他却做了连续十几分钟的独家现场报道。

为什么这位记者能抢到头条呢?因为他没到现场之前,先请司机占据了附近唯一的电话,打到公司,假装有事通话的样子,所以当他做好现场报道的录音,跑到电话旁边,虽然已经有好几位记者等着,他却只是将录音机交给司机,就立刻通过电话对全国听众做了报道。

西点军校的教官哈里指出:“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要把思维重点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也就是朝向所要的结果上,可千万别把意识放在让你害怕的方向上。”

我们总感到要做的事太多,有些事做起来还很困难。面对一大堆的事情,总感到没有办法去做。事情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管有多少事要做,我们都不必心急气躁,要相信办法总比事情多,方法也总比困难多。要想做成任何事情,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确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坚持到底。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遇到100个问题,就想101种解决办法。工作中的所有难题都是这样。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我们遇到了难题,就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找方法,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他初涉商海时,先是在茶楼里做跑堂的伙计,后来应聘到一家企业当推销员。做推销员首先要能跑路,这一点难不倒他,以前在茶楼成天跑前跑后,早就练就了一副好脚板,可最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把产品推销出去?

有一次,李嘉诚去一栋办公楼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一连走了好几家都无人问津。尽管推销非常艰难,他还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他看到楼道上的灰尘很多,突然灵机一动,没有直接去推销产品,而是去洗手间将洒水器装满了水,将水洒在楼道里。经他这样一洒,效果很好,原来脏兮兮的楼道一下变得干净了许多。这一举动立刻就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有关人员的注意,主管人员向他购买了洒水器。就这样,一下午他就卖掉了十多台洒水器。

李嘉诚最后之所以能推销成功,就是因为他找对了推销的策略,巧妙地将洒水器的功用明明白白地展示给了自己的客户,并赢得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可是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思路不同带来的。天无绝人之路。真正聪明的人会充分开动大脑,顺着好的思维方式,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在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对待工作中的问题时,就要尽一切可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用了错误的立法做了错误的事,最终只能收获一个错误的结果。事实上,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哪怕是突发事情,也有起因和结果。问题是我们能否找到最关键、最巧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尔·盖茨曾说:“一个出色的员工,要想让客户再度选择你的商品,就应该去寻找一个让客户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产品遇到了你善于思考的大脑,都肯定能有办法让它和微软的视窗一样行销天下。”

西点的布莱德雷说:“不仅要达到目的,更要注意方法。”当你在工作中遭遇困境的时候,学着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相信你一定能够化逆境为顺境,化问题为机遇。

少向外界要条件,多向自己要结果

“条件还不成熟,先等等再说。”“老板又没让我做,我做了也未必有什么好处,何必多此一举。”“像我这样最普通的小职员,去操心单位的事做什么?”这些都是职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面对问题,类似布鲁诺的员工首先想到是只有单位和外界满足了我的要求和条件,才会去做;否则,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办任何事情都需要条件,但是条件往往不够,这正是产生工作难题的原因。当外在条件有限时,不少员工往往是有什么条件就做到什么程度,甚至干脆将条件有限当成推脱工作的借口。如果事事先讲条件,没有满足条件就不干事,条件不足或不成熟就不去努力,那么,事业就不会发展,个人也不会有大的成长。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加州的一家老牌饭店。饭店老板准备改建一个新式的电梯。他重金请来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请他们一起商讨,该如何进行改建。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都很丰富,他们讨论的结论是:饭店必须新换一台大电梯。为了安装好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时间。

“除了关闭饭店半年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老板的眉头皱得很紧,“要知道,这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得这样,不可能有别的方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都坚持说。

就在这时候,饭店里的清洁工刚好在附近拖地,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马上直起腰,停止了工作。他望着忧心忡忡、神色犹豫的老板和那两位一脸自信的专家,突然开口说:“如果换上我,你们知道我会怎么来装这个电梯吗?”

工程师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能怎么做?”

“我会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

“多么好的方法啊!”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顿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而这就是建筑史上的第一部观光电梯。

工程师和建筑师都被专业常识束缚住了,而清洁工的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思路很开阔,所以才会想出令专家们大跌眼镜的妙招。总向外界要条件,是把外在的困难看高了,把自己的智慧看低了。而凡事先想能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你就能想出许多原来想象不到的思路和方法,那么,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机会和成功也会不期而至。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看低了,把困难放大了,过于依赖条件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智慧型员工,首先不会考虑条件有限,而是想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让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如果事事先从挖掘自己的智慧开始,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也有可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2006年初,在海尔集团2005年度海尔集团10大功臣的表彰大会上,张庆福成了最耀眼的明星,因为他拿了两个第一:使海尔冰箱和冷柜在尼日利亚份额排名第一;使波轮洗衣机在伊朗份额排名第一。他能够在尼日利亚打开市场,就是“少向外界要条件,多向自己要结果”的充分体现。

2004年,张庆福去尼日利亚拜访海尔集团在当地的营销经理。见面后,这位外籍的营销经理向他抱怨说,尽管海尔的产品非常好,但在那里却很难卖。张庆福询问这是为什么。经理告诉他,尼日利亚电网不严密,电压不稳定,经常会停电。由于天气炎热,前几天他特别想喝冰镇饮料,就去附近的商店买冰块,结果商店老板说已经停电十几个小时了,冰块早就化成了水。

张庆福听了之后,问怎样才能使冰柜好卖起来?经理回答说,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等着电力建设的改善,一个是海尔改善自己的产品,让大家在停电的时候也能吃上冰块。

冰柜要用电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停电也能吃上冰块,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但是,张庆福不但没有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反而让大家一起想方法,最后,终于研制出了一款制冷后保温时间超过100小时的冰柜。

海尔的这款冰柜上市后,立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市面上几乎所有卖冰块的小商店全都换成了海尔冰柜,不仅如此,还带动了海尔其他产品的销量!

如果换成是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你能做到停电也能吃上冰块吗?大多数人肯定以为这简直是荒谬,不可能的事,但张庆福做到了。他为什么能够做到?就因为他没有在有限的条件和困难面前退缩,而是运用智慧将不可能变成了完全可能。张庆福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条件有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的方法和钥匙。

我们要改变先讲条件才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就要强调少向外界要条件,多向自己要智慧。

强调这样的理念,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外在“条件有限,内在智慧无穷”。假如我们能根据这样的理念去实践,不仅能成为老板最需要的员工,同时也能激发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潜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