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1189000000026

第26章 桃花谱

涪水夭夭冶冶,绕凤山而流。月光下,江水缥缈,空山寂寥。

独孤生独居凤山之阴,终日伐薪为业。闲暇之时,经常到凤山书院观黄先生与人博弈。

大明洪武八年(1375)冬月十六,夜大雪,独孤生彻夜不眠。翌日鸡鸣即起,携了美酒精食,欲到书院和黄先生对饮。匆匆行走山林间,四下雪光皎然。

朦胧中,独孤生径入书院内。初入院里,杂陈熟悉如常。待到二重天井时,独孤生却甚感诧异,院内诸般物什面目全非,先生书童皆不见。唯见二道鹤发童颜,月下席雪地而坐,手谈正欢。

独孤生见二道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便悄然立一旁,不敢稍动。

俄而,棋势吃紧,二道勃然起立,神情剑拔弩张,状如斗鸡。顷,四臂相搏,扭如老藤。

独孤生观视良久,上前好言相劝。

二道皆愤,怒目视之。

独孤生不惧,铺酒食相邀同饮。

二道见了酒食,各自松了手,双双无事一般,复挽手席地而坐。

三人将酒肉分而食之。

待酒罄,独孤生醉眼蒙眬,摇摇晃晃欲去。

二道感其盛情,挽留至天明。其间,复手谈,往来搏杀精妙绝伦。

独孤生观之入迷。

天既明,独孤生欲去,晃眼不见了二道,唯雪地里所弃食渣历历在目。

独孤生恍惚如梦,径直奔回家里,倒头便睡。这一场好觉,一直睡了两天两夜。

到了第三天的凌晨,独孤生从昏睡中醒来,饥肠辘辘地到厨房生火做饭,却发现缸内已无半粒粮食。他忍着饥饿捆了一担柴火,吱吱地踏着遍地白霜,挑到梓州城兜售。

中午时分,独孤生来到梓州杜甫草堂,见老少二人博弈堂前,他顺势撂下柴担,蹲在一旁观看。

独孤生一看之下,竟然大吃一惊,无论二人如何落子,自己心里早有了应对!独孤生大异,细想前日雪夜所遇,疑为仙人指点,遂将卖薪之事搁置一旁,静心观看起二人的对局来。

其时,棋局老者占优。

少年突偷吃一子,扬扬得意举于手中。

老者欲悔棋,少年不允,遂强夺之。

二人扭成一团。

少年力弱,渐渐不敌老者,急忙将棋子含在口里,默不做声。他知道出声则口张,口张则棋子被掏,掏回则悔棋,悔棋则不能胜矣。

独孤生细研棋局,并不以为然,谓老者之棋虽处劣势,然仍有胜机。

老者大怒,谓之曰:“汝亦懂弈乎?棋艺比吾精乎?”

独孤生笑而不答,请少年让一旁,欲上阵亲自和老者博弈。

独孤生初时略显拘谨,渐次入局,俄而动棋如飞。

老者始矜持抚须含笑,复脸色红如猪肝,继而汗如雨下。不知不觉中,老者竟连折三局。

有人飞报梓州棋馆,谓一樵夫在草堂大败棋王柳浪春。

一馆棋士皆惊,纷纷前往观战。

独孤生哪里知晓,棋王与少年戏弈,原是为了诱人与之博彩,从中赢些彩头。独孤生不明就里,懵懂上前应战,不想一战成名,居然胜了梓州城里赫赫有名的棋王柳浪春!梓州棋馆罢了柳浪春的台主身份,复邀独孤生做新的台主,让他接受四方弈坛好手的挑战。馆方承诺,不论输赢,独孤生皆可取彩头的十分之三为利。

独孤生接受了棋馆的聘任,每日里坐庄接受挑战。前来相博者成百上千,无一人是其敌手。

独孤生终日闷居梓州棋馆,虽然赚到了不少的银子,但也渐渐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坐庄年余,前来挑战者少有技艺精湛之人,心里时常空落落的索然无味。他不顾棋馆的百般挽留,坚决辞掉台主之职,返回凤山专攻棋道。

遂州广德寺有僧自号“棋痴”,慕独孤生之名前往与之博弈。

二人棋逢对手,铺棋大战,昼夜不歇。

战至三日午后,地突震,二人端坐如磐石。俄而,地大动,盘上棋子乱跳,屋瓦横飞。

僧欲起,独孤生曰:“汝起,则棋输!”

僧复坐,额上已有细汗渗出。

顷,地动如雷鸣,山崩地陷,屋舍皆塌。

僧面颊汗流如注,唯独孤生端坐似佛。

又三日,邻人避地震归,见四周屋舍荡然无存。唯独孤生一人端坐棋局前,二目凝神专注棋盘,纹丝不动。

众人皆惊,远远看见独孤生,右手举棋空中,作落子状。

第七日晨,旭日东升,独孤生右手里的棋子终于落下,随即口吐鲜血,倒毙棋局前。

晨曦里,鲜血染红棋盘,状如桃花。这一盘棋局,遂成千古名局棋谱──桃花谱,流传至今。